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炮火

空爆彈這玩意……雖然是好用但卻不能常用。

原因還要從其“空爆”的原理說起……顧名思義,空爆就是在空中爆炸的意思……其實早在二戰前後就有許多軍事專家發現炮彈的這一特點,也就是炮彈在到達目標的上空時爆炸對敵人的殺傷力是最大的,這原理就跟在樹林、竹林上來一頓炮火的恐怖殺傷力是一樣的。

這道理是很簡單,但要做到“空爆”卻不容易。

因爲炮彈可不是一個有智能的東西,它必須得接觸到地面觸發了引信後纔會爆炸,不可能在空中自動爆炸,而且如果炸得早了還不行……炮彈的軌跡是拋物線,這要炸得早哪怕只是早了一點點,都有可能會在自己人頭上炸開了。

於是軍事專家就想了很多的辦法,比如用探杆,比如用時間引信計算好落地時間……但這些都不是很好的解決方法,比如我們現在用的就是時間引信,計算好時間後再提前那麼一點點引爆……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有難度的,首先得要有十分詳細的數據,也就是炮彈打到目標的準確時間,這一點我們是靠着之前的準備做到的,於是纔有這一次使用空爆彈的效果。

但是就算是同一門炮用同樣的參數打出的兩發炮彈也不可能打到同一地方,有時甚至落地時間與軌跡都會有很大的偏差……這是由於遠程炮火距離遠,而在炮彈運動的這麼長的距離的過程中。空氣的溼度、風向、風氣等都在隨機影響炮彈的軌跡的原因。

於是,用時間引信也變成了一種不可靠的空爆……用一次、兩次也許還行,而且還必須是離試射時的時間間隔不太遠的,時間隔得越久風向等改變的可能就越大。時間也就越不可靠,空爆彈也就越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然,這個問題後來是解決了,那就是在每發炮彈裡都裝上電子測高儀……這樣炮彈就會準確的在目標上空爆炸,但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炮彈的成本……這炮彈一打出去往往都是成百上千枚的,咱們現在還是個窮國自然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再加上我國的裝備大多是走蘇式路線,其裝備思路就是爲了數量可以犧牲一定的質量……於是乎,這種裝有電子測高儀的空爆彈在這時代也就無法大批量的裝備了。

這就使我軍的空爆彈很快就轉成了普通榴彈……越軍也感覺到了這個變化,馬上就加快了朝我軍高地進攻的步伐。同時越軍的炮兵也加入了戰鬥。於是雙方的炮火立時就把518.6高地前前後的炸得一片紛亂。很快就分不清哪些是越軍的炮彈哪些是我軍的炮彈。

其實這也是越軍炮兵的一種手段……只有用炮火擾亂我軍的視線,讓我軍的炮兵觀察員分不清敵我炮彈……這樣才能阻止炮兵觀察員引導炮兵再次對衝鋒的越軍發射空爆彈。

於是乎,沒過一會兒空中就到處都是炮彈的呼嘯。到處都是彈片在亂飛,空氣中濃重的硝煙味幾乎都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就是518.6高地的缺點……我們對於越軍炮兵來說是正斜面,也就是說越軍所有的炮彈和火力對我們來說都是威脅……這道理就像我們進攻518.6高地是一樣的,越軍的迫擊炮、無後座力炮,甚至是各式機槍都能很輕鬆的打上我軍陣地,威脅到我軍戰士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沒法像越軍一樣退到山頂陣地或是退到反斜面去避彈。原因很簡單,山頂陣地面積太小,根本就容不下我們這麼多人……如果硬要擠上去的話只會集結成一堆成爲越軍很好的目標。

至於反斜面嘛……咱們現在實際上已經是被越軍給包圍了,兩面都有越軍的進攻,也就是說哪一面都不會是反斜面。甚至還可以說朝向中國的那一面更爲陡峭、更多石頭、更不適合作戰。

於是我們就只有在這裡硬捱着越鬼子打來的各種火力。

不過好在我軍在越軍到來之前就已經構築好了各種工事,戰壕、貓耳洞、交通壕……甚至還有許多巖洞都被我們利用起來做爲藏兵洞和彈藥庫……這巖洞上頭可是有厚厚的土層,而且下方還有堅硬的岩石支撐着,就算是越軍的遠程火炮也拿它們沒有辦法……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巖洞洞口與交通壕相連,等越軍炮轟時就排着隊往裡躲……外面就丟幾個哨兵觀察越鬼子的情況就可以了。

越軍的弱點呢……就是除了遠程炮火之外基本就沒什麼重裝備,公路被我軍炮火封鎖了嘛,那什麼坦克、汽車全都過不來了,還有重型迫擊炮、無後座力炮、重機槍、高射機槍等無疑就少了許多……

其實這些玩意本身並不是很重,比如100迫擊炮全炮重73千克,同樣也是分成炮身、炮架、底坐三個部份讓三個人背,82炮全炮重35千克也是分給三個人背……這區別實際上並不是很大。

關鍵是在於炮彈……100迫擊炮每發炮彈重8千克,82迫擊炮每發炮彈重3.16千克……也就是說同樣的運力運兩枚重迫擊炮炮彈上來就可以運五枚輕型迫擊炮炮彈。再加上這仗一打起來少說也要幾百枚炮彈,於是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差太多了。

同樣的道理決定了越軍不敢也不能帶太多的重機槍、高射機槍這些玩意上來,並不是說帶不上來,而是因爲後勤的運力有限,就算帶上來了也是有槍無彈……

這也就是交通對戰爭的重要性,一旦交通受到了限制,那麼在戰場上的表現不但會影響到反應速度,還會直接影響部隊的戰鬥力。

不過幸好是這樣……否則我們就要在這518.6高地上承受更大的火力壓制了。

現在,越軍只能憑藉着他們手中有限的輕重武器朝我軍發起進攻,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遠程火炮能正對着我軍陣地打……但越軍如果要發起衝鋒的話遠程火炮總有要停的時候,否則炮彈可不認人,一樣也會炸到他們自己身上。

果然沒過多久炮聲很快就少了許多……這裡說的少了許多,是因爲轟炸還在繼續,只不過大多數是我軍的炮兵在轟炸。

“嘀嘀嘀……”巖洞外傳來了幾聲急促的哨聲,於是各連的幹部很快就把戰士們從巖洞中拉了出去。

我的指揮部是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巖洞,之所以選擇小巖洞一是因爲指揮部人員並不是很多,除了我和幾個參謀外也就是通訊員和警衛員了,另一個原因是上過戰場的我知道巖洞其實越小越安全,就像貓耳洞也不適合挖得太大一樣的道理。

我拿着望遠鏡跑出巖洞趴在戰壕上一望……這時恰好有一枚照明彈打到了半空,於是戰場就在我面前一覽無遺……一個個越軍端着槍貓腰冒着炮火朝我軍陣地衝鋒,他們也不愧是被稱作王牌部隊的320師,個個動作都十分敏捷,而且對炮火的判斷也十分準確……在我的望遠鏡裡,可以清楚的看到每當他們在彈坑裡趴下或是臥倒後,附近總是會有幾顆炮彈炸開。

這就是老兵的表現,據說老兵是這麼判斷炮彈的……如果炮彈的呼嘯是尖銳刺耳,那麼它的炸點就比較遠,根本不用擔心,但如果略帶低沉像是喘着粗氣似的,那不用想了……這炸點就在附近。

當然,戰場上的經驗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知道這種兩種嘯聲本來就區別不大,而且還要在各種炮彈炸成一團各種噪聲交織在一起的情況下分辯……那就非得的身經百戰的戰士才能做得到了。

我們眼前這支越軍似乎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因爲他們已經成功的通過了我軍炮火封鎖並進入了炮火死角——已經成爲廢墟的桐棉。

越軍並沒有忙着進攻,而是趴在山腳下挖着單兵掩體和工事……這當然也是個正確的選擇,因爲進攻講究連續性,只有持續不斷的進攻才能給敵人造成壓力同時也是有意義的。否則的話,敵人可以在進攻中斷的時候從容補充彈藥、替換傷員或是補充火力缺口。

越軍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集蓄足夠的兵力然後再對我軍防線發起衝鋒……

“營長!”趙敬平在旁邊問着我:“要不要給他們來一下?”

我知道趙敬平的意思,我們的第一道防線距離桐棉不過四百米……之所以是這個距離爲的就是能夠以火力控制山腳與高地之間的轉折點……這個部位纔是敵人衝鋒速度由快轉慢(地勢由平地轉爲上坡)同時也是炸藥包或是手榴彈有可以滾到並停下來的位置……所以這條線在以前的戰場上被稱作“死亡線”,只是由於後來火炮的發展,高地防守更多的是靠向“山頂陣地”和“反斜面”來防禦的,所以“死亡線”也就有些名不副實了。

換句話說,就是位於桐棉的越軍在我軍輕、重機槍的射程之內,我們可以用火力干擾越軍的動作。

但我卻搖了搖頭,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下令:“讓炮兵停止射擊!”

第126章 協議第33章 聯繫第26章 摸洞(五)第83章 馬島戰爭(二)第116章 任務第174章 農藥廠第55章 者陰山(二十)第209章 押送(二)第60章 貿易第119章 越南女兵第20章 個體戶第128章 航母第88章 兵分兩路第40章 者陰山(五)第37章 會師第八十三章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92章 半壁崖(三)第151章 坦克戰(二)第29章 北京吉普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115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第71章 緝毒第五十九章第73章 傑希奧山谷之戰(四)第127章 防禦措施第二十二章第98章 法卡山戰役(三)第118章 SAS(五)第86章 輿論第139章 顛覆第99章 馬島戰爭(十八)第128章 航母第177章 對像第69章 佈雷第84章 火攻第3章 武警連第27章 對峙(七)第18章 友誼第42章 歹徒第107章 演習(八)第七十章第三十五章第154章 演戲第七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178章 婚禮第65章 錢第5章 巴基斯坦第46章 進攻第63章 直升機(二)第100章 半壁崖(十一)第十六章第6章 航空兵第88章 兵分兩路第八十五章第53章 演習(三)第63章 攤牌第13章 高原訓練第18章 開泊爾山口第1章 治安第32章 補給第八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40章 撤退準備第32章 全國總動員第8章 難民營(二)第47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七十七章第101章 水田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50章 團結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124 炮瞄雷達第221章 越軍特工第148章 友好傷亡第116章 任務第112章 誤會第43章 歹徒(二)第211章 押送(四)第143章 變化第223章 交待第225章 身世第124章 炮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38章 羣架第39章 者陰山(四)第100章 機會第165章 訓練科目第117章 補給第30章 默認第12章 黑鷹直升機(二)第168章 老山戰役(二)第16章 高原訓練(四)第192章 意外第226章 放假(三)第32章 防空導彈第89章 馬島戰爭(八)
第126章 協議第33章 聯繫第26章 摸洞(五)第83章 馬島戰爭(二)第116章 任務第174章 農藥廠第55章 者陰山(二十)第209章 押送(二)第60章 貿易第119章 越南女兵第20章 個體戶第128章 航母第88章 兵分兩路第40章 者陰山(五)第37章 會師第八十三章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92章 半壁崖(三)第151章 坦克戰(二)第29章 北京吉普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115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第71章 緝毒第五十九章第73章 傑希奧山谷之戰(四)第127章 防禦措施第二十二章第98章 法卡山戰役(三)第118章 SAS(五)第86章 輿論第139章 顛覆第99章 馬島戰爭(十八)第128章 航母第177章 對像第69章 佈雷第84章 火攻第3章 武警連第27章 對峙(七)第18章 友誼第42章 歹徒第107章 演習(八)第七十章第三十五章第154章 演戲第七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178章 婚禮第65章 錢第5章 巴基斯坦第46章 進攻第63章 直升機(二)第100章 半壁崖(十一)第十六章第6章 航空兵第88章 兵分兩路第八十五章第53章 演習(三)第63章 攤牌第13章 高原訓練第18章 開泊爾山口第1章 治安第32章 補給第八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40章 撤退準備第32章 全國總動員第8章 難民營(二)第47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七十七章第101章 水田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50章 團結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124 炮瞄雷達第221章 越軍特工第148章 友好傷亡第116章 任務第112章 誤會第43章 歹徒(二)第211章 押送(四)第143章 變化第223章 交待第225章 身世第124章 炮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38章 羣架第39章 者陰山(四)第100章 機會第165章 訓練科目第117章 補給第30章 默認第12章 黑鷹直升機(二)第168章 老山戰役(二)第16章 高原訓練(四)第192章 意外第226章 放假(三)第32章 防空導彈第89章 馬島戰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