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二節 閻王爺和各級領導

這豐都大帝平時不怎麼親自辦公,鬼魄們的案子啥的一般都是交給老百姓說的閻王爺去管,這閻王爺可不是一個人,是十個人,其中第五殿王的名號裡有“閻羅”二字。

十王:

冥京十王慈仁真君金定玄通天尊案下冥京十王宮

一殿秦廣大王泰素妙廣真君金案下玄明宮

二殿楚江大王陰德定體真君金案下普明宮

三殿宋帝大王洞明善靜真君金案下紂絕宮

四殿五官大王玄德靈真真君金案下太和宮

五殿閻羅天子最勝耀靈真君金案下紂倫宮

六殿卞成大王寶肅昭成真君金案下明辰宮

七殿泰山大王神變萬靈真君金案下神化宮

八殿平等大王無上證度真君金案下七非宮

九殿都市大王飛魔演慶真君金案下碧真宮

十殿轉輪大王武化威靈真君金案下肅英宮

陰間十王與豐都鬼宮同時產生,是中國傳統道教與外來佛教中西合璧的共同產物,尤其老五閻羅王,閻魔,即琰摩、琰摩羅,原系梵語的譯音,是從印度搬過來的地道外國人,不知怎麼成爲掌管中國人生死的要害領導。

中國的道教原有東嶽大帝來主宰人間的生死之勢,自佛教入主中原,閻王代替了東嶽大帝的職能。閻王原是古印度神話中陰間的主宰,有兄妹雙王之說,稱兄治男魂。妹治女魂。以閻王作爲陰間的主宰。掌管地獄輪迴。大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

原來閻王只有一人,由治事分現爲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唐代時,就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並由其統率五嶽衛兵之說,同時也有地獄分爲十殿,十殿均有主,稱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號。合稱十殿閻王。

在人世間流傳,閻羅王是個永久性的職位,由於閻羅王的公正和鐵面無私,要遠遠強於人間的官吏,所以冥司的十殿君王從不曾更換過,“閻王註定三更死,絕不留人到五更。”你可以收買人間的高官,卻無法收買陰間的閻王。

各殿的詳細情況如下:第一殿秦廣王蔣,二月初一日誕辰(一說爲二月初二日),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統管吉凶。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專司活大地獄,即寒冰地獄。第三殿宋帝王餘,二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黑繩大地獄。第四殿五官王呂,二月十八日誕辰,專司合大地獄,即血池地獄。第五殿閻羅王包,正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叫喚大地獄。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專司熱鬧地獄,即肉醬地獄。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專司大熱鬧大地獄,即悶鍋地獄。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鐵網阿鼻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覈定等級,發往投生。投生時,開載胎卵溼化,男女壽夭,富貴貧賤,並於每月匯知第一殿秦廣王處註冊。凡發往投生者,均由孟婆神灌飲迷魂湯,使其忘記前生之事。

各位別嫌俺囉嗦,其實寫抗戰時期裡的那些黨內的事情呢,也是爲了正視聽的,既然有機會放上去文字,就得利用好這個機會,儘量地把所學捧給大傢伙,也算是普及知識不是嗎?回頭有機會各位和老外聊天了,人家說起這個教那個神的,人家問了你中國的本土宗教是啥啊?有啥神啊?有啥故事啊?一問三不知,那不是丟咱老祖宗的臉面嗎!

其實咱中國的這道教,就主要神仙的分類和職能,就絕對傲視其他宗教的,而且這些神仙絕大多數都分管着和咱們息息相關的生活,從管竈臺的竈王爺,到管人功名的文昌等等,你能發現,但凡是這世間一切能看到的聽到的,都有神管了!有意思不?

道教爲來自中國民間的神仙排座次,分派職位,分別作傳,記錄在案,這些道教的神仙也是分品級的。一般說來,學道者的最高追求是升至最高尊神元始天尊所居的大羅天成大羅金仙。依照道經《太真科》,道教的諸神共分爲九品:

第一品九天真王,第二品三天真皇,第三品太上真人,第四品飛天真人,第五品靈仙,第六品真人,第七品靈人,第八品飛仙,第九品仙人。

王重陽等內丹家常將仙分成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和鬼仙五個級別。

你看,從最高的天界大神,然後是宇宙星辰,山川尊神,位極人神,地方散仙,都被道教收編的各類雜神,而那些狐精鬼怪等等,還在未入品級之列。

其中,最高一個境界和等級的神仙是天神,道教的天神就是生活在天上的神仙,是道教諸神中地位最高的神仙,也是道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教天神的基本特徵就是生活在天國一般的極樂世界當中,長生不死,而且有主宰、創造、管理整個世界的神通力量。道教中的天神就是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然後依次排列就是玉皇大帝,以及他的臣屬星辰扶桑大帝、東王公、西王母、玄天上帝、東華帝君、北斗星君、南鬥星君、太白金星等等。

道教歷史上位居仙列的先哲有:廣成子、黃帝、老子、關尹、莊子、列子、張道陵、魏伯陽、黃初平(黃大仙)、葛玄、葛洪、許遜、魏華存、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孫思邈、司馬承楨、成玄英、吳筠、杜光庭、潭峭、陳摶、王文卿、張繼先、陳景元、北五祖(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南五祖(張紫陽、石泰、薛式、陳楠、白玉蟾)、北七真(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張三丰、杜道堅、李道純、張宇初、陸西星、王常月。

中國是有着數千年曆史的農耕社會,咱們中國的祖先崇拜神仙也至少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以至於幾乎每個老百姓都是從相信神仙那裡走過來的。神仙是每個農民自己,也是幾乎每一個家庭的精神寄託。神仙是中國農民祖先的化身,是中國這塊蒼天和土地的化身,自古以來中國的農民沒有神仙就無法過上正常的日子,所以在歷史上,一個沒有神仙的中國農家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道教是我國現有的五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中,信教人數最少的一個宗教。但中華民族從古流傳至今的各種民族風俗中,卻帶有道教的痕跡最重,也就是說,道教的宗教色彩遺留給中國的傳統風俗最強烈。

這毫不奇怪,因爲只有道教纔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只有道教才與有着五千年的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同源同宗、同一個淵源脈絡。所以也許更應該說,在道教的身上,有着強烈濃厚的中華民俗的痕跡和影響。

例如,正月初一過新年、放爆竹(順便提一句,火藥也是道士的發明,是道士在煉丹時的意外發現)、春節拜年時的壓歲錢(壓祟錢)、正月初五“破五”接財神、元宵節(上元節,同時也是道教祭祀東皇太乙的日子)。

在有些著作中,將道教歸結爲因積德行善而創立的宗教,也有不少宗教學者,將道教歸結爲一種避世、遁世的人生觀,許多的道教中人自己也是這樣認爲的,這個認識是不正確的。道教在中國歷史上成立之初,原本是一個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民衆宗教,它有着強烈的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的色彩。

你只要仔細研究一下道教的前身——五斗米教的追求目標和運作方式就明白了。道教貴生,重視生命,“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最明顯特徵。隨着歷史的發展,道教中歷代的知識分子們,將道教一步步引導到追求長生的神仙信仰,黃老學說淡化,老莊學說勝出,道教建立起了後來的形象。隨着佛教在中國的引入和影響,道教積德行善的宗教特徵才日益明顯。

其實說到本質上,積德行善也是當代每一個宗教的最基本特徵。沒有積德行善這個本質的特徵,這個宗教的存在基礎也就消失了。在這個積德行善的基礎上,俺本着傳播老祖宗知識的本意依次介紹評價一下道教最主要和最常見的諸位尊神,以及它們的基本特點。

這個貌似不觸犯禁忌!(……)

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四節 高低之分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四節 買個皮球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三節 水挺深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第二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二節 開會去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四節 天亮了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四節 刺眼的白布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一節 沒錢可不行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補充誰開的八路軍抗戰的第一槍第4節 黑槍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一節 出早操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一節 百里奔襲第43章 第二節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二節 大山是中國人的!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節 六十發子彈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211章 蛇出洞了 第一節 地圖和焚屍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四節 調查組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二節 誰是敵人?第93章 善守者第三節 奇怪的傷兵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56章 常家渠 第一節 僅僅是巧合嗎?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四節 老外第3節 查!一定要查!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第35章 第二節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四節 時勢造英雄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一節 第三次羣架第4章 夜審 第二節 傷兵第69章 特別調查員第三節投鼠忌器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一節 紅粉也英雄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四節 腳是自己的第226章 靜坐戰 第二節 各忙各的第2節 一更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一節 被人訓了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二節 第一天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一節 一瓢水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第48章 第三節第2節 寶貝第36章 第四節第3節 刮皮匠人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四節 十四比六第48章 第三節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四節 想走也不容易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44章 第四節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二節 買路錢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四節 時勢造英雄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四節 日子要一天一天過第148章 火中取栗 第三節 大官太太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一節 是福不是禍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191章 空城計 第一節 如狼似虎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二節 第一天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四節 就怕賊惦記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第一節 洗不掉的“俘”字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二節 賭博害人補充之朱遵斌案與陳正湘3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一節 榜樣的力量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二節 一劍封喉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三節 輪上誰算誰!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一節 欲哭無淚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二節 老槐樹第191章 空城計 第一節 如狼似虎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三節 浪人的憤怒第80章 亂燉第三節 守城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節 花腔第56章 常家渠 第四節 厚黑的善心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四節 道義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一節 唐家花園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三節 紅線第2節 白旗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三節 秋樹灣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一節 恩將仇報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二節 要變天啊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三節 戰術運用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四節 一斤雞蛋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一節 鬼子跳崖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四節 心結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1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一節 刺刀對獵刀第76章 教學課第一節兵無常勢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一節 瞧稀罕嘍!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一節 雪夜上後山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節 行家裡手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一節 欲哭無淚第30章 一公里 第一節 人多不好抓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四節 新野之劉備
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四節 高低之分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四節 買個皮球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三節 水挺深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第二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二節 開會去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四節 天亮了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四節 刺眼的白布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一節 沒錢可不行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補充誰開的八路軍抗戰的第一槍第4節 黑槍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一節 出早操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一節 百里奔襲第43章 第二節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二節 大山是中國人的!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節 六十發子彈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211章 蛇出洞了 第一節 地圖和焚屍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四節 調查組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二節 誰是敵人?第93章 善守者第三節 奇怪的傷兵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56章 常家渠 第一節 僅僅是巧合嗎?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四節 老外第3節 查!一定要查!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第35章 第二節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四節 時勢造英雄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一節 第三次羣架第4章 夜審 第二節 傷兵第69章 特別調查員第三節投鼠忌器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一節 紅粉也英雄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四節 腳是自己的第226章 靜坐戰 第二節 各忙各的第2節 一更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一節 被人訓了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二節 第一天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一節 一瓢水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第48章 第三節第2節 寶貝第36章 第四節第3節 刮皮匠人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四節 十四比六第48章 第三節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四節 想走也不容易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44章 第四節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二節 買路錢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四節 時勢造英雄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四節 日子要一天一天過第148章 火中取栗 第三節 大官太太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一節 是福不是禍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191章 空城計 第一節 如狼似虎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二節 第一天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四節 就怕賊惦記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第一節 洗不掉的“俘”字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二節 賭博害人補充之朱遵斌案與陳正湘3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一節 榜樣的力量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二節 一劍封喉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三節 輪上誰算誰!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一節 欲哭無淚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二節 老槐樹第191章 空城計 第一節 如狼似虎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三節 浪人的憤怒第80章 亂燉第三節 守城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節 花腔第56章 常家渠 第四節 厚黑的善心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四節 道義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一節 唐家花園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三節 紅線第2節 白旗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三節 秋樹灣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一節 恩將仇報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二節 要變天啊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三節 戰術運用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四節 一斤雞蛋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一節 鬼子跳崖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四節 心結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1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一節 刺刀對獵刀第76章 教學課第一節兵無常勢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一節 瞧稀罕嘍!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一節 雪夜上後山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節 行家裡手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一節 欲哭無淚第30章 一公里 第一節 人多不好抓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四節 新野之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