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章 阿兄愁事

等楚毅之這個當家長的忙完事來尋楚昭的時候,見到楚昭身邊的姜參大儒,楚毅之也算是有閱歷的人,這位一看就不是尋常人,難道……

“原來,竟是救急於渤海、平原的楚郡守。”姜參顯然認得楚毅之,一照面就點明瞭楚毅之的身份,楚毅之不亢不卑地道:“見過先生。”

別管知不知道姜參的身份,楚毅之這般客客氣氣的,叫人挑不出刺來。

姜參打量了楚毅之半響,楚昭和楚毅之給人的氣質很像,長相來說,兩人都肖鍾氏,楚毅之多了幾分英氣,楚昭略顯柔和,但是雙眸如出一轍,狹長含笑,叫人不敢小覬。

“老朽姜參。”姜參打量完了人,自報家門,楚毅之嘴角抽抽,他只是玩笑說說楚昭要是運氣好能遇到這位,沒想到楚昭運氣真的好到這等地步,竟然,真的遇上了。

“竟是通直先生,有禮,有禮。”楚毅之掩下滿腹的驚訝,再一次作揖。

姜參掃了一眼楚昭,楚昭從聽到他的名號顯得有些蔫蔫的,莫不是不想他當先生?

想到有多少人求他做先生,楚昭一個小娘子,他肯當她學生,她還不願意,姜參眯起了眼睛,神情不善。

“小娘子對老朽剛剛的提議不喜?”蔫蔫的楚昭聽到姜參不善的問,一個激靈清醒一般,擡起頭道:“老伯肯當我的先生,自是我的福氣,豈有不喜。”

運氣啊,楚昭可從來沒覺得自己是有多得天獨厚的人。現在嘛,呵呵……

然而,楚昭也沒有害怕的道理,沒理由運氣好還當壞事啊!

“阿昭,先生即要收下你,還不快拜師。”楚毅之一句話落,楚昭已經配合地跪下行了大禮,“拜見先生。”

姜參嘴角抽抽,萬萬沒想到兄妹倆默契十足,一唱一搭,楚昭人已經跪下了,說要收徒的也是他自己,想要反悔都不行。

“嗯,起來吧!”姜參咳了一聲,板起一張臉,楚昭站了起來,楚毅之這個家長開口道:“還請先生移步,屈尊往家中一趟,我與家母自當備好束脩,奉於先生。”

楚毅之對於大儒是十分尊敬的,雖然不知道楚昭究竟是怎麼入了姜參的眼,這卻是個好機會,沒準,他也能跟着蹭課呢。

心裡的算盤打得響亮,楚毅之恭敬地請姜參往楚家去,當然不忘早早給鍾氏傳消息,他們家楚昭,自己找了位先生啊!

鍾氏聽說後,眼皮都不擡下吩咐道:“準備好一應物甚,不可怠慢了客人。”

哪怕姜參不是給楚昭當先生來的,就憑他的名號上楚家來,也必須好酒好菜地招待,必讓他賓至如歸。

是以姜參抵達楚府時,可以感覺到楚家上下的嚴謹又失不溫馨的佈置,行來的僕人,目不斜視,舉止有禮。

“通直先生能來寒舍,蓬蓽生輝。”鍾氏作爲大家長,又甚是知禮的人,親迎於堂前,命人款待,姜參待見鍾氏時,總算是明白了,爲何沒落的楚家,能出了楚毅之和楚昭兄妹。

對於楚毅之這位臨危受命的郡守,姜參早早就已經探清了楚毅之的底細,楚家的事,從不瞞人,楚毅之能選擇扶靈歸鄉,從京城的大泥坑裡走出來,就憑這一點姜參就給了他一個有遠見的評價。

束脩奉上,楚昭在鍾氏的見證下,恭恭敬敬地給姜參奉茶,拜師就算成了。

“不知先生安居何處?”楚毅之眼見木已成舟了,關心起姜參的住處。

姜參道:“老朽與家人共居,我性喜靜,往後每日卯時過半,到老朽處上課。”

前半句回答楚毅之,後半句是衝楚昭說的,楚昭昂頭道:“未知先生居於何處。”

“就今日老朽垂釣的後山,你到那裡,問姜老頭家在哪裡,自有人爲你引路。”姜參是個百無禁忌的人,楚昭炯炯相望,姜參問道:“還有問題?”

“我要帶什麼書嗎先生?”楚昭想了想還是問了,姜參道:“不必!”

說罷擡腳就走,楚毅之相送,鍾氏捉住楚昭,出去一趟逮着一位大儒當先生,總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吧。

楚毅之送人回家,卻許久未歸,天快黑了又派人回來說要收拾屋子,姜參一家要住他們府裡了。這是發生了什麼事,竟然讓姜參改主意搬家了?

雖然是剛拜的先生,楚昭還有些懵懵的,先生舉家搬來,楚昭還是跟在鍾氏的身後,幫幫忙打下手,收拾屋子。

天黑了,到處都點起了燈,楚毅之才帶着姜參一家回來,說是一家子,不過才九口人,姜參夫妻生下兩子,娶了兒媳,長子孕一子一女,次子僅有一子。

一家子穿得樸素,比起下午看到的姜參,此時的姜參顯得很無力。

“今日之事,多虧你了。”姜參朝楚毅之拱了拱手,楚毅之道:“先生客氣了,來日先生給阿昭講課,不介意我聽聽。”

順杆子爬說的就是楚毅之,原本沉重的氣氛被他那麼一攪,姜參露出了一抹笑容。

“先生和諸位都累了,先休息吧。”楚毅之很是知情知趣,院子鍾氏已經命人收拾好了,別的事現在都不是時候,理當告辭。

這叫姜參對楚毅之的好感又加了幾分,不怕事,不打聽事,這樣的人難得,難得。

楚昭跟鍾氏聽說姜參他們回來了,安排人送了熱水,飯菜去,並不去打擾,關於姜參突然搬家的事,只有問楚毅之了。

“幸虧今日我送先生回去,否則只怕天下再無通直先生。”楚毅之張口說來,事情之嚴重遠超鍾氏和楚昭的想像。

“怎麼說?”楚毅之喝了一杯水,緩過氣來了,鍾氏才細問。

“通直先生名滿天下,卻不肯出仕,原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楚毅之說起源頭,“我今日在姜家見到柴家的人。”

“柴太尉。”最能代表柴家的,只有柴太尉。鍾氏不確定,楚毅之點頭表示鍾氏猜得不錯。“具體的恩怨尚未知,不過,柴家的人對先生拔刀相向,我是親眼所見。”

鍾氏一聽沉思了,柴家,柴家啊,姜參竟與柴家有怨,柴家更欲除之而後快,這恩怨可不淺吶!

“先生的私事不便打聽,我既救下了先生,也與柴家的來人說明道白了,通直先生已經是我的老師,還請柴家看在我的面上,以往的恩怨一筆勾銷。”

這回輪到鍾氏橫了楚毅之一眼,“柴家未必給你面子。”

楚毅之笑道:“我知,不過通直先生這樣的大儒,可遇不可求,雖然不明兩家的恩怨,誰叫我們阿昭拜了先生呢。即行大禮,當弟子的不能貪生怕死不認師傅吧。”

一番說辭冠冕堂皇,楚昭不客氣地翻了個白眼,引得楚毅之掐她臉,“阿兄做那麼多還不是爲了你。”

“阿兄得的好處也不好!”楚昭不客氣地直指楚毅之的野心,楚毅之笑了,“對啊,是有好處,這個好處啊,哪怕跟柴家槓上了也值。”

楚昭耳朵動了動,姜參還有那麼大的作用,寧願讓楚毅之跟柴家對上?

“姜先生是大儒,舉國聞名,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嗎?”不明白的要問,楚昭昂頭對向楚毅之,楚毅之笑道:“如果我謀的不是僅僅一個傳道授業的先生,自然比柴家重之更重。”

驚訝地拿眼看了楚毅之,現在姜參就是楚昭的先生,姑且也算是楚毅之的先生,謀的不是先生,那是什麼?

“借姜先生的嘴,把天南地北的大儒都弄來?”楚昭腦袋暈乎乎的,一句話脫口而出,楚毅之點頭,“阿昭可真聰明!”

“部曲能練起來,有鹽田在手不缺銀子,那我們最缺的是什麼?人才,人才!”楚毅之幽幽地張口,如此高瞻遠矚,楚昭膜拜啊,她是走一步想一步,而楚毅之是走一步想五步啊!人才啊,如果將來真要佔地稱王,沒有人才只憑他們兩兄妹,拿什麼跟人爭。

楚昭朝楚毅之豎起大拇指,“阿兄聰明。”

“雖說我們利用姜先生,姜先生又何嘗不是在利用我們呢。天下之事,唯利益不可破,往後如何姑且不說,對姜先生不必太刻意,像今日這般甚好。”楚毅之叮囑楚昭,楚昭點頭表示明白。

“我看姜家那位小娘子比你大兩歲,性子不錯,你不喜歡鬧人的,總要有幾個手帕交。”楚毅之又專門說了此事,叫楚昭眉頭跳了跳。

楚昭勤奮過度,因爲身份不上不下,還真是沒有同齡交好的小娘子,因爲要學的東西多,又要操心離京,楚昭自己沒覺得沒有交好的小娘子有什麼不好,楚毅之這當哥的覺得不對了。

好好的一個小娘子,怎麼會不喜歡跟小娘子玩呢?楚毅之自己本身算是不正常的孩子,與他相交的好友同窗不少。這些人對楚毅之的幫助,楚毅之深有體會。

楚昭呢,除了舅舅家,齊氏,他這翻來覆去了數啊數,楚昭願意親近的人兩隻字都數過得過來,這不正常啊!

“阿兄想幹嘛?”楚昭又傻,立刻覺出了楚毅之另有盤算。

“小小年紀的,該玩就玩,事情都上了正軌了,以後阿兄理,你就多交同個朋友。”

“不要!”在京城的時候,她又不是沒機會交朋友,好吧,尋常的往來朋友她不不,交心沒有不錯,但是,專門爲了交朋友而去交朋友,她不要!

楚毅之點了楚昭的腦袋,“你不要,理由呢?”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阿兄讓我廢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就爲去找一個知心人,阿兄要幹嘛?”楚昭直問楚毅之,能不能交到朋友,這不是楚昭必須要去做的事。

楚毅之拿眼看了楚昭,“你可知道,我的同窗好友幫了我多少忙?”

一句話問住了楚昭,楚昭想到大澇之說正是楚毅之的朋友提醒的,因此楚毅之纔會早早地準備藥材,開渠引水,讓兩地的百姓免受水災。

“我知阿兄是爲我好。如果可以,我也想像阿兄一樣,能夠進書院讀書,同窗之情,患難之友,並不是尋常的交往就能得到的。”楚昭指出她和楚毅之的差別。

楚毅之道:“你也該有交好的朋友。”

“刻意去交的朋友,費心去經營,阿兄覺得那樣好?”楚昭反問。

“好了。大郎爲阿昭好沒錯,阿昭並非不想交友,有些事可遇不可求。”一看兄妹倆要吵起來了,鍾氏立刻出聲阻止,楚毅之回頭看了鍾氏,“阿孃總有齊姨一人,可你看看阿昭。”

楚昭從小到大就沒跟哪個小娘子一塊玩過,出門少是一個原因,親戚中女孩少是一個原因,但是,宴會上遇到的小娘子不少啊,偏偏楚昭每回都乖乖跟在鍾氏的後頭。

這麼一副生怕她交不到朋友的樣子,楚昭一拍腦門,“阿兄,你是不是閒得慌了,小娘子的事你也管。”

“我管來管去還不是操心你。”楚毅之咬牙切齒地說,楚昭卻笑了,“阿兄爲我好我知道,但是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人,哪樣都是可遇不可求,你就別操心了。再說了,阿兄不是也說了嘛,天下唯利益不可破也,朋友相交,若是和利益扯上了,反目成仇的不計其數。”

一通歪理說下來,說得楚毅之哭笑不得,“你纔多大的,朋友還沒交到就想到反目成仇,”

這種事又不是沒有遇到過,楚昭暗忖一句,推了一把楚毅之,“我們都忙,你別再給我加工課了,以後還要跟姜先生上課呢。”

“姜小娘子性情不錯。”當哥的操心吶,末了還是附了一句,引得楚昭一個白眼,“知道了知道了。”

這敷衍的口氣啊,楚毅之不好再逼緊,正好阿兼帶人端了夕食上來,鍾氏果斷終結他們兄妹的話題,“用飯。”

楚昭早餓了,跟在鍾氏的身後,高高興興地上桌,阿兼爲他們各自擺飯,楚毅之將滿腹爲楚昭的操心都放下了。

只是姜參的事沒完呢,尋到姜參的柴家人,本是奉命而來的,事情沒辦好,被楚毅之帶人裝作沒認出他們把人打跑了,楚毅之裝不認識柴家人,只當是仗義相助,柴家人卻知他身份,柴家若當真要對姜參動手,再要找上門來,易如反掌,楚毅之要應對,不易……

127章 決心已定101章 琉璃進京227章 要辦女學169章 樁臺比試241章 敵軍進犯064章 梁州遇刺102章 楚昭親事168章 打架鬧事213章 寶藏歸屬239章 心機表白106章 自行募兵101章 琉璃進京196章 楚宸挨罰142章 爲帝爭論047章 楚愉訓言111章 你來我往016章 孃舅鍾鬱185章 欲廢帝陵201章 殘酷揭露031章 一唱一和046章 命硬克父101章 琉璃進京027章 鍾氏出手274章 母子爭執017章 祖母心思096章 解決麻煩240章 天高海闊067章 太夫人鬧172章 聚衆鬥毆103章 徐狗子起141章 楚昭稱帝137章 閒事逗侄077章 開棺驗屍083章 廝殺一場090章 步步經營101章 琉璃進京173章 鍾氏震驚190章 失蹤之人065章 郡守慘死117章 終歸冀州096章 解決麻煩020章 各自心思207章 水軍之敗076章 當堂對峙223章 付出代價016章 孃舅鍾鬱024章 長嫂嫁到056章 楚昭揍人100章 媚娘其人102章 楚昭親事131章 殺雞儆猴207章 水軍之敗220章 倡議側卿065章 郡守慘死007章 神童其名092章 垂釣老者121章 死士暗殺165章 帝后大婚024章 長嫂嫁到036章 楚章轉變174章 楚宸之志118章 廷尉落定153章 論功行賞083章 廝殺一場231章 水中刺殺128章 藥坊爭權019章 楚愉哀求193章 擒住賊人116章 繞路梁州189章 挑選伴讀241章 敵軍進犯190章 失蹤之人070章 朝中爭執226章 惠臣之心125章 楚茂生懼068章 脣槍舌戰116章 繞路梁州170章 何爲武堂167章 正式拜師132章 兗州歸附144章 親征徐禹232章 公平競爭115章 爭鋒相對102章 楚昭親事187章 所謂承繼032章 誰更聰明108章 璐王逼宮066章 何去何從110章 萬書樓成256章 描繪藍圖032章 誰更聰明017章 祖母心思088章 製鹽之法219章 遷入皇陵099章 又要搞事065章 郡守慘死090章 步步經營226章 惠臣之心191章 衆志一心
127章 決心已定101章 琉璃進京227章 要辦女學169章 樁臺比試241章 敵軍進犯064章 梁州遇刺102章 楚昭親事168章 打架鬧事213章 寶藏歸屬239章 心機表白106章 自行募兵101章 琉璃進京196章 楚宸挨罰142章 爲帝爭論047章 楚愉訓言111章 你來我往016章 孃舅鍾鬱185章 欲廢帝陵201章 殘酷揭露031章 一唱一和046章 命硬克父101章 琉璃進京027章 鍾氏出手274章 母子爭執017章 祖母心思096章 解決麻煩240章 天高海闊067章 太夫人鬧172章 聚衆鬥毆103章 徐狗子起141章 楚昭稱帝137章 閒事逗侄077章 開棺驗屍083章 廝殺一場090章 步步經營101章 琉璃進京173章 鍾氏震驚190章 失蹤之人065章 郡守慘死117章 終歸冀州096章 解決麻煩020章 各自心思207章 水軍之敗076章 當堂對峙223章 付出代價016章 孃舅鍾鬱024章 長嫂嫁到056章 楚昭揍人100章 媚娘其人102章 楚昭親事131章 殺雞儆猴207章 水軍之敗220章 倡議側卿065章 郡守慘死007章 神童其名092章 垂釣老者121章 死士暗殺165章 帝后大婚024章 長嫂嫁到036章 楚章轉變174章 楚宸之志118章 廷尉落定153章 論功行賞083章 廝殺一場231章 水中刺殺128章 藥坊爭權019章 楚愉哀求193章 擒住賊人116章 繞路梁州189章 挑選伴讀241章 敵軍進犯190章 失蹤之人070章 朝中爭執226章 惠臣之心125章 楚茂生懼068章 脣槍舌戰116章 繞路梁州170章 何爲武堂167章 正式拜師132章 兗州歸附144章 親征徐禹232章 公平競爭115章 爭鋒相對102章 楚昭親事187章 所謂承繼032章 誰更聰明108章 璐王逼宮066章 何去何從110章 萬書樓成256章 描繪藍圖032章 誰更聰明017章 祖母心思088章 製鹽之法219章 遷入皇陵099章 又要搞事065章 郡守慘死090章 步步經營226章 惠臣之心191章 衆志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