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拋線容易,收線難。

陳伏要見章年卿,章年卿卻遲遲不肯露面。馮俏見他擺譜的厲害,笑問他:“章大人這又是唱的哪一齣。”

章年卿神態悠閒的擺弄着馮俏親手種的花草,掐斷一枝,聞聞朝露:“真香啊。”他把花別到馮俏耳旁,真真是人比花嬌:“不唱哪一齣。”

馮俏見他辣手摧花,攔之不急,瞪他一眼,心疼道:“你怎麼手那麼快啊。”

章年卿摸摸她小巧的耳垂,替她順氣,笑道:“如果引着陳伏的那個人不跳出來,我就不打算按他的意思辦。他以爲我會幹什麼,我就偏不幹。天下沒有這樣事,想讓別人替他做事,還遮遮掩掩不肯露面的。”

“萬一他惱羞成怒,要殺了陳伏怎麼辦?”

“那正好,他連唯一能制住我的陳伏都沒有了,我就更不用聽他的話了。”章年卿笑得肆意,眼中晦暗明滅,馮俏沒有注意到,其實……算了,縱然他再不濟。俏俏和青鸞,也不是他們輕易敢動的,禍不及妻兒,除非他們想結仇。

京城,譚府,長柳臺。

數位中年男子聚在長柳臺前,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各個神色焦灼,憂心不已。

“章年卿若不動起來,我們便陷入僵局了。”“他不動,後面的事怎麼繼續。”

李舒咬咬牙,推開書房門,大步向長柳臺走去,“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譚宗賢站在窗前,遠遠看着。李舒安撫下衆人,又折回來。他頭疼道:“章年卿怎麼是個軟硬不吃的主。看他在科舉新策上那麼熱血張揚,原以爲是個忍不了世間不公的主兒。想着有陳伏在旁,事關天下黎民,知己兄弟。他總該重視幾分,卻沒想到這麼……”一時半會找不到詞,他啐道:“混蛋!好像是我們求着他一樣。”

譚宗賢淡淡看他一眼,“原本就是我們求着他。”

“闖林哥!”李舒欲言又止,表情震驚。他難過道:“你怎麼能說這樣話。”承認他們求着一個毛頭小子,李舒心如刀割。

他一路陪着李闖林過來,看着他從齊王府的一個無名小卒,到如今名震天下的譚宗賢。其中心酸艱難不提也罷,只是如今看着他束手束腳,不得施展,還得把希望盡數託在一個洋洋擺譜的小兒身上,便覺於心不忍。

譚宗賢淡淡一笑,李舒一聲闖林哥,將他的思緒拉回多年前。那時候他是個小小少年,常被父親抱在膝頭讀書,世人多抱孫不抱子,父親卻對他格外疼寵有加。

一眨眼,父親都去世十八年了。

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都快兩個十年了,竟連一點眉目都沒有。

譚宗賢忍辱負重,躲在齊王麾下九年,整整九年。老天有眼,齊王繼位了。原以爲齊王繼位,他的勝算會更大一些,卻沒想到,他從和景二十三年,一直等到開泰六年,掐指一算,又是七年。

前路渺渺無望,譚宗賢嘆息一聲,靠在寬大的圈椅上沉默不語。

他手無權勢時,報仇無力。他手裡有滔天權勢時,卻縛手縛腳,行不得一步。齊王如今霸着開泰帝的位子捨不得歸還,一步步籌謀如何將大魏江山一統千秋。

如此這般,譚宗賢更加不敢透漏,‘揚州瘦馬’是官養**的產物。若是齊王知道,他手上有治轄百官的利器,怎麼肯眼睜睜的看着他摧毀這條線。

如今朝堂局勢緊張,鄭太妃和宣武大將軍逼着皇上立太子,誠然,開泰帝並不願立太子,也不願將帝位歸還和景帝那一脈。卻苦於不能說出口,又不能表露的太明顯。只能暫且搪塞度日。

前有二皇子虎視眈眈,後有四皇子橫插一腳。王國舅聽到皇上要立太子的消息,不知從哪拎出來十二歲的男孩,說是廢后皇后所出。一時朝野震驚,王皇后所出,正宮嫡子!天下最名正言順的皇太子。

更讓人心驚的是,王國舅說的還極有可能是真的。

開泰帝和譚宗賢怎麼調查,都查不出破綻。譚宗賢心知,開泰帝如今也矛盾不已,此時認下四皇子的確是個辦法,而且還是個再好不過的辦法。簡直是瞌睡了有人遞枕頭,再貼心不過。

可這個枕頭可不好接,當下是睡舒服了。日後可是一個大隱患,去之不掉的毒瘤。

用四皇子和王國舅的勢力,暫時壓住二皇子,讓二皇子滅掉當太子的心,可行。開泰帝坐山觀虎鬥,只等二皇子和四皇子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就好。

可朝堂上就更難看了,原本齊王黨和二皇子黨已經把朝堂攪成一灘渾水。如過再攪合進來一個四皇子,朝堂上豈不是亂成一鍋粥了。

說句不好聽的,當年和景帝去世的時候,宣武大將軍、劉宗光以及禮部尚書嚴福光,內禮大太監韋九孝都在場。太后給開泰帝交過底,和景帝去世其實是一場陰謀,一場宮變。

劉宗光搞不好就是二皇子的人。

朝堂三足鼎立,譚宗賢、劉宗光、王國舅。譚宗賢自己肯定是保齊派,他是齊地出身,便是開泰帝駕崩了,他也會擁着小齊王繼位。

如此一來,朝堂上就成爲涇渭分明的三大勢力。以二皇子爲首的,鄭貴妃黨、宣武大將軍;四皇子爲首的,王國舅、還有那個不知道什麼淵源的陶金海;以及開泰帝爲首的,小齊王、譚宗賢及諸位齊地上來的人。

時局如此,也不怪鄭貴妃和王國舅因‘揚州瘦馬’打起來。現在擺明了,誰能抓住文武百官的把柄,誰就是將來繼大統者。

得民心者得天下,衆望所歸。

內院,於開泰帝而言可能是個陌生的詞。

於鄭貴妃、王國舅及……李闖林父親並不陌生。

泉州沉船案後,李威被革去官職,流放嶺南,路行一半便死了。臨死前,李威叫過小兒子李闖林,將他壓在身下,拼盡最後一絲力氣,讓他裝死。

李闖林怕的渾身發抖,裝也裝不像。李威看着兒子笑,目光又無奈又悲傷,“你怎麼這麼笨。”

李威苟延殘喘,索性吐了他一身污血。押送的官差嫌髒,檢查的便不那麼仔細。李闖林便趁人走遠後逃了。逃之前,他將父親草草埋在亂石堆裡。

李闖林知道,泉州沉船案是假的,根本沒有什麼五艘大船沉入海里血本無歸,沒有!甚至船上的貨李威都沒有見過,李闖林不知道這這些錢是誰貪的。

可苗將軍無糧兵敗根本和李威無關。朝堂沒錢,是因爲奸臣當道,貪贓枉法,和他父親又有什麼關係,難道這大魏少了泉州一個缺口,便活不下去了。

李闖林根本不相信。

前有云韶府,後有教坊司。內院,是民間的教坊司。

李闖林在成爲齊王門客前,不止一次潛回泉州調查真相。李威昔日同僚都對泉州沉船案緘口默言,李闖林只打聽出來,沿江各市舶司提舉給劉首輔塞了錢,最終糾責只落在了李威一個人身上。

也許與劉宗光而言,他不過順手辦了一件事,拉了個記不住姓名的替死鬼。

於李闖林而言卻是一場滅頂之災。

可笑的是,劉宗光居然是個慈父,真是太可笑了。

劉宗光爲了劉俞仁可謂是付出一切,開泰帝無論怎麼削他的權,只要對劉俞仁好,不斷的給劉俞仁加官進爵。劉宗光居然都能一一忍下來,無論開泰帝怎麼苛責刁難。他都不予反抗。

譚宗賢不想承認,可他看着劉宗光對劉俞仁好,總是會想到李威。天下父親何其相像,哪怕如劉宗光這等狼心狗肺之輩,對兒子也是掏心掏肺。果真是虎毒不食子。

譚宗賢也是入閣後才知道,‘揚州瘦馬’從獻宗皇帝開始,便私下授意蘇州、揚州、泉州等地官員扶植的。想借此給文武百官套上一個枷鎖。

可實行並不順利,聖旨一下,各地官員誰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後來便不了了之,直到獻宗皇帝駕崩,這件事都一直被擱置着。

第一個撿起來這件事的是王國舅,王國舅堂姐是獻宗皇帝的皇后。與和景帝后不同是,獻宗帝后很是恩愛,恩愛到獻宗帝駕崩後,王皇后悲痛欲絕,直接跟着去了。

王家因此很生氣,教育現任王皇后時,便有些偏頗。只可惜偏的太厲害,以至於這個王皇后進宮後,根本沒把住和景帝的心,到讓鄭貴妃佔了上風。王家也因此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廢后。

言歸正傳,前王皇后知道獻宗皇帝未成的計劃,一直有些不甘心。便向王家透露過這件事,希望王家能把這件事辦成。

王家上下都很激動,誰都明白辦成這件事的意義有多大。如果能挾制文武百官,屆時王家可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只可惜此事龐大,非經久歷年不得成事。

一直監督王家動靜的鄭貴妃得知此事後,便授意哥哥鄭乾,即宣武大將軍關山月也去插手此事。決不能讓王家因此獲利,再不濟,鄭家也要分一杯羹。

鄭、王兩家,拼勁全力去做。到也頗見成效,‘揚州瘦馬’頗具規模,經過十八年的**。各官員府中的‘眼線’也按插的差不多。

只可惜一山難容二虎,何況還是水火不相容的鄭、王兩家。

十八年,譚宗賢敏銳的察覺到這個時間點。他有一個大膽的假想,如果,當年那五艘船的貨,是被鄭、王兩家,拿去培養‘揚州瘦馬’呢?

連懵懂無知的章年卿都知道,那時候朝堂上下缺錢。

和景十二年,和景帝正值青年,精神充沛,四肢有力。苗將軍出戰前,在此十年間大魏都無戰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何以致缺錢至此?

原先,譚宗賢以爲是打仗太勞民傷財,國家負擔不起。現在看來,若是有人在國難的時候,搬空國庫,趁機扶持私慾,也許更能解釋的通。

譚宗賢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鄭貴妃和王國舅在國難的時候發國難財。但沉船是假的,他比誰都明白。如果不是劉宗光指使的,還有誰能吞下那五艘船?

無論如何,譚宗賢都不願意不看到官養**的繼續培養下去。

於公,爲了江山社稷,爲那些因缺錢缺糧冤死的將士。於私,爲了無辜背鍋的李威,一生正直不阿的父親。

拿着打仗的錢去養一羣妓。女,他娘想想就窩囊!

開泰帝捨不得這個挾制百官的利器,他譚宗賢捨得!

但譚宗賢不能去做這個事,他一動,開泰帝必會察覺到異樣。在這普天之下,想找到一個家世背景雄厚,又敢於挑戰權威,還是熱血心性,敢於對着世道不公說一個‘不’字的人。他想來想去,只能想到一個章年卿。

章年卿去做這件事,開泰帝必定不會起疑。他本就是個激進派,又少年熱血,能幹出這種事,再正常不過。

只是,章年卿不聽話啊。怎麼樣都不聽話,教唆不動,打不得罵不得。連想挾制誰,威脅他一下,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下手。

好不容易宣武大將軍派人去了揚州,譚宗賢緊趕慢趕跟去,救了陳伏,百般暗示他的侄女在內院的某個人手中。結果,陳伏還是不爭氣。

譚宗鬱抑卒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早安!

謝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持,今天早上寫的特別順,沒有那種寫不下去,就算了吧的念頭。

果然二十萬、四十萬都是個坎,熬過去就好了。

謝謝你們給我堅持下來的動力。

羣麼麼噠,啵啵啵~

第129章第217章第180章第93章第49章第189章第205章第132章第222章第118章第201章第150章第143章第130章第150章第211章第34章第211章第30章第107章第218章第215章第108章第57章第62章第73章第14章第177章第91章第81章第157章第155章第190章第39章第170章第21章第56章第36章第142章第97章第27章第212章第87章第166章第58章第20章第48章第53章第98章第157章第134章第136章第26章第111章第194章第69章第214章第83章 (修改)第44章第144章第222章第96章第121章第73章第101章第211章第141章第13章第45章第141章第174章第204章第1章第64章第212章第118章第111章第139章第181章第73章第168章第88章第141章第123章第110章第163章第139章第57章第215章第131章第206章第114章第109章第163章第66章第221章第56章第17章
第129章第217章第180章第93章第49章第189章第205章第132章第222章第118章第201章第150章第143章第130章第150章第211章第34章第211章第30章第107章第218章第215章第108章第57章第62章第73章第14章第177章第91章第81章第157章第155章第190章第39章第170章第21章第56章第36章第142章第97章第27章第212章第87章第166章第58章第20章第48章第53章第98章第157章第134章第136章第26章第111章第194章第69章第214章第83章 (修改)第44章第144章第222章第96章第121章第73章第101章第211章第141章第13章第45章第141章第174章第204章第1章第64章第212章第118章第111章第139章第181章第73章第168章第88章第141章第123章第110章第163章第139章第57章第215章第131章第206章第114章第109章第163章第66章第221章第56章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