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龍隱(下)

那粒東西黑沉沉的,毫不起眼,就如同最普通的芝麻一般,只不過看得久了,纔看出那粒東西上的光泛着藍光,楚韻歌擡眼看了看仵作,他四十多歲的年紀,眉粗眼細,皮膚粗糙,一張闊口,未語先笑,正是衙門裡吃公飯的人典型的作派。

仵作從側袋裡掏出一雙銀筷子,輕輕的撥弄着夢還鄉,“夢還鄉並沒有毒,而且是藥。”

“藥?”楚韻歌加重了語氣,“是藥?那麼爲什麼你又說我爹真正的死因就是這夢還鄉呢?”

“大人,你別聽這東西名字取得好聽,夢還鄉,其實是有緣故的,”仵作將銀筷子放回側袋,“將這東西熬成水,無色無味,和着五石散飲下,那可是上好的媚藥。”

“媚藥!”楚韻遠驚訝的瞪大眼睛,“五石散不是毒藥嗎?爲什麼又會變成媚藥?”

“二爺,夢還鄉是三淼國最普.通的一種野草的果實,它煮成水之後,有一種奇特的解毒效應,五石散本就是媚藥,朝中的文人學士們將它當成寶貝,只是五石散毒性太重,所以大多數人不敢過多服用,但是有了這夢還鄉,服用得再多,也沒事,所以夢還鄉的身價立時百倍,這樣一粒,大約是十個銅錢。”

沒想到竟然這般昂貴,十個銅錢.這小小的一粒,楚韻歌看着那粒夢還鄉,“這位大哥,你說了許久,都沒有說到我爹是怎麼死的,你說是媚藥,難道與此有關嗎?”

“大人,稍安勿燥,”仵作平靜的回.應令楚韻歌覺得自己太過焦急,楚韻歌耐住性子,靜心聽了下去,“大人,如果生服夢還鄉,幾個時辰之後,就會導致人嘔吐不止……。”

明白了,爹那不是進食過多造成的嘔吐,而是服用.了夢還鄉,爹的死因清楚了,那麼是誰給他服下的夢還鄉呢?也許應該問問常璇璣那個時候在什麼地方。

“大人,”仵作繼續道:“其實我還有一個疑問,就是夢還.鄉需要單獨服用纔會導致嘔吐,所以無論它和着什麼東西一同食用,都無法起到效果,楚老爺四肢均無傷痕,所以我覺得楚老爺應該是在明知是夢還鄉的前提下,自願服用的。”

這仵作心思細膩,觀察入細,楚韻歌不由得再細.細打量着他,無論怎麼看,都不覺得他有過人之處,不過山野之中,往往隱藏着高人,楚韻歌收回視線,冷冷的笑,自願服用的,爹這個傻瓜,想必是受了那個女人的蠱惑吧!又是沒有絲毫線索,那個女人後面一定有一個高人,否則,她不可能做得如此天衣無縫。

“大哥辛苦了,今.日就在這裡暫住吧,”楚韻歌含笑起身,“日後需要倚重的地方還多……。”

“大人,我姓龍,叫龍飛,”仵作淡然笑着,“當年隨國君的開國十二名將中的龍紀是我的先祖。”

龍紀?龍紀!楚韻歌欣喜的看着龍飛,“龍大哥,開國十二名將中,楚韻歌最敬佩的,便是飛將軍龍紀和火將軍關衛陵,龍將軍征戰石城之役,真真稱得上是驚天地,泣哭神,若龍大哥還不睏倦,咱們何挑燈夜談?”

盤膝坐在案几旁,幾碟小茶,兩壺淡酒,楚韻遠雖未從白日的震驚中恢復過來,心神不定,仍然被他們的談話所吸引,他們談論的,正是那場鼎定了開國勝局的石城之戰。

據史書記載,石城是蠻人最堅固的城池,城高十一丈,都是以巨石壘就,尋常的攻城方式根本無用,當時大帝爲了攻下石城,想盡了各種辦法,但石城依仗城高牆堅,竟然固守了十三個月,連大帝最寵愛的一個兒子都死於攻城,大帝雷霆大怒,當場便許下承諾,攻下石城者,即刻裂土封王。

雖然許下重賞,但要攻下石城談何容易,隨後又是連續兩個月的陰雨,營中起了疫病,大帝幾乎想要撤軍,就在最後的關頭,有人舉薦了因罪被貶爲平的龍紀,後世的史官猜測,大帝在啓用龍紀之時,並不覺得那個瘦弱的文將能夠帶來轉機,他只是覺得,龍紀隨他東征西討,就是因爲私放了幾個逃跑的兵丁就被貶爲民,對他過於嚴苛了。

龍紀的到來給戰局帶來的轉機就在一場雨後,他那時剛剛進營,那個時候,因爲連日的陰雨,所有的木柴都受了潮,很難點燃,但龍紀卻發現他麾下有一個小兵,很容易就點燃了木柴,所以龍紀就問他,究竟是如何點燃的火柴,那個小兵奉了一包黑色的藥粉,就是後世使用的火藥。

接下來的事,便很簡單,龍紀命那個小兵帶領人大量的製造了火藥,然後用火藥炸開了石城的城門,經過七日的苦戰,終於奪下了石將,那個呈上火藥的小兵便是日後的火將軍關衛陵。

石城戰後,龍紀堅辭了裂土封王的詔令,他說他只是一員武將,過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真真的要當了王,不出數日便會鬱悶至死,大帝最終收回了成命,也許就是因爲他不居功,所以當大帝坐穩了江山,又上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之後,屠刀落向那些功高震主的開國名將時,他和關衛陵才能倖免於難,能夠終老田間。

但是龍紀和關衛陵離開汴倉之後,便失去了蹤跡,有很多的傳說,一說是他們已經出海,落腳在海外的仙山,另一說是他們離開了邊越,隱居在山林之間,不問世事,無論那一種傳說,都沒有得到最終的證實,沒想到龍紀的後人竟然隱藏在這樣的地方。

“龍大哥,以你的才幹,爲什麼要屈居在這樣的小鎮,甘做一名仵作呢?”傾談之下,楚韻歌對龍飛顯然是極爲欣賞,“以你的才幹,不輸於當朝任何一名武將。”

“唉,大人,不瞞你說,我年輕的時候真的投過軍,”龍飛面露尷尬的神情,“我投軍後半年,軍中舉行過一次大校,在那次大校中,我不小心驚嚇了楚老爺,就被趕出了軍中,經此一事,我的心也淡了,就回到了這裡。”

原來如此,可惜了,如果爹當時看出了他的才幹,加以重用的話,自己此時也不會如此被動,自己一直在想組建自己的勢力,可是大哥爲人粗豪,不是統兵之才,二哥又過於文弱,而且市井之氣略重,也不統將之才,這龍紀看上去是大老粗一個,但謹慎細緻,而且對領兵之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精於兵法而又不困於兵法,是大將之才。

“龍兄,楚家這數十年來在邊越風光太甚,明裡暗裡結下了不少的仇家,此時大權旁落,楚家的人便岌岌可危,”楚韻歌一臉真誠,“所以我想組建一隊家丁,可以保家護院,你也知道,隱龍嶺方圓百里,這家丁的人數衆多,所以我想請龍兄到楚家屈就,不知龍兄意下如何?”

“如此,我就不推辭了,”龍飛面上笑意更盛,“我還有一個朋友,叫關輝宗,他現在是衙門裡的巡捕,不知大人是否可以……。”

關輝宗!當日龍紀和關衛陵同時離開汴倉,想必也同時隱居在此處吧!楚韻歌立刻道:“當然可以,後院還有很多的空房,龍兄和關兄弟的家眷,可以一同上山,也好有一個照應。”

龍飛起身衝楚韻歌深施一禮,“大人,即使在這等荒野之地,我也常聽人提起大人,不拘一格,能夠選用俊才,因爲自身的遭遇,我從未相信過那些傳言,直到上山見到大人之前,我並不相信大人,但此時,我對大人真真的是心悅誠服。”

懇談一夜,龍紀天微明時便下山,準備上山事宜,楚韻歌怕有變故,特意命楚淨文安排人下山幫忙,等一切事畢,已是紅日高升,楚韻歌沒有一絲睏倦,推窗遠望,只覺得心胸爲之一闊。

ωωω▪ тт kдn▪ CO

“小弟,你覺得龍飛真的是龍紀的後人嗎?”楚韻遠伸長手臂,活動着僵直的四肢,“我覺得此人目光如炬,並非池中之物。”

的確如此,從眼睛便能看出一個人的個性,龍飛目光清澈,眼神堅定,有這樣眼神的人,絕對不是普通的人物,沒想到纔回到隱龍嶺數日,便能得此良才,楚韻歌心中大悅,“二哥,我也這般認爲,待他上山之後,讓大哥和他們一同下山挑人,咱們就在山上好好的籌謀籌謀如何不虛渡時日吧!”

“小弟,那常璇璣怎麼辦呢?就讓她住在山上?”楚韻遠憂心忡忡,“如果咱們真的要謀大事,她可不能留在山上。”

“這好辦,”楚韻歌伏在窗上,如同一個頑皮的孩子,“我開給大哥的清單中,要他在鎮上尋一座大宅子,大嫂和她將會住在山下。”

長出了一口氣,楚韻遠終於開懷了,連笑容都正常了許多,完全沒有細想爲什麼他將大嫂也派下了山,“小弟,你說咱們在這隱龍嶺要住到什麼時候?”

“二哥,咱們在這裡不會住很久,但這段時日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這裡不叫隱龍嶺嗎?咱們就在這嶺上安心的隱居吧!”楚韻歌白淨的面上露出一絲躊躇滿志的笑,“總有一天,咱們會離開這裡的。”

第7節 拋棄(下)第1節 焰火丹第3節 局勢第4節 不捨第2節 禪位(中)第6節 盔甲第7節 兵出險招第7節 知己知彼第1節 追蹤(上)第5節 星相第6節 僞裝第1節 醒悟第4節 掛冠第2節 突現第7節 兵出險招第6節 勇氣(中)第6節 拋棄第3節 針鋒相對第1節 光蔭似箭第6節 計中計(上)第6節 拒絕第1節 恐慌第7節 溺愛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惺惺相惜第2節 檀溝之會第5節 平靜(下)第4節 招賢(上)第2節 惡魔第7節 勇氣(下)第1節 兵不厭詐(下)第7節 殘陽如血第5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下)第7節 綁架第4節 陰差陽錯第7節 預言第3節 兄弟如手足第1節 禪位(上)第7節 阻殺(下)第6節 匹夫之勇第2節 拒絕第5節 忠誠第7節 初見第4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中)第1節 光蔭似箭第4節 禍起蕭牆第3節 魯氏傳人第6節 反目(上)第5節 勇氣(上)第3節 自作自受第1節 密室(下)第5節 月耀九州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4節 不忘第1節 星殞第4節 不忘第5節 投桃報李第5節 摒棄第3節 禪位(下)第4節 不捨第3節 投靠第1節 相逢第4節 賭約(下)第5節 煙火第1節 光蔭似箭第7節 密室(上)第2節 私心第1節 百日(上)第5節 驚雷第2節 追蹤(中)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1節 密室(下)第2節 逼迫第7節 拋棄(下)第1節 復仇第7節 突變第6節 紅顏彈指老第3節 檀溝之會(中一)第4節 搶劫(中)第7節 厭惡第6節 血洗(三)第3節 唯心不易第6節 計中計(上)第6節 暗殺(中)第1節 拋棄(上)第4節 門第2節 龍隱(中)第1節 追蹤(上)第4節 邪念第6節 招賢(下)第6節 針鋒相對第7節 山雨欲來第7節 愛與恨第4節 烈火焚城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1節 反戈一擊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天衣無縫第5節 掩護
第7節 拋棄(下)第1節 焰火丹第3節 局勢第4節 不捨第2節 禪位(中)第6節 盔甲第7節 兵出險招第7節 知己知彼第1節 追蹤(上)第5節 星相第6節 僞裝第1節 醒悟第4節 掛冠第2節 突現第7節 兵出險招第6節 勇氣(中)第6節 拋棄第3節 針鋒相對第1節 光蔭似箭第6節 計中計(上)第6節 拒絕第1節 恐慌第7節 溺愛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惺惺相惜第2節 檀溝之會第5節 平靜(下)第4節 招賢(上)第2節 惡魔第7節 勇氣(下)第1節 兵不厭詐(下)第7節 殘陽如血第5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下)第7節 綁架第4節 陰差陽錯第7節 預言第3節 兄弟如手足第1節 禪位(上)第7節 阻殺(下)第6節 匹夫之勇第2節 拒絕第5節 忠誠第7節 初見第4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中)第1節 光蔭似箭第4節 禍起蕭牆第3節 魯氏傳人第6節 反目(上)第5節 勇氣(上)第3節 自作自受第1節 密室(下)第5節 月耀九州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4節 不忘第1節 星殞第4節 不忘第5節 投桃報李第5節 摒棄第3節 禪位(下)第4節 不捨第3節 投靠第1節 相逢第4節 賭約(下)第5節 煙火第1節 光蔭似箭第7節 密室(上)第2節 私心第1節 百日(上)第5節 驚雷第2節 追蹤(中)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1節 密室(下)第2節 逼迫第7節 拋棄(下)第1節 復仇第7節 突變第6節 紅顏彈指老第3節 檀溝之會(中一)第4節 搶劫(中)第7節 厭惡第6節 血洗(三)第3節 唯心不易第6節 計中計(上)第6節 暗殺(中)第1節 拋棄(上)第4節 門第2節 龍隱(中)第1節 追蹤(上)第4節 邪念第6節 招賢(下)第6節 針鋒相對第7節 山雨欲來第7節 愛與恨第4節 烈火焚城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1節 反戈一擊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天衣無縫第5節 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