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使臣蘭飛

一個人抱着琴出發了,路程並不是很遠,騎馬一天就到了。來到東川陣前城門,因爲我只是一個人所以他們沒有對我發動攻擊,只是在城牆上警惕的觀察着。

我準備彈中國那首著名的古琴曲《流水》(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爲兩曲。至宋,分高山爲四段,流水爲八段。),其實中國古琴曲中我也只會這首,曾跟風的聽過一段時間,也就大概記住了這首。

我之所以選擇這首曲子是因爲,它運用各種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就直接點明瞭我此行要談的內容,以律將軍的睿智應該能明白。而曲子的蘊意,以律將軍的思想智慧應該理解得比我更深刻,我相信這首打動着中國兩千多年的曲子肯定也能打動他。

席地盤腿而坐,把琴放在腿上,摒棄一切雜念,先將曲子在腦子裡過一遍將身心都投入到裡面,我知道自己的琴技稱不上絕好,所以想要把曲子彈好只能用心。那淙淙的山泉,潺潺的溪水,滔滔的江河,在指尖下匯成滾滾洪流,一瀉千里……我的心也跟着那流水蜿蜒、跌宕、洶涌澎湃,彈完後仍沉浸其中。

“你是何人?爲何在我軍前彈琴?”一個聲音驚醒了我,擡起頭,一個東川士兵站在我面前。

我放下琴站起來:“我是西嶽皇上所派使者蘭飛,特來拜見你們的律將軍。”說完從懷裡拿出一封信遞給他,這是來之前院長老先先寫給我交給律將軍的,據說他們在政治之外有着不錯的私交。

士兵拿着信去回報,兩刻鐘(半小時)後再來請我進城,第一步算是順利成功了,不能表現出焦急,所以我沒有問要帶我去哪裡,不知道能不能直接見到那律將軍。

把我領到一小院外,又換了另一守門士兵領我進去:“請進,律將軍在裡面。”

進屋就看到一身着軍袍留着長鬍的人坐在前方一矮桌後,看着年紀與齊將軍相仿,雖穿着戰袍但看起來儒雅更勝於威武,若不是那雙犀利充滿威懾力的眼睛,很難將他與那手握千軍萬馬的威猛將軍聯繫在一起。與齊將軍形容的差不多,應該是東川律將軍本人沒錯。下方站着四個身穿戎裝的軍人,看打扮應該是副將軍師之類的吧。

“蘭飛拜見律將軍。”我按禮節行禮。

“蘭飛,怎麼從未聽過西嶽朝中有這麼個人?”凌厲的目光打量着我。

“我是柯先生的學生,臨時受命,還未入朝爲官。”

“哦?西嶽皇上派你來所爲何事?”

“議和,皇上希望能與東川進行和平談判。” 我把議和書拿了出來,“這是草擬的議和書。”

一個副將過來接遞上去。

“哼,你們能有什麼條件來跟我們談判。”其中一位副將嘲諷着。

能做主的人又不是他,我沒有理會。

律將軍仔細的研看着那份議和書,眉頭越皺越緊,表情也越來越嚴肅。

終於他擡起頭看我:“這開河修渠並非簡單之事,如果開挖不當,沖毀河堤那後果可是不堪設想。”

“這河渠要從何開挖、該如何修建,柯先生已經畫好圖,作了詳細計劃,相信以柯先生的才學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真要實施可以再招集些兩國的這方面的能人進行完善,不過我想若真要把這件事做好絕對少不了柯先生幫助。”向他們表明了我們的誠意,同時也強調了沒有柯先生這件事絕對完成不了,所以他們不可能與皇叔有同樣的合作。

律將軍沒有說話,又一名副將一臉輕視的看着我:

“誠王爺承諾給我們兩個城池,只要我們拖住齊將軍的大軍,助誠王爺奪得帝位就能得到兩個城池,又何必勞民傷財的去修挖什麼河渠?”他慢條斯理的說。

我同樣回以他嘲諷的笑容:“誠王爺與皇上之間勝負未定,東川能否拿到那兩座城池還是未知,就算誠王爺饒幸得勝,他勾結他國出賣國地,必定也會引起全國上下的義憤與不滿。要想坐穩帝位穩定民心,他勢必會再想辦法把誠池奪回,如此一來兩國還是會挑起爭奪,這些將軍應該比我看更清楚吧。”

“修建河渠,看的也不是一時之失,圖的也不是眼前之利,而是爲了要造福兩國的子孫後代。”我最後強調。

律將軍的眼神略轉深沉,但仍未表態,想了一下我決定舉例說明再努力說服。

“一個國家想要得到長遠的發展與壯大,就不能只計較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你們東川河水乾涸、土地變沙,就是你們只顧眼前利益而造成的惡果。”想起以前遊歷各國時在東川看到的現象,他們土地沙化問題應該就是大量砍伐樹林用作耕地的造成的。

“哦?這事要如何解釋?”律將軍終於有了反應,其他四位副將,有懷疑,也有不屑。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天旱糧食減產,於是大家以蓄養牛羊來增加收入,牛羊多了草就少了,沒有了草根的連接凝固泥土就慢慢變成了沙,土地變沙無地種糧,於是又砍樹造田。草和樹都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的作用,如此做法是使情況越來越糟的惡性循環。再這樣下去,將有越來越多的土地變成乾旱的沙漠……”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據說中國古代的樓蘭古城,也是因爲大量砍伐樹木修建宮殿,導致土地沙化在而最終消亡的。

律將軍的表情凝重起來,其他四人臉上也沒有了蔑視與不屑。

“不過這也並非無法治理,只是要想治理恢復也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事情,治理之法也不是一兩句能說清楚的,如果能幫上東川百姓我願意把治理之法寫下來。”看來不能馬上說服這律將軍,我就必須想辦法留下來。

“好,本將軍在這先道謝了,看來西嶽真是人才濟濟呀。來人,給蘭使臣在院裡備間客房。”如願的被律將軍留了下來,議和之事看來他還要與其他將領商量才能做最後決定。

“蘭使臣膽量過人,才識出衆,你們皇上身邊還真是人才濟濟呀。”律將軍的誇獎讓緊張的氣氛放鬆了些。

“將軍過獎了……”

一會來人回報房間收拾好了,將軍命人帶我去休息,將軍把我安排在與他同一院子裡,應該是爲了確保我的安全。身體雖然疲憊,但精神仍很緊張亢奮,看到屋裡的桌上有紙筆,於是提筆把我知道的那些防沙固林的知識慢慢回憶寫下來。儘量寫得詳細全面,漸漸的屋裡的光線越來越暗,擡頭一看已經是傍晚。

“將軍!”門口傳來聲音,我連忙起身迎接。

“這議和之事我已修書稟明皇上,連同這議和書一起快馬加急送給皇上,最後如何還是要看皇上如何定奪。”律將軍一進來就告訴我這個好消息。

“謝律將軍。”離成功近了一步,這律將軍確實是個雷厲風行之人。

“這是我寫的一些治理土地沙化的方法,希望能有用。”我把寫好的十多頁紙遞過去。

“蘭使臣也是個言出必行之人呀,謝謝。”將軍大悅。

“將軍,酒菜擺好了。”來人稟報。

“請。”邀我入席。

席間將軍沒有談論任何公事,而是向我打聽那首古琴曲。

“此曲名爲《高山流水》,今日我彈的並非全部,只是《流水》部分,是我在遊學中一次偶然聽得,將軍若喜歡我可以把曲譜寫與您。”說實話若要我彈的話,我無法完全表現出其中的音韻,還是把譜子寫下來好些。

“不用寫,你邊說我邊彈。”命人把他的琴取來。

第一個晚上便與將軍在說曲奏曲中度過,相處得很愉快,算是個好的開始吧。

將軍承諾在得到答覆前不與我軍開戰,剩下的就是緊張的等待。將軍的小院很乾淨,乾淨到連棵樹都沒有,所以院裡每個角落都能看得很清楚,自然沒有刺客的藏身之處很是安全。進來之後我就沒有出院子,一個是爲了保證安全,另外也是爲了避開刺探軍情的嫌疑,現在我深切的體會到了度日如年的感覺。

每天除了照顧飲食起居的人,沒有其他人來打擾,將軍也是每日軍務繁忙,有時晚上過來跟問一些在看那份治沙計劃中不明白的問題。爲了減緩壓力讓日子時間過得快些,我在屋裡繼續完善着那份防沙固林計劃,但是我也是所知有限,寫了兩天也就寫不出什麼了。

拿着毛筆不知道還有什麼可寫的,心裡一直在想着給東川皇上的議和書不知何時能送到?齊將軍那邊把奸細找出來了沒有?到南澤求助的護衛能否安全到達?

在這邊塞想着戰爭與和平,想起來王昌齡的一首《塞下曲》,略作改動寫了下來: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青城。

昔日邊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無論哪個時代任何時空,戰爭所造成的傷害與災難都是一樣的,百姓的疾苦都是相似的……正想着律將軍進來了,跟在後面的侍衛還端着酒菜,原來又到晚飯時間了,不知道今晚將軍爲何有興致要與我共飲?

將軍看到了桌上詩,拿起輕念着,神情也隨着凝重起來,看我的眼神也多了幾分欽贊。

“這首詩能給我嗎?”

“當然。”

將軍沒有多說什麼把紙收好,對於戰爭的他的感受應該比我更深,酒菜已擺好入了席。

“這幾日我軍務繁忙貽慢蘭使臣了。”說罷端起一杯酒敬我。

“將軍客氣了。”我也端起酒一飲而盡。

放下杯子突然目光一凜看向我:“我接到軍報,南澤向兩國邊境增兵,蘭使臣認爲南澤是真要攻打我東川,還是隻是虛張聲勢爲西嶽解困?”

當然律將軍並不是真要問我的意見,而是在告訴我東川不是那麼輕易受騙的。

我從容的拿起酒壺把兩人的杯子酌滿:“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戰場上的虛實、真假還未發生,誰也無法完全肯定,東川都必須做好完全應對之策。即使南澤是爲了幫助西嶽解困假意出攻打,那也顯示了我國皇上威嚴仍在,雖然被圍困在城也仍然有能力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皇叔之勢恐怕也長不了多久,東川是否應該再仔細衡量到底與誰合作才能保證長久利益,才能真正爲百姓謀福!”

端起酒杯敬向律軍:“希望我們兩國能真正和平共處,讓兩國百姓安居樂業。”先乾爲敬了。

“看來這杯酒我是必須得飲了。”律將軍也一飲而盡。

其實我這也是個試探,這律將軍在朝大半輩子對皇上的決策總能揣測到一些,今晚他的到來不是興師問罪,也不是示威,讓我相信兩國的和談是有希望的。

第三十七章 不能放棄幸福第四十三章 烽煙起第四十八章 納 妃?第六十二章逝第三十四章 齊靜來訪第十章 身 世第十六章 和 親第六十五章結尾2自由第三十一章 將軍之女第五十六章 退敵之計第四十三章 烽煙起第四章學做生意第四十七章 回府第三十九章 釋懷第三十章 我要的尊嚴第三十九章 釋懷第三章 出 遊(已修)第十二章 清 醒第二十六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一章 穿 越(已修)第四十五章 噩耗第三十一章 將軍之女第二十二章 一起逛街第三十四章 齊靜來訪第五十四章 混 亂第十一章 父 親第三十一章 將軍之女第十五章 故 人第四十三章 烽煙起第五十五章謀朝篡位第十二章 清 醒第二十三章 夜 出第三十章 我要的尊嚴第二十八章 皇后的邀請第三十七章 不能放棄幸福第十一章 父 親第四十五章 噩耗第五十七章計劃出城第五十三章 對峙朝堂第五章 小 姨第五十八章出 城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十七章 出嫁準備第五十五章謀朝篡位第二十五章 再 遇第六章 救 美第四十四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四十七章 回府第十八章 拜 別第六十章使臣蘭飛第六十五章結尾2自由第二十四章 推銷計劃第十四章 西嶽王爺第五十四章 混 亂第十四章 西嶽王爺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十七章 出嫁準備第五十八章出 城第三十八章無情更比多情累第四十章皇上召見第十六章 和 親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五十八章出 城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十八章 拜 別第十章 身 世第四十九章 出府救災第五十二章 試農藥綁貪官第十二章 清 醒第一章 穿 越(已修)第三章 出 遊(已修)第三十四章 齊靜來訪第二十七章 一日記事第七章 邂 逅第二十一章 番外 宣熠瀾第二十八章 皇后的邀請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十一章 父 親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六十四章結尾1公主與王爺第四十四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七章 邂 逅第二十二章 一起逛街第六十章使臣蘭飛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三十二章 準備壽禮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二十一章 番外 宣熠瀾第三十二章 準備壽禮第四章學做生意第五十三章 對峙朝堂第四十七章 回府第六十章使臣蘭飛第二十一章 番外 宣熠瀾第六十四章結尾1公主與王爺第三十三章 將軍壽宴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
第三十七章 不能放棄幸福第四十三章 烽煙起第四十八章 納 妃?第六十二章逝第三十四章 齊靜來訪第十章 身 世第十六章 和 親第六十五章結尾2自由第三十一章 將軍之女第五十六章 退敵之計第四十三章 烽煙起第四章學做生意第四十七章 回府第三十九章 釋懷第三十章 我要的尊嚴第三十九章 釋懷第三章 出 遊(已修)第十二章 清 醒第二十六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一章 穿 越(已修)第四十五章 噩耗第三十一章 將軍之女第二十二章 一起逛街第三十四章 齊靜來訪第五十四章 混 亂第十一章 父 親第三十一章 將軍之女第十五章 故 人第四十三章 烽煙起第五十五章謀朝篡位第十二章 清 醒第二十三章 夜 出第三十章 我要的尊嚴第二十八章 皇后的邀請第三十七章 不能放棄幸福第十一章 父 親第四十五章 噩耗第五十七章計劃出城第五十三章 對峙朝堂第五章 小 姨第五十八章出 城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十七章 出嫁準備第五十五章謀朝篡位第二十五章 再 遇第六章 救 美第四十四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四十七章 回府第十八章 拜 別第六十章使臣蘭飛第六十五章結尾2自由第二十四章 推銷計劃第十四章 西嶽王爺第五十四章 混 亂第十四章 西嶽王爺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十七章 出嫁準備第五十八章出 城第三十八章無情更比多情累第四十章皇上召見第十六章 和 親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五十八章出 城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十八章 拜 別第十章 身 世第四十九章 出府救災第五十二章 試農藥綁貪官第十二章 清 醒第一章 穿 越(已修)第三章 出 遊(已修)第三十四章 齊靜來訪第二十七章 一日記事第七章 邂 逅第二十一章 番外 宣熠瀾第二十八章 皇后的邀請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十一章 父 親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六十四章結尾1公主與王爺第四十四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七章 邂 逅第二十二章 一起逛街第六十章使臣蘭飛第三十六章 拒 絕第三十二章 準備壽禮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第二十一章 番外 宣熠瀾第三十二章 準備壽禮第四章學做生意第五十三章 對峙朝堂第四十七章 回府第六十章使臣蘭飛第二十一章 番外 宣熠瀾第六十四章結尾1公主與王爺第三十三章 將軍壽宴第四十二章 寧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