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防空導彈(二)

便攜式防空導彈我當然是知道的……這時代已經進入了導彈時代,各種導彈比如地對空、空對空、空對艦等導彈都在大力發展。

便攜式地對空導彈就是其中之一……這種導彈的好處就是大大增強了步兵的防空能力……之前的那什麼高射機槍、小口徑防空炮之類的,要說用於平射打步兵的話那威力的確很大……越南戰場上越軍和我軍都是這麼做的。但是用於打在空中高速飛行的戰機吧……那擊落目標的慨率就可以說太小太小了。

其實就不說高空高速的戰機……就算是相對低速的直升機也很難擊落,就像是歷史上的阿富汗戰爭……大多數被阿富汗用高射機槍和小口徑防空炮擊落的直升機都是在蘇軍機場附近,也就是那些阿富汗游擊隊爲了打直升機不要命了,把高射機槍和防空炮偷偷的帶到蘇軍機場附近潛伏着,等直升機剛飛起來還沒加速時……就“嘩嘩譁”的一陣猛打把它打下來。

當然,之後擊落直升機的英雄還能不能活着回來就是很大的問題了……畢竟是在蘇聯人的防區,而且還是在機場附近這樣的敏感地帶。

但這卻並不是阿富汗人所關心的……因爲對侵略者的恨和信仰上的狂熱,使阿富汗游擊隊員就算是揹着炸藥衝進蘇聯駐地與敵人同歸於盡都在所不惜,更何況是以一命搏一架價值昴貴的武裝直升機。

另外……高射機槍和小口徑防空炮在山區裡很難機動很難補給,所以它們其實並不適合用於山區防空。

這時便攜式防空導彈就應孕而生了……它的命中率要比高射機槍等防空武器高得多,而且方便機動……一枚導彈不過十幾、二十幾斤。一名步兵就能揹着走。甚至如果是先進的導彈的話還可以說不佔編制……導彈是一次性的。打完之後把發射筒一扔,抓起突擊步槍就是一名步兵了。

只是悲催的是……在這方面我國還是一片空白,咱們反坦克導彈纔剛剛裝備而且還是第一代的呢,這便攜式防空導彈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纔會在史密斯一行人面前說一堆的困難……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把防空導彈給貢獻出來……現在的中美是利益共同體不是?我們的困難也就是他們的困難,所以他們提供一些武器裝備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當史密斯說的那一批便攜式防空導彈運到我們基地時卻讓我相當失望……

“這是哪個國家的導彈?”看着一名美軍士兵試射了一枚導彈後,我就皺着眉頭問着史密斯。

史密斯不由意外的看了我一眼,回答道:“這是……英國的!”

我知道他這是在奇怪什麼……英國的導彈與美國的導彈說明書都是英文,一般人哪裡會一眼就看出這不是美國的。

但我可不是一般人……我很清楚美國現在的導彈不可能會是這種還用手動制導的。

“什麼型號?”

“吹管式!”

“爲什麼不直接用美國的?”我問:“史密斯上校……難道你覺得這種手動制導適合阿富汗游擊隊用嗎?阿富汗游擊隊用它能打中蘇聯的直升機嗎?”

因爲我們用過同是手動制導的紅箭反坦克導彈。所以很清楚手動制導的缺點……操作相當複雜,必須會得計算目標的軌跡而且要迅速計算出目標轉向或變化後有可能到達的位置,所以手動制導的反坦克導彈都很難命中運行的坦克,更不用說還是在空中以立體方式做無規則運動的直升機了。

史密斯清了清喉嚨,有些尷尬的回答道:“是這樣的……據我們的情報,蘇式米24有很強的干擾能力,而手動制導導彈幾乎不受目標干擾,再加上我們又不知道戰場情況是怎麼樣的,說不定這款導彈就會適合呢?”

我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當然是胡扯,什麼不受目標干擾……這話說的是實話。但問題是這導彈根本就無法擊中飛行的目標……人家還用得着干擾嗎?不知道戰場情況……再不知道戰場情況也該知道阿富汗游擊隊沒幾個有文化,也就很難學會操作這種防空導彈啊!

後來我才知道美國政府這是留了一手……他們的確有先進的便攜式防空導彈。也就是後來在阿富汗戰場上享有盛名的“毒刺”(注:毒刺導彈原名紅眼睛,改進版的紅眼睛於72年被重命名爲“毒刺”),但是這種便攜式導彈對於美國來說都是相當先進的,就算是美國自己的直升機或是部份固定翼戰機都防不了……於是美國方面就在擔心:萬一這種便攜式導彈氾濫開來落到敵人手中呢?

這個可能是相當大的,要知道這阿富汗游擊隊可不是省油的燈……裝備到他們手裡的新玩意很有可能轉手就賣出去了。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歷史上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是一直到86年才把“毒刺”裝備到阿富汗游擊隊手中。

而事實也證明美國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到蘇聯撤軍的時候美國就後悔了,轉而企圖用高價把裝備到阿富汗手中的“毒刺”回收回來,但那時阿富汗軍隊已有了相當的規模,也知道“毒刺”的重要性,自然不會幹那種爲了錢而不要命的事……沒有“毒刺”就代表他們在敵人的空中力量面前只有被虐的份!

“好吧!感謝你們的供給!”我還是對史密斯表示了感謝,不管這防空導彈有多少缺點……但有總比沒有好,至少下一次蘇聯再有直升機中了我們的埋伏之後,我們也不至於一陣亂槍之後還得靠運氣才能擊落一架了吧!

“不需要教你們怎麼操作嗎?”史密斯問。

“不需要了!”我說:“我的部隊大多打過手動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再加上又看你們操作了一遍……對這應該不是問題!”

史密斯聞言不由滿臉的意外……他還以爲我們這羣中國軍人都是羣沒文化的鄉巴佬呢!

於是這“吹管式”防空導彈很快就裝備到我軍部隊手中……正如我想的那樣,特工連的戰士有許多人都訓練過如何使用反坦克導彈,所以沒幾下就掌握了使用防空導彈的技巧……但也正像我想的那樣……我軍部隊掌握起來容易,要想教會阿富汗游擊隊員就難了。

當然,我們想要裝備的游擊隊隊員是哈桑這支隊伍……主要原因是美軍提供給我們的導彈並不多,這一批只有一百具,而且我們也不知道下一批會在什麼時候到……

這就是史密斯的厲害之處……讓我們無法大量裝備游擊隊,於是原本大量涌進中國基地訓練的游擊隊一看這形勢……在美軍基地有訓練防空導彈,而在中國基地卻沒有?於是又會開始往美軍基地傾斜了。畢竟中國基地還有一條被他們認爲苛刻的規定……要麼加入哈桑的游擊隊,要麼就只能得到基礎的一個半月的訓練。

不過這一點我也很能理解……在關鍵時刻很有可能是一個保命的玩意,雖然它操作複雜精度又不高,但至少會讓敵人直升機有所忌禪。

而且這也是我所希望的……訓練普通阿富汗游擊隊那其實就是撒錢、分裝備……如果沒有美軍基地那咱們爲了國家利益自然是責無旁貸,但現在既然有美軍基地那憑什麼只讓我們幹活?!

在給阿富汗游擊隊裝備防空導彈時我們碰到了許多雞肋……

首先這“吹管式”防空導彈本身就是個雞肋……不裝備吧,連一樣可以打下直升機的裝備都沒有,有時就算直升機停在面前或是頭頂上都沒辦法。裝備吧……又很難對直升機構成威脅。

其次在對遊擊員的訓練上也是個雞肋……不訓練吧,就意味着游擊隊獨立作戰能力較差,因爲其基本沒有防空能力。訓練吧……又讓負責訓練的教官十分爲難……語言不通需要翻譯不說,在講到手動操作追蹤直升機的軌跡時又要涉及計算問題……這對連大字都不識幾個的阿富汗游擊隊可是個大難題。

最後沒辦法了,就只要求阿富汗游擊隊員會發射就成了……至於發射出去後能否追蹤到直升機……就看他們自個的感覺和造化吧,反正就算是學會了也沒有多大的機率能夠命中,重點就是嚇嚇那些蘇聯直升機……讓他們知道游擊隊手中還是有防空導彈的。

“楊營長!”這時哈桑走到我面前說道:“剛剛接到喀布爾的消息……蘇軍有可能又要展開新一輪的掃蕩了!”

“哦!這麼快?”聞言我不禁有些意外……第二次掃蕩與第一次掃蕩相距兩個月,這也就是說蘇軍後勤應該是兩個月的積累纔夠組織一次掃蕩,可是這次還不到一個月……難道蘇軍已經加強了他們在補給線上的防禦了?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是因爲上次我們在喀布爾那麼一鬧,使得蘇軍的第一次掃蕩根本就沒能按計劃完成,於是這彈藥也沒消耗多少,又因爲急於扳回面子也可以說是穩定軍心……所以就迫不及待的再次展開了一次掃蕩。(未完待續。。)

第九十章第51章 者陰山(十六)第182章 老山戰役(十六)第六十六章第166章 69式坦克第193章 越軍尖兵第64章 反坦克導彈(三)第49章 經驗第195章 差距第79章 放心第93章 規定第114章 補給線第80章 立功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112章 藉口第59章 阿杜扎伊第52章 俘虜第122章 補給戰第48章 現實第48章 連長第145章 問題第4章 英雄氣短第66章 飛機(四)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22章 摸洞第99章 目測法第234章 嚴打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228章 會議(二)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96章 142高地(二)第41章 新兵第144章 英雄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199章 南幸第6章 航空兵第118章 回村第118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三)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18章 友誼第102章 演習(三)第69章 永暑礁第六十九章第113章 良性發展第161章 分層掘進第23章 對峙(三)第3章 捕俘行動第1章 家第124章 電話第33章 防空導彈(二)第5章 直五第144章 改革第二十二章第88章 營長第129章 遺言第165章 723高地第190章 突襲第3章 捕俘行動第115章 戰術轉變第43章 宣傳工作第56章 者陰山(二十一)第24章 對峙(四)第34章 前線基地第131章 燃燒彈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212章 押送(五)第六十六章第88章 兵分兩路第101章 協議第138章 改革第160章 意外的目標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182章 道理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五十二章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79章 整合第220章 轉場(二)第84章 憑祥第14章 批發商第60章 地雷第185章 駐防第41章 自殺性行動(二)第94章 任務第51章 演習第30章 默認第147章 勝利(二)第155章 風氣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85章 營連戰術第216章 機會第147章 將計就計第69章 永暑礁第五十三章第5章 直五第137章 倉庫第66章 突圍第175章 心理訓練
第九十章第51章 者陰山(十六)第182章 老山戰役(十六)第六十六章第166章 69式坦克第193章 越軍尖兵第64章 反坦克導彈(三)第49章 經驗第195章 差距第79章 放心第93章 規定第114章 補給線第80章 立功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112章 藉口第59章 阿杜扎伊第52章 俘虜第122章 補給戰第48章 現實第48章 連長第145章 問題第4章 英雄氣短第66章 飛機(四)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22章 摸洞第99章 目測法第234章 嚴打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228章 會議(二)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96章 142高地(二)第41章 新兵第144章 英雄第89章 馬島戰爭(八)第199章 南幸第6章 航空兵第118章 回村第118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三)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18章 友誼第102章 演習(三)第69章 永暑礁第六十九章第113章 良性發展第161章 分層掘進第23章 對峙(三)第3章 捕俘行動第1章 家第124章 電話第33章 防空導彈(二)第5章 直五第144章 改革第二十二章第88章 營長第129章 遺言第165章 723高地第190章 突襲第3章 捕俘行動第115章 戰術轉變第43章 宣傳工作第56章 者陰山(二十一)第24章 對峙(四)第34章 前線基地第131章 燃燒彈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212章 押送(五)第六十六章第88章 兵分兩路第101章 協議第138章 改革第160章 意外的目標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182章 道理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五十二章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79章 整合第220章 轉場(二)第84章 憑祥第14章 批發商第60章 地雷第185章 駐防第41章 自殺性行動(二)第94章 任務第51章 演習第30章 默認第147章 勝利(二)第155章 風氣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85章 營連戰術第216章 機會第147章 將計就計第69章 永暑礁第五十三章第5章 直五第137章 倉庫第66章 突圍第175章 心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