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反戈一擊

一時間御書房寂靜無聲,楚韻歌微笑不語,繼善假裝矜持,微仰着頭,目光卻在楚韻歌面上來回掃視,袁維朗興奮得滿面紅光,目光灼熱得幾乎將要燃燒,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楚韻歌,似乎害怕漏過他說的每一個字。

沉默了片刻,楚韻歌淡然道:“值此‘亂’世,總希望能有一些力量保護自己的家人,隱龍嶺地處窮山惡水之地,盜風之盛,實爲邊越之冠,那些上山的人,也只不過是爲了正正當當、體體面面的活下去,皇上,袁大人,假如是你們生活在那樣的一個地方,我想上隱龍嶺的人不會比草民的人少吧!”

繼善‘陰’沉了臉,惡狠狠的瞪了瞪袁維朗,袁維朗面上lou出一絲懼‘色’,楚韻歌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在東湖的茶棚見到袁維朗時的情景,他那個時候,不畏權貴,敢於直言,一身崢崢的傲骨,沒想到不過數年,他竟然也變成一個畏首畏尾,貪戀富貴之徒。

“楚先生,既然隱龍嶺地處窮山惡水,又盜搶成風,以楚先生的智慧和身價,爲何不離開隱龍嶺?”袁維朗雖然在笑,但笑容中卻有隱藏不了恐懼與猶豫,“爲何楚先生一定要居於隱龍嶺?而且隱龍嶺天高地遠,皇權難已到達,正便於另有圖謀。”

好厲害,三言兩語就將自己推到了謀反的邊緣,自己的確是存了謀反之心,但現在時機還未成熟,自己絕對不能和繼善翻臉,楚韻歌凝神盯着繼善,他至今面無表情,適才求教的神情早已一掃而空,此刻的空白,說明繼善已存有殺心,自己能否安全走出皇宮,就看此時自己如何應對了。

“草民能有什麼樣的圖謀,”楚.韻歌安然坐在椅中,面不改‘色’,“草民的父親到隱龍嶺不久,便因故身亡,家中再無主事之人,草民幸得兄弟信任,主持家務,草民一家上下共七十三口,其中有四十七口爲‘女’眷,剩餘的三十三口,年不過十歲的有一十一口,年老體弱者,九口,剩餘的‘精’壯男丁不過十三口,十三口要照顧這麼一大家子的人,着實力有不逮,因此,草民不得不廣招家人,以策安全。”

“以策安全?”袁維朗輕薄的笑聲在.殿中快速回響,“如果袁某記得不錯,楚先生的大哥楚韻清乃邊越第一武將,即使麾下只有十三人,其能力也足夠保全楚家一家人的安全,何來的廣招家人,以策安全之說?”

“袁大人此言差矣,”楚韻歌針鋒.相對道:“假若大哥是邊越第一武將,爲何他離開邊越之後,邊越軍中‘波’瀾不驚,事實證明有他,無他對邊越毫無任何影響,他甚至沒有任何的威懾之力,敢問袁大人可聽說草民一家在居隱龍嶺不遠之處遭人截殺,當時大哥也在,若非有人施以援手,草民一家早就葬身荒野……。”

“是誰?誰施以援手?他們如何知曉你中途會被截殺?”

這般的步步緊‘逼’,事又涉及當日的截殺,直到現在,.自己都不知道派出截殺的人是誰,楚韻歌目光閃動,心下猜測此事定與他二人有關,靜心細細查看繼善和他的神情,總覺得袁維朗的興奮不太尋常,而繼善卻顯得很驚愕,顯然並不知情,楚韻歌眨了眨眼睛,微微一笑,“是誰中途截殺草民,草民可不知道,草民唯一知曉的是那些人訓練有素,早有準備,施以援手的,是韓坤國的侯青雲侯王爺,他聽聞草民辭官,感念相識一場,特意趕到隱龍嶺與草民話別,沒承想竟然救了草民一家,也算是天道昭昭,庇佑好人。”

“天道昭昭?”袁維郎冷笑着,“楚先生在任邊越宰相之.時,做了何等的虧心之事,只有楚先生自己心下明白,還需在在下提示嗎?”

“當然是天道昭昭,”楚韻歌傲然道:“草民雖然愚頓,.但草民也知道忠君報國,草民任邊越宰相十一年,在任上自問從未出過大錯,袁大人既然說草民做了虧心之事,還望袁大人指教?若果真有負邊越百姓之事,那麼草民自願以死謝罪。”

一時間殿內重.又寂靜下來,站在一旁的太監滿面焦急,趁繼善和袁維朗不在意,頻頻的施以眼‘色’,楚韻歌見那太監眼生,心中微動,只是含笑而坐,目光澄澄,緊盯着繼善。

“楚先生強令沿海漁民內遷五里,”袁維朗冷了面孔,大義凜然道:“沿海的漁民不能打漁,便是斷了漁民的生計,他們以何爲生?”

“袁大人是忘記了碧蘭蠶吧!”楚韻歌揚眉一笑,“當日漁民爲了碧蘭蠶死了幾許人,皇上和袁大人不會忘記吧!草民下令將漁民內遷五里,圈地而居,免去了他們風裡來雨裡去的苦楚,又免去了他們的‘性’命之憂,漁民們從此安居樂業,若這算負了邊越的百姓,草民只能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一時語塞,袁維朗垂下頭,楚韻歌明白適才的爭執只是一個開始,眯了眼睛,心下卻不停的轉念,此時,袁維朗已擡首,眼中的光芒鋒利如刀,“楚先生,當日你竟然離開邊越宰相之位,不知實情之人,還覺得先生高義,甘願拋棄高位重權,放歌山林,但明白事理之人卻覺得先生無比的虛假,邊越外有龍皇,對六國虎視眈眈,烽煙四起,邊越國內,天災頻頻,百姓流離失所,在這等內憂外患之時,先生辭去相位,難道不是負了邊越的百姓嗎?”

好厲害的一招以退爲進,在這樣的時刻,自己仍然顧念着主僕之情,多加忍讓,只防守,不進攻,他卻頻頻的上前,此時已將自己迫到深淵邊緣,若再無不反擊,轉身便是萬丈深淵,楚韻歌並不立刻回擊,只是轉首看了看繼善,又回頭看了看袁維朗。

等候良久,楚韻歌始終沉默不語,繼善心下一喜,轉首嘉許的看了看袁維朗,但一見袁維朗的臉,他又覺得討厭,袁維朗心機頗深、‘陰’險狡詐,無論如何楚韻歌待他有提攜之恩,他今日爲了相位步步緊‘逼’,恨不能將其置之死地,如此的寡情薄義,此人斷不能重用,暗暗下定決心,待除去楚韻歌,定然要隨意找個罪名將他發配邊關。

“楚先生一向雄辯滔滔,爲何此時張口結舌?”袁維朗得意洋洋,“楚先生適才說若果真負了邊越的百姓,願意以死謝罪!”

“袁大人可真是心急,”楚韻歌冷冷一笑,“草民一言不發,本意是想讓皇上好好兒的想一想適才袁大人所說的話,袁大人如此的急不可待,想必是怕皇上想出袁大人話裡的破綻吧!”

破綻!看着繼善和袁維朗面上lou出的遲疑,楚韻歌暗自一笑,如此的做賊心虛,“袁大人適才說龍皇對六國虎視眈眈以至於六國烽煙四起,草民敢問皇上一句,這烽火已經燃到邊越的國境了嗎?沒有,草民離開朝堂已近兩載,龍皇的大軍此時仍在千里之外,這也是否說明草民無論是否是邊越的宰相,都對龍皇是否會攻擊邊越沒有任何的影響?若這世間果真有人能夠改變龍皇的心意,那人也絕對不會是草民,既然草民的離開對邊越的外患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影響,草民就不算背棄了皇上和邊越的百姓。

其二,袁大人說草民離任之後,邊越天災頻頻,百姓流離失所,草民再敢問一句皇上,在草民任邊越宰相之時,邊越是否有天災?皇上當然清楚,邊越境內有數條大江橫跨境內,治河的銀子如同流水,每一年不是魏河決堤,就是梅河氾濫,在草民任上,每一載都會發生一至兩次天災,既然草民在任上也有天災,那麼草民離任之後的天災,與草民又有何關係?難道袁大人話裡的意思,是指草民引起的這些天災?”

看着繼善和袁維朗面上陣青陣紅,楚韻歌暗暗一笑,站起身對繼善深施一禮,“皇上,事實證明草民與邊越的內憂和外患無半點兒的關係,適才臣說過,草民任上天災頻頻,但草民離任兩年,邊越僅遭受一次天災,這是否是上天示警,覺得草民不再適合任邊越宰相之職?所以草民御任之後,連上天都開始眷顧邊越。”

鐵青了臉,繼善乾咳一聲,“袁給朗,你在此喋喋不休、咄咄‘逼’人,大失朝庭體統,楚卿在任十一年,邊越國的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楚卿勞苦功高,他的御任對於朕而言,是莫大的損失,楚卿,此刻邊越果真是內憂外患,極需楚卿重回朝堂助朕一臂之力,楚卿,你意下如何?”

“草民謝皇上,”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神情,看那絲驚慌在繼善眼中閃動,“但是草民放歸山野之後,深感閒雲野鶴之福,在下的心願是與家人在隱龍嶺上爲父守孝之後,能夠放‘浪’形骸,風‘花’雪月的過完一生,草民再無他求。”

看着楚韻歌悠閒的走出宮‘門’,楚韻遠焦急萬分的迎上前去,“小弟……。”

“二哥,你來此做什麼?走吧,許久沒有回汴倉,咱們去爲大嫂買些綢緞和古玩吧!”楚韻歌滿面笑意的走過楚韻遠,在擦身而過的剎那,壓低了聲音,“今晚必須離開汴倉。”

第1節 追殺(上)第6節 私心第4節 懷疑第4節 心病第3節 全勝第6節 災星第4節 首戰前夕第5節 摒棄第3節 解脫第5節 勇氣(上)第4節 禍起蕭牆第1節 後悔第2節 等待第3節 魯氏傳人第3節 搶劫(上)第3節 追殺(下)第1節 恐慌第6節 拒絕第4節 血洗(一)第6節 盔甲第3節 局勢第5節 決心第7節 反目(下)第7節 山雨欲來第6節 執着第6節 匹夫之勇第3節 全勝第4節 奇案第4節 搶劫(中)第2節 私心第5節 賞花會(下)第5節 迫在眉睫第6節 長湖落日(中)第7節 溺愛第4節 禍起蕭牆第6節 災星第3節 拋棄(下)第3節 斗轉星移第2節 突現第5節 辭官第1節 欺騙第6節 執着第4節 陰差陽錯第1節 葉臺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尾聲第1節 追殺(上)第1節 百日(上)第4節 不捨第7節 血洗(四)第2節 開端第4節 來日大難第4節 天工開物第7節 兵出險招第5節 決心第5節 投桃報李第4節 懷疑第4節 分歧第7節 綁架第4節 門第6節 血洗(三)第1節 欺騙第5節 罅隙(上)第1節 密室(下)第6節 暗殺(中)第5節 懷疑第4節 暗戰第6節 偶遇第4節 奸細第7節 局第2節 拒絕第6節 長湖落日(中)第6節 灰燼第2節 孤單第3節 自作自受第6節 歸來第5節 拜帥第3節 窺視第2節 請求第5節 預感第6節 匹夫之勇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5節 煙火第1節 禪位(上)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5節 仇恨第5節 掩護第5節 罅隙(上)第5節 罅隙(上)第3節 擊掌爲誓第4節 了斷第1節 恐慌第6節 盔甲第3節 窺視第5節 噩夢第6節 執着第3節 局勢第7節 罅隙(下)第7節 惺惺相惜
第1節 追殺(上)第6節 私心第4節 懷疑第4節 心病第3節 全勝第6節 災星第4節 首戰前夕第5節 摒棄第3節 解脫第5節 勇氣(上)第4節 禍起蕭牆第1節 後悔第2節 等待第3節 魯氏傳人第3節 搶劫(上)第3節 追殺(下)第1節 恐慌第6節 拒絕第4節 血洗(一)第6節 盔甲第3節 局勢第5節 決心第7節 反目(下)第7節 山雨欲來第6節 執着第6節 匹夫之勇第3節 全勝第4節 奇案第4節 搶劫(中)第2節 私心第5節 賞花會(下)第5節 迫在眉睫第6節 長湖落日(中)第7節 溺愛第4節 禍起蕭牆第6節 災星第3節 拋棄(下)第3節 斗轉星移第2節 突現第5節 辭官第1節 欺騙第6節 執着第4節 陰差陽錯第1節 葉臺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尾聲第1節 追殺(上)第1節 百日(上)第4節 不捨第7節 血洗(四)第2節 開端第4節 來日大難第4節 天工開物第7節 兵出險招第5節 決心第5節 投桃報李第4節 懷疑第4節 分歧第7節 綁架第4節 門第6節 血洗(三)第1節 欺騙第5節 罅隙(上)第1節 密室(下)第6節 暗殺(中)第5節 懷疑第4節 暗戰第6節 偶遇第4節 奸細第7節 局第2節 拒絕第6節 長湖落日(中)第6節 灰燼第2節 孤單第3節 自作自受第6節 歸來第5節 拜帥第3節 窺視第2節 請求第5節 預感第6節 匹夫之勇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5節 煙火第1節 禪位(上)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5節 仇恨第5節 掩護第5節 罅隙(上)第5節 罅隙(上)第3節 擊掌爲誓第4節 了斷第1節 恐慌第6節 盔甲第3節 窺視第5節 噩夢第6節 執着第3節 局勢第7節 罅隙(下)第7節 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