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涼

一大清早,天氣有些微涼,連記的生意卻是分外的紅火。一入秋,連記的食譜隨着季節有了些微的調整。主食沒什麼變動,只是粥從夏天的綠豆粥換成了小米粥,湯也從海木耳湯換成了蘿蔔絲大骨湯。

隨着太陽越升越高,早晨的涼意也漸漸消散,露水也跟着收盡了。

連蔓兒就和連枝兒兩個一人提了個一隻籃子,從鋪子裡出來,到後面的菜園子裡摘豆角。如今正是扁豆角大批下來的季節,藤蔓上一串串青翠欲滴、肥肥嫩嫩的扁豆角散發着獨特的香氣,還有白紫相間的豆角花一簇簇地開着。

連記裡請了足夠的人手,有張氏和連守信照看着就足夠了,因此姐妹倆都已經不用在鋪子裡幫忙了。

一會的工夫,姐妹兩個就摘了滿滿兩籃子的扁豆角。

這個並不是摘來現吃的。

回到鋪子的後院,連蔓兒拿了大木盆,打來水,將兩籃子扁豆角都洗了一遍。這個年代,空氣污染幾乎沒有,莊戶人家種田種菜也沒有農藥,因此長在藤蔓上的扁豆角非常乾淨,稍微漂洗一下就可以了。

連枝兒搬了菜墩和小板凳來,姐妹倆就一人一把菜刀,坐在板凳上一邊說笑,一邊切豆角絲。

切好的豆角絲,要均勻地攤鋪在席子或者簸箕裡,放到太陽底下暴曬。等將豆角絲裡的水分都曬乾了,再用布袋子將豆角絲收起來,存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這是留着冬天沒有新鮮蔬菜的時候吃的。

要曬出一斤的豆角絲,大約需要十斤的鮮扁豆角。

曬菜乾,說起來似乎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也只有勤快、會過日子的莊戶人家的大姑娘和小媳婦這麼做,爲了到冬天給家人的飯桌上增添一些菜餚。那些懶一點的人家,就少有這麼做的。反正到了冬天。還有足夠的土豆、大白菜可以吃。

切了兩籃子扁豆角,連蔓兒又拿了鐵鎬,去菜園子裡刨了兩籃子的芥菜疙瘩回來。芥菜疙瘩和蘿蔔相似,也是埋在地裡的塊莖,它味道微辣、澀,還有一點點的苦。

雖是如此,加工好了,芥菜疙瘩可是一道美味。

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最慣常的。是將芥菜疙瘩醃製成鹹菜。

用芥菜疙瘩醃製鹹菜也有兩種方法,第一種非常簡單,就是將芥菜疙瘩清洗乾淨,晾乾水分。然後扔進大醬缸裡,醃製一段時間,入味後,就可以吃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和白菜、蘿蔔等一同下缸,用鹽水醃製一個冬天。第二年開春,撈出來烀熟了,其苦、辣、澀味全消,只剩下引人食慾的鹹香。

現在還不到醃鹹菜的時候,連蔓兒刨出來這些芥菜疙瘩。也是要切了曬成菜乾的。

芥菜疙瘩切成細絲,如扁豆角絲一樣暴曬,然後收起來。到冬天,只要用水泡開,下鍋裡炒一炒,這芥菜絲就軟嫩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連蔓兒雖然也愛吃醃製好的芥菜疙瘩。但是她知道,醃製的食品吃多了不好,因此更傾向於曬芥菜絲。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芥菜疙瘩裡的營養,而經過晾曬也同樣可以去除芥菜疙瘩的苦、辣、澀。

芥菜疙瘩纖維含量極高,對治療和預防便秘有奇效,也是眼疾的食療佳品,另外它還能夠預防癌症。

所以,不要小瞧莊戶人家飯桌上這些好像不起眼的小菜。大自然面前衆生平等,而有的時候,我們腳下的土地,更偷偷地偏疼着那些沒有隔閡地生活在它的懷抱裡的種田人。

等太陽快升到正當空,外面熱起來的時候,連蔓兒和連枝兒就收了工。回到鋪子裡。

鋪子裡已經打烊了,張氏和連守信正帶着人收拾。

連蔓兒直接進了裡屋,連守信隨後也跟進來。連守信數錢,連蔓兒記賬。等將今天的收支都算清楚了,五郎和小七也從私塾放學回來了。

兩個孩子身上揹着書包,一人胳膊上還挎着一個籃子,籃子裡是野菜和野草。

放下書包和籃子,小弟兄倆都自己找活幹。

五郎提了兩個籃子,野菜要剁了,加上糠皮餵雞,野草是給小黃牛加餐的。

小七則是另外拿了一個籃子,跑去雜樹林撿鴨蛋。

張氏這個時候已經帶人收拾停當了,夥計們都告辭走了,只剩下趙氏和連葉兒,就開始準備自家晌午要吃的飯菜。

將油倒入大鐵鍋裡燒熱,放入蒜瓣、再倒小半碗大醬進去,油在鍋裡就滋拉滋拉地響起來,這醬、蒜爆鍋的香氣順着風,一下子傳出去老遠。然後將去了皮切好的土豆塊和去了筋的扁豆角下鍋,飛快地用鏟子扒拉一會,再倒入清水,將鍋蓋蓋上。燒火燒到開鍋,再悶一會,一鍋香噴噴的土豆燉扁豆角就可以出鍋了。

放上飯桌,擺好碗筷,連蔓兒一家,再加上趙氏和連葉兒都在桌子邊坐下,開始吃晌午飯。

主食是過水高粱米飯,主菜就是一大盆的土豆燉扁豆角,還有每頓飯都必不可少的大蔥蘸大醬。連守信最愛吃這個,別的菜可以沒有,他就着大蔥蘸大醬,就可以吃三碗乾飯。

今天,張氏還額外給每個人煮了一個鹹鴨蛋。

醃足了日子的鹹鴨蛋,磕開來,輕輕地拿筷子一戳,那蛋黃裡的油就能冒出來。

小七愛吃鹹鴨蛋,等他吃完了自己的,伸筷子去夾菜,目光收回來的時候,就看見飯碗裡多了一個油汪汪的鹹鴨蛋蛋黃。

吃過了飯,趙氏和連葉兒就用平板車,推了兩桶泔水回老宅,那裡還有二十隻雞和六頭豬要喂。

連蔓兒家許給趙氏一頭豬,只要趙氏喂那三頭豬,飼料都是連蔓兒家出。趙氏覺得受之有愧,又將喂連蔓兒家那三隻豬的活計給包攬了過去。

“三頭也是喂,六頭也是喂,不差啥。”趙氏是這麼說的。

連蔓兒一家吃完飯,就說話消食。

“哥,你和小七下午去鎮上上學,看能不能去幼恆哥那一趟,問問今年的苦姑娘兒他家是啥時候收。”連蔓兒就對五郎和小七道,“咱家那片地的苦姑娘兒都熟的差不多了。”

“是該問問,我看都有人來收了,不是王小太醫家的。”張氏就道。

“嗯,一會我就帶小七先去找幼恆哥,然後再去學裡。”五郎就道。

“姐,要摘苦姑娘兒,等我和咱哥休沐的時候摘唄。”小七就道。

等傍晚五郎和小七從學裡回來,就說下晌他們見到了王幼恆。

“幼恆哥說他家已經開始收苦姑娘兒了,啥時候送過去都行。”

“那就明天去摘苦姑娘兒?”連守信就道。

“爹,再等一天,後天我和小七休沐,咱一起摘。”五郎就道。

“那也行。”連守信就答應了。

這個時候,魯先生從山上下來了,大傢伙忙將魯先生讓到炕上,端上好茶好果子招待,五郎和小七放了書桌,開始做功課,並時不時地向魯先生請教。

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母女三個準備晚飯。

現在她們一家人的晚飯也在鋪子這邊吃,因爲有魯先生和他們一起吃,這晚飯,自然要加菜。

魯先生是南方人,比起燉的大鍋菜,他更喜歡吃炒菜。

雞蛋炒木耳,蒜蓉炒熗炒扁豆角,這是專門爲魯先生做的,另外還有幹蝦仁炒冬瓜、煎釀豆腐,尖椒炒幹豆腐,小白菜粉絲湯。

母女幾個的廚藝都是不凡,再加上連記特製的調料,這頓飯,就是曾經吃過山珍海味的魯先生,也吃的滿意極了。

飯後,連守信將桌椅擺到院子裡,連蔓兒和五郎、小七坐在一起,聽魯先生授課。

稍遠一些,張氏和連枝兒在做針線,連守信在給小黃牛切草料。

一切都安靜而美好。

…………

隔天,五郎和小七休沐,鋪子裡就只留下張氏照看,其餘的一家五口人趕着小牛車就下地了。還沒到地頭,遠遠地就看見了那一大片火似的紅。

連蔓兒家是開了三畝多的荒地種苦姑娘兒,這苦姑娘兒生命力旺盛,自己又左一塊、右一塊蔭開去一大片,現在苦姑娘兒成熟,一顆顆紅色燈籠般的果子,組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到了地頭,一家人紛紛提着籃子、拿着麻袋就下了車。

連蔓兒提小七整理了一下頭上的草帽,又將自己的草帽正了正,就進了苦姑娘兒地裡。

只撿最紅、熟的最透的苦姑娘兒摘,籃子裝滿了,就倒進麻袋裡,麻袋裝滿了,就紮好口,送到車上。等裝夠了一車,就由連守信趕着車送到鎮上去。

臨近晌午,張氏、趙氏和連葉兒帶來了三和麪的饅頭、幹豆腐和大骨湯,一家人匆匆吃過,又繼續幹活。

臨近傍晚,纔將熟了的苦姑娘兒都摘完了,最後一車,連蔓兒跟着連守信一起送到了鎮上。

“這特意種的,比山溝里長的好。”王幼恆道。

“這是頭一茬,”連蔓兒就道,“再過半個月吧,還能再收一茬。”

說着話,王掌櫃就拿了算盤和賬本進來報賬。

“恭喜連四爺、三姑娘,今年大豐收啊……”

第六百六十章 定親酒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人與外人第三百零六章 興旺之兆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規矩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涼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二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四百五十三章 拜祭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上加喜第三百四十章 誰家小兒女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四十九章 撞破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一百零九章 賣不賣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五百五十二章 相爭第二百零三章 連蔓兒的勸告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一百七十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二百九十七章 父慈子孝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八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八十二章 千層底第四百五十一章 錢賺來就是花用的第九十九章 無巧不成書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三百九十二章 吃玉米第一百一十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連家辦事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三百章 馬蘭花開第十一章 甜姑娘兒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又一年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媳婦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四百九十一章 初夏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四百四十五章 霜花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百五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二百九十三章 關注第五百九十五章 二月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置產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聽誰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殼第一百八十九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三百二十四章 唬着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燕子和葫蘆(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婚事第四十七章 婦科聖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禍源第六百三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八十三章 沈家惡少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
第六百六十章 定親酒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人與外人第三百零六章 興旺之兆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規矩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涼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二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四百五十三章 拜祭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上加喜第三百四十章 誰家小兒女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四十九章 撞破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一百零九章 賣不賣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五百五十二章 相爭第二百零三章 連蔓兒的勸告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一百七十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二百九十七章 父慈子孝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八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八十二章 千層底第四百五十一章 錢賺來就是花用的第九十九章 無巧不成書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三百九十二章 吃玉米第一百一十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連家辦事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三百章 馬蘭花開第十一章 甜姑娘兒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又一年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媳婦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四百九十一章 初夏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四百四十五章 霜花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百五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二百九十三章 關注第五百九十五章 二月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置產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聽誰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殼第一百八十九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三百二十四章 唬着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燕子和葫蘆(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婚事第四十七章 婦科聖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禍源第六百三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八十三章 沈家惡少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