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霜花

入了冬月,上凍了。連蔓兒家用的琉璃窗,而且爲了冬天的保暖,還不惜銀錢地用了雙層的琉璃窗。即便如此,偶爾哪一天晚上柴燒的少了,早上起來,就能看見琉璃窗上結滿了霜花。

連蔓兒很喜歡看霜花,因爲那並不是平板的一層冰霜,而是天然生成的各種圖案,當然這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大片的樹葉子、或者羽毛,是最常出現的,然後是花,有的時候還可以看見層層的屋宇。而當太陽升起,屋內的氣溫也升高之後,琉璃窗上的霜花慢慢融化,這個時候往往又會出現另一番奇景。

因爲融化的速度不同,那些霜花慢慢地氤潤開來,形成遠近不同的層次。連蔓兒看到的最神奇的一次,是在一扇琉璃窗的中央,近有美人、周圍有花木,再遠一些還有樓閣,簡直是一副惟妙惟肖的黛玉葬花圖。

不過,連蔓兒能看霜花的日子並不多,因爲她屋子裡的採暖非常好。

西屋的外間炕上,是靠着外屋的煤竈來取暖。白天的時候,她們會將竈裡的火調大,讓外間的炕更加暖和。如果連蔓兒和連枝兒在這外間坐着,地上還會加一個火盆。

晚間的時候,連蔓兒和連枝兒去裡屋睡覺,外屋竈裡的火會被調小。裡屋夜晚的取暖並不依賴外屋的煤竈,而是另外單獨有小竈。小竈的開口設置在屋外窗臺下,竈坑直通裡屋的炕下。沒到晚間臨睡之前。先是燒木柴,將裡屋的一鋪炕燒的熱熱的,然後再在木柴上堆上足夠燃燒一夜的煤炭,這樣一整夜。姐兩個的作爲臥房的裡間,都是暖暖的。

因爲這樣,裡屋的那幾扇琉璃窗就沒有結霜花的機會。只有外間屋的那幾扇琉璃窗,在嫉妒寒冷的夜晚,纔會結上霜花。

張氏也管這個霜花叫做窗花,不過連蔓兒還是喜歡說霜花,在她眼裡,窗花是特指剪紙的那種窗花。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是一個養藏的季節。尤其是像三十里營子這裡。冬天極爲寒冷的地方,人們都有貓冬的習慣。

連蔓兒喜歡貓冬,每天除了到連記鋪子裡和酸菜作坊裡巡視一番,再就是整理一天的賬目,然後。就是像現在這樣……

燒的熱熱的炕上擺着一張小炕桌,桌子上放着兩三卷書冊,旁邊放着熱茶,還有滿滿地裝着大棗、鴨梨、柿餅、毛嗑、花生、槽子糕、核桃酥等果子和點心的攢盒。連蔓兒就坐在桌子旁邊,她身上穿着暖暖的棉衣、棉褲,兩腿伸在炕桌下,腿上和腳上蓋着新棉花製成的小被子。就這樣懷裡抱着毛團大花,一邊看書,一邊吃零嘴。

“蔓兒。要熱茶不?”連枝兒從外面進來,看着連蔓兒這幅享受的樣子,就笑着問。

“嗯哪。”連蔓兒點頭。

連枝兒就拿了連蔓兒的茶杯,出去換了一杯新茶回來給連蔓兒。

“姐,晚上咱吃啥呀?”連蔓兒咬了一口大鴨梨,問連枝兒。

“剛我和娘下了菜窖。娘拿了個冬瓜,說是晚上做蝦米燜冬瓜。”連枝兒就道,“你和小七最愛吃的。”

冬天在三十里營子這裡,大多數人家的飯菜都非常單調,無非是酸菜、土豆、白菜,再多些的,也就是秋天曬的菜乾。而連蔓兒家今年冬天的菜色就豐富多了,因爲她家挖了個大菜窖。

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也有挖菜窖的,不過多用來儲存白菜。菜窖與菜窖之間也有不同,一種是簡單的,就是在地裡挖一個方形的大坑,然後在上面嚴嚴實實地鋪上木板、草簾子、秸稈等,再留一個開口。平時這個開口也蓋的嚴嚴實實,要下菜窖取菜的時候,就將開口掀開,放木梯子下去。

這種菜窖簡單、易挖,也就一人高,一般都不大,儲存白菜的效果也還不錯。莊戶人家大多將這樣的菜窖挖在菜園子裡,等到第二年春天,就將菜窖填平,依舊種菜。

還有一種菜窖,開挖之後,要用磚石木料等填築、支護,就像蓋房子那樣。這種菜窖一般都很深,也比較大,能儲存很多的東西,儲存的日期和保鮮效果是那種簡易的菜窖所不能比的。而且這是永久性的建築,可以歷經春夏秋冬,常年使用。菜窖出入口處則是採用更方便、穩定的修築臺階。

連蔓兒家修建的就是這種菜窖。這菜窖還分了兩部分,一部分儲存蔬菜、水果,另一部分則用來存放葡萄酒。所以也可以說,一部分是菜窖,另一部分是酒窖。

這樣的菜窖、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用於食材等物的保鮮。

剛往裡面存放蔬菜和酒的時候,連蔓兒和小七都很喜歡下到裡面去玩,現在天冷了,連蔓兒就懶得去了。

晚飯,張氏果然做了蝦米燜冬瓜,非常鮮,連蔓兒吃了整整一碗飯。

吃過了晚飯,一家人坐在一起,就商量着,說要準備包餑餑。

一入了冬月,家家戶戶就都開始包餑餑了,連蔓兒家今年因爲事忙,已經落後了。

“今年咱包多少斤餑餑?”連守信就問張氏。

“你們都愛吃餑餑不?”張氏就問幾個孩子。家裡的生活條件好了,餑餑就變成了一種選擇,而不是必須。

“愛吃。”小七答。

“有你不愛吃的東西嗎?”連蔓兒就捏小七的臉。小七又長個了,所以身上貼了膘也不太顯,因爲依舊是那麼胖乎乎,所以手感依舊的好。連蔓兒對之的喜愛程度,簡直就和大花的暖暖的、毛茸茸的毛肚皮有一拼。

“咱家六口人,我算算,今年就包一百斤面的吧。”張氏就道,“咱今年就包大黃米和小黃米麪的,不加黍米麪了。小豆多預備點,到時候包薄皮大餡的。”

三十里營子的一般人家,包了餑餑,能夠吃上三到四個月,一天兩頓、甚至三頓都是餑餑。尤其是早上那一頓,幾乎家家戶戶都吃餑餑。

這是因爲吃餑餑只需要熘一熘就行,簾屜下面同時可以燒一鍋湯,只需要很少的火,很短的時間,一頓早飯就齊全了。

“好。”幾個孩子就齊聲道。多多的甜甜軟糯適中的豆沙餡、薄薄的粘粘的香香的皮,這是幾個孩子都愛的。

第二天,連守信就趕着車去磨坊磨了大黃米麪和小黃米麪回來,張氏帶着連蔓兒和連枝兒在家裡挑好了小豆。

第三天一大早,連守信就用大缸將黃米麪和好,放在炕頭髮上了。等到了傍晚,張氏就將連守禮、趙氏和連葉兒都請了過來,又從村裡請了兩個乾淨能幹的媳婦過來。早早地吃了晚飯,張氏就將豆沙煮上了。

在等着豆沙熟爛的時候,大傢伙就忙着準備簾屜、剪泡玉米皮子。這是秋收的時候,連蔓兒挑選好的包裹玉米棒子的內層白皮,曬乾了存放起來。這個時候拿出來,剪成比粘豆包直徑適合的小片,放在溫水中清洗、並泡軟了。

這個玉米嫩皮,到時候就用來託着粘豆包,免得粘豆包粘在簾屜上。

與蘇葉,還有李氏給的大果樹葉子一樣,這種玉米嫩皮也有它特有的清香。

等豆沙煮好了,黃米麪也早就發的將缸蓋子給頂起來了,一家人在炕上放了兩個桌子,大家坐下來,就開始包餑餑。

五郎和小七也沒在旁邊看着,都來幫忙。連守信和連守禮依舊負責燒火。魯先生是南方人,沒見過人包餑餑,因此特別的好奇,也來觀看,還試着動手包了一個,結果並不成功,只好作罷,回書房去看書了。

只有一百斤的餑餑,又請了兩個利落的媳婦,因此半夜的時候,餑餑就都包好,並煮熟,放在院子裡露天凍結時,存放進了大缸裡。

大傢伙收拾了收拾,張氏下廚,炒了一個豆角絲肉片,一個雞蛋蒜苗,另外還熱了一盆白肉酸菜、一盆大骨湯土豆粉絲,又端了特意留下來剛出鍋的一簾屜餑餑,請連守禮三口人和那兩個媳婦吃了,大家才散了各自回家。

轉天,連葉兒家包餑餑,她家只有三口人,就只包了五十斤的,請了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過去幫忙,也招待了飯菜。

冬月裡下了兩場雪,進了臘月,天氣就愈發的冷了。連蔓兒一家就早早地開始計劃,採辦年貨。

“想要啥,咱都好好想想。”連蔓兒就道,今年她們收入頗豐,自然打算這要過一個富足的年。“吃的、穿的、用的,啥要啥,都可以提。”

“今年的肉不用買,我都跟老張商量了,過兩天,咱就殺年豬。”連守信就道。

“雞鴨啥的也不用買,咱家自己養的那些,這一個年就吃不完。”張氏道。

“那牛羊肉那?”連蔓兒就問。三十里營子這裡牛羊肉極少,想要買,還有點費事。

一家人正商量着,吳王氏坐着車來了。

“太倉的信,老陸家給捎過來的,我正好有空,就給你們送過來了。 ”

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九十四章 閨女不能打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試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三百七十七章 笑話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部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省心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五百零三章 富業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一十章 上眼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意不明第十七章 商機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二百六十五章 禮物第一百五十章 賺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過與難過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置產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七百五十六章 要求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四十八章 本性難移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四百九十九章 禮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章 殺年豬第六百零二章 蹊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零七章 結怨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八十五章 沈六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秀兒出嫁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意不明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一百零一章 收菜第十章 包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加急信第六百六十章 定親酒第三百五十七章 酸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六百六十八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五章 閨女和兒子第九十一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七十三章 還禮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五百六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氣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七百六十六章 席面第五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涼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七百一十八章 婚期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一百章 房產第二百一十五章 團年飯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五百九十章 打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二百六十章 貴人駕臨
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九十四章 閨女不能打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試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三百七十七章 笑話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部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省心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五百零三章 富業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一十章 上眼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意不明第十七章 商機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二百六十五章 禮物第一百五十章 賺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過與難過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置產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七百五十六章 要求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四十八章 本性難移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四百九十九章 禮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章 殺年豬第六百零二章 蹊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零七章 結怨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八十五章 沈六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秀兒出嫁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意不明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一百零一章 收菜第十章 包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加急信第六百六十章 定親酒第三百五十七章 酸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六百六十八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五章 閨女和兒子第九十一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七十三章 還禮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五百六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氣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七百六十六章 席面第五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涼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七百一十八章 婚期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一百章 房產第二百一十五章 團年飯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五百九十章 打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二百六十章 貴人駕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