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圖說天機變

李創等人一面賑濟災民,一面出臺政策,免去百姓賦稅三年,若從軍則另加薪餉。一面等候紅娘子的消息,一面攻打着周邊州縣。

看着很好救的李信還沒過來,叫人感覺很難尋找的宋獻策倒是先來到了李創大營。

聽到宋獻策已經到來的消息,李創當即率領衆將出營迎接。

只看到宋獻策身材矮小,手握柺杖,杖頭掛着爲人算命的幌子,青色面巾罩頭,越發將精瘦的臉襯得像只猿猴。身穿灰色寬大道衣,前行之時身體一左一右的搖晃,雖然不是哪麼明顯,亦發令看起來像只精明的猴子奔跑於樹木草叢之間。

雖身有殘疾,宋獻策走起路來去是氣宇不凡,談笑間儒雅有趣,文采比哪模樣不知要高多少倍。

衆人自是一番寒暄,李創便與牛金星、宋獻策共用了午飯,飯後李創便請宋獻策與牛金星到書房之中暢談起義之事。

此時的李創住的是當初一個逃跑的鄉紳的大院子,福王府他卻是極不願意住進去。因爲高桂英等家眷還住在商洛山中沒有趕過來,院落中不免有些冷清,李創卻也樂得其所,難得地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叫自己少有地靜下來思考未來。

正好劉宗敏此時無事,便一同跟了過來,等大家都坐好後,李創微笑道:“久聞宋先生走遍天下,遍訪三山五嶽之地,非常有見識,又熟讀四書五經,常研究兵法戰陣。能得到先生前來相助,不僅是自成的榮幸,也是我義軍各部的榮幸。自成想請教先生,我們該怎樣訓練一支強有力的隊伍,早些推翻大明江山,叫百姓安享太平盛世?”

宋獻策說道:“獻策生於亂世,半生飄零江湖之中,至今尚一事無成,如今能得到闖王賞識,令常伴左右,自當極盡效忠之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勵兵秣馬之事,容獻策慢慢貢獻我的見地,以供闖王參考。今天初次拜謁闖王,有個不成樣子的禮物要獻給闖王,在獻禮物之前,還請闖王受獻策三拜。”

宋獻策非常有層次地控制着幾人的情緒,當即離座跪倒在地,朝李創虔誠地拜了三拜。

李創趕緊起身還禮,將宋獻策給扶了起來,劉宗敏見到如此場面,亦隨着牛金星站了起來。

牛金星與宋獻策本爲故交,提前已然預知宋獻策想說什麼,但是對於宋獻策的依據卻不可知,宋獻策起身之時,當即便拉住他的袖子說道:“兄弟你倒是說說,我們闖王到底會不會得到萬民朝拜,若是有卻又在何時?”

宋獻策亦是激動地說道:“有,當然有,闖王之名以應驗圖讖,實屬萬兆之大吉,必然能取得天下,此事已呈必然之勢。”

對於宋獻策江湖術士的口吻,李創只微微一笑,沒想到竟然招來一個靠迷信騙吃喝的,細想下來他很有可能將袁天罡、李淳風的《推背圖》給拿出來,便很有深意地瞧了邊上的劉宗敏一眼。

劉宗敏當即會意,哈哈朗笑道:“宋先生啊,別與老劉在這兒兜圈子了,這事從何而來,還請先生說個明白,可不能專門玩這拍屁股的功夫。”

宋獻策聽後大笑道:“劉爺誤會了,此等大事,獻策豈能胡言亂語,盡說些奉承的話,若劉爺認爲獻策只是來打秋風的江湖術士,獻策真會慚愧地找個地縫鑽進去。”

“宗敏就是個爽快實誠的人,話說的有些粗俗,還請先生勿怪,”李創依然保持着獨有的微笑,心中不免對宋獻策來了興趣,倘若他真能推算出多年後的事,此人還真有一番真本事,就這忽悠人的功夫,絕對比老趙還要高上幾倍。

宋獻策當即清了清喉嚨,將長長的衣袖往裡掂了幾下,泰然坐直了身子,向李創抱拳說道:“獻策雖終年流浪江湖,但此事卻是人們常說的天機,正所謂天機不可泄露,在沒遇到上應星辰之主,沒到應驗時機的時候,是不能輕易說出來的。隨便說出來不但會亂了世道,亦是橫遭天譴。今日能拜謁闖王,正是說出天機的好時候。”

“哈哈哈,先生是否從《推背圖》得出的結論,自成不願聽什麼大明氣數已盡,上應真命天子之說,若真是如此,先生還是不要說了,”看到宋獻策傲然而立的樣子,李創心中實有噁心的感覺,起身道,“牛先生與宗敏多陪陪宋先生吧,自成先出去走走。”

宋獻策見李創起身要走,慌忙跳下座位擋在李創身前,說道:“結論卻是從此圖得來,但獻策得到的圖本卻有所不同。”

“有何不同?”《推背圖》在民間廣爲流傳,亦被許多別有用心之人塗抹的不成樣子,雖然說不出都有誰,李創對這種迷信的說法終是沒有興趣。

“獻策所得,本是最古老的手抄本,名爲《讖記》,亦是有圖有詩句,但是次序卻與別本大有不同,其中有一圖極爲重要,還請闖王賜予機會,待獻策說個明白。”

“哈哈哈,好,自成便將這個機會給你,倘若敢有半句欺矇,還請宋先生別謀高就,”正所謂敲山震虎,對於宋獻策的反應,李創非常滿意,卻也不想被他給忽悠住,只想表明對江湖傳言的立場而已。

“好,好!”此時宋獻策已然傲氣全無,嘴中連連答應着,柺杖都沒用,便跑出去從僕人手中拿過包裹,再次左右搖晃着走了進來。

“宋先生,這圖到底是怎麼畫的,又是怎麼寫的,還請先生說個明白,”看到宋獻策直急的冷汗流淌,卻顧不得擦上一下,劉宗敏不免對這事來了興致。

宋獻策乖巧地說道:“這圖是怎麼畫的,詩句是怎麼寫的,獻策光用嘴說,也不能證明他的存在,現在獻策有實物爲證,闖王看後便會明瞭。”

宋獻策雖然心急,卻不慌張,轉眼自包裹中取出一本用藍布裱起的線裝書來。

劉宗敏一看當即笑道:“這不是佛教的《金剛經》嗎?見秀哥哥身邊便有一本,難道你們說的‘天機’,竟然藏在這經文中不成……”

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137章 星爺的豪情第130章 開你孃的蛋第4章 行軍襄陽第108章 誰的責任第48章 南下太行第165章 兩個傻蛋第62章 情同手足第48章 南下太行第49章 螳螂捕蟬第95章 轎伕傳奇第71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事有不妙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45章 血流成河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47章 遍地狼煙第74章 夜訪總督第33章 逝者如斯第160章 值得走一趟第68章 嗜血人龍第149章 誰也奪不得第24章 我仁你不義第13章 李信與紅娘子第85章 防不勝防第6章 一擲驚魂第13章 老頭何在?第17章 孰對孰錯第70章 谷底秦音第54章 此路不通第17章 孰對孰錯第56章 其樂融融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33章 青春萌動的叛逆第21章 事有意外第8章 福兮禍兮第6章 心存芥蒂第9章 做人的底線第88章 再謀前路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146章 孰強孰弱第13章 老頭何在?第22章 造誰的反第23章 最後一個願望第126章 兩個消息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23章 無法任性第14章 誰是魔王?第95章 轎伕傳奇第10章 再見牛金星第95章 轎伕傳奇第27章 火器的短腳第87章 瘋狂汝寧第40章 軍機要事第16章 難纏的女人第30章 自有揣度第34章 飛的感覺第6章 洛陽街頭第31章 帶着大炮去戰鬥第46章 水漫開封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61章 赤膽忠心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68章 哪一聲保重第153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25章 誰是真愛第6章 一擲驚魂第39章 柴稀米貴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20章 落魄的人生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81章 誰的援兵?第82章 慷慨就義第39章 柴稀米貴第3章 一路向前衝第8章 放虎歸山?第8章 福兮禍兮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11章 機會!機會!第8章 放虎歸山?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9章 機會自己掌握第14章 誰是魔王?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22章 如何是好?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11章 潔身自愛李自祥第39章 柴稀米貴第25章 兩個少年第49章 螳螂捕蟬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38章 粉墨登場第61章 赤膽忠心第96章 無路可退第152章 絕望的荒涼第20章 隨機應變
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137章 星爺的豪情第130章 開你孃的蛋第4章 行軍襄陽第108章 誰的責任第48章 南下太行第165章 兩個傻蛋第62章 情同手足第48章 南下太行第49章 螳螂捕蟬第95章 轎伕傳奇第71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事有不妙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45章 血流成河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47章 遍地狼煙第74章 夜訪總督第33章 逝者如斯第160章 值得走一趟第68章 嗜血人龍第149章 誰也奪不得第24章 我仁你不義第13章 李信與紅娘子第85章 防不勝防第6章 一擲驚魂第13章 老頭何在?第17章 孰對孰錯第70章 谷底秦音第54章 此路不通第17章 孰對孰錯第56章 其樂融融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33章 青春萌動的叛逆第21章 事有意外第8章 福兮禍兮第6章 心存芥蒂第9章 做人的底線第88章 再謀前路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146章 孰強孰弱第13章 老頭何在?第22章 造誰的反第23章 最後一個願望第126章 兩個消息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23章 無法任性第14章 誰是魔王?第95章 轎伕傳奇第10章 再見牛金星第95章 轎伕傳奇第27章 火器的短腳第87章 瘋狂汝寧第40章 軍機要事第16章 難纏的女人第30章 自有揣度第34章 飛的感覺第6章 洛陽街頭第31章 帶着大炮去戰鬥第46章 水漫開封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61章 赤膽忠心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68章 哪一聲保重第153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25章 誰是真愛第6章 一擲驚魂第39章 柴稀米貴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20章 落魄的人生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81章 誰的援兵?第82章 慷慨就義第39章 柴稀米貴第3章 一路向前衝第8章 放虎歸山?第8章 福兮禍兮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11章 機會!機會!第8章 放虎歸山?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9章 機會自己掌握第14章 誰是魔王?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22章 如何是好?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11章 潔身自愛李自祥第39章 柴稀米貴第25章 兩個少年第49章 螳螂捕蟬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38章 粉墨登場第61章 赤膽忠心第96章 無路可退第152章 絕望的荒涼第20章 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