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

少女一路跟隨小和尚來到少林寺外。那和尚張望一番,方向一偏,噔噔噔徑奔東向一株依牆的大樹之下。見他挽起寬袖,叼住系肉的繩子,三下兩下地爬上樹頂,一翻身,進入了寺內。

“哦,原來他果不敢從正門進出,卻要翻牆入寺。好,我這就跟了他去。”少女主意打定,隨後奔至高牆之下,依樣爬上樹去。待其翻下牆來之時,卻見眼前列滿整整齊齊的禪房僧舍,哪裡還有小和尚的影子?不由將腳一跺,後悔自己的莽撞。

少女無奈之下,只得悄悄地將各房一一搜過,希冀找到那個小和尚。只是一連十幾間下,均無其影。少女正自心灰意懶,忽爾眼睛一亮。卻見那小和尚正提着狗肉,透過門格向一間屋中張望,神情專注,全沒發現自己。

她的玩性大發,躡手躡腳地走到對方身後,猛一把捂住其雙眼,從背後叫道:“你猜猜我是……”其話未說完,房門猛地大開,一股氣浪撲面而來。少女被這股勁風吹得睜不開眼,依稀之中,看見方纔還站在屋內的一名老僧,頃刻間便沒了蹤影。隨又覺後頸處一麻,登時渾身上下軟綿綿地使不上勁,一雙遮在小和尚眼上的手無力地垂了下來。腦後,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道:“小姑娘,你是何人?怎麼來到這裡的?”

小女孩此刻欲待動上一動,實比登天還難。鼻子一酸之間,正想開哭,忽聽那小和尚道:“哇,師父!原來你真的會武功啊?還怎麼厲害!”頓了頓,又轉頭向屋裡一張,看見榻上斜倚着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少年。他上身的衣服已然除盡,胸前、腹部均有多處紅印,卻是昏昏不醒。

“師父,這位小施主是誰?他怎麼了?”

“唔……九重,我叫你讀的《青囊書外篇》,你都讀完了?”

“是,師父!”

“好你給我看看他得了什麼病。”

少女擡眼一望,見一名七十來歲的老僧打身後走出。穿件半舊不新的僧袍,臉上微胖,一部花白的鬍鬚灑在胸前,莊重的神情中卻透着幾分狡黠之氣。正想央他爲己解穴,忽聽那小和尚九重悄言道:“師父,這狗……”暗地裡,將手中狗肉塞在他師父袖中。

那少女見他倆偷偷摸摸的樣子,不覺好笑,卟哧一聲笑了出來。老和尚見她狡猾地瞅着自己,不禁大窘,忙將那肉藏好。小和尚知道自己機關敗露,匆匆奔至牀前,借問診搭脈以掩己過。良久,忽搖了搖頭,大聲言道:“奇怪,奇怪!看他脈相平和,任督暢順,卻怎地這般沉睡不起,真是叫人費解!”

少女聞之,渾身一顫間,不覺叫道:“他……難道他也中了‘無毒’?!”

兩個和尚一呆,均各直望着她。

“大師,麻煩您先將我的穴道解開吧。”

老和尚略一沉吟,拂袖間便解了她的“大椎穴”。那少女腳底一軟,險些跌倒:“你們……欺負我一個不會武功的晚輩,還……”雙手掩面,眼見就要開哭。那老和尚嚇得登時慌了手腳,想自己多年來一直隱瞞武功,就連唯一的徒弟也不知道。方纔發現有人偷看自己爲這陌生少年運功察傷,心慌之下想要出手制住對方,孰料竟是自己的小徒弟九重。又見其背後的陌生女孩,忙忙點了她的“大椎重穴”。本來正欲問明其之來歷,眼見她就要大哭一通,生怕這哭聲引來衆僧。老和尚房裡無緣無故多了個女子,便已是吃不了兜着走。若再被發現那塊狗肉,就更慘了。故此,忙向少女賠禮,點頭哈腰,連連作揖。其實,那少女認定小和尚的師父乃少林方丈。見他對己這般行禮,倒反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覺得少林方丈,居然破戒開葷,實讓人意想不到。

“九重,快給女施主泡杯上好的茶來——女施主,請坐。”老和尚笑吟吟地給她在椅面上拂了拂,請她上坐。少女又好奇,又興奮,坐在檀木椅上還兀自亂動。不一會兒,九重端了杯茶來,獻到少女面前,輕聲道:“女施主,請用茶!”說完,欠身拱手立在一邊。那少女見他這副恭恭敬敬的樣子,不覺又是莞爾。

老和尚命九重先給少年扣上衣衫,旋又問起少女名字來歷,及知這少年是中了“無毒”的緣由。其實,他主事藏經閣,飽覽羣書,又加精通醫理。這少年是他苦等九重不來,偷潛出寺而在寺外發現的。一經測其脈象,正如九重所說,確與常人無異。只是後來運起真氣在其體內轉了個小週天後,才覺察到一絲奇怪的遊息,彷彿觸手可及,又自時時失去蹤影,內裡也很懷疑是種罕見奇毒所致。現由這位少女提及,自是要問個明白。

那少女儘管口中乾渴,然因厭惡茶葉的澀味,便將杯子推在一旁,嘆道:“我姓白,名漓,原家住山東嶗山徐家鎮。我從小沒了父母,是叔叔把我帶大的……”說到傷心之處,又要抹淚,卻乍聞那小和尚九重哭將起來。

“禁聲!禁聲!你哭什麼勁?”老和尚伸頸往屋外張張,幸好附近沒人。還不放心,拴上門閂,才自回到座中。

“咱們同病相憐,都是孤兒……”

“你不是還有一個孃親麼?”

“哼,她那麼不要臉,我沒這個娘!”

少女一問才知,原來這九重俗家姓聶,十二歲裡死了爹,母親水性楊花,又攀上個富家佬。九重死不認這後爹,在其婚禮上大鬧一通後,氣沖沖地上了少林,做了和尚。

白漓本以爲他是存心搗亂,故而甚爲生氣。現經老和尚道出其中緣由,方纔略略平息了怒火。

“我叔叔是名大夫,”白漓續道,“咱們白家世代行醫,而叔叔的醫術更是出類拔萃。我從小耳濡目染,也略通些須。可就在兩個月前,家裡突然來了兩名奇裝異服的人。他們一個方臉矮胖,另一個滿腮鋼須,樣子十分兇惡。其帶來的一人,便似這位小哥哥一般,總是昏睡不醒。叔叔用了‘七封八脈暗切法’爲他診斷,也覺脈象平和,只有一絲毒息遊動四處,盤踞於三十六穴之中……”老和尚聽了,連連點頭,心想他叔叔果然厲害,那種什麼切法,也是聞所未聞。

“叔叔翻查祖傳醫書,居然找到關於這種奇毒的文字。據載,此毒源自貴州苗疆,是用巨蟒、毒蜈蚣之灰,配上積年鳥糞,再加斷腸草而成的粉狀母毒。用時,與鹿銜草汁混合成丸……”

“鹿銜草乃療傷聖品。‘無毒’以此爲方,想是怕其毒性太烈。”

“大師說得極是!”白漓笑道,“這‘無毒’並不是要毒死人的藥,而是一種慢性毒藥。中毒之後,需定期服由一種毒桑葉所熬的汁。一但愈期,病人便會昏睡三天,醒來後全身劇痛。以後半月一發,越來越痛,那份苦楚真是……”說着,不由幽怨地瞥了眼臥在榻上的俊俏少年,痛惜地嘆了口氣。

九重想到這位小施主以後的慘境,心中凜然,道聲“阿彌陀佛”。白漓挪挪坐麻木的屁股,又道:“叔叔說,祖書上言,欲解此毒,得去海南瓊島玉環山上,採一種七仙草,加上祖傳的‘返生丹’一齊服下,再在井水中浸上七日,方可將毒悉數逼出。

“叔叔本打算即刻就去海南,可那兩人兀自放不下心,生怕他會逃走。且因其自己亦受重傷,無法遠行,便扣下了我,作爲人質。又在叔叔體內植下三枚‘龍馭四海針’……”

“甚麼‘龍馭四海針’?”

“此針非鐵非鋼,無法用磁石吸出,只有來人的獨特內功方可奏效。他們又教了叔叔一套煉氣之術,叮囑他每半月運行一次,能暫阻此針不至遊入心肺,傷了性命。可是,倘若叔叔他四個月後還不迴轉,便再阻不住——其實,叔叔他待我好過親生父親,無論如何,他是不會撇下我一人不顧的——說實話,我一直很怕。怕那兩個人一但治好了毒傷,便會殺了我和叔叔滅口!因此,有的時候,我既盼叔叔快些回來,又希望他回來得越晚越好。”

白漓講了半天,口已頗幹。然老和尚見她雖則舔脣咂嘴,卻是未動那杯茶水。相問之下,方知其不喜茶葉,向九重丟了個眼色,九重知趣地去倒了白開水來。白漓接過杯子,甜甜地道了聲謝。不覺令小和尚受寵若驚,滿面通紅。白漓喝口水,心裡舒服了些,又道:“那兩人的傷漸漸好了,可脾氣卻越來越壞,常常敲傢什扔東西。一個多月來,始終沒有白嵐叔叔的消息。眼見那剋制毒發後劇痛的‘返生丹’快用完了,病人的神色差極,樣子可怖,教人心寒。我怕得要命,幾次想逃出去,就是苦無機會——那大鬍子武功很好,我曾親眼見他將院後假山一拳劈成碎塊。

“有一天,鎮中舉行廟會,我思量再三,終於鼓起勇氣求他們讓我出外走走。也許是我平日裡一向安分守己,所以那矮胖子就答應了。叫大鬍子緊緊跟隨着我,他自己照顧病人。我一路緩行,極盼拖延時間,好找到逃走的機會。

“就在那個時候,我突然看見一名中年男子站在路邊。他身材高大,相貌英武,目光炯炯有神,兩邊的太陽穴高高鼓起,像極了叔叔以前說過的武林高手。”九重別轉頭朝他師父望了一眼,果也是太陽穴高鼓。老和尚知其用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嚇得九重垂下頭來,不敢妄動。

“我想,這可是我逃走的大好機會,遂一拉大鬍子的袖口道:‘叔叔,你武功好得很哪!如果讓我先跑出三百步遠,還抓得住我嗎?’“也沒待他迴應,我便撒開腿沒命地奔向那中年人。大鬍子果然自負得緊,全沒將我這小女孩放在眼裡。待我跑到那中年人面前,才聞腦後生風。一回頭間,唯見那大鬍子老鷹似地撲將過來。我吃了一嚇,慌忙縱身跳到中年人背後。

“那大鬍子來勢甚猛,身軀又大,一時止不住,徑朝對方衝去。眼見二者就要相撞,忽然,中年人奮臂在大鬍子肩頭一格,接着順勢一推,立時將其碩大的身子送到一邊站定。大鬍子爲之一怔,木木地說不出話來。

“我見狀大喜,看來他的武功果然不弱,忙告訴他,說那壞蛋想要抓我,請他相救。誰料他眉頭一皺,冷冷道:‘這事決計與我無干……’大鬍子喜道:‘正是,正是!

漓兒乖,別鬧了,快隨我走!’說着,右手一把向我抓來。我正想閃避,卻驚見他毛絨絨的大手在半途教那人截住,竟動不得半分。

“‘你!’大鬍子怒道。

“‘此女與我無干,但我偏偏愛管閒事!’

“大鬍子怒哼一聲,上前與他戰作一團。我可無暇去看,誰勝誰負,趁亂轉過大街就跑。跑不多久,忽然後領驟地爲人提起,又覺兩腳離地,飛上天空,不由大叫救命!”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獨憐幽草澗邊生”,摘自韋應物《滁州西澗》詩。“幽草”

借指少女白漓,意其家中遭劫,小小女孩艱難度日。

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
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