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黃石磯·王失機

高良很不理解老人的話,桃花還能有什麼靈氣呀,豈不是哄孩子麼!但並不願意掃他說話的興致,反而還表示理解贊同的稱是附和着。可不知怎麼的,當明欣老人說到被砍伐的桃樹時,臉色便忽然陰沉下來,情緒明顯低落了許多。爲了活躍一下氣氛,高良和張志高站起來共同敬酒,老人見二人同時敬酒,明白是因爲自己變化的臉色之故,自覺失態,便極爽快地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這時,陳芸老夫人又端着一碗炒雞蛋,笑吟吟的從廚房裡走出來,對着她老頭子說:“這是桃花剛炒好的。我看你好長時間沒有像今天這麼高興了。不過,酒也不要太過量哦。”又轉身對着兩個年輕人說:

“你們不僅是我家的貴客,還是九死一生之後的重逢,酒、菜雖然不好,還請兩位一定要盡興呀。你們年輕,多喝點沒事。別急,時間還早,慢吃、慢喝,也別辜負了我們母女在鍋臺後邊的一片心意。”

高良和張志高自然明白,她話的意思,是怕老頭子一高興喝多了。高良心裡算了算,還真有點驚詫不已了。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今晚已經喝下三、四兩了,居然沒一點醉意,可見他的身體和酒量功力了。高良在欽佩之餘,當聽到陳芸老人的雙關隱語後,便碰了碰張志高一起站起來,誠摯地說道:

“伯母您受累了!我們在您家裡住了這麼長時間,一直都是您照顧着。今晚我們想借這個機會敬您一杯,以表達我們的謝意”說着,高、張二人便同時端起酒杯,對着陳芸一飲而盡。高良亮了一下杯,又補充道:“伯母要是不能喝,那就隨意一下吧。”

陳芸見兩人都一口喝乾了,.心裡顯然很高興,臉上隨即笑起一朵花似地,右手在圍裙上象徵性地揩了揩,端起他男人面前的酒杯,竟然極豪爽地也一口乾了。明欣老人見他老婆子今天如此爽快,喜出望外,嗬嗬嗬笑了幾聲,打諢道:

“老婆子今天怎這麼高興呀?平時.最多喝半杯的。這以後啊,我喝酒就有作陪的咯。哈哈哈。”

陳芸老人見自己男人笑話自.己,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起來,便拍了他肩膀一下道:“今天不是看你們三個都高興嘛。給你長了面子,你還賣乖。惹火了我,你以後就別想下酒菜了!注意別喝醉了哦”

“不知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哇。放心吧,我心裡有數的。”.明欣老人笑答道。

這邊陳芸老人剛離開,他們三個人就又推杯換盞.起來。兩個年輕人雖然多禮多陪,但卻儘量讓老人少喝點,一是爲了他的身體,二也是爲了他肚子裡的“寶貨”。喝酒閒聊了一會,高良見老人興致又起,便似隨意地問:“您老剛說朱元璋後人在這裡怎麼啦?”

“接着講?”老人孩子似地歪着頭笑問。

“接着講,接着講。我們洗耳恭聽啊”張志高一聽有.門,立即站着歡聲道。

“看過《方輿紀要》嗎?”老人問兩個年輕人。

“《方輿紀要》?什麼.書哦?”張志高好像很不明白地問着老人,又轉身向高良眨眨眼問:“高良你看過麼?”高良見張志高做着鬼臉,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便順着他的話說:

“沒有,沒有。我哪裡知道什麼‘方魚紀要’、‘圓魚紀要’的呀!”

“《方輿紀要》裡有這樣一段話”老人頓了一下接着說道:“哦。清嘉慶23年本《東流縣誌》上,也同樣記載有這麼一句話:‘黃石峽在縣東北五十里,亦瀕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慶泊舟如此,問磯石名,左右曰‘王失磯’也。濠大惡之,未幾果敗。’黃石峽就是現在黃石磯東北邊的十八岔湖。這句話指的是明正德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19年的歷史故事。

話說寧王朱宸濠久懷異志、早就陰謀作亂;經過多年準備以後,終於明正德十四年農曆六月十四日,殺死朝廷命官,藉口正德皇帝沒有子嗣,不能血祭祖先,便悍然率衆起兵造他本家的反。經與朝廷軍隊幾番廝殺,一時難以奏效。他屬下的李士實與劉養正兩人就天天奏請,要寧王不要旁顧,早日自水路攻取南京,待奪了皇位再號令天下,方是上策。

而寧王朱宸濠卻猶豫不決,可當他已經心動的時候,卻又中了王守仁的反間計,因此延遲耽擱了十多天,就使兵情戰勢越加不利於他。於裹足不前、無計可施之際,朱宸濠這才接受李士實與劉養正二人的計策。朱宸濠便令劉吉爲監軍、王綸爲參贊、葛江爲都督,他攜帶所有美妃、世子、侍從、寶玩等,親督中軍,率李士實、劉養正、閔廿四、吳十三等共六萬主力人馬,號稱十萬,共分五路出南昌、下鄱陽湖。陰曆七月十二日,大軍出湖口,乘着長江主汛期的滾滾江水,順流而下。沿岸守軍聽得寧王親率大軍而來,或開門獻降、或望風而逃,致使朱宸濠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於七月十四日太陽偏西時,艦船行至吉陽磯下游的天星洲。

寧王宸濠聽說距安慶城已只一帆之遙,又天色將晚,自己與左右均不識附近地形水情,見洲東有一片大大的水灣,正可駐泊大軍舟艦,便傳令道:

“今日就此扎住,明晨五鼓直髮安慶城。大艦駐洲頭,小船泊灣內,各司其職。”

待各營安頓,天色尚明。寧王宸濠立於樓船之上,見此洲橫江而立、山島聳峙,地勢險要非常,尤且蒼松翠柏、鳥語花香,風光旖旎動人,便又動了遊玩樂賞的興致。遂不顧李士實等相勸,竟然手挽妙齡寵妃,帶着李士實、劉養正等一班隨侍文武,下樓船、上輕舟。不一刻,輕舟便停泊在洲南邊山窩子裡。

待侍從將他扶下了小舟,朱宸濠左右一看,見西面不遠處有一橫江石磯,便肉手一指,在文武隨侍的前呼後擁之中,便踏着細碎軟步看過去。這個昏了頭的寧王像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樣,在軍旅戰陣之際也忘不了登臨覽勝。所不同的,乃祖是爲了排憂解悶、找對敵靈感,而他卻純粹是軍情緊急之時的尋開心。二者相較,便高低立判了。

此時正是七月半長江大水季節,江邊的大石磯只lou出江水錶面兩米多。但見十餘里寬的江面汪洋恣肆,江水如瘋狂的野馬般咆哮、奔騰而來。隨着呼呼呼的洶涌之聲,激流到此突然被橫江而立的大石磯強硬擋住,便轟隆一聲激起丈多高的飛天雪瀑;再嘩啦啦紛降下來,猛地一個回涌,連同周圍的空氣都被回吸進沉沉江底。

由於順逆兩股激流在此互相沖撞,大大小小的漩渦便相繼而起,一個個大張着吃人巨口,嗚嗚高速旋轉着由遠而近,待吞噬進岸邊的斷木枯草以後,又由近而遠、漸遠漸消。

宸濠站在江邊,竟不敢像他老祖宗朱元璋一樣,登上滔滔江水中的大石磯,而只是目不轉睛怔怔地注視着,心底裡感到無比震撼和敬畏。憑心而論,朱宸濠也並不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其膽量和孤注一擲的豪情並不亞於乃祖朱元璋。但不知怎的,朱元璋到此會因石磯的無比氣勢增添豪情,而他朱宸濠到了這裡,卻被這一撕天裂地的震撼場景給弄得有些膽寒了。

朱宸濠拍拍嚇得縮到他懷裡的愛妃,臉lou心疼與尷尬之色,正要反身迴轉,見身邊隨侍將佐多有頹喪之氣,且明顯有退返的意思,忽然心中一震。他猛然醒悟到,自己受萬衆矚目,倘若被這麼個激流涌浪所嚇住,惡戰將臨,那還如何使人鼓足信心、奮勇爭先呀。必須給將士們提起百倍信心,以頑強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奪關斬將,纔可取得大明皇權。想到這裡,他立刻收斂心神,強提精氣,目光凜然一掃道:

“此石磯乃天賜瑞兆!天意告訴我們,要像大石磯一樣,經得起任何狂風巨浪,鬥得過各種艱難險阻,風變、水變、長江波濤變,我們的堅強意志不可更變!明日揚帆,必一鼓拿下安慶城!”

“緊跟寧王,直搗南京,寧死不辭!”左右一齊高聲喊道。

寧王朱宸濠見頹勢扭轉,即刻欣然道:“大軍駐泊此洲,實爲天意昭然。要記住這個讓我們鼓足勇氣的地方。去打聽一下,這裡叫什麼名字,再問問水情、水勢。”

歷史往往有着驚人的相似,如同冥冥之中有什麼神力在左右着一切。就在寧王隨從想找個人來問問時,恰好有個放牛的孩子,橫騎一頭老青牛,戴着一頂破舊的遮陽、遮眼斗笠,口中哼着山歌水曲,陶陶然從西邊轉角處晃盪過來。寧王隨從緊跑幾步,攔住牛道大喊:

“下來,下來!”

牛背上的孩子正眯着雙眼自娛自樂呢,突然見有人攔路大喊,睜眼一瞧見是個身穿戰袍的兵士,便心裡大喊倒黴。兵荒馬亂之際,被當兵的逮住了,除了麻煩就沒好事。

天星洲這地方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朝廷都駐兵於此,你來我往,大人小孩見過的兵多了去了,何況並不知道他是寧王的叛軍。小牧童並沒把這人放在眼裡,稍楞了一下,見他這麼不禮貌,心裡早有了幾分脹氣,眼都懶得擡的問道:

“找我做麼呀?我還是個孩子呢。”

寧王隨從見這孩子如此輕慢,騰地一股火起。正要發作,又想到自己的使命,便強壓怒火,手指着石磯方向問道:

“嗐!小鬼,這裡叫什麼名字呀?”

小牧童見他手指石磯,不用想,當然是告訴他石磯的名稱了。隨即答道:

“黃石磯”

“是哪幾個字呀?”

“我又不是先生,哪裡曉得嘛。”

“平時水情有什麼變化嗎?”那隨從又問。

“一日一變。”

“哦——。江水還要多長時間才退落呀?”

“十日以後。”牧童答過以後,見寧王隨從沒有接着再問,便一揚手中竹鞭,兩腿一夾,老青牛咚咚咚就跑了個一溜子青煙。

隨從打聽到確切名稱、詳細水情後,便急忙回石磯稟告朱宸濠。其實他也就聽到三句話:黃石磯、一日一變、十日以後。事情就是這麼湊巧,原來寧王的這個隨從是江西饒州人,贛地方言,“黃”和“王”都是同音的,所以在向寧王朱宸濠稟告時,就說成是:

“回稟王爺,小牧童說此處名叫‘王失機’”

宸濠聽後先是“哦”了一聲,猛地渾身一震就突然回過味來,立即大怒:“王失機?你竟敢譏笑我!”話未說完,就已拔出佩劍。劉養正大驚失色,慌忙諫阻道:“大王且慢,何故要殺無罪之人呀?”朱宸濠怒氣沖天道:

“他說‘王失機’,這不是譏笑我不聽你二人之言,而失去了攻打南京的有利時機嗎?不殺何以泄恨!”

李士實趕忙解釋道:“他只是轉告牧童之言,絕無譏笑之意。萬望大王息怒。”朱宸濠這纔想起,這話本是牧童之言,隨即怒氣漸熄,收劍入鞘。轉而又想,牧童所言“王失機”難道是上天對我的警示嗎?想我堂堂寧王,捨得一身剮,舉兵造反,如今兵盛將勇、氣勢如虹,待明日攻下安慶城,就可直下南京。怎會失去機會呢?不對。起兵之前就有神人預測過,我一旦舉兵就定會扭轉乾坤。而且先前的種種應驗和跡象都說明,神人預測是極其準確的。難道天意也會反覆無常?不可能嘛!

寧王正在猶疑,李士實轉問那個隨從道:“你打聽得此地水情如何呀?”

“一日一變。”隨從感激地躬身答道。

“江水何時可落?”

“十日後。”

“哦——。此處水情無常態,爲地勢險惡之故!十日後即將到八月,俗語說‘八月汛減’。大王,這是個好兆頭啊!”劉養正殷勤奏道。

“此話怎講?”朱宸濠聽說是好兆頭,霎時來了興致,便急問道。

“那牧童口中所言,乃‘王識機也’!王識機,說的就是大王您識知機宜、機變。‘一日一變’,是說形勢每天都在變得對我們有利;‘十日後’,意即十天之後,大王您就可攻下南京,登上大寶了!哈哈哈。”劉養正手舞足蹈的解說道。

宸濠聽了劉養正的話,即刻大喜。心裡說,到底他媽的是有學問的人,這一解釋就和神人預測相符了。還有什麼可顧慮的!他一轉身,手指洶涌江水,豪情滿懷道:

“明早五更開船,午時攻打安慶!”

王命赫赫,豈可有違?七月十五日晨,寧王艦隊開離天星洲的黃石磯,順流飛向安慶。當日午後,寧王大軍三面圍住安慶城,果然按時發動了圍攻。一時間炮聲隆隆,殺聲震天;江面上戰船馳騁,城牆邊殘屍枕藉。酉時過後,只見滿江滿城火光掩月,直照得江面和城頭如同白晝。十六日又戰了一整天,雙方直殺到戌時末,寧王軍雖仍未攻進城內,但也數次爬上了城頭。可見安慶守軍已是強弩之末了。

朱宸濠站在中軍樓船上,看着他的兵士在奮力衝突,不覺意蕩神飛、豪情激揚。此時,他忽然很想也同那些勇士一樣,衝鋒陷陣、揮劍殺敵。平時他總認爲,只有寶劍血刃纔可平添英色,否則只是個異想天開的書生罷了。正在思緒飛揚之際,忽有急檄傳到,李士實慌慌張張衝進來急奏:

“大王,賊將王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寧王府十萬火急!”

宸濠聞報大驚。南昌是他的命根子,所儲錢糧兵器無數,一旦落入敵手他就回天乏力了。宸濠稍加思慮,也不與衆謀士商議,便斷然傳命速派兩萬精兵回援南昌。李士實見寧王又有反覆,慌忙諫阻道:

“啓稟大王,南昌雖急,但只要我大軍攻下南京,其餘將不戰自降。如今這安慶城指日可破,只要攻下安慶城,再順流而下就再無抵擋之處了。現正值汛期,江水湍急,數日即可抵達南京。箭在弦上,收回不得,千萬不可分兵”。

寧王朱宸濠心裡,現在記掛的就是錢糧財寶,哪裡肯聽屬下諫言。吩咐兩萬精兵,天亮即刻回援,他自率大隊人馬繼續圍攻安慶。可話雖如此說,待兩萬精兵於十七日晨纔剛開拔,寧王大軍便也偃旗息鼓,緊隨着回撤了。天道昭昭,這果然暗合了‘一日一變’的童稚之語。

當時天候還算順遂,宸濠大軍回撤時正好颳起西北風。只見先鋒艦隊順風揚帆,聯舟直上,一路順暢的越過樵舍,進逼黃家渡。朱宸濠正在得意,哪知早有多路官兵突然夾擊過來。寧王惶急異常,不敢戀戰,便慌忙下令撤退。又被官兵追殺了數十里,俘虜、斬殺數千,好不容易纔從官兵陣中衝開一條血路,向南昌方向落荒奔逃。

七月二十四日,寧王朱宸濠與王守仁大戰於鄱陽湖,結果大敗虧虛。七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小牧童說的‘十日後’,正當寧王朱宸濠召集羣臣商議對策時,王守仁兵馬突然殺到。可憐的朱宸濠,日夜作着皇帝美夢,到頭來自己以及世子、郡王、愛妃等統統被生擒活捉。

“這也太神奇了!”張志高難以置信地說。

“宸濠不繼續攻打安慶,而去回救南昌,這就是他的‘失機’之處啊!十四日黃昏在黃石磯,十五日圍攻安慶城,十六日聞知凶訊,到十七日回救南昌,恰是一日一變。從十五日丙午圍攻安慶城,到二十六日丁巳寧王於鄱陽湖被捉,又正好是十日之後。天意如此,只不過借牧童之口說出來而已。”明欣老人感慨地說。

“朱宸濠在黃石磯的經歷和他的祖宗朱元璋如此相似,可是兩人的結果卻大相徑庭。一是時移、勢易,二也是因兩人的資質大相迥異吧。”高良感慨着說。

“雖然如此,但是到了黃石磯,不拜五顯大帝廟,不拜龍盤虎踞山,豈有不敗之理!別人不拜猶有可說,唯他朱明皇族,不拜則有違天理!”

關於這段歷史,近幾十年來著書立說者,多有混淆。最爲典型的,就是照搬蔡東藩老先生的《明史演義》。殊不知老先生在寫作該書時,像這些細枝末節哪會探究得仔細明白!比如,將寧王在出鄱陽湖進攻安慶之前駐泊黃石磯,說成是進攻安慶受阻後,回援南昌途中駐泊黃石磯。次說大爲謬誤。其實這件事的始末,並不難考據。其一,《方輿紀要》上說得明白:“黃石峽在縣東北五十里,亦瀕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慶泊舟如此,問磯石名,左右曰‘王失磯’也。濠大惡之,未幾果敗”。清.嘉慶23年本《東流縣誌》也記載:“寧王宸濠反攻安慶,屯兵黃石磯”。兩處都說得清清楚楚,朱宸濠駐泊黃石磯是去攻犯安慶時,而不是攻犯安慶之後回援南昌時。其二,《明史演義》及很多文章中將“樵舍”、“黃家渡”和“八字腦”三地,都設定在安慶與黃石磯之間,亦即寧王朱宸濠在經歷樵舍、黃家渡之敗後,駐泊八字腦時纔看到對面的黃石磯。此說更加無稽。經查詢黃石磯附近前後左右,自古未有樵舍、黃家渡之所在,且四周“對面”地域更無八字腦名稱!經百度搜索,今南昌東北的鄱陽縣等地,倒確實有樵舍、黃家渡、八字腦等地名。如細加思索不難得知,原來,蔡東藩老先生的《明史演義》是當做半歷史半小說來寫的,並不是真正嚴謹的歷史書。他之所以將發生在鄱陽湖的故事,拿到黃石磯來,也只是爲了在黃石磯的神秘性之外,增加故事的可讀性。殊不知如此一來,倒被嚴謹的考據者誤認爲,黃石磯、皇失基和王失機的歷史故事變得不那麼可信了。好在有《方輿紀要》和《清.嘉慶東流縣誌》記得明白,又有《明史.本紀第十六》的“秋七月…丙午,宸濠犯安慶…丁巳,守仁敗宸濠於樵舍,擒之”爲託底,本書就斗膽將這段歷史還以原貌,以饗讀者。

【……第三十二節??黃石磯·王失機 文字更新最快……】@!!(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遺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41節 賊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5節 地界第41節 賊第27節 活見鬼了第78節 袁家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48節 文攻武衛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2節 油皮圖紙第28節 游龍江山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77節 老屋第89節 偶像第106節 地宮2第120節 地穴2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13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26節 洞出歷山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106節 地宮2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99節 發之於情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銀紙圖1在那遙遠的地方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4節 地界第23節 獨腳夔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5節 地界第47節 碧波夜遁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115節 天火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03節 夾壁寶藏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77節 老屋第46節 風滿樓第14節 蛟龍吸水第4節 地界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120節 地穴2第25節 溫泉水暖第49節 較量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20節 地穴2第22節 殭屍魅人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49節 較量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48節 文攻武衛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18節 求生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6節 一飯永銘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81節 敬老面第24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33節 五顯大帝第125節 被盜的牛皮圖紙第4節 大年初二的粆飯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89節 偶像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48節 文攻武衛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0節 桃花姑娘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43節 情敵之間
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41節 賊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5節 地界第41節 賊第27節 活見鬼了第78節 袁家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48節 文攻武衛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2節 油皮圖紙第28節 游龍江山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77節 老屋第89節 偶像第106節 地宮2第120節 地穴2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13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26節 洞出歷山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106節 地宮2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99節 發之於情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銀紙圖1在那遙遠的地方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4節 地界第23節 獨腳夔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5節 地界第47節 碧波夜遁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115節 天火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31節 百窯火起靈瑞消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03節 夾壁寶藏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77節 老屋第46節 風滿樓第14節 蛟龍吸水第4節 地界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120節 地穴2第25節 溫泉水暖第49節 較量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20節 地穴2第22節 殭屍魅人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49節 較量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48節 文攻武衛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18節 求生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6節 一飯永銘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81節 敬老面第24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33節 五顯大帝第125節 被盜的牛皮圖紙第4節 大年初二的粆飯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89節 偶像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48節 文攻武衛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0節 桃花姑娘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43節 情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