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

孟秋時節,夜幕之下,天空懸着一彎殘月。草叢當中發出秋蟬的鳴聲,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官邸對飲,長孫無忌手裡拿着酒壺,把酒倒在褚遂良面前的酒杯裡,褚遂良趕緊直起腰端着酒杯一飲而盡。長孫無忌捋着鬍鬚說:“現在蕭相公一心要除掉房先生,你身爲諫議大夫,又知朝政,說說我們應該站在那一邊呢?”褚遂良說:“於公於私都應該支持房先生。”長孫無忌點點頭說:“有什麼能夠說服我的理由嗎?”褚遂良說:“蕭相公祖籍在江左,是南朝宗室,又是隋朝外戚。相比於房先生,他與關隴的關係更加疏遠。而且房先生這個人非常的謙遜,蕭相公則不同,處處咄咄逼人。還有一點,我朝奉老子爲太上玄元皇帝!而蕭相公卻崇信佛教,把佛陀尊爲聖人。要是讓蕭相公替代了房先生的位置,情況一定會比現在更糟糕。”長孫無忌說:“王先生不會那麼輕易被鬥到吧?畢竟他是皇后臨終之時力保的人。”

褚遂良說:“當初蕭何追隨漢高帝,每攻下一城,別人都在搶奪財物,而他卻在忙着收集前朝留下來的文書檔案地理圖冊。打仗的時候別人都把家眷留在老家,而蕭何的家眷卻在軍中。漢朝得了天下,蕭何因爲深受漢高帝的信任而被列爲第一功臣,可即便是這樣一位老臣,隨着時間推移局勢變化,他也越來越被皇帝猜忌。爲了自保他不得不進行自污,最終漢高帝不但沒有殺掉他,反而把孤兒寡母託付給了他。”長孫無忌說:“我明白你的意思。”然後兩個人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當中,終於,長孫無忌打破了平靜,說:“我決定不出手,等房先生實在招架不住了再說。”褚遂良說:“房先生精通謀略,應該不至於不能自保。”長孫無忌笑着說:“那倒未必,房先生在明處,蕭相公在暗處。”褚遂良說:“皇上聖明應該不至於被蕭相公的讒言所蠱惑吧!”長孫無忌說:“那要看皇上怎麼想了,房先生執掌大權多年,皇上不可能對他一點猜忌之心都沒有。”

明日前晌,衆人退出大內,蕭瑀卻留了下來,來到皇帝跟前,壓低聲音說:“陛下以爲房先生此人何如?”皇上說:“此人兼有子房蕭何之才。”蕭瑀說:“奈何此人心術不正?”一聽這話,皇上皺起了眉頭,說:“你這麼說有根據嗎?”蕭瑀說:“房先生如今門生,故吏遍佈朝野,雖說在朝中不是一呼百應,可朝中大小衙門,只要聽說房先生的指令,幾乎所有人都會放行。由此可見房喬交際甚廣,陛下應該有所防範。”皇上說:“你覺得這應該怎麼防範呢?”蕭瑀說:“請陛下解除他的管制,削去他的爵位。”皇上說:“朕知道你這麼做,也許是出於好意,可皇后在臨終之際說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拋棄房先生,朕當時已經答應她了,不想反悔。”蕭瑀苦口婆心的說:“比一時也,此一時也!皇后要是知道今天的情形,一定會支持陛下把房喬遣回老家。”

蕭瑀處處針對房喬,而房喬永遠把一份辭職的奏表帶在身上。只要條件一具備,他立刻就會交出辭呈,準備回老家安度晚年。皇帝其實並不想太過於依賴房喬,他盼望着有一位後起之秀能夠取代他的位置,只是人才難得,縱觀滿朝文武能夠真正取代房喬的人卻並不存在。既然不能把他趕走,只好對它進行某種程度的限制。過去御史權萬紀和李仁發兩個人。曾經多次彈劾房喬,每次房喬被彈劾之後,皇帝就會命大理寺進行調查,每次都是查無實據,不了了之。過一段時間房橋又會被彈劾,他又被調查,最後又是不了了之。之後魏徵實在看不下去了,上疏彈劾李仁發和權萬紀,皇帝看有人要把窗戶紙捅破了,就讓這兩個人走路了。

如今在朝中能夠限制房喬的一是蕭瑀,二是長孫無忌。蕭瑀對房喬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因爲他長期擔任尚書左僕射一職,決斷天下大事。他的才幹不僅得到皇帝的認可,皇后在臨死之際,仍舊對他念念不忘,擔心皇帝拋棄他。這一天他又來到御前,說:“陛下,房喬這個人不能讓他繼續留在朝中了。”皇上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漢高帝既然能夠用蕭何,朕怎麼就不能有房先生呢?”蕭瑀不慌不忙的說:“貞觀第一功臣是長孫無忌,陛下卻讓房先生長期擔任百官之長,這說得通嗎?”皇上說:“皇后長孫氏不希望她的族人擔任這一職位,長孫無忌也願意讓賢,你爲什麼就不能有一顆敬賢讓賢之心呢?”蕭瑀說:“陛下可曾記得,房先生說過李大亮有周勃、王陵之節,很顯然他希望李大亮在將來的某一天可以取代自己的位置,陛下不覺得這有一點公器私用嗎?”皇上說:“周瑜病重之時,向吳侯舉薦魯肅,魯肅病重之時,向朝廷舉薦呂蒙。呂蒙病重之時,向朝廷舉薦陸遜。這是孫權能夠保住江南半壁的重要原因。”

蕭瑀說:“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是當時的君子,房先生就不同了,策劃玄武門之役使骨肉相殘,在非常之時,陛下使用他無可厚非,可到了治天下的時候,陛下又知道以正治國的道理,房喬如此不正陛下卻讓他住於如此關鍵的地位,豺狼當道,天下焉能持久?”皇上說:“從武德九年開始,房先生謀劃天下大事,每一件都處理得當,才能夠在短短四年的時間就結束了貞觀之初混亂的局面,天下安定,四夷來朝。”此言一出蕭瑀當然不服,說:“如果臣沒記錯的話,在這期間擔任尚書左僕射的不是房喬而是臣。”皇上說:“你說的沒錯,你是在坐着那個位置可朕用的都是他的謀略。”蕭瑀說:“臣要向陛下請教,漢武帝爲什麼沒有任命張湯爲丞相呢?”

皇上說:“因爲漢武帝不是漢高帝,張湯也不是蕭何。”蕭瑀說:“陛下不要忘了貞觀朝的第一功臣是長孫無忌。”這些談話內容讓長孫無忌知道了,他很開心,有人替他報不平,雖然這個人動機非常的可疑。而這個時候的褚遂良想法卻不是這樣,他又一次來到長孫無忌的府上,說:“我想過了,皇后雖然擋了司徒的路,卻未必不是好事。設想如果司徒做了尚書左僕射,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長孫無忌說:“想說什麼你就直接往完說,不要說一半讓我猜。”褚遂良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請司徒想一想,司徒在貞觀功臣當中位列第一,在這種情況下做了尚書左僕射,而皇后又姓長孫,皇嗣又是長孫氏所生,這麼看來,長孫家的權勢就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會跟李家發生不可避免的衝突。李家和長孫家無論哪一家在衝突當中落敗,都不是皇后所希望看到的。”

長孫無忌說:“其實只要冷靜下來想就知道皇后當時那麼做是有道理的,做伊尹、周公、霍光,雖然聽起來很威風,實際上卻非常的威脅,因爲這樣的角色是很容易被皇帝猜忌的。”褚遂良說:“司徒只是皇嗣的舅舅,總有一天他的身邊會出現讓他更能夠親近的人,皇嗣能夠聽司徒的話也能夠聽那個人的話,如果那個人從中挑撥,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災禍。”蕭瑀一心要把房喬從朝廷趕出去,當然最好還是送他上西天,永絕後患。與此同時,房喬似乎就當這件事不存在,每次見到蕭瑀禮數仍舊非常的周到。然而這並沒有贏得肖宇的尊重,相反他更加的厭惡了。看着這兩個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皇上也越來越不耐煩。這一天房喬來到御前,先把公式彙報完了,就要離開,皇上叫住了他,說:“蕭瑀幾次彈劾你,你就沒有什麼要說的嗎?”

房喬說:“不管陛下怎麼決定,臣奉旨就是了。”話好像說的很硬,可他往出走的時候險些被門檻絆倒。回到家裡更是墜墜不安,一看這個樣子。盧氏被嚇壞了,說:“你說這是何苦呢?你幫他做了皇帝,他反而猜忌你,早知如此,你還不如留在老家守着祖產過日子。”房喬說:“我年輕的時候你不是一直嫌棄我沒有出息嗎?嫌棄我只知道求學,不知道求官,現如今到了這個地步,你說這種話。”盧氏說:“那還不是因爲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嗎?”房喬說:“我有今天離不開你的鞭策,但我希望我的兒孫不要再走我的老路,要不然就會給咱們家招來巨大的禍事。”盧氏說:“你說皇帝的想法也奇怪,既然不放心,你爲什麼不乾脆讓你回老家呢?”房喬說:“我能夠謀劃玄武門之役,皇上還怎麼對我放心呢?”盧氏說:“那你打算接下來怎麼辦?”房喬說:“我的命在人家的手上,取決於人家一念之間,我唯一希望的,就是皇帝能夠念在我這麼多年,一心一意爲朝廷做事,讓我能致仕。”

盧氏說:“我有一個主意,你這樣一個人,皇上猜忌也在情理之中,要想緩解他對你的猜忌,就得有一個跟你關係並不是那麼密切的人站出來爲你仗義執言,這個人會是誰呢?”房喬律着鬍鬚,思索片刻,說:“爲人正直又與我關係比較疏遠,那個人大概就是褚遂良吧!”盧氏說:“不如你去拜訪一下他,他或許心一軟就能答應你。”房喬搖搖頭說:“這不是個好辦法。”蕭瑀針對房喬的動作越來越多,大有不把房喬下馬,是不罷休的架勢。房喬仍舊沒有任何反抗的跡象,因爲他的目標不是保住他的相位,而是希望找個機會離開朝廷。

這一天朝會,皇帝看到有一位大臣,手腕上帶着念珠,於是說:“愛卿手腕上帶的是念珠嗎?”那位大臣一臉自豪的說:“回陛下,是念珠,而且是產自吐蕃的天珠。”皇帝說:“這麼說你特別崇信佛教了?”一聽皇帝問到了這個,這位大臣彷彿看到了弘法的機會,只是壯着膽子說:“陛下,宇宙天地之間,只有佛教是正法,其他的都是外道。”一聽這話,皇帝臉色一沉,說:“難道道教也是外道嗎?”那位大臣不慌不忙的說:“陛下可知道教是何人所創?”皇帝說:“自然是我們李家的祖宗老子了。”那位大臣說:“非也!陛下一定讀過《老子》一書,可縱觀全書沒有一個字與煉丹有關。有人說《老子》一書當中提到長生久視之道,是指人只要順應宇宙的大道,就能夠做到長生久視。他真正的意思是教人順其自然,而燒丹鍊汞也叫順其自然嗎?”

皇上說:“既然你這麼說,想必一定知道真正創立道教的是什麼人了。”那位大臣說:“真正創立道教的是張天師,名字叫做張道陵。”皇上說:“既然如此,他爲什麼要尊我家的祖宗爲道教的始祖呢?”那位大臣說:“追求長生煉製丹藥是過去方士所爲,而方式當中並沒有什麼體面的人,老子是人中之龍,因爲他在人羣當中若隱若現,他的學說也是讓人難以捉摸,所以才被這些人尊爲始祖。”皇上說:“你覺得佛教好在哪裡?”一聽這個那位大臣更加來勁了,挽起袖子說:“信佛就是行善,行善就能積德,積德就能夠得到善報。”皇帝說:“梁武帝信佛,簡文帝也信佛,結果財物、土地、人口皆歸寺廟所有,朝廷既沒有可調之兵,也沒有充餉之銀,幸福不是能積德嗎?梁武帝和簡文帝的德在哪裡呢?他們的善報又是什麼呢?”那位大臣還想接着解釋,皇上不耐煩的說:“既然你這麼推崇佛教,爲什麼不出家呢?”

那位大臣低下頭退了回去,皇上接着說:“百姓信佛,不孝父母,拋妻棄子。天子信佛,必將禍亂國家。而那些自稱信佛的人,卻又貪戀富貴、難捨權位,實在是令人不齒。”皇上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不經意間看了蕭瑀一眼,助人其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蕭瑀立刻站出來說:“臣請求出家。”他是出於一時氣憤這麼做的,本以爲皇帝會加以挽留,沒想到他乾淨利落的說:“準了,不知道你想在哪一座寺院出家呢?是想在長安的寺院修行,還是去長安之外的寺院呢?念在你多年爲國操勞,朕一定會施捨一筆財物給你出家的寺廟。”皇上這麼一說,這件事算是晚上定釘了,此時蕭瑀已經追悔莫及。很快,蕭瑀的姐姐蕭皇后知道了這件事,急匆匆的來到蕭瑀的府上,說:“你是真的要出家嗎?”

蕭瑀低下頭不說話,蕭皇后說:“咱們家因爲信佛亡了國,你不長記性也就算了,我沒想到你到了這個程度,竟然真的要出家爲僧。”蕭瑀說:“現在我就算是出家也不影響傳宗接代了。”蕭皇后說:“可你知道嗎?你要是到了廟裡,你的妻兒還能見到你嗎?如果你整天與你的妻兒見面,那還叫出家嗎?”總而言之,蕭皇后一頓訓斥,使得蕭瑀非常的慚愧,終於說出了實話,說:“陛下當時嘲諷信佛的大臣,我出於一時義憤才這麼說的。”一聽這話,蕭皇后更生氣了,說:“人家房相公,在臺閣這麼多年受了多少委屈,皇上說幾句氣話你就受不了了?”蕭瑀說:“他怎麼能跟我比呢?他策劃了玄武門之役。”蕭皇后說:“你當時不也支持秦王嗎?如果沒有玄武門之役,裴寂一直都是尚書左僕射,哪裡輪到你在武德九年就取代了裴寂的位置?”蕭瑀說:“人才有清流也有濁流,我是清流,房喬是濁流,取天下用濁流,治天下用清流。而陛下在得了天下之後,竟然重用房喬,讓他在尚書左僕射的位置上整整待了十九年。”

蕭皇后說:“房喬輔佐陛下三十年了,當年他幫助陛下經營四方,得了天下之後,也是仰仗人家房先生,使得能在短短的四年時間就扭轉乾坤,頡利汗國灰飛煙滅,而陛下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這是曠古未有的盛世,他的本事超過了隋朝的高熲,你憑什麼瞧不起人家呢?玄武門之役不過是各爲其主罷了,我也曾既然可以勸建成殺秦王,房喬策劃玄武門之役又有什麼不對呢?”蕭瑀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說:“現在我的腦袋就像是一把煮沸了水的鐵壺,這種要炸不炸的感覺實在讓人悶得慌。”蕭皇后說:“還能有什麼辦法呢?你就尚書向皇上致歉,說你當時只是一時衝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覺得不應該出家。”

蕭瑀的奏書送到御前,本來蕭瑀不斷彈劾房喬,已經讓皇帝非常不耐煩了。一看蕭瑀要出家,皇上特別高興。在很短的時間就已經備好了財物,正準備派人去他的府上,問他要去哪個寺廟出家,結果蕭瑀的奏書到了,打開一瞧,上面寫的是他不想出家了。皇上一下子大失所望,進而怒不可遏,立刻提筆寫好了一份手敕,寫道孔子說:“人無信,則不立。”你身爲廷臣一把年紀,豈可言而無信,戲耍君王?不久之後,他被貶爲商州刺史。蕭瑀走的時候去與姐姐告別,蕭皇后流着眼淚說:“我已經一把年紀了,你這一走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你。”蕭瑀也哭着說:“都怪我一時糊塗。”蕭皇后說:“人家房先生與皇帝有三十年的交情,忍道是疏不見親,你卻整天想着把人家趕走,現在怎麼樣?”

蕭瑀離開之後,皇上在朝廷看不到牽制房喬的力量了,因爲在皇帝看來,長孫無忌與房喬並不完全是對手,長孫皇后在臨死之際極力推薦房喬,很顯然,這個人不可能傷到長孫家,既然傷不到長孫家長孫無忌,又何必一定與他爲敵呢?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因爲只要有他在,長孫無忌就做不了伊尹、周公、霍光。房喬是對局勢變化非常敏感的人,於是他開始稱病不朝,所有的公務都推給手底下的人,房喬過去所信任的人也感覺自己依靠的人要倒了,有意思的是他們沒有選擇背棄房喬,而是紛紛學房喬的樣子,主動交出權柄。太監說:“陛下,這簡直是在向陛下示威。”皇帝說:“你覺得是在示威震撼是在避嫌,如果這些人仍在做事,給人的感覺就是房喬仍然在掌權。”皇上從龍書案上取出一份奏章說:“這些人都主張有長孫無忌接管尚書省的事務。”

太監說:“長孫司徒忠貞不二、才華橫溢,陛下如果能重用他的話是社稷之福。”皇上說:“朕當然會重用他,只是這麼做豈不是辜負了皇后?”當然朝中,並非所有人都是房喬的支持者,有更多的人看到房喬要倒了,紛紛上書彈劾他,並且對於那些因爲自己是房喬親信而採取迴避態度的人,成爲他們重點抨擊的對象,說他們眼中只有房喬沒有朝廷,這個時候皇帝又覺得他們的話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下旨免掉了房喬的職位,但爲了體恤他,允許他再京城居住。表面上這是一種恩寵,實際上也是爲了便於監視他。就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找到了褚遂良,說:“請你上書替房先生論辯,我要讓天下人知道我與皇后的想法是一致的。”於是褚遂良上書,告訴皇上,如果要繼續用它就禮遇之,如果不用了,也應該以禮致仕。於是皇帝。假裝出巡假裝路過房喬的府邸,假裝到房喬的府上敘舊,然後用自己的御攆把房喬帶到了宮中,一場針對房喬的風波算是過去了,就在這個時候,小太監忽然來報,說:“開府儀同三司高士廉病故了。”

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
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