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

姚水衣見十幾個乾隆的影子突然匯聚爲一,背向立在自己的跟前。她的目光發直,腦海中猛地跳出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殺!殺了……他!!只要殺了這個滿清皇帝,就沒人可以再害家洛啦!”水衣憂鬱成疾,涉世未深,忽然產生了這個荒誕的想法之後,竟真的掏出一把匕首。兩隻手緊緊握住刀把,猶豫再三,咬咬牙,方欲照準毫無防備的乾隆後背插下,卻見他兩根指頭夾住韋玥妍疾刺過來的短劍,朗聲說道:“玥妍……韋姑娘!!我真的沒有殺害你阿爹!不信?不信你可以問姚姑娘啊……”

姚水衣一愣之下,又聽他溫語道:“水衣,沒有傷到你吧?”

這熟悉的聲音,這熟悉的背影,難道此人不正是其日夜牽掛的大哥姚頎麼?姚水衣一想到哥哥,手頭一鬆,匕首咣噹一聲,墜在了地上。乾隆好奇地回過頭來,低眼瞥見地上泛着青光的匕首,雙眉一蹦,大驚失色地叫道:“水衣,你可別……別傷害她呀!

我與玥妍只是有些小小的誤會,她……她其實不會真的殺我的……你且告訴她,殺害韋老先生的兇手,可是我麼?”

姚水衣木訥地搖了搖頭,彷彿丟了魂兒似的。許久,其神方回,低下頭道:“不是。咱們發現他時,他已經死了。”

韋玥妍聞聽,一時默然,俊俏的臉上神色恍惚,一對妙目亂轉,好像在思考着些甚麼。乾隆見對方總算是稍微安靜了些,長吁口氣,又轉臉對姚水衣道:“水衣,我與這位韋姑娘有些私事要談,你可否先且迴避一下?”

姚水衣擡眼呆呆地審視着乾隆的臉龐,內裡紊亂之至,居然弄不清對方到底是誰。

只是順從地點了點頭,默默俯身拾起地上的匕首,捧於心口,又可憐兮兮地望了二人一眼,這才徐徐轉身,出得廳去。乾隆目送姚水衣漸漸走遠,回首見韋玥妍眼中含淚,一張俏臉漲得通紅,更顯出一種別樣的美態。他看得癡呆,一疏神間,爲對方抽回短劍,還入鞘中。

韋玥妍小心翼翼地背過身去,肩頭仍是起伏不止,卻是斜眼偷窺對方的神色。誰料恰與乾隆目光相對,不覺駭地轉視他處。乾隆見她在偷看自己,心頭忖道:“她在看我麼?嘿嘿……確是真的在看我呀!”

其實,韋玥妍又何嘗不知殺父仇人並非乾隆?適才其伏在父親屍身之上,發覺他頸側下緣有一個暗紫色的凹孔,心裡驚駭莫名,嚇得渾身發抖。你道爲何?原來,此孔實系毒桑教教主宋奚遙的陰毒武功“吸胎毒壞指”所致。玥妍久居聖宮,故而熟識。本來,父親在逃離毒桑教前,曾與之暗中相會,約定於今年中秋之時,在呼延山莊內匯合。

因爲他已知道,能夠剋制聖宮中那些歹毒武功的寶典《聖蠶秘笈》,便是藏在彼處。只要得到此物,何愁韋家四代冤屈不可昭雪?

韋玥妍過去曾對乾隆下過毒手,生怕他會當面問罪。雖則對方被她吸乾內力,本應無有還手之力。其生於苗疆,長於邪教,耳濡目染之下,行事頗爲狠辣決絕。只是玥妍本性尚且純真,良知未泯,還有羞恥之心,更不會殺一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以絕其口。

然被人指着鼻子咒罵,畢竟很不痛快。故她惡人先告狀,讓乾隆手足無措,暫忘舊隙。

又是一掌摑去,想欲試探對方,是否真的武功盡喪。

但韋玥妍萬沒料到,乾隆此番不但武功未失,反顯精進不少,內力居然比合二人之功的玥妍更爲深厚!這樣一來,對方便極有可能加害於己,畢竟是她先對不住人家的。

ωwш.тt kan.¢O

韋玥妍不明乾隆情意,一念及此,心頭害怕得緊,轉身苦思對策。

乾隆見她轉過身去,沉默良久,沒有應答,以爲其腦海尚存殺父兇手的疑惑,手揉耳垂之下,忽然伸直三根手指,舉臂說道:“令尊橫死於此,我的心中也覺難過得很。

只是天地可表,日月可鑑,我愛新覺……那個富察·寶璽對天發誓,決沒有傷害過嶽…

…不對,那個玥妍姑娘的先翁分毫。此誓爲憑,如有虛言,天打雷劈,萬箭穿心,刀斧加身……嗯,羣蛇噬體,人神共憤,直墜入十八層地獄,剝皮拆骨,拔舌抽筋,永世不得與韋姑娘再見!!”

韋玥妍本來心中又是難過,又是害怕。突然聽他發了這麼個狠毒、冗長的誓咒,卻不禁有些好笑。後來聽到那句“永世不得與韋姑娘相見”云云的,臉上忽爾一紅。她本認爲這寶額駙窮追不捨,死纏爛打,不過是貪愛自己的美色罷了。且見其爲人油嘴滑舌,色眯眯的,故其下手之時,並無半分歉疚之意。

後來離開皇宮,苦煉“毒桑怨獄剛”不成,才知那本《毒桑秘笈》是假。痛罵宋奚遙之餘,想到乾隆此人雖然“面目可憎”,用意不良,然待自己總算不錯,良心或多或少受到了些譴責。現在聽他發了那個毒誓,才知適才是其庸人自擾,對方似無報復之意。只是仍不甚肯定,試探地問道:“我以前那樣待你……你,你不恨我麼?”

乾隆如今能得與對方敘話,早忘卻了過去的種種不快。現下美人兒驟然提及,反令之聞言一愣,摸摸鼻子,尷尬地笑道:“這,這個麼……說不恨是假的……只是……只是……唉,咱們先別說這些掃興的話兒,好嗎?唔,韋姑娘,你相信了麼?相信我不是兇手了麼?”

韋玥妍要的就是他那句話,其放心之餘,輕聲說道:“你又何必如此咒罵自己?我相信你便是啦。”

乾隆聽她如此一說,歡喜得幾乎要手舞足蹈,一跳三丈。以手加額之餘,又道:“現在嶽……那個玥妍姑娘的先翁尚且暴屍於此,實在對他老人家太也不敬,不如咱們且先將他安葬了吧?”

韋玥妍聞之,內心又是感動,又是慚愧,一串眼淚滾落了下來,徐徐點了點頭,說了聲好。兩人小心翼翼地擡起韋伯昭的身子,挖土埋在莊後一處幽靜之地。姚水衣遠遠望見,從莊中找出一些用剩的香燭,同乾隆一道在墳前拜了三拜。韋玥妍想到從此與父親陰陽相隔,再難見面,直哭得肝腸寸斷,淚人兒一般。讓另兩個人也覺動容,在旁安慰不止。玥妍哭得聲音嘶啞,方纔略平靜些,任由乾隆攙扶着回到廳內,卻將個多情天子樂得合不攏嘴。

姚水衣見那兩人先前尚且打打殺殺,現在似乎已然調停,這才放下心來。三人靜默了飯頃,姚水衣第一個發話道:“哥……那個,四爺!還沒請教這位姑娘的芳名哪。”

乾隆一敲腦門,笑着自責道:“你看我們,瞎鬧了這許久工夫,都險些將你給忘了。水衣,這位是韋玥妍韋姑娘,咱們本乃同門師兄妹,親睦得緊。適才由於她父親暴亡,傷心過度,纔會對我有些誤會,現在一切可都清楚啦。玥妍,她是我的朋友,姓姚,芳名水衣二字。”

韋玥妍擦去淚痕,擡起頭來,衝其露齒一笑。姚水衣方纔沒有留意她的容貌,現在與之近在咫尺,一見之下,不禁將嘴張得老大,黯然神傷道:“天哪……世上真有如此美麗的女子麼?我與她相比,可差得遠啦!哥哥說我同先母頗爲相象,都是天下頂頂漂亮的麗人兒。看來,多半是他對母親的敬仰及思念所至。倘若他親自見過這位韋姑娘的話,想也不得不改口了。”其實,姚水衣人已很美,只是與韋玥妍那傾國傾城的容姿相較起來,纔會稍顯遜色。

乾隆又問道:“玥妍,我曾聽……那個漓兒說過,你們韋家還有常釋天與毒桑聖教之間有極大的仇恨。只是,她所知的也不詳盡,你可能告訴我麼?”

韋玥妍聞言一愣,閃着一對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睛,問道:“和婧公主?她怎麼會知道的?”

乾隆心道,這下又壞啦。白漓既然身爲公主,自應日日呆在深宮之中,江湖上的事兒,又哪裡會知道呢?他始終未將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韋玥妍,故對方仍然以爲白漓乃是他的妻子。如今他自己說出這番話來,於“理”不通,破綻百出,令其大傷腦筋。

而韋玥妍似乎並未完全將其放在心上,見她長嘆口氣,仰面朝天,目光閃動道:“此事說來話長,也是先父離教出走前的那一天,才告訴我的。我曾祖父白龍公——聽先父說其實本不叫這個名字——他老人家好像曾做過康熙朝的大官。可後來爲了義氣二字,詳死出逃,與老母共七位夫人藏身在雲南大理城內。

“他們過了兩年太平日子,一次,曾祖與感情最好的三位夫人到了關索嶺一帶遊玩。他們一行四人正自盡興,忽聞遠處兵刃喊殺之聲不絕。待其趕去一瞧,卻見有七八個異服之徒正自圍攻兩人。眼見其中一個渾身是傷,不支倒地。曾祖看不過去,用妙計與三位妻子一同趕走惡人。相問之下,才知他們兩人一個叫宋徵戎,一個叫段玉寒,乃是此間‘獨散教’的兩名門主。

“那‘獨散教’教主葉桑楚,本是個無惡不作的魔頭。可卻因一件異事,幡然悔悟,改邪歸正。後來,他遇上不少在武林中無處棲身而逃到苗疆的人,大家志趣相投,將原來的邪教‘毒桑教’改名爲‘獨散教’,旨在與世無爭,閒獨悠散。教中教徒衆多,分由五位門主管轄。便是東聖門宋徵戎、西賢門謝方臣、南天門段玉寒、北地門吳羽及中神門常武文。因爲幾日前教主葉桑楚病故,而謝方臣和吳羽二人不甘心一生碌碌無爲,想擴大‘獨散教’的聲勢,進而踏足中原。因此要排除異己,奪取教主之位,而聲望最高的宋徵戎與段玉寒自然地便成了他們的眼中釘。

“曾祖聽後,很是不平。又覺自己終日無所事事,太也無聊,遂決心要助其一臂之力。父親說,他聽聞曾祖白龍公智計無雙,武功蓋世。不費吹灰之力,便使計將謝、吳二人剷除,更擁戴宋徵戎坐上了教主之位。宋徵戎對曾祖十分感激,極力邀其入教。白龍公他左右推託不得,便也答應了,還搬全家到了教壇那片世外桃源中長住下來。

“可誰又能想到,其實宋徵戎那狗賊的野心更大,竟要圖霸整個中原武林。不但如此,他爲人陰險狡詐,詭計多端,使出狠辣的手段暗中害死許多不聽話的老教徒,又吸納不少奸惡之徒入教。曾祖看在眼裡,初時雖覺不滿,然姓宋的狗賊畢竟待他不薄,也就暫時忍下了。又過了許多年,宋徵戎練到《毒桑謎笈》上最爲厲害、也最爲歹毒的武功‘吸胎毒壞指’時,居然下令派手下暗中捉來當地的孕婦,取出其腹中尚未出世血淋淋的胎兒練功!!

“曾祖眼見教中舊識越來越少,而‘獨散教’又再次淪爲邪教,不禁心灰意冷,要向教主辭行。宋徵戎知道白龍公他乃是曠世奇才,生怕他一旦爲其對頭所用,便要與己大大地不利,就此生出了歹毒的念頭。

“他故意弄傷自己,卻向教衆聲稱是白龍公爲奪教主之位,而向其下的殺手!斯時,教中之人大都只聽宋徵戎一人的話。再加上曾祖身爲東聖門門主,位高權重,早遭猜忌,於是紛紛落井下石,聲討曾祖。我祖父虎頭公與太叔銅錘公兄弟二人,聽說父親之事,很是震驚,前往宋徵戎處評理……”

乾隆聽她說到這裡,心中不禁奇怪:“她家裡人的名字可也真有意思,甚麼虎頭啊、銅錘啊的——難道是在賭錢麼?”

韋玥妍繼續道:“宋賊一不作,二不休,也給祖父他們安上了判亂的罪名。教中人知道此事,都將矛頭指向我們韋家。那時候,南天門門主段玉寒已經作古,由其子段寧接掌其位。他與曾祖感情甚好,不信他老人家會作下這般大逆不道之事,遂而上門質問,又落得個‘叛教’的下場。斯時,宋徵戎放出消息,要將韋、段二家處以‘萬蛇噬體’之刑!中神門門主常武文與段家是世交,他拼死救出了段寧尚在襁褓的兒子釋天,逃到了關東白頭山上,將其撫養長大。

“可憐我們韋家大大小小系數被推落萬蛇坑中,毒物噬體,死得好慘……或許天不亡我韋氏,那些蛇居然沒有傷害當時年方週歲的父親。邪教有一規矩,凡從‘萬蛇坑’中存活之人,便不可再加傷害。宋徵戎雖有大權,然也不可違背教規,畢竟還是放過了父親一人。但這個衣冠禽獸,卻欲父親一生都揹負着父輩叛教作亂的罪名,誓死爲其效忠,終身作其走狗!!”

韋玥妍說到這裡,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乾隆聽她說出家中慘遇,感慨之餘,也才明白爲什麼對方要對毒桑聖宮怕成這副樣子。想來,其欲練那“毒桑怨獄剛”護身,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卻非存心要拿自己開刀。他於這般自我安慰之下,終於把原已僅存的一絲怨懟之心也都打消了。

韋玥妍拭乾眼淚,定了定神,良久之後,方繼續說道:“宋徵戎有兩個兒子,大的叫作奚遠,小的叫作奚遙。這小兒子宋奚遙的狠辣陰刻實不下於父親。他知道哥哥宋奚遠乃其父寵妾所出,日後定要承嗣教主之位。遂於一次大舉剿敵中,將父兄殺害,並毀壞兩人面目,說死的乃是宋奚遠和宋奚遙,而他自己冒充其父,掌教至今。

“十年前,常武文悄悄潛回,將事情真相告訴了我阿爹,不慎爲宋奚遙察覺。父親爲了不受嫌疑,竟將常武文打成重傷,又有心放他逃走,還請命要親自追蹤,以除段家餘孽段釋天。那宋奚遙派了他所寵幸的沈惜玉與父親同去,常武文是死了,然段釋天卻已逃得無影無蹤。沒想到的是,在一次武林大會之上,他會改姓作常釋天現身會場……”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鸚鵡前頭不敢言”,摘自朱慶餘《宮中詞》詩。原詩講的是宮女生活愁苦,便是想要抒發一下,也怕被鸚鵡聽去泄密。這裡只取了“不敢言”三字原意,是韋玥妍不敢向乾隆言說父親慘死的真相。

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
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