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說書人 第四節 再說教導隊

教導隊的出現絕不是偶然和心血來潮的決定,它關乎到整支我黨領導下的軍隊的建設和轉型問題,十一分區的教導隊還沒有組建,爲了大家清楚下教導隊的作用,用例子補充說明下。

比如一分區教導隊,馬青山當副隊長、朱利當政委的時候,最好的時候保持在兩三百人的規模。當時一分區每個主力團(一團、三團、二十五團、二十團、三十四團)分別選送一個排四五十個戰鬥骨幹的規模,半年多時間一輪換。44年初,按照楊司令的設想,擴編爲“教導大隊”之後,44年的全年任務就是兩個:輪訓幹部和訓練部隊。可惜楊司令調到冀中,這個大培訓計劃半途而廢。

抗大二分校一大隊,鼎盛時期將近兩千人的規模(包括在冀中那一塊)。幾年來,有畢業的、犧牲的、下到各部隊的,42年到冀中,抗三團留下很大一部分人;43年與一分區合併的時候,還有千來人的規模。到44年,有跟着龍道權到一分區機關的,有跟着張行忠到保滿支隊的,還有跟着李中權、唐凱到冀東去的,分成了幾塊。

最後跟着沈圖到了一分區教導隊的,還有四百來人的規模,分爲三個連隊,每個連一百多人。雖然只有一個營的人數,但瘦死的駱駝大過牛,他們這個大隊始終是“團”的機構,大隊長、政委、政治處主任,一應俱全。那時沒有人能預測得到,這些學員後來的犧牲率、或者傷亡比例是最高的。

1945年9-10月。抗戰勝利之後,這些人陸陸續續的下倒了部隊。擔任連指導員、政治幹事的居多。但命運不好,內戰開始,大同、集寧一戰,傷亡率很高;更倒黴的還在於當時是一路撤退,凡受傷的。無力照顧,丟在戰場上、撤退途中的,比比皆是。抗大二分校出來的學生兵,都是政工幹部爲多,要在戰場上以身作則,衝鋒在前、退卻在後,技藝不精或運氣不好者,很快在槍彈中被淘汰出局。總是丟失傷員。難免會影響士氣,團營領導也很着急。懷柔防禦戰,團一級首長都出動了,盡最大力量搶救傷員,親自擡運下來。

可是不行,您還是撤退之軍,一路後退,人家傅作義軍都是騎馬的。您兩條腿走,還帶着大批傷員,那不是乾等着全軍覆滅嗎?帶不走的傷員。只好忍痛丟下,傅作義的報紙趁此大做文章,那刻薄的文字,據說連毛、朱看了都憤憤難忍。幾十年後得知,寫下那些刻薄文字的作者,還是一個身負特殊任務的中共地下黨員。

接着張家口撤退。淶源分配,最後一批學員也下了部隊。保北、保南、淶水、徐水戰鬥,八路軍是攻的一方,傷亡要大於守的一方。這一回,傷亡線到達了營一級幹部,那些軍校和教導大隊以前的學員,現在死傷殆盡,慘不忍睹。

教導大隊學員成大宗走的,是在1946年3月。那時早已經改編成了冀察軍區軍政幹部學校。46年1月重慶和平談判成功簽字,2月,晉察冀就開始相應和平號召復員軍隊。一時間,從主力部隊裁減下來的部隊戰鬥骨幹擠滿了冀察軍校,不下兩三千人,一個團的規模。當時郭司令還說:用這些人組成一個戰鬥團,其威力難於預料。

3月,冀察軍校奉命組建一個兩千來人的補充團,開往冀東。河北籍的老兵經驗豐富,都知道那不過是個“幌”,這個補充團的真正目的是去東北。抗戰八年,好不容易勝利了,面臨和平,故土難離,有誰願意遠離自己的家鄉呢?於是動員、號召表率,再動員……剩下的那些抗大老學員紛紛報名。就這樣,都走空了。

歸屬了冀察軍區管轄,不能再叫“一分區教導大隊”這個舊名字了,要改爲新名。最初的名稱是“冀察軍區教導隊”,沒有“大”了,宣佈命令的時候依舊是團一級編制,同在一分區時期一樣。但一分區過去的人們還習慣上稱呼“教導大隊”。以後在冀察軍區、冀察區黨委、冀察行署的稱呼中,包括今天出現的回憶錄,均以“冀察軍區教導大隊”來稱呼。

按照慣例,有自己的部隊纔會有教導隊一說。因爲成立教導隊的目的就是培養部隊的戰鬥骨幹爲基層幹部。如果部隊屬於各軍分區,冀察軍區是光桿司令,下面沒有直屬的部隊,那冀察軍區要這個教導隊有什麼用?

所以一分區教導隊一到李各莊,冀察軍區參謀長易耀彩就上門來訪,召集團營兩級幹部座談,打消了教導隊幹部們的顧慮。參謀長易耀彩傳達的郭天民司令的計劃說,根據晉察冀軍區的命令,原屬各軍分區的主力團,今後統一由冀察軍區司令部指揮調動,各軍分區只保留區隊、支隊、縣大隊一級的地方部隊。

沒有了主力部隊,以後,各軍分區自己的教導大隊都將被取消。冀察軍區建立自己的教導隊,是爲了培養與各軍分區教導隊培養目標不同的更高一級的指揮員。易參謀長還說,很快,十一軍分區、十二軍分區、十三軍分區的教導大隊也將合併到李各莊,成爲冀察軍區教導隊的一部分。易參謀長說,到那時,整個教導隊將人數劇增,學習時間也將像過去的抗大二分校一樣延長,培養出來的對象將是連長、排長、班長三級。

易參謀長最後說,冀察軍區一成立,你們一分區教導大隊就最先被調進來,以後,其它軍分區教導大隊合併進來,你們就將是元老了。你們看,冀察軍區就在十一軍分區的地盤上,連十一軍分區教導大隊還在外面呢,郭天民司令可是最看重你們的。

教導隊到李各莊,屁股尚未坐暖,連住房還沒有號齊,另一驃百餘人的隊伍也尋到了李各莊,號稱十三軍分區教導隊,要冀察軍區教導隊接收並解決吃住問題。從趙各莊到李各莊,原本沿途設有幾重崗哨。但崗哨沒有經驗,一聽說是教導大隊的,沿途一律放行,所以這一隊人很容易就闖進來了。

從原來一分區的教導大隊改編成的“冀察軍區教導大隊”存在了不到一年時間,45年5-6月,晉察冀軍區指揮的大反攻開始,冀察軍區所屬各軍分區不斷擴大部隊。原來,在42年以後化爲的地方部隊又重新升格爲主力部隊,原來被裁減只有幾個連隊的“小團”現在重新擴編爲十來個連的“大團”,部隊人多了,基層受過系統教育和培訓的連排幹部極度缺乏,於是,受過幾個月訓練的教導隊學員成了寶貝,不斷補充進新成立的部隊。不僅僅是一分區的部隊,也包括十一軍分區、十二軍分區、十三軍分區的部隊。

教導大隊原來下設的兩個大隊,一分區學員大隊和抗大二分校學員大隊,很快就顯示出畢業的學員不夠使了。當時郭天民發佈命令,除了用基層幹部的部隊按照一比一的數量送進來新的學員,而且,把當時根據地(冀察軍區管轄範圍之內的)剛畢業、還沒畢業的,和已經畢業在縣鄉政府工作的中學生都招收了進來,這部分人大的二十來歲,小的十五六歲,總計有兩三百人,組成了一個新的學員大隊。

最後再說一句,當年,1944年9月,晉察冀軍區成立四個二級軍區的本意,是希望這四個二級軍區能直接指揮各軍分區的主力團共同戰鬥。但一直到1945年8月,大反攻之前,將近一年的時間,各軍分區主力部隊依舊都是自己在指揮,各自分散作戰。冀察軍區的領導當時希望能直接指揮各軍分區主力部隊的願望,直到1945年10月,成立了野戰軍縱隊一級機構的時候才真正體現了出來。

換句話說,當年真正實現了跨軍區指揮調動的軍隊,到頭來,也只有一個幾百人的冀察軍區教導大隊而已。這一小支非常規部隊,成爲當年冀察軍區領導手中唯一能調動的機動力量。如果沒有了這一小支非常規部隊,冀察軍區指揮機關基本上就是一個沒有自己基本部隊的光桿司令。

當年楊成武奉調冀中軍區,臨走時一同帶去幾十名一分區幹部,分別任命爲冀中軍區、下面所屬各軍分區、各軍分區武裝部隊的領導人。細想起來,這真是一個英明的決定。他若開口調動軍隊,老部下豈能不聽他的?

從打了八年的游擊戰上升爲正規戰,一個軍隊走上正規化道路,你當是那麼容易的嗎?

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四節 別樣的山頭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3節 一絲冷笑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一節 商人大佐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一節 被人訓了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四節 全開打了!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四節 光膀子的好處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二節 10套舊軍服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四節 太執着了不是好事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2節 鏟子猴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二節 一個都不能剩下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節 火燒軍馬場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二節 10套舊軍服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二節 人的問題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二節 鬼子瘋了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一節 兩軍相逢第168章 故伎重演 補充說明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168章 故伎重演 第二節 困獸猶鬥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三節 驅鬼不是鬧着玩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三節 井上隊長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二節 買路錢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二節 銀項圈第21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留一個殺一個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四節 武士的憤怒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三節 抗大與遊雜第4章 夜審 第一節 小嘀嗒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二節 鬼子的糊塗賬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一節 “英雄”閒職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三節 賽社火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一節 筆桿子來了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一節 變數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二節 飛機的時間差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二節 奇貨可居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二節 財物和鋤奸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一節 鬼子也怕鬼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四節 鬼影第107章 鳩巢鵲佔第四節 大年三十來拜年呢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四節 國共這點事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三節 有病得治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三節 黃大牙第2節 彈棉花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第19章 四十八個 第一節 打草驚蛇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四節 落地的鳳凰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一節 論演員的修養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四節 名列第一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四節 民心所向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三節 訓練心得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四節 地雷陣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二節 火上澆油第3節 出發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 第一節 血戰新城子第45章 第三節第80章 亂燉第三節 守城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二節 紅旗不倒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一節 出早操第165章 走西口 第二節 俺沒來過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一節 聲淚俱下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第33章 第三節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3節 查!一定要查!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四節 針尖對麥芒第191章 空城計 第二節 討厭的黴雨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四節 狗蛋子!快跑!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一節 又來一路惡神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一節 第三次羣架第37章 第二節第80章 亂燉第一節 亮個相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二節 鬼子瘋了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四節 就在眼前!第5章 通天河 第二節 半條毛毯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楊棒子是咋成猛人的?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一節 血統論第35章 第二節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四節 轉移開始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第四節 誰在說謊?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四節 炕塌了
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四節 別樣的山頭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3節 一絲冷笑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一節 商人大佐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一節 被人訓了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四節 全開打了!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四節 光膀子的好處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二節 10套舊軍服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四節 太執着了不是好事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三節 大頭鞋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三節 死心眼子第2節 鏟子猴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二節 一個都不能剩下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節 火燒軍馬場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二節 10套舊軍服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四節 土地問題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二節 人的問題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二節 鬼子瘋了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一節 兩軍相逢第168章 故伎重演 補充說明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168章 故伎重演 第二節 困獸猶鬥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三節 驅鬼不是鬧着玩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三節 井上隊長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二節 買路錢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二節 銀項圈第21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留一個殺一個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四節 武士的憤怒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三節 抗大與遊雜第4章 夜審 第一節 小嘀嗒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二節 鬼子的糊塗賬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一節 “英雄”閒職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三節 賽社火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一節 筆桿子來了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一節 變數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二節 飛機的時間差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二節 奇貨可居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二節 財物和鋤奸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一節 鬼子也怕鬼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四節 鬼影第107章 鳩巢鵲佔第四節 大年三十來拜年呢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四節 國共這點事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三節 有病得治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三節 黃大牙第2節 彈棉花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第19章 四十八個 第一節 打草驚蛇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四節 落地的鳳凰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一節 論演員的修養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四節 名列第一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四節 民心所向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三節 訓練心得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四節 地雷陣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二節 火上澆油第3節 出發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 第一節 血戰新城子第45章 第三節第80章 亂燉第三節 守城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二節 紅旗不倒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一節 出早操第165章 走西口 第二節 俺沒來過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一節 聲淚俱下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第33章 第三節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3節 查!一定要查!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四節 針尖對麥芒第191章 空城計 第二節 討厭的黴雨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四節 狗蛋子!快跑!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一節 又來一路惡神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一節 第三次羣架第37章 第二節第80章 亂燉第一節 亮個相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二節 鬼子瘋了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四節 就在眼前!第5章 通天河 第二節 半條毛毯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楊棒子是咋成猛人的?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一節 血統論第35章 第二節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四節 大人物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四節 轉移開始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第四節 誰在說謊?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四節 炕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