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爲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石泉上人喘息道:“家洛,你……你一定奇怪,老夫如今爲何要突然提及弘曆?……

咳,其實……其實,你的那一冰一寒兩塊寶玉,本來是老夫的東西……”

“甚麼?!”

“唔,這溫冰雙玉,乃是老夫當年同愛人的定情之物。後來她……她慘死魂歸,我離家到了五臺山清涼寺出家爲僧。事後心頭淒涼之時,突然想起雙玉,卻怎麼也找它不着。因爲丟失去了這兩件珍貴的東西,老夫曾爲此傷心了好一陣子——嘿嘿,我說是出家修身,然卻六根不淨,心存愛慾,算是那門子和尚?”他略頓了頓,又道,“直至那日驟然看見雙玉,老夫這才曉得,卻原來是將它們遺落在宮中了。那溫玉中的‘宛’字,是她的名字,她的芳名……叫做董小宛;而冰玉里的‘臨’字,乃是我俗家的本名。▲米▲花▲在▲線▲書▲庫▲?ht

老夫滿州名叫作‘福臨’……”

“福……福福臨……難,難道……”陳家洛只覺背上發寒,渾身一顫。

“不錯,老夫本姓愛新覺羅,便是今上乾隆的曾祖父,早已‘病死’了的順治皇帝!!”

陳家洛心頭深爲震撼,直驚得目瞪口呆,半天也說不出話來。他依稀憶起石泉上人在關陵下的密室之中,曾向他和姚水衣說起過自己的身世。當時,他的言辭頗爲隱晦,現今方知,原來他提到的京城大家,便是皇家。他的母親,自是太后。這樣算來,其叔父當爲多爾袞王爺了。清室對外宣稱順治皇帝陡發天花而死,可也有傳說他因爲失去愛妃,黯然隱至五臺山出家避世。如此一來,倒恰與當年胡銘官出現在葉鬥峰上,趕走胡魔的故事吻合。

他又回味石泉上人方纔的話,想到乾隆與自己初邂逅於杭州“享閒酒莊”中,後來他親倖海寧陳宅遂初園內。兩人可謂說是一見知心,相逢恨晚。及至於互贈禮物,揮淚而別,那段時光可是多麼美好。但後來……

陳家洛一念及互贈禮物之事,又突然想起,這兩塊玉既是順治之物,若說乾隆擁有,實無可厚非。然懷中那闕冰玉,分明乃是黑衣老人王鳳池於寒食之夜,遺落在陳家祖墳之中,怪哉此人可又是如何得來?記得石泉上人初次眼見雙玉之時,似乎也曾有此一問。陳家洛心頭疑竇重重,方欲再向石泉上人問個通透。驟然回頭之際,驚見上人雙目輕合,面帶微笑地仰臥在了地上。一拉他那枯黃乾瘦的手,全無反應。再探鼻息,竟已氣絕!陳家洛想起他以往對自己的種種好處,又覺石泉上人傳他“九天玄女劍法”,也可算是自己的師父,不禁潸然淚下,倒頭便拜。

卻道那乾元教教主秦右江拔出肩上的屬鏤長劍,恨恨摜在地上。天緣唸完那段經文,運起內勁,徐徐說道:“今日少林有此劫數,也是天意使然。秦教主,你想消滅少林,那可是萬萬不能夠的;想以老衲爲質,更是枉費心機。天生、天玄、天孽、九若、九聞聽着,從今望後,老衲把少林寺就交給你們啦。”他最後幾個字吐音洪亮,如於耳畔私語般響在當場所有人的身邊。這等同時傳向數百餘人的“傳音功”,可是聞所未聞的絕學。天緣話音剛落,垂眉唸了聲佛,突然臉上一陣痙攣,沿着嘴角淌下一行血來,身子軟綿綿地直癱了下去——原來,爲了讓少林寺的僧人們不至投鼠忌器,方丈他竟自絕了經脈!!

這一變故驟起,別說在場衆人,就連挾持他的炎德星君狄宣也一時手足無措起來。

老和尚天孽儘管一直都在抱怨,先師靜性禪師將方丈之位傳給了師兄天緣,且嫌其年輕時太愛打架生事,總是不守清規,故未傳其一絲武功。在背後提起天緣,總是老烏龜長,老烏龜短的。可在他心裡,又何嘗不明白自己的頑劣之處。當年一場大火,他趁亂盜走了《九陽真經》,練成了“九陽神功”。按說,本該有一報“大仇”的喜悅。然當他看到師兄因爲遺失師父重託的少林至寶,而深深自責之時,心中居然極不好受!幾次衝動之下,險些便要脫口而說,告訴師兄,其實那《九陽真經》是自己偷的。

然天孽畢竟膽小,生怕一旦承認錯誤,自己就要受罰。師侄“閻羅大師”九若的威名遠播,老和尚每次便偶然望見對方嚴厲的目光,內裡小鹿亦覺撞個不住。想其倘若落在對方手裡,皮肉之苦倒也罷了,然自己那張老臉可要往哪兒擱呢?

此刻,天孽親見師兄爲了全寺上下,竟然自絕經脈。心底同門之誼,埋藏了數十年的手足之情噴涌而出,衝上去一式“魚籃飄搖”,紫氣直擊狄宣。狄宣初見天緣自傷,一時沒了主張。現下天孽的“紫竹拂雲手”削來,氣勁迫面,令他猛然清醒過來。狄宣反手一掌,去格天孽的肉掌。指尖甫觸之下,就覺手上奇痛,連忙借力後縱,跳開數丈之遠。饒是他變招迅速,仍被天孽掌緣銳利的真氣削斷了兩根手指!

天孽無暇追擊,卻忙扶起倒在地上的師兄。他拼命搖着天緣,大聲喊道:“師兄!

方丈師兄!!你……你爲什麼要……”

天緣呻吟了一聲,緩緩張開眼睛,見是師弟天孽,不禁虛弱地笑道:“師弟……”

“師兄!”天孽一聲師兄叫出口來,終於再忍不住,臉上涕淚俱下,含含糊糊地說道,“師兄,你別別……死啊!我……我,都是我不好,我對不起你……其實,其實在十年前的那場大火之中,是我這個混蛋偷走了《九陽真經》……是,是我不服氣,怪師父偏心,傳你武功而不傳我……要,要是我不偷走《九陽真經》的話,說不定師兄就不會那麼容易地教秦右江這狗賊打傷了,也不會……也不會……”他說到這裡,話語更是不清,喉頭哽咽,講不下去,用袖子胡亂去擦滿臉的眼淚鼻涕。

天緣見他花白的鬍子被袖子弄得貼在雙頰,怪模怪樣的,不覺淡淡一笑,道:“師兄知道,師兄知道。你心裡始終都在鬧情緒麼……唉,其實師父他老人家當年不傳你武功,也都是爲了師弟你好……”

“是!是!我懂,我懂……那時我脾氣不好,愛打架胡鬧麼……師兄,你你你你叫九若師侄罰我罷!重重罰我吧,怎樣都好……只要,只要你能立即好起來……我……我……”

天緣又是一笑,雙目閃爍着慈祥的光:“你這是說的甚麼傻話?師兄便罰了你,難道就可以長生不死了麼?世間哪有這種事在……不錯,論起你的所作所爲,確實應該重罰。可做師兄的有自知之明,我的悟性其實遠不及師弟你啊!這點師父他老人家也曾提過。我若練那‘九陽神功’,成就當不如你。要不是你會‘九陽神功’,說不定如今的局勢早就於我寺不利啦……說起來,老衲還得多謝你哪!!”

老和尚天孽本來希望師兄可以狠狠地將自己臭罵一頓,也好讓他心裡略爲舒坦一些。可沒想到的是,天緣方丈他不但不加以責備,反說出了許多感激的話兒,令他的內心煎熬更甚,更爲難受,直哭得一塌糊塗,如淚人兒一般。

天緣又道:“師弟,你方纔所使的武功,和上次武林大會上,那位常釋天常施主如出一轍,難道就是……本派失傳百年的‘紫竹拂雲手’,麼?”

天孽含淚點了點頭,帶着哭腔低聲將如何從白漓那兒得到《紫竹觀音經》的經過簡略地說了一遍。天緣方丈含目靜默良久,忽然身子劇震,咳出一大口血來。天孽嚇得手忙腳亂地舉起滿是鼻涕的寬袖,要爲他拭去鮮血。天緣微微擺了擺手,示意不必。旋爾,他用最後的力氣,放大聲音,喝道:“少林弟子聽着……”衆僧聞之,歡呼不止,齊喚方丈之名。

天生等人本來早想過去探看方丈的傷勢,可見他拖在地上的右手,拇指輕搭食指與無名指,而另兩根指頭直伸,乃是少林“密語待傳,他人莫聽”之意,便不敢靠近。天孽哭得利害,話語含糊不清;天緣內力全失,說話聲音極小,也聽不出他倆在那兒絮叨些甚麼。直待如今方丈竭力大喝,方纔聽他說道:“我師弟天孽長老,沖虛謙和,福緣厚澤,不但找回了本派失傳已久的寶物《九陽真經》和《紫竹觀音經》二卷,又且練成上邊的神功,乃是少林之大功臣也。老衲命將稿枯,欲遠離凡塵,長伴我佛。現欲將方丈一位,傳於師弟天孽長老。天孽啊,從今以後,你可要好好保護本寺,將少林武學精神發揚光大!”

天孽驟聞師兄這樣安排,錯愕不已,口中“這個……那個”說個不絕。師兄不怪罪他也罷了,居然還將他盜藏經書的醜惡行徑,說成是找回少林至寶的莫大功勞,更將方丈的位置傳給了自己?!天孽平日裡成天待在藏經閣裡,很少與人交往。衆僧雖然不知他品行如何,然方丈大師的旨意,總不會錯,故一齊合什,飽含熱淚,齊聲誦道:“謹遵法旨!少林衆僧,見過新任天孽方丈!”天緣平日裡待人極爲祥和,就連那些小字輩的僧人,也或多或少受過方丈的關懷。遂此刻早有不少僧人淚下,哭聲此起彼伏。

天孽嚇得一時無措,華須亂顫道:“師……師兄,你……”

天緣笑道:“師弟,現在全寺上下,就屬你的武功最高。你以前的品性固然頑劣,可師兄深知你骨子裡善良和藹,佛性甚高,只是目前一時尚未參悟罷了。你我一師所承,你的爲人,爲兄最清楚了。可以將少林寺交給你來掌管,我也可安心去了……”

“師兄……”

天緣笑道:“來,師弟,扶爲兄的坐起來……”

天孽連連應聲,扶他盤坐於地。天緣垂目合什,兩道長長的白眉隨風飄舞,口中朗聲誦道:“生也有苦,死也有苦,皈依我佛,苦亦非苦……”只見他周身上下突然放出金燦燦的光芒,旋爾嘭地一聲響,竟自燃燒了起來!在場衆人見天緣大師忽然被無名大火吞沒,全都看得呆了!便在此時,山上猛地颳起一陣怪風,天緣大師的身體挾着大火,如同紙鳶一般,隨風飛起。一團火焰在上空轉了數轉,悠悠遠去,不一時便沒了蹤影!全寺僧人大異,皆拜倒在地,臉頰帶淚,口中念起“往生咒”來。老和尚天孽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傻在場中,任由勁風帶動其兩幅寬袖獵獵作響。

在場之人呆了良久,忽然聽天孽堅定地說道:“秦教主,你還要打麼?”

秦右江親見天緣大師法身自燃,又且隨風飄去,內裡驚駭莫名,早就茫然不知所處。天孽這一問,令他猛地清醒了過來,上下大量起這位新任住持來。見對方矮胖身材,一領半舊不舊的直襟。老眉稀疏,長鬚花白,鼻頭紅亮,贅肉雙腮。臉上且悲且怒,難以形容。雖無一分高僧骨格,卻也似非善與之輩。

他此生孤傲,除了養父秦江,一生再未佩服過第二個人。然今日天緣方丈的自絕及身後異像,竟令之有些後悔。後悔自己不該帶人來此,害了這一代高僧。不過,此一念頭只在其心中一現,便已爲那稱雄武林的壯志趕得無影無蹤。秦右江點了點頭,道:“天孽大師,說實話,本座對天緣大師的死也很抱歉。然其既已將方丈之位傳給了你,在下自然要與你討教討教。”

天孽沉痛地點了點頭,又望了一眼師兄飛去的方向,深吸口氣,兩隻手掌之上登時泛起紫光。衆人見他身上衣袖如鼓圓漲,僧袍無風自飄,其內力顯已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可無怪乎天緣住持卻會傳位於此無名之人。秦右江嘿然而笑,大喝一聲,縱身撲上。

天孽見他來到跟前,雙掌齊飛,徑向秦右江的兩肩與臉頰上削去。

秦右江內功之雄,可謂曠古絕今。天孽的“紫竹拂雲手”固然銳利如刀,竟也無法沾得對方之身!掌緣上的紫氣每每爲其身畔急繞不息的氣勁彈回,反將自己的衣袖割得七零八落!

此時九聞走岔了的內息已然恢復,見天孽應付不來,趕忙上前相助。狄宣怕教主肩傷不敵,也自前去叫陣,卻被天生、九若二人半途截住。少林衆僧與柳亦嫺、錢志、袁臨介三人,本來因爲天緣之死,各各停手。秦右江這一開打,他們也重又交上了手。少林寺上下悲切,那十八羅漢陣何等厲害,三人一時之間衝不出去。

天生、九若見九聞、天孽兩人聯手,仍戰秦右江不下,情急之中,不禁出手狠辣起來。九若性烈,一來解救新任方丈要緊,二來痛恨狄宣間接害死師叔天緣,“燃木刀法”上的戾氣大生,招招盡是拼命的數路。本來狄宣與天生兩個堪堪戰成平手,而如今多了九若一人,立即便給對方逼得手忙腳亂起來。再加其先前爲老和尚天孽削去兩根手指,掌上略一摧勁,傷口便即迸裂,鮮血直流。所謂十指連心,此間痛苦,非同小可。一個疏忽,中了天生一掌。

天生一掌得手,本擬封其穴道,誰知九若收手不及,一刀砍了下去。那玉樹刀何等的鋒利,竟將狄宣一隻左手連肩削去!!狄宣慘叫一聲,倒在塵埃。柳亦嫺、錢志聽到義父叫聲,回頭見狄宣重傷倒地。柳亦嫺關心則亂,被一名棍僧掃倒在地。錢志上去相救,又被另一人打中,雙雙被封了穴道。紫壇星君袁臨介雖會“以體傳勁”的玄妙武功,然十八羅漢陣陣法嚴謹,無懈可擊。又見原本與之並肩作戰的三人已去其二,心中不免慌亂,被躍入陣中的天玄禪師一記“寂滅爪”戳中“璇璣要穴”,僵在了原地。

如今乃是護寺,不是比武,何況天緣方丈全因乾元教之人而死,衆僧心中,哪裡還存甚麼公平不公平的念頭?天生、天玄、九若三人,在打倒四名星君之後,亦次第加入了天孽、九聞的行列中,共同圍攻秦右江。秦右江冷眼見到四名愛將一一被擒,手下寥寥,全歸降服。自思絕滅少林之舉再也無望,加上肩傷疼痛難當,衆僧圍攻之勢甚急,不禁狂嘯一聲,怒喝道:“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秦右江與你們這些臭和尚拼啦!!”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中有松柏參天長”,摘自杜甫《夔州歌十絕句》詩。原有上句“武侯祠堂不可忘:”,意指“武侯的祠堂和武侯(諸葛亮)一樣,不會爲後人遺忘。堂前長着高聳入雲的松柏,就是人們追思武侯的象徵。”

本回死了兩名僧人。

石泉上人少年時血氣方剛,曾爲中土武林除去大害。然年老時看淡世事,不再過問是非曲直,一心全系愛徒。只要徒兒平安,他從善也好,從惡也好,都無關係。石泉上人雖也可愛,然不可敬。

天緣方丈身屬佛門,心繫他人。全寺也好,全天下的蒼生黎民也好,都是他心中掛牽。其捨身爲人的精神,雖屬佛性,又何嘗不是一種“俠舉”呢?

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
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