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章 樁臺比試

在楚昭的有意挑動之下,一羣武堂的學生進了武堂,直奔樁臺。

所謂的樁臺就是木樁子,以易經八卦排列而成,上面還抹了些油,踩的人越多,木樁子就越滑越油,能在木樁子上打架,武堂開辦以來還沒有。

很快武堂的人都聽到了動靜,趙彪跟郭染染要在樁臺比試。本來正爲迎接楚昭到來而準備的武堂上下,先生氣得都要罵三字經了。

楚昭看了看四周圍着的人越來越多,楚昭道:“再不打你們就打不成了。”

可不是,現在來的都是同窗,一會兒先生們一定會來的,郭染染雖爲女流,已經一躍站在了木樁上,腳下打滑了些沒錯,還是穩穩地站住了。

楚昭微微一笑,“哎,該你了!”

趙彪哼哼幾聲,“女人家家的,還愛顯擺,看我的!”

一躍而起,自是穩穩地站在了木樁上,三喜道:“下盤很穩。”

悠悠哉哉地站着,楚昭沒有點評,穩不穩的打完了才知道。郭染染一看趙彪上來了,快速移動攻向趙彪,趙彪一看大叫道:“哈,招呼都不打一聲就開打。”

“到了戰場,誰會跟你打招呼?”話說着,兩人手腳並用,打得不可開交,趙彪嘴還不得閒,“話不是這麼說,咱們又不是敵人,非要鬥得你死我活的,咱們是切磋,切磋。”

“打架還有力氣說話,精力很充沛。”楚昭笑着說,四珠道:“手上的功夫也不差。”

兩個人都不差,木樁上抹了油的,兩人手上打着,腳下既要穩住身形還要防着對手攻擊下盤,原本就爲這場切磋增加了難度。四珠遠遠看到了動靜,小聲提醒了一句。“陛下,魯大人他們好像快來了。”

“你把他們穩住,別讓他們來得太快,他們來了,還有什麼戲可看。”楚昭吩咐四珠,四珠應了一聲往那頭走去,趕在魯種趕過來之前道:“魯大人!”

魯種看到四珠一頓,“四珠姑娘。怎麼只有四珠姑娘一人?”

微微一笑,四珠道:“陛下快到了,魯大人。”

“陛下出宮未乘車駕?”魯種不蠢,看四珠一身便服,勁裝打扮,而他早讓人去宮門候着,若是楚昭的車駕離宮,他不可能沒有收到消息。

“陛下微服出宮。”微服之事無不可說,四珠照實地說,魯鍾道:“那姑娘是隨我一起去迎陛下嗎?”

“好!”四珠答應得分外利落,魯種纔想起來,要去哪裡接馬長楚呢。

“魯大人在這兒,蕭大人呢?”今天作爲武堂跟太學兩位的校長,只見魯種而不見蕭其陳可不對勁。魯種笑笑道:“這裡是武堂,蕭大人自是在太學的。”

“不管是太學還是武堂,都將是爲大昭培養出人才的地方,有何差別。”四珠隨着楚昭耳濡目染,懂的還不少,魯種道:“陛下要來,臣子如何能不安頓好手下的事。”

換而言之是解釋了蕭其陳還在太學的原因,四珠道:“這倒是,不過不管是魯大人還是蕭大人,都不是臨時抱佛腳的人。”

魯種笑了,跟在楚昭身邊的人,真是個個都像楚昭一般的犀利。

一眼看向在樁臺比試的人,身後的人喚了一聲魯大人。魯種道:“武堂之內,以武切磋就像以文會友,有何大礙,陛下縱是見着了又如懼。”

魯種確實不擔心楚昭看到上面切磋的場面,他只是想弄清楚這兩人爲何而切磋。

“陛下常說有比較纔會上進,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若無對手,豈不孤單。”四珠又搬了楚昭的話來,魯種點頭道:“陛下心如明鏡。”

“魯大人,請吧!”四珠請魯種往外走,魯種笑笑也請她先走。

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四珠是楚昭近侍的人,身份非同一般。只是四珠退了一步,“魯大人是大昭的宰相,除了陛下,何人敢走在宰相的前面,所以,還是你請吧。”

楚昭是極其律己的人,連帶着對身邊的人要求也高,該守的規矩,禮節,就讓他們守住,誰若是敢仗她的勢欺負誰,她絕不輕饒。

看到魯種被四喜弄走了,楚昭專心地看着臺上打得越發白熱化的拳腳比劃。

趙彪此時被郭染染一個虎背偷心往前忙進了數步,眼看就要摔倒了,突然以手捉住木樁,反轉起來,站定之後朝郭染染雙手雙腳並進,一片喝彩。

郭染染也不簡單,一記橫掃千秋,直接破了趙彪的攻勢,楚昭也不禁叫了一聲好。

看到了現在也算是看出來了,兩人鬥得旗鼓相當,一時半會想分出勝負來很難,楚昭正想該怎麼把他們弄下來,突然一個身影偷襲而來,一口氣踢落了他們兩個。

此人出手甚恨,眼看兩人落下只怕要被木樁傷得不輕,楚昭一把奪過三喜腰中的鞭子,一手抱住郭染染,一鞭子纏住趙彪,讓他穩穩地落在了樁臺外面。

“閣下出手未免太狠了吧。”楚昭放開了郭染染,穩當當地站在樁上,如履平地。

而那突然偷襲的人是一個五十來歲的黑衣男人,“陛下將至,他們卻在這裡鬥武,該罰。”

楚昭道:“以武切磋和以文會友什麼時候變得那麼見不得人了。當今的皇帝若是如此不通事的人,這皇帝不當也罷。”

“放肆!”楚昭的話剛落,一連聲的喝斥,除了剛剛出手的黑衣男人外,兩個三十來歲,衣着有些邋遢的男人走了進來。

“先生!”武堂的學生們對那人作揖,楚昭手裡拿着鞭子道:“我哪裡說錯了?”

“昔日楚昭稱帝時,論女子可爲帝,天下質問,她都能聽人罵得說着,難道對於武堂的兩個學生切磋,她就看不下去,真要是這樣,這皇帝要來做甚。”

“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陛下也是你能議論的?”

“我有什麼不能議嗎?大昭的哪條王法規定了,我就說不得楚昭?”楚昭笑問,這開口閉口的直稱自己的名字,分明就是要找事的節奏。

“來人,把她給我拿下,還有他們兩個,也一起拿下。”黑衣男人指着楚昭,還有郭染染跟趙彪下令,楚昭道:“你是什麼人,有什麼資格在武堂發號施令?”

武堂是楚昭交給魯種全權打理的地方,她的宗旨,目的,她跟魯種說明了,魯種用什麼人,請什麼先生,楚昭只是看過人選,瞭解了這些人的品性和才學,其餘的都不管。

能在武堂下令捉人的,楚昭很好奇此人究竟是誰。

“武堂教官魏森。”五十歲的黑衣男子衝着楚昭開口。楚昭想到這教官還是她定的,就是負責教武堂的弟子練功的人。

她記得武堂的教官魏森是魯種大力推薦的人,說是此人的武功極高,但是性格冷酷,爲人又不善交際,所以一直以爲都埋沒鄉間,魯種爲請出此人費了不少的苦心。

“既是教官,那我可要討教一番。他們想要捉住我是不能,且看看閣下有沒有這個能力。”楚昭下了戰帖,三喜急喚道:“娘子。”

將手裡的鞋子往三喜的手裡一扔,楚昭衝着魏森道:“閣下請吧!”

魏森打量地看了楚昭一眼,冷冷地道:“找死!”

話落已經極快的出拳打向楚昭,三喜大驚,偏偏楚昭雖然看着出招慢,竟然擋下了魏森的快拳,就是魏森攻進下盤,她還能反攻!

“哇,這是哪家的娘子,這麼厲害!”沒人認得楚昭,但是魏森的本事,這些武堂的學生還能不清楚?武堂裡的人,就沒一個能避過魏森的快拳。

“不知道,不認識。快看快看,郭染染總說她爹說的,真正能在樁臺上站好的人如履平地,這個人,這個人的腳,你看看她站那些滑得要人命的木樁子,連動都沒動一下,比教官還厲害!”

上面打得激烈,下面的人一邊討論他們的招式,還會注意腳下的小細節。

“以後誰也別說能在油木樁子上站得如履平地是做夢,看看人家一個娘子不就做到了。”

話一句趕一句的,很是熱鬧,楚昭從來沒有放鬆過自己,不管是文治,武功,她都一直在進步,別說,因爲身份的關係,沒人敢跟她真打,此時打,楚昭也是想看看自己的本事長進沒長進。

結果還算是讓楚昭滿意的,至少跟魏森過了這麼些招,楚昭整個筋骨都鬆了。

借個機會將魏森逼退了幾步,楚昭果斷跳下了樁臺,再打下去就要輸了,輸了會很丟人。

“閣下十分厲害,我不是對手,認輸,認輸!”楚昭落了地,十分乾脆地認輸。

“不是,娘子,你還沒輸呢,快上去打過,再打啊!”看得正高興的學生們怎麼也想不到敢跟魏森放話的楚昭竟然認輸了,急着攛掇楚昭再上去。

楚昭搖搖頭,“不成不成,我不是你們教官的對手。”

“既然認輸了,那就束手就擒吧。”魏森依然面無表情地衝着楚昭說,楚昭一頓,“要捉我也行,讓魯種來,只要他還想捉我。”

楚昭有恃無恐,她是皇帝,這些人不認得她,魯種還能不認得。

聽到楚昭直喚魯種的名字,魏森陰冷地道:“不知死活。”

話說楚昭長那麼大,真沒人說過她不知死活,楚昭道:“閣下何必生氣,見一見而已,於你於我都有好處。三喜,去!”

“娘子!”四珠走了,現在還有個隨時想把楚昭關起來的人,三喜怎麼敢去。

“不去讓魯種來,你還真想讓他把我扣起來?”楚昭哭笑不得地問了一句,三喜福了福身,立刻跑過去找魯種。

“圍起來!”作爲武堂的教官,命令必須是管用的,尤其剛剛楚昭都已經認輸了。

“何必着急,我還能跑得了?”被人那麼圍着,楚昭一點都不着急,趙彪跟郭染染就不好了,趙彪道:“看吧,我都說了今天不適合切磋,你非要今天一決高下!”

“切磋要選什麼日子。”郭染染冷冷地說,趙彪回頭瞄了楚昭一眼,“這位娘子究竟是要幹嘛,使了激將法非要看我們切磋,現在好了,把你自己也搭上了吧。”

楚昭笑笑道:“何以見得?”

趙彪指了指圍着他們的校衛,還有上頭虎視眈眈的魏森,“你覺得你還能走得了?”

“我還真是不怕走不了。”楚昭自信滿滿,這回別說是趙彪了,就是郭染染也是不相信楚昭了,趙彪嘴上不留情地道:“你都認輸了,打不過魏教官,你怎麼走?”

“我要走還沒人敢留我。”楚昭繼續說,趙彪跟郭染染異口同聲地道:“大放厥詞!”

好吧,一個個的都是熊孩子,楚昭也不想想自己大他們多少,說他們是熊孩子,她又好到哪裡去了?

“快讓開,快讓開!”三喜趕來,大概說了情況,差別沒把魯種還有剛帶着太學的先生們進武堂的蕭其陳給嚇死,急急地跑來,魯種聲音都尖了地叫。

“大人,此人直呼陛下之名,大大不敬。”魏森一看到魯種,立刻走了上去告楚昭的狀,楚昭看到了魯種道:“我說自己的名字有什麼不敬的?”

“陛下,叩見陛下。”魯種與蕭其陳連忙對楚昭跪下,這下所有人都傻了眼了,趕緊的跪下請安!

涮了一圈人的楚昭笑了笑,“都起來吧!”

走到魯種的面前,楚昭道:“沒想到朕會不走正門,從你的偏門來吧!”

哪裡能想到!楚昭微服出宮也就算了,竟然攛掇起武堂的學生打架,這,說出去只怕沒有誰會信。魯種心裡直犯嘀咕,楚昭道:“其他都還好,就是教官太狠了些。”

一眼落在魏森的身上,別的人能起,魏森卻一直跪着,楚昭此時一點名,所有人更是直直地盯着他,看能不能把人盯出個洞來。

“魏教官武藝出衆,朕也自愧不如。只是,朕希望魏教官往後能手下留情,要知道你教出來的學生,將來都有可能會是國家的棟樑,若是因爲一時的過失傷了,廢了,豈不可惜。”楚昭並沒有以權勢壓人,而是以理說服。

魏森道:“草民不是陛下駕臨,冒犯了陛下,還請陛下懲處。”

“冒犯算不上,朕與你交手,打得十分痛快,沒覺得你有什麼冒犯的。就是覺得魏教官對學生太狠了點,朕也是一時沒忍住,就跟魏教官叫起板了。”楚昭甚是平易近人,但是沒有一個人敢真當她是尋常親善的娘子。

152章 遷都長安230章 雙管齊下020章 各自心思026章 楚章變故139章 人心異動054章 鍾氏訓女150章 準備遷都059章 瑣事一二259章 單于仰慕150章 準備遷都036章 楚章轉變003章 所謂神童160章 柴景選擇153章 論功行賞020章 各自心思125章 楚茂生懼110章 萬書樓成202章 楚昭賜藥127章 決心已定101章 琉璃進京099章 又要搞事155章 楚昭選後021章 楚敏找茬193章 擒住賊人085章 柴景相救111章 你來我往001章 生得如何044章 柴家七郎139章 人心異動024章 長嫂嫁到255章 有女長成071章 楚章死了075章 弒父之罪271章 張宣其人228章 女帝心思236章 楚昭論民167章 正式拜師249章討回公道194章 獄中談論032章 誰更聰明258章 借糧救急183章 皇子楚操173章 鍾氏震驚259章 單于仰慕013章 以物教人264章 一屋不掃063章 賺大發了276章 同歸於盡062章 玩具製作120章 楚昭鬆口221章 閒來騎馬222章 舉子打架265章 柴景堵人256章 描繪藍圖235章 楚宸漸長157章 太后相邀176章 太學應考085章 柴景相救241章 敵軍進犯181章 陣痛發作106章 自行募兵235章 楚宸漸長271章 張宣其人236章 楚昭論民220章 倡議側卿154章 帝夫何何124章 靈堂鬧劇236章 楚昭論民047章 楚愉訓言215章 開啓寶藏191章 衆志一心236章 楚昭論民221章 閒來騎馬008章 父母爭執167章 正式拜師061章 柴景作證037章 被打臉了012章 兄妹相處241章 敵軍進犯139章 人心異動147章 楚愉被休216章 大義滅親263章 借糧要求065章 郡守慘死196章 楚宸挨罰233章 滿載歸來274章 母子爭執232章 公平競爭170章 何爲武堂022章 自討苦吃100章 媚娘其人095章 礦山交易227章 要辦女學104章 海盜再來191章 衆志一心001章 生得如何257章 有朋遠來150章 準備遷都179章 冀州來人142章 爲帝爭論
152章 遷都長安230章 雙管齊下020章 各自心思026章 楚章變故139章 人心異動054章 鍾氏訓女150章 準備遷都059章 瑣事一二259章 單于仰慕150章 準備遷都036章 楚章轉變003章 所謂神童160章 柴景選擇153章 論功行賞020章 各自心思125章 楚茂生懼110章 萬書樓成202章 楚昭賜藥127章 決心已定101章 琉璃進京099章 又要搞事155章 楚昭選後021章 楚敏找茬193章 擒住賊人085章 柴景相救111章 你來我往001章 生得如何044章 柴家七郎139章 人心異動024章 長嫂嫁到255章 有女長成071章 楚章死了075章 弒父之罪271章 張宣其人228章 女帝心思236章 楚昭論民167章 正式拜師249章討回公道194章 獄中談論032章 誰更聰明258章 借糧救急183章 皇子楚操173章 鍾氏震驚259章 單于仰慕013章 以物教人264章 一屋不掃063章 賺大發了276章 同歸於盡062章 玩具製作120章 楚昭鬆口221章 閒來騎馬222章 舉子打架265章 柴景堵人256章 描繪藍圖235章 楚宸漸長157章 太后相邀176章 太學應考085章 柴景相救241章 敵軍進犯181章 陣痛發作106章 自行募兵235章 楚宸漸長271章 張宣其人236章 楚昭論民220章 倡議側卿154章 帝夫何何124章 靈堂鬧劇236章 楚昭論民047章 楚愉訓言215章 開啓寶藏191章 衆志一心236章 楚昭論民221章 閒來騎馬008章 父母爭執167章 正式拜師061章 柴景作證037章 被打臉了012章 兄妹相處241章 敵軍進犯139章 人心異動147章 楚愉被休216章 大義滅親263章 借糧要求065章 郡守慘死196章 楚宸挨罰233章 滿載歸來274章 母子爭執232章 公平競爭170章 何爲武堂022章 自討苦吃100章 媚娘其人095章 礦山交易227章 要辦女學104章 海盜再來191章 衆志一心001章 生得如何257章 有朋遠來150章 準備遷都179章 冀州來人142章 爲帝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