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整訓

戰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訓。

之所以這麼急着整訓的原因,一個是因爲我們剛剛打了勝仗……哈桑和阿杜扎伊對我的這個命令感到很奇怪,爲什麼打了勝仗還要急着整訓呢?戰後第二天就開始了,戰士們連個慶祝的時間都沒有。更何況……戰士們纔剛剛取得一個這麼大的勝利,也該讓他們休息休息啊!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我這麼急着整訓的原因恰恰是因爲打了勝仗。

打勝仗這種事我們二連是經歷過太多了……在越南戰場上一次又一次的以少勝多,除了幾個小的挫折比如被越軍特工偷襲而遭受損失外,其它的幾乎都是勝仗,甚至可以說我本身就是其中的一員,所以很清楚打完勝仗後戰士們的心態是怎麼樣的……

“好不容易打敗了敵人,我們現在是功臣了,這下可以好好享受下一番!”

“那些沒上過戰場的……你們知道你們現在的生活都是老子在戰場上用命換來的嗎?所以現在該是你們補償我的時候了!”

“老子在戰場上差點沒把命送掉,下次還說不準要什麼時候上戰場……趁着這會兒打勝仗休息的時候就好好享受享受!”

……

於是這時候各種居功自傲、各種紀律問題就出現了……更棘手的是這些紀律問題還常常沒辦法處理。

因爲他們的確也情有可原……就像我們在國內出現的“戰爭能”一樣,老子在戰場上是跟越鬼子拼命的,回來坐公交又怎麼了?看幾場電影又怎麼了?

所以上級對這些事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些有許多的確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功臣。爲這點事就處分他們的確有點說不過去……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縱容。於是“戰爭能”很快就在全國開始擴散!

因爲有了這個教訓。所以在阿富汗這個地方我纔不敢有半點鬆懈……因爲我很清楚一點,阿富汗游擊隊本來就是個紀律鬆懈的部隊,他們甚至都可以說沒有國家法律和軍規的約束……國家法律的確是有,但國家和政府都被蘇軍佔領了,所以法律就成了一紙空文,對游擊隊沒有任何效力。軍規吧……要說有也的確有,各族有聲望的長老用一些不成文的口頭規定就算是軍規了,但各族的軍規都不一樣……甚至有些游擊隊還規定。在戰場上如果看到有其它游擊隊的軍火庫,就要儘可能的佔領或是摧毀。

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游擊隊之間纔會常常打來打去的……很多時候游擊隊之間的鬥爭都是因爲地盤和軍火。

當然,這種現像在哈桑的部隊裡已經很少出現了……原因不用多說,自然是因爲我定下了要加入我們就必須得服從哈桑的指揮這個規矩有關。

但問題是……這段時間我們游擊隊擴張速度大快了,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哈桑的游擊隊就由最初的幾百人變成了上千人……這個過程還算好,因爲我們中國軍人就有幾百人,那時還可以很有效的對這一千多人進行有效的訓練和監控,所以一直以來也沒出什麼亂子。

然而在進入了希傑奧山谷前後……人數卻突然猛增至三、四千人……於是游擊隊內部就出現了好幾個勢力,這其中最大兩個的就是以阿杜扎伊爲首領的希傑奧山谷的原班人馬和哈桑代表的外來游擊隊兩個派系。其它的還有塔吉克族、哈扎拉族……等等十幾個讓我名字都記不全的族。

這些族多有幾百,少的就就只有十幾個……這不禁讓我對阿富汗游擊隊暗暗佩服了下。他們就算是隻有十幾個人也有辦法形成一種勢力而不融入其它游擊隊中去,所以這時我還真相信佩素爾說的……阿富汗人不是不團結,而是太團結了,他們這些族人就算是在不同時間段甚至互相之間完全陌生的加入游擊隊也有辦法很快就湊成一堆組成一個小團體。

正是因爲這樣,所以游擊隊內部不可避免的就有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就像教導員所說的,游擊隊之間是“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

但我卻覺得……游擊隊內部這些問題不僅僅只是小問題,事實上大問題已經有了,就是內部各種力量沒能整合在一起,無法發揮出團結的力量。只是這個問題還沒有暴發出來而已。

至於爲什麼沒有暴發吧……我想那應該是因爲我們在面對蘇軍的時候屢次打勝仗,在這個前提下各勢力都看到了利益:能夠生存,能夠打擊侵略者壯大自己的勢力……因爲有這個共同的利益,所以才把他們給暫時聯繫在一起。

但是……

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部隊是隻能打勝仗而不能打敗仗的。

原因很簡單,既然把他們聯合在一起的因素是勝仗……那一旦這個因素不存在了,也就是說我們打了敗仗甚至僅僅是因爲在戰場上出現不利的形勢,這些勢力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對這種後果我是無法想像的……真到那時候,那我們這個希傑奧山谷還會剩下什麼呢?也許就只有我們中國軍人和哈桑手下的一些游擊隊會在這裡死守,而其它游擊隊都不知道跑到山區裡的哪個角落去了!

也正是因爲想到了這些可怕的後果,所以我纔會在戰後努力控制各個勢力,不讓他們心中的“戰爭能”得以擴散和成長。

因爲我很清楚……一旦這些“戰爭能”暴發出來,就很有可能會引發游擊隊內部矛盾的導火索。

控制“戰爭能”的手段是什麼呢?

就是整訓……而且是高強度的整訓!

把那些剛打完勝仗後心高氣傲的游擊隊隊員,以爲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在百姓面前做威做福的游擊隊隊員一古腦兒的拉到山區上練……

對於這一切我們二連那是太有經驗了……二連可是特工連,什麼樣的高強度訓練沒有經歷過……五公里越野(在阿富汗山區和燥熱的氣候下五公里越野可不是開玩笑的,動不動就會脫水玩出人命)、攀巖、構築戰壕、班排戰術等等。

白天練晚上也練,把他們一個個累得像連氣都喘不上幾口了,心裡的那種優越感也就沒有了。這時他們就明白了……之前雖然打了勝仗,但卻不代表自己就是神,就可以爲所欲爲,他們還是得在山區裡摸爬打滾,還是得服從命令,還是一名普通的、渺小的戰士!

當然,我對他們還是沒有指揮權……聽不聽我的命令隨他們的便,我的殺手鐗就是……不服從我的命令可以,但請離開我的部隊,離開希傑奧山谷,不要接受我們的訓練的幫助!

所以這事是很明顯的……雖然我一再強調我們只是軍事顧問對游擊隊沒有指揮權,但實際上游擊隊卻是完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你可以不聽我的命令,不聽我的命令就滾出這個部隊嘛!

當然,這種事情我們中國軍人心裡知道也就可以了,中國人講究的是中庸之道,有些事模糊一點反而更好,不必什麼事情都說得太明白!

我另一個急着整訓的原因……是因爲這場戰鬥暴露出游擊隊太多的問題,比如游擊隊對迫擊炮、高射機槍和高射炮的控制,又比如有些游擊隊在戰鬥中表現的混亂……

這一點其實讓我很頭疼……別看我們游擊隊在戰鬥中有四千多人,但其實有些游擊隊完全在我們控制之外……他們名義上是我們希傑奧的游擊隊,但只是人在這裡生存而已,整場戰鬥都是自己打自己的,這場仗打完了我們指揮部都不知道他們在哪裡或是幹了些什麼。

當然,這也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爲我們沒有太多的通訊設備和中國軍人做他們的軍事顧問……事實上我們沒法做到這一點,原因一方面是阿富汗各勢力太多了,我們沒法做到面面俱到,比如……一支只有十幾人的勢力,我們有辦法給他們安排一個電臺外加兩個軍事顧問嗎?另一方面則是語言不通……語言不通的話就很難把命令執行到位……雖然有時候我們的軍事顧問的確是用手勢讓阿富汗游擊隊明白了我們的意思,但他們完全可以藉口稱看不懂而拒絕服從。

這就使我們在戰場上實際能控制的部隊不過兩千多人,而且相當一部份還是通過哈桑和阿杜扎伊去控制的。這也就是我在與蘇軍作戰的時候總感覺兵力不足的原因……之前我們之所以能擊敗蘇軍,很大的成分是因爲運氣和中國軍人的努力和協調。

所以整訓是必須的……而且刻不容緩,尤其是上次戰鬥時……許多游擊隊控制迫擊炮都是中國軍人事先計算好數據讓游擊隊隊員死記硬背的。

可以想像……這樣打一場仗兩場仗的話還好,或者說只在希傑奧山谷打的話也湊和,一旦把部隊拉出去在不同的環境打仗……那我軍的迫擊炮基本就可以說是廢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三章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35章 流言第82章 風雲突變第24章 摸洞(三)第224章 百姓第64章 飛機(二)第122章 刺蝟第11章 黑鷹直升機第141章 救援(十一)第15章 資金第58章 熟悉裝備第99章 最後一發子彈第135章 戰火第84章 班排戰術第3章 界碑第31章 會師第一百八十章第21章 市場第197章 142高地(三)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151章 穿插第91章 馬島戰爭(十)第224章 放假第117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二)第九十一章第163章 坦克第153章 黃連山第74章 移花接木第74章 體驗第172章 偏移量第237章 集裝箱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139章 救援(九)第四十二章第117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二)第二章第一百五十章第207章 經驗總結第27章 對峙(七)第134章 捕俘第132章 公路橋第54章 釘子任務第221章 水溝第90章 會議第六十九章第100章 法卡山戰役(五)第54章 防空槍第163章 炮戰(2)第149章 團指第85章 以火攻火第93章 成立大會第26章 索降第124章 情報第15章 資金第15章 武警連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58章 熟悉裝備第15章 掃蕩(二)第227章 會議第158章 阿富汗第46章 佩素爾第13章 訓練(三)第105章 演習(六)第87章 馬島戰爭(六)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174章 農藥廠第60章 貿易第85章 談判第182章 老山戰役(十六)第八十八章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29章 北京吉普第5章 炸橋第87章 馬島戰爭(六)第五章第159章 難得的勝利第十三章第114章 立威第141章 救援(十一)第101章 會面第217章 偵察連第25章 滑翔傘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50章 391團團長第154章 勝利第61章 遷徒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48章 友好傷亡第162章 衝鋒排雷第176章 防範未然第200章 兵力部署第90章 半壁崖第3章 界碑第96章 法卡山戰役第78章 步校第158章 演習第152章 遇襲第225章 身世第15章 生日
第一百二十三章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35章 流言第82章 風雲突變第24章 摸洞(三)第224章 百姓第64章 飛機(二)第122章 刺蝟第11章 黑鷹直升機第141章 救援(十一)第15章 資金第58章 熟悉裝備第99章 最後一發子彈第135章 戰火第84章 班排戰術第3章 界碑第31章 會師第一百八十章第21章 市場第197章 142高地(三)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151章 穿插第91章 馬島戰爭(十)第224章 放假第117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二)第九十一章第163章 坦克第153章 黃連山第74章 移花接木第74章 體驗第172章 偏移量第237章 集裝箱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139章 救援(九)第四十二章第117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二)第二章第一百五十章第207章 經驗總結第27章 對峙(七)第134章 捕俘第132章 公路橋第54章 釘子任務第221章 水溝第90章 會議第六十九章第100章 法卡山戰役(五)第54章 防空槍第163章 炮戰(2)第149章 團指第85章 以火攻火第93章 成立大會第26章 索降第124章 情報第15章 資金第15章 武警連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58章 熟悉裝備第15章 掃蕩(二)第227章 會議第158章 阿富汗第46章 佩素爾第13章 訓練(三)第105章 演習(六)第87章 馬島戰爭(六)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174章 農藥廠第60章 貿易第85章 談判第182章 老山戰役(十六)第八十八章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29章 北京吉普第5章 炸橋第87章 馬島戰爭(六)第五章第159章 難得的勝利第十三章第114章 立威第141章 救援(十一)第101章 會面第217章 偵察連第25章 滑翔傘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50章 391團團長第154章 勝利第61章 遷徒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48章 友好傷亡第162章 衝鋒排雷第176章 防範未然第200章 兵力部署第90章 半壁崖第3章 界碑第96章 法卡山戰役第78章 步校第158章 演習第152章 遇襲第225章 身世第15章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