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爾虞我詐(中)

對楚韻歌所言,衆人深信不疑,若非果真如此,夏問日也不會以長湖城幾千守軍的性命來誣陷楚韻歌,不知道長湖之事遍傳六國之時,有多少人會被矇蔽?有多少人會奮起指責楚韻歌的冷血?細細的思索這一條毒計,其間的陰毒用心真真的令人心寒。

一時間,衆人面面相覷,均不知如何應答,袁維朗漸漸的面lou喜色,“大人,若夏問日將大人視爲威脅,而且比除去龍皇更加迫切的想要除去大人,是否說明大人才是天命所歸?而非龍皇呢?”

此言一出,楚韻遠和楚韻清均覺得一道閃電點亮了前途,也許……。

“我覺得不是,”楚韻歌搖了搖頭,幾乎立刻就否定了袁維朗的猜測,“夏問日要除去我,並非是因爲什麼天命所歸?如果真是天命所歸,那麼龍鱗黑甲效忠的人會是我,而非龍皇,他之所以想要除去我,還是因爲燕啓。”

沒想到這件事談到最後竟然又回到了原點,楚韻清和袁維朗互視一眼,均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疑惑,在六國最後一次結盟後,夏問日對燕啓的不滿幾乎已流lou於表面,甚至在離開邊越前的夜宴之上對夏侯至出言不遜,且從各國的細作收集到的情報來看,夏問日對燕衛國十年前在下唐大旱需要借糧之時的迴避態度至今深懷不滿,難道這一切都是表象嗎?如果真的是表象,那麼夏問日的心機也太過於深沉了。

“你們好好兒的想一想,作爲.一國之君,雖然做不到虛懷若谷,但是基本的涵養,或者說是僞裝也是有的,爲何他偏偏對十年前的舊事耿耿於懷?而且,”楚韻歌加重了而且這兩個字的語調,“而且偏偏要在大庭廣衆之前口出抱怨,而他抱怨的爲什麼是十年前的舊事?難道這些年下唐沒有什麼災害嗎?三年前的水災,五年前的蟲災,爲什麼夏問日隻字不提?”

三人同時恍然大悟,夏問日這般.做,的確是爲了隱藏下唐與燕衛國的私下結盟,對燕衛國不肯施以援手是假象!六國夜宴時的出言不遜是假象!甚至對燕啓的不滿也是假象!真真的目的是讓人覺得下唐國與燕衛國不和,真真的目的是讓邊越國、韓坤國,還有那些對燕衛國心懷不滿的國家將下唐視爲最親密的盟友,從內部瓦解這些國家的結盟。

“而且我有一個感覺,”楚韻歌沉.聲道:“如果龍皇和嫣然願意幫助他們對付我,無論什麼樣的條件他們都會接受。”

若果真如此的話,那麼這些國君也着實糊塗了吧!.燕啓是什麼東西?無論人品、無論智慧、無論心胸都無法與楚韻歌相比,爲什麼他們偏偏選中的是燕啓?難道他們真的要等到亡國滅種之時纔會幡然醒悟嗎?

這不太可能吧!心中覺得疑惑,忍不住擡首凝視楚.韻歌,希望從他的神情,從他的舉止推測出他的不肯定,可是楚韻歌卻緊皺着眉頭,神情顯得極爲凝重,雙手無意識的緊握在拳頭,目光充盈着憤怒,看來他已肯定了自己的猜測,不便多言,唯一能做的,只能緩緩垂下首,以示肯定。

耳中傳來輕輕的踱步聲楚韻歌心煩意亂的在.屋中來回走動,楚韻遠神情淡然的凝視着沒有燃燒香料的白玉香爐,似乎那香爐里正升騰起的嫋嫋的白煙,而楚韻清茫然不知所措的目光追隨着楚韻歌在屋中來來回回,袁維朗垂下首,將涌到口邊即將拖口而出的話強行鎮壓了下去,還不是時機啊!

走到門邊,楚韻.歌停下了腳步,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又下雨了,雨下得急而大,院中的鴛鴦和野鴨游到庭院中的花樹下避雨,有一對鴛鴦似乎遊得累了,交頸而眠,看着它們,楚韻歌突然覺得心境一片平和,其實於鳥兒們而言,一切都很簡單,除了生存,就只有愛情,而人,卻偏偏要面對更多。

站在門邊看了許久,雨越下越大,鴛鴦和野鴨們無法再留在花樹下,便急速的遊過水溝,想是回自己的窩去了,楚韻歌呆呆的盯着空空如也的庭院,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坐在屋中,凝視着他背影的三人對他的突然靜默覺得異樣的不安。

過了一柱香的時光,楚韻歌才慢慢轉過身,緩步走回琴幾後坐下,伸手從香袋中取出兩塊香料,揭開擺放在琴幾左側的白玉香爐蓋,將香料放入,點燃後蓋好蓋子,左手支腮,凝視着玉香爐,這隻香爐,是他突然安楚之時,特意買的,香爐裡燃的,是從安楚帶回的香料,楚家所有人都不喜歡那種在燃燒之時發出梅花般香味兒的香料,因爲那樣的香味兒,令他們想到的,只有寒冷,但楚韻歌卻很喜歡,每當他心煩意亂之時,便會點燃,似乎這樣,才能令他暢快的思考。

“袁先生,”楚韻歌面上重又lou出笑意,“你對此事有何見解?”

看着他的眼神,袁維朗依稀猜到他已下定了決心,此刻最難的,便是猜中他所下的決心,相處日久,對他的性子也漸有了解,楚韻歌平素行事小心謹慎,無論做任何事,都務求圓滿,而且深謀遠慮,常常令人吃驚,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也許太過於尋常,在極險之時,也許他的選擇也會異於常態,而這樣的改變,往往令人措手不及,正如此刻這般。

略一思索,袁維朗淡然道:“到了此時,我認爲大人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再退一步便是萬丈深淵,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坐在一旁的楚韻遠側目看了一眼袁維朗,這番話說得真是高明,他似乎迴應了小弟的問題,卻實際上什麼都沒說,想必他心中已有定論,只不過不敢貿然說出口,但如此的委婉,反到令人覺得他虛僞,這袁維朗漸漸的,似乎變得和朝中那些虛與委蛇的朝臣有些相似了。

楚韻歌卻似乎覺得沒什麼不妥,面上的笑意更盛,“袁先生說的是,只不過我對我心中的決斷仍然有些猶豫,這樣吧,大哥,你和袁先生先回去,注意下唐國來的一切信函,二哥,你把這幾日下唐國來的信函再整理一遍,挑重要的節抄給我,我再細細想一想。”

“是,”三人一同起身,楚韻遠引着袁維朗穿過走廊,離開了庭院,直到他們的腳步聲走到走廊的另一端,楚韻歌面上的笑才緩緩收斂了。

“小弟,你是否……。”

“二哥,”楚韻歌起身走到楚韻遠身邊,提起茶壺,對楚韻遠淡然一笑,“二哥,你不要怪袁維朗,是人,都有私心,這世上,除了自家的兄弟,誰都信不過,你現在到朝中去,把我的牌子遞進宮去,說我明日要去早朝。”

早朝!看來小弟的決心已定,只不知他這一次,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與繼善鬥智鬥勇!!~!

你正在閱讀,如有錯誤,請及時聯繫我們糾正!(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胭脂帝國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1節 葉臺第6節 阻殺(上)第4節 歸去第6節 僞裝第5節 誓言第5節 賞花會(下)第1節 那時焰火第4節 檀溝之會(中二)第5節 摒棄第1節 百日(上)第3節 魯氏傳人第3節 兄弟如手足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7節 血洗(四)第7節 血洗(四)第2節 對手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3節 針鋒相對第6節 防患於未然第4節 奸細第4節 禍起蕭牆第5節 罅隙(上)第3節 針鋒相對第4節 賞花會(上)第6節 鬥毆第2節 百日(下)第4節 山崩第1節 禪位(上)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1節 收帳第4節 掛冠第1節 蛇戰第3節 威脅第1節 復仇第3節 世間本無塵第5節 預感第4節 賭約(下)第1節 心戰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2節 禪位(中)第5節 決心第5節 平靜(下)第3節 等待第4節 平靜(中)第5節 血洗(二)第4節 援軍第5節 迫在眉睫第1節 龍隱(上)第6節 防患於未然尾聲尾聲第6節 盔甲第2節 月出正午第7節 惺惺相惜第6節 歸來第3節 追殺(下)第7節 計中計(下)第7節 愛與恨第2節 逼迫第5節 星相第7節 局第4節 掛冠第5節 驚雷第4節 來日大難第5節 投桃報李第3節 自作自受第6節 災星第1節 焰火丹第1節 初生第3節 窺視第2節 解謎第5節 摒棄第6節 紅顏彈指老第6節 反目(上)第6節 醒悟第2節 惡魔第7節 兵出險招第2節 對手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5節 說客(下)第5節 招賢(中)第1節 夜聚第5節 招賢(中)第4節 來日大難第1節 追蹤(上)第2節 追蹤(中)第7節 阻殺(下)第5節 忠誠第5節 決心第7節 兵出險招第7節 綁架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2節 惡魔第2節 暗渡陳倉(中)
第1節 葉臺第6節 阻殺(上)第4節 歸去第6節 僞裝第5節 誓言第5節 賞花會(下)第1節 那時焰火第4節 檀溝之會(中二)第5節 摒棄第1節 百日(上)第3節 魯氏傳人第3節 兄弟如手足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7節 血洗(四)第7節 血洗(四)第2節 對手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3節 針鋒相對第6節 防患於未然第4節 奸細第4節 禍起蕭牆第5節 罅隙(上)第3節 針鋒相對第4節 賞花會(上)第6節 鬥毆第2節 百日(下)第4節 山崩第1節 禪位(上)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1節 收帳第4節 掛冠第1節 蛇戰第3節 威脅第1節 復仇第3節 世間本無塵第5節 預感第4節 賭約(下)第1節 心戰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2節 禪位(中)第5節 決心第5節 平靜(下)第3節 等待第4節 平靜(中)第5節 血洗(二)第4節 援軍第5節 迫在眉睫第1節 龍隱(上)第6節 防患於未然尾聲尾聲第6節 盔甲第2節 月出正午第7節 惺惺相惜第6節 歸來第3節 追殺(下)第7節 計中計(下)第7節 愛與恨第2節 逼迫第5節 星相第7節 局第4節 掛冠第5節 驚雷第4節 來日大難第5節 投桃報李第3節 自作自受第6節 災星第1節 焰火丹第1節 初生第3節 窺視第2節 解謎第5節 摒棄第6節 紅顏彈指老第6節 反目(上)第6節 醒悟第2節 惡魔第7節 兵出險招第2節 對手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5節 說客(下)第5節 招賢(中)第1節 夜聚第5節 招賢(中)第4節 來日大難第1節 追蹤(上)第2節 追蹤(中)第7節 阻殺(下)第5節 忠誠第5節 決心第7節 兵出險招第7節 綁架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2節 惡魔第2節 暗渡陳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