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檀溝之會

回到隱龍嶺已是春末,在龍飛和關輝宗的主持下,一切都進行得井井有條,司馬家的家人已經陸續召到了隱龍嶺,與他們見過之後,楚韻歌心下稍安,每每回想起在上林所發生的一切,都忍不住笑個不停,想必夏侯至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吃這樣大的虧,一千萬兩銀子加一百萬兩金子,無論嫣然想做什麼,都必定能夠所償所願。

平靜的過了一個月,楚韻歌只覺得奇怪,計算時日,龍皇應該繼續揮軍南下,下一個滅國的,將是下唐,爲什麼他遲遲不動?

越想越覺得心驚,龍皇越是平靜,是否意味着越加的危險?召楚韻遠和司馬寒煙協商數次,無數的猜測,都未有一個定論,不停的派人下山探聽消息,卻始終沒有確切的消息傳回,不由猜測龍皇推遲動手,是因爲嫣然有事,這般胡思亂想,楚韻歌心驚膽顫。

終於在夏至那一日,龍皇起兵,揮軍南下,七日之內連下兩城,楚韻歌才放下心來,事後想一想,只覺得好笑,這天下間所有人都希望龍皇能夠罷兵,偏偏自己卻期待着龍皇起兵,若讓旁人知道,指不定會覺得自己是瘋子。

到了秋末,下唐國已有半壁的江山落入龍皇之手,其餘各國人心惶惶,原已與下唐國結爲同盟的升若國,在秦池之戰之後,所有的軍隊都撤回了本國,加強升若邊關的防衛,其實這般做,只不過是一個安慰,龍皇大軍到來之時,只會如摧枯拉朽一般被滅絕。

常常看着地圖上紅線向前.移動,速度相當的驚人,早已聽說過下唐國有一種秘密的武器叫鐵甲車,那是一種改良過的戰車,車子整體包裹着鐵皮,兵槍難入,而且車上裝了機簧,轉動自如,來去如風,除了推車的人之外,十數個兵丁站在車內,自投擲洞向外投擲雷火彈,殺傷力極大,在交戰的初期,鐵甲車的確阻止了龍皇進攻的腳步,軍隊死傷無數,不過短短的數日之後,龍皇便找到了破解鐵甲車的方法,令人瞠目結舌的方法。

每次龍飛談到那個方法,都讚歎.不已,他眉飛色舞,“大人,龍皇真真的是一個天才,鐵甲車刀槍不入,而且轉動得那麼靈活,根本沒有辦法阻止,龍皇派人掘開了魏源河,將整個平原淹成了一片沼澤,泥漿減緩了鐵甲車活動的速度,然後用火鴉筒將香灰擲進投擲洞,迷住兵丁們的眼睛,再由騎兵將火油澆到鐵甲車上,再用火箭擊之,鐵甲車立時陷入火海之中,相互撞擊,亂成一團,根本再沒有辦法發動攻擊。”

的確是個天才,若是自己,也沒.有把握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找到破解鐵甲車的方法,想來也是可笑,下唐國似乎將寶盡數押到了鐵甲車上,所以鐵甲車被破之後,幾乎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連像樣的防守都沒有辦法組織,龍皇滅三淼國用了九個半月,看樣子,滅下唐國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

在冬至的時候,下唐國滅國,收到那個消息時,已經.是隆冬,隱龍嶺再次被雪封山,此時,楚韻歌正爲屯田之事大傷腦筋,因爲隱龍嶺上的人越來越多,居處日漸缺少,糧食的消耗量也極爲驚人,細細算了算上山的人數,連楚韻歌都覺得驚訝。

要解決居處的問題並不難,待春暖後在向陽的山.坡修築更多的庭院即可,但糧食的問題卻迫在眉睫,左思右想,最好的辦法是屯田,將隱龍嶺後的荒山開墾成良田,既解決了糧食的緊缺,又分而居之,加強了隱龍嶺的防衛,一舉兩得。

這日將楚韻清、楚韻遠、龍飛、關輝宗和司馬寒煙.召到書房,楚韻歌將自己的想法細細道出,幾人並無異意,楚韻清和關輝宗負責開墾荒山,楚韻遠和龍飛負責修築居處,司馬寒煙負責帳務,分工合作,正計算所需的銀兩,一隻鴿子撲打着翅膀落在司馬寒煙身旁,她伸手取下信筒,頭也不擡的交給楚韻歌。

展開信函,只有.四個字,下唐已滅,緩緩的放下信函,楚韻歌轉身走到皇輿圖下,出神的凝視着地圖上各個國家的分界線,此時安楚的版圖已經擴張到原來七國的三分之一,餘下升若國和韓坤國滅國只是時間的問題,原下唐國與原三淼國呈一字形,所以龍皇出兵後,首先取下三淼,其次便是下唐,但下唐呈扇形,與升若和韓坤國相連,升若與韓坤又與燕衛國相鄰,以龍皇目前的軍力,絕對有實力同時與升若和韓坤國交戰,但從嫣然的燕衛之行推斷,安楚國庫緊張,單靠嫣然帶回去的那些銀子,應不足以支撐再次大戰,下唐國雖小,但土地肥沃,豐產豐富,國庫充盈,也許能夠支撐大戰所需。

籌謀良久,都無法猜測龍皇下一步的動向,楚韻歌眉頭深鎖,轉身走回案几邊,卻見第二隻信鴿落在司馬寒煙身邊,她擡眸凝視着自己,手中捏着那個尚未啓封的信筒。

爲何這般短的時間就發出兩隻信鴿?難道前線有變?楚韻歌面色微變,快步上前接過信筒,信函上只有一行字,龍皇出函邀升若、韓坤國至檀溝共商大計。

共商大計?這四個字真真的耐人尋味,楚韻歌面無表情的將第二封信函交給司馬寒煙,舉目四顧,“龍皇邀升若和韓坤二國的國君至檀溝會面。”

檀溝?衆人一同轉身,看着皇輿圖上那邊隔離了下唐與升右和韓坤國的檀溝,許久,龍飛才輕聲道:“龍皇邀兩國國君會面的目的是什麼?他不是想讓他們將國土拱手相讓吧!”

沒有人迴應,楚韻歌的目光在司馬寒煙和楚韻遠之間遊移,楚韻遠轉過頭,“不,我猜龍皇是想離間他們,然後反而擊之,畢竟這兩國的國土相加,比三淼和下唐國都要廣闊,國力也相對雄厚一些。”

靜候良久,再無人開言,楚韻清突然遲疑道:“也許龍皇只是想和他們訂下一個短暫的和平條約,兩年內發動兩場大戰,再次大戰,對安楚的國力實是一個挑戰。”

從未想過這一屋子聰明的人,只有一向被自己認爲有勇無謀的大哥猜到了自己的猜想,凝視他良久,楚韻清惴惴不安,楚韻歌慢慢的綻開笑顏,“大哥,是誰告訴你的?”

“我……,”楚韻清漲紅了臉,躊躇不決,足有半柱香的功夫,他才擡起頭,“是璇璣告訴我的,她說安楚是小國,國力本不強盛,因爲龍皇有了龍鱗黑甲,纔有一統六合的氣勢,但即使有了龍鱗黑甲,打仗還是離不了銀子,安楚沒有銀子,因爲以月帝的個性,若非真的到了緊要關頭,需要銀子,她絕對不會離開安楚的太子到燕衛國,而且去年安楚天災頻頻,治河、賑災都需要銀子,國庫早已枯竭,取下下唐已是強弩之末,他們至少需要一至二年的時間修養生息。”

的確如此!和自己的猜測不謀而合,沒想到常璇璣竟然有這般敏銳的目光和洞查力,楚韻歌沉下臉,凝視楚韻清良久,“大哥,你竟然和常璇璣……。”

“不是,”楚韻清的臉此時紅得如同將要滴血一般,“小弟,其實璇璣真的是無處容身才投靠咱們的,因爲小時候的事,月帝不喜歡她,她不能回安楚,而且她的身份被揭穿之後,她也不能再留在陳家,這天下間,能夠讓她容身的,就只有咱們了,你千萬不要趕走她。”

無處容身?身份被揭穿?楚韻歌目光轉動,“大哥,你說的,咱們都不知道。”

“其實璇璣和龍皇、月帝也算是青梅竹馬,一同在麈山長大,小的時候月帝很醜,醜到令人目不忍睹的地步,所以龍皇才上麈山時,很快就喜歡上了璇璣,與她形影不離,月帝便被冷落了,”楚韻清小心翼翼的察看着楚韻歌的神色,似乎害怕自己說錯話會令他雷霆震怒,從而連累了常璇璣,“這般過了兩年,龍皇和月帝掉進山谷之中,月帝不知用了什麼計謀,令自己中毒,卻令龍皇覺得她是舍了自己的性命去救他,所以龍皇又回到了月帝身邊,但月帝從此再不喜歡璇璣,後來璇璣領命嫁到陳家作爲龍皇的細作,陳家的大公子懦弱怕事,一旦有事便以打她作爲發泄,直到她遇到二弟,然後……,然後的事你們都知道了。”

聽上去的確合情合理,楚韻歌不及細想,追問道:“如你所言,她的身份又是如何暴露的?以龍皇的威勢,他何需要細作?”

“小弟,月帝的爲人你不瞭解,她大情大性,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連龍皇都阻止不了她,”楚韻清一字一句的將常璇璣對嫣然的評價說出,“璇璣搶了龍皇,即使最終失敗了,月帝也不會原諒她,龍皇將她送到邊越,名義上是讓她充任細作,實際上保護她,但龍皇絕對不是爲了愛她,只是璇璣的母親是龍皇的師傅,他不想月帝負上惡名。”

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1節 百日(上)尾聲第6節 拒絕第1節 一無是處第5節 驚雷第6節 醒悟第1節 葉臺第3節 留書第2節 世事如棋第1節 焰火丹第2節 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第2節 孤單第7節 突變第7節 殘陽如血第2節 拋棄(中)第5節 驚雷第7節 突變第5節 招賢(中)第1節 反戈一擊第5節 投桃報李第3節 悲憤第1節 蛇戰第5節 噩夢第4節 心願第5節 忠誠第4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中)第1節 醒悟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6節 針鋒相對第3節 追殺(下)第7節 局尾聲第7節 勇氣(下)第6節 鬥毆第5節 誓言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3節 局勢第7節 影子第7節 兵不厭詐(中)第7節 殘陽如血第1節 相逢第2節 龍繡第1節 初生第1節 葉臺第1節 暗渡陳倉(上)第4節 了斷第3節 窺視第3節 危機第1節 收帳第4節 鼎足之論第4節 天工開物第1節 龍隱(上)第4節 門第5節 奇招第6節 執着第1節 密室(下)第5節 預感第3節 暗渡陳倉(下)第5節 搶劫(下)第7節 預言第2節 禪位(中)第7節 怨恨第2節 算無遺策第4節 門第7節 溺愛第7節 罅隙(下)第6節 隨風而逝(中)第5節 賞花會(下)第1節 遊說第5節 龍鱗黑甲第7節 溺愛第1節 欺騙第3節 局勢第3節 拋棄(下)第6節 招賢(下)第2節 解謎第3節 威脅第3節 危機第2節 追蹤(中)第7節 暗殺(下)第1節 光蔭似箭第1節 心戰第5節 決心第2節 突現第5節 煙火第6節 拋棄(上)第6節 襲擊第4節 人質第3節 唯心不易第5節 誓言第6節 灰燼第4節 平靜(上)第6節 拍賣第5節 未雨綢繆第1節 回家第2節 臨朝第4節 投桃報李第6節 拒絕第7節 愛與恨
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1節 百日(上)尾聲第6節 拒絕第1節 一無是處第5節 驚雷第6節 醒悟第1節 葉臺第3節 留書第2節 世事如棋第1節 焰火丹第2節 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第2節 孤單第7節 突變第7節 殘陽如血第2節 拋棄(中)第5節 驚雷第7節 突變第5節 招賢(中)第1節 反戈一擊第5節 投桃報李第3節 悲憤第1節 蛇戰第5節 噩夢第4節 心願第5節 忠誠第4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中)第1節 醒悟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6節 針鋒相對第3節 追殺(下)第7節 局尾聲第7節 勇氣(下)第6節 鬥毆第5節 誓言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3節 局勢第7節 影子第7節 兵不厭詐(中)第7節 殘陽如血第1節 相逢第2節 龍繡第1節 初生第1節 葉臺第1節 暗渡陳倉(上)第4節 了斷第3節 窺視第3節 危機第1節 收帳第4節 鼎足之論第4節 天工開物第1節 龍隱(上)第4節 門第5節 奇招第6節 執着第1節 密室(下)第5節 預感第3節 暗渡陳倉(下)第5節 搶劫(下)第7節 預言第2節 禪位(中)第7節 怨恨第2節 算無遺策第4節 門第7節 溺愛第7節 罅隙(下)第6節 隨風而逝(中)第5節 賞花會(下)第1節 遊說第5節 龍鱗黑甲第7節 溺愛第1節 欺騙第3節 局勢第3節 拋棄(下)第6節 招賢(下)第2節 解謎第3節 威脅第3節 危機第2節 追蹤(中)第7節 暗殺(下)第1節 光蔭似箭第1節 心戰第5節 決心第2節 突現第5節 煙火第6節 拋棄(上)第6節 襲擊第4節 人質第3節 唯心不易第5節 誓言第6節 灰燼第4節 平靜(上)第6節 拍賣第5節 未雨綢繆第1節 回家第2節 臨朝第4節 投桃報李第6節 拒絕第7節 愛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