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黑鷹直升機(二)

從張司令那出來之後,我就在第一時間找到了鄭良強。

相比起坐在辦公室裡看那些枯燥的數據和資料來,我更喜歡先聽聽飛行員們怎麼評價,畢竟我對直升機之類的是外行,而鄭良強這些飛行員不僅是內行還使用了黑鷹一段時間,我相信之前使用直五現在轉爲使用黑鷹的他們更有發言權。

“現在可以說是鳥槍換炮了!”鄭良強朝身邊的一架黑鷹揚了揚頭,嘆了一口氣說道:“美國佬的東西就是不一樣,這黑鷹比我們的直五還要輕三百多公斤,但載重量卻比直五高得多,這一來一去,相差就不可以道理計了。”

詳細的數據是,直五的最大掛載重量是1200公斤,而黑鷹的掛載重量卻可以達到4080公斤。

“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可以帶更多的彈藥和人員。”鄭良強解釋道:“以往我們因爲直五載重量的限制,不得不在搭載人數與彈藥之間進行權衡,現在基本可以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搭載十一名全副武裝的戰鬥人員之後還能帶滿直升機用的彈藥,再掛上一個吉普車也綽綽有餘。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搭載20名全副武裝的步兵。”

我知道這意味着什麼,簡單的說就是一架黑鷹所能攜帶的人員和裝備甚至超過兩架直五。

“這還只是其中一項而已。”鄭良強接着說道:“其航程和速度都差不多是直五的兩倍,最大航程是1200公里,速度可達357公里每小時。”

這就不用鄭良強解釋了。對於一個在天上飛的東西來說。我知道這航程和速度的意義。就像在馬島戰爭中的阿根廷戰機一樣。因爲其航程不足,所以飛到馬島上空時就只有幾分鐘的滯空作戰時間,這就使整場戰鬥都處於很大的被動。

我軍使用的直五也存在這樣的缺點。

而黑鷹直升機卻可以帶着雙倍的人員和裝備,以雙倍的航程和航速投入戰場……也難怪鄭良強會說是鳥槍換炮了。

“另外還有防護能力,裝甲座椅,夜戰能力,六管加特林機槍……”鄭良強如數家珍似的向我介紹着這黑鷹直升機,只說得我有點頭暈腦脹的。

總結了一點就是:夠先進。

“五連長!”聽了一會兒我就打斷了鄭良強的話道:“現在我們有了這麼先進的直升機你應該高興纔對。爲什麼看起來還是憂心忡忡的?”

“營長!”鄭良強嘆了口氣回答道:“這如果是我們國家的直升機,那我就高興了。可是你看……別人的飛機又輕、又快、飛得又遠,而且載重還是我們的好幾倍,這差得也太大了吧,你說我能高興得起來嗎?”

聞言我這才明白鄭良強爲什麼會從一開始就皺着個眉頭了。

他說的也對,正所謂“不比不知道,一比就嚇一跳”,這要是以前我們不知道外國佬的東西有多先進,那用咱們自己的直升機也用得好好的。可是現在,這黑鷹往我們面前這麼一放。就讓人心理很難接受了。

其實,我知道的是這黑鷹直升機還不是美國佬最先進的直升機。要是把美國佬的眼鏡蛇或是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數據一擺,只怕這鄭良強都不敢相信了。(注: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75年試飛,84年正式服役)

“五連長!”我給鄭良強遞上了一根菸,互相點上了後就說道:“知道當初鴉片戰爭咱們中國爲什麼失敗而且敗得這麼慘麼?”

鄭良強嘴解抽了抽:“不就是……因爲清政府腐敗麼?”

“清政府腐敗是一方面。”我說:“還有一點就是閉關鎖國,許多人都不知道國外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本就不知道世界已經發展成什麼樣了,也就是處於一種落後還不知道的狀態。我們之前的情況,跟這個就有點類似。”

“就像我。”鄭良強深有同感的回答道:“現在才知道差距有多大,而不久前我們還在口口聲聲的喊着‘趕英超美’!”

“所以說這是好事。”我接着說道:“這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好處之一吧,咱們怕的不是落後,落後了可以追、可以趕。怕的是落後了,還在夢裡不知道,那就很有可能會重蹈鴉片戰爭的覆轍了。”

“營長說的對!”想了想,鄭良強就回答道:“現在連我這個小兵都知道跟美國佬的差距,那上級領導沒道理不知道,這其實就是一種進步,否則等到打起仗的那一天才知道……只怕已經太遲了。”

“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拍了拍鄭良強的肩膀說道:“所以我才說這是好事,我們該慶幸現在就知道這個差距而且還有機會追趕纔對。而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儘快的掌握黑鷹的飛行和訓練,盡一切可能發掘黑鷹的潛力並與我們的直五對比,這樣才能知道我們的直升機在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怎麼改進或是往哪個方向改進!”

“是!”鄭良強重重地點了點頭。

我相信上級之所以將這批黑鷹交到我們手裡也有這方面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仿製黑鷹。

但我卻知道不可能……這是由我國目前弱後的工業基礎決定的,有些東西比如黑鷹上輸出功率高達1510馬力的渦軸發動機就已經超出了我們所能仿製的範圍。

接着就是緊張的飛行訓練。

話說這對鄭良強等飛行員來說並不輕鬆。

這一方面是因爲我軍一直使用的直升機比如直五都是蘇式的,蘇式裝備與美式裝備在風格上有很大的不同,直升機也同樣是如此。於是習慣於操作蘇式直升機的鄭良強等人就得將以前的操作習慣全盤推翻重新來過。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直五與黑鷹存在代差,直五的座艙裡還是各種儀表,而黑鷹基本已經實現數字化了,這對鄭良強等人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

不過有句話叫做一通百通,雖說黑鷹與直五在各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但飛行原理都是一樣的,而鄭良強這些飛行員又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所以很快就掌握了黑鷹的操作。

這些問題就不用我來操心了……我對直升機的操作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想管也管不了,於是就只能放手讓鄭良強自行組織學習。

我要管的,就是空地配合上以及編隊上的問題。

我們以前的空地配合和編隊是按照直五的載重和性能制定的,現在有了黑鷹之後如果還按照以前的協同方式,那無疑就是對黑鷹的浪費。

但是這方面的問題也不是很大……黑鷹是美國佬的飛機嘛,美國佬既然這麼先進的直升機都肯給我們了,那自然就不會吝嗇到對黑鷹使用戰術進行保密了。

這倒也不是說我們合成營不能通過訓練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戰方式,而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畢竟美國佬在使用直升機作戰上豐富的經驗,當年他們在美越戰場上就投入大量的直升機。

當然,這些經驗在我們還在使用直五的時候並不適合,畢竟直五的性能與美國佬的直升機相比差太多了,所以戰術也無法移植。

但現在我們用的就是美國佬的黑鷹,所以這些戰術完全可以爲我所用或是適當的借鑑。

於是很快就有一份完整的資料由李麗送到我手中,由此我也知道了雙機、三機、多機編隊,進攻、防禦、支援隊形,還有密集隊形、疏開隊形等等。

這其中讓我覺得感覺十分實用的,是一些格式化的東西規則。

就像之前所說的,戰場雖然是瞬息多變的,但在戰場作戰往往就需要一些格式化的規則。

比如在被敵機追蹤時應該怎麼做,在遭受敵人地面防空火力時應該怎麼做,甚至是彈藥耗盡或是負傷時該怎麼做。

這一方面是使每一名戰士都很清楚自己在戰場上碰到緊急情況時該做出什麼反應,從而在很大程度減少因爲緊張而手足無措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這其實也就是一種協同。因爲每個飛行員或是步兵,在碰到緊急情況時都知道其它人會做什麼,於是就會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配合其動作。

當然,打仗不是紙上談兵,有這些理論還是不夠的,重要的就是把這些理論付之實踐。而對我們來說,這個實踐首先就是訓練,一遍一遍的訓練。

不過像這樣的訓練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很大的難度,主要原因是我們之前用直五訓練時的內容也相差不大,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黑鷹容許我們這些步兵攜帶更多的裝備,可以爲我們提供更多的掩護並以更快的速度帶着我們上戰場。

但我認爲這所有的一切都還不夠,因爲我很清楚一點:黑鷹的訓練主要還是用來應對青藏高原中印邊境上的危機,而高原的作戰跟普通地形上的作戰又有很大的區別。

也就是說,最好的訓練應該是到高原或是相似地形的地方展開。(未完待續。。)

第53章 重點清剿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25章 對峙(五)第237章 集裝箱第146章 回國第132章 心理戰第215章 老鄉第201章 打草驚蛇第212章 狙擊位第8章 戰術改革第145章 救援(十五)第98章 半壁崖(九)第222章 陳巧巧第114章 立威第110章 裝甲車第156章 眼線第175章 老山戰役(九)第226章 家人第27章 直升機(二)第33章 收音機第207章 7.12戰役(六)第144章 回國第89章 整訓第166章 閱兵第60章 氣氛第63章 攤牌第5章 炸橋第111章 峰迴路轉第130章 伏擊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33章 防空導彈(二)四十五章第91章 二營第94章 半壁崖(五)第十五章第183章 老山戰役(十七)第212章 押送(五)第150章 彈藥車第10章 第二代傘兵傘第41章 者陰山(六)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210章 7.12戰役(九)第175章 河水第39章 薩朗隧道第1章 偵察大隊第186章 追兵第一百五十章第199章 南幸第一百四十一章第234章 嚴打第201章 過年第141章 小試身手第100章 法卡山戰役(五)第18章 爛襠第74章 時間第127章 三營第171章 79式狙擊槍第122章 BBC第九十七章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59章 突發事件第85章 談判第162章 演習(五)第218章 整頓第146章 回國第20章 個體戶第78章 迫炮陣地第137章 倉庫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121章 潛伏戰第六十三章第94章 馬島戰爭(十三)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160章 計劃第212章 押送(五)第25章 伏擊(三)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45章 誤傷第11章 坑道工事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22章 扣林山第4章 搜索第58章 戰鬥第96章 天線第186章 追兵第145章 陷阱第1章 偵察大隊第36章 位置第32章 補給第22章 摸洞第139章 炮火第186章 狙擊戰第178章 死亡地帶第93章 改革(三)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57章 者陰山(二十二)第92章 改革(二)第124章 電話第96章 天線第58章 戰鬥
第53章 重點清剿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25章 對峙(五)第237章 集裝箱第146章 回國第132章 心理戰第215章 老鄉第201章 打草驚蛇第212章 狙擊位第8章 戰術改革第145章 救援(十五)第98章 半壁崖(九)第222章 陳巧巧第114章 立威第110章 裝甲車第156章 眼線第175章 老山戰役(九)第226章 家人第27章 直升機(二)第33章 收音機第207章 7.12戰役(六)第144章 回國第89章 整訓第166章 閱兵第60章 氣氛第63章 攤牌第5章 炸橋第111章 峰迴路轉第130章 伏擊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33章 防空導彈(二)四十五章第91章 二營第94章 半壁崖(五)第十五章第183章 老山戰役(十七)第212章 押送(五)第150章 彈藥車第10章 第二代傘兵傘第41章 者陰山(六)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210章 7.12戰役(九)第175章 河水第39章 薩朗隧道第1章 偵察大隊第186章 追兵第一百五十章第199章 南幸第一百四十一章第234章 嚴打第201章 過年第141章 小試身手第100章 法卡山戰役(五)第18章 爛襠第74章 時間第127章 三營第171章 79式狙擊槍第122章 BBC第九十七章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59章 突發事件第85章 談判第162章 演習(五)第218章 整頓第146章 回國第20章 個體戶第78章 迫炮陣地第137章 倉庫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121章 潛伏戰第六十三章第94章 馬島戰爭(十三)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160章 計劃第212章 押送(五)第25章 伏擊(三)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45章 誤傷第11章 坑道工事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22章 扣林山第4章 搜索第58章 戰鬥第96章 天線第186章 追兵第145章 陷阱第1章 偵察大隊第36章 位置第32章 補給第22章 摸洞第139章 炮火第186章 狙擊戰第178章 死亡地帶第93章 改革(三)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57章 者陰山(二十二)第92章 改革(二)第124章 電話第96章 天線第58章 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