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秦宮

秦國偏遠,教化較之中原,底蘊簡直是不能相提並論,故此,對於士子的缺少,大秦無論是北秦時期,亦或者是如今的南秦,皆是求賢若渴,北秦時期使秦國稱霸西陲的一位君主,立下了所謂了“招賢”。

招賢……因爲秦國的底蘊不及諸侯,更惶恐說是家大業大的齊國,故此成效並非是很大,但是毫無疑問,秦國的數段面臨存亡之際的危機時候,往往有來自中原的士子力挽狂瀾,爲大秦保留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尤其是在如今的大秦先後佔據了南郡、江夏、穎陰,如今隴東也已經是囊中之物,更是讓大秦對人才的渴望無比激烈。

此次前來大秦求仕的諸侯士子以鄭國居多,很有可能是如今的鄭國內有“七穆分權”,外有韓國的虎視眈眈,鄭國的士子纔是逃向了大秦避禍,見到大秦的招賢,自然是起了活絡的心思。

其後纔是三晉之地,三晉之地與齊國人才輩出不同,三晉乃是依靠自家的氏族瓜分了晉國,因此對氏族多爲倚重,至於那些遊士,似韓悝這等改天換地的大才,亦是不得不屈居於晉魏氏小吏的尷尬位置……魏國之所以一舉佔下了三晉之首的位置,也是在於魏王的識人用人皆是當世的雄主,但是僅僅是憑藉一個魏王,恐怕還是攬不盡天下賢才的,故此纔是讓韓悝這國士進入了大秦!

似齊國、楚國其它的諸侯士子,亦是有人,不過卻是人數並不佔優。

“秦國居然是將新秦宮這等地方作爲某等諸侯氏族的招賢地點,實在是有些受寵若驚!”

“秦君素來重用中原士子,前有齊人汯祍佄,盡有衛人韓悝,皆是在秦國封壇拜相,孰知某等沒有出頭之地!”

“正是!正是!某觀秦國,數年之內佔據四郡,眼下又是出征隴東擊敗了戎狄,揚威諸夏之德,有興盛的跡象,三晉以臣反主,齊國人才濟濟,楚乃蠻夷,燕地荒涼,唯有這秦國,似乎乃是天賜某等一展心中抱負的絕佳場所!”

“秦君禮賢下士,亦是一代明君,某等雖是遊士,秦軍此般待某等,君以國士待某,某必有國士效君!”

大秦雖然比不上齊國的富饒,甚至是三晉,都是差上不止一籌,但是不知爲何,諸侯士子對於大秦的風評卻是很好,這其中有沒有秦公的刻意經營就是不得而知了,不過這道傳言便又是將新秦宮督造的進程再一次提到了衆人的眼前。

衆人皆是知曉,那座新秦宮乃是一座方圓三裡的城池,將鄂山和鄂水皆是圍進了高高的城牆之中,但是卻不知,那座城牆之內僅僅是作爲嬴姓林氏的宮室所在,至於百官臣僚,平民百姓的房屋……還是在林玧琰規劃好的圖紙之上。

畢竟徵發的數千人隸民已經是大秦線現在拿出來的最大限度的數量了,其中定然是對大秦新修建的直道有些影響,不過眼下這座宛城,破舊的已經不似一座四郡之地的都邑了,進行修繕的花費很有可能比重新建造一座新城更多。

半個月後,招賢試如期舉行,此番秦公親自到達新秦宮,至於招賢試一事,便是全然交給了朝中的大臣,韓悝領首,沮綬紇柯等人亦是參與進來,其餘人等,似上大夫羅士成這等曾經在上蔡學宮求學法家的人物,亦是作爲此番考覈諸侯士子的監考人員。

大秦朝堂如今的當權臣僚皆是齊齊到來,秦公更是親自到來,可見對於這場招賢試的重視。

考覈前幾日,秦公便是讓秦公內的禁衛軍和內侍將上林苑新鑄造的新式桌案擺到了新秦宮宣政殿前的廣場之上,這裡已經是鋪上了水泥,完全是按照當初上林苑尚書府的水準打造的,不過要比尚書府足足大上百倍!

秦公聽聞自己這六子在上林苑爲韓悝鑄造了一座尚書府,前段時間亦是去看過,驚詫之餘更是對這位六子讚許不已,但是許久不見這新秦宮,秦公認爲被武關一事耽擱了一些,誰知曉,居然已經是完全出乎了秦公的意料!

這宣政殿的地基很高,單單是上去便是要走過三層臺階,宣政殿更是比秦王宮那座宣政殿高達了數倍,宣政殿前面正是一方數百丈的廣場,這地面似乎是那水泥製成的,但是似乎是加入了顏料,呈黑色,四面的宮牆亦是刷成了土黃色,一進入正宮門,便是三座橋樑,橋下正是鄂水,又是過了一道三開的門,纔是見到了雄偉的宣政殿。

秦公驚駭,扶着韓悝的衣袖問道:“韓卿,這是新秦宮?”

韓悝前幾日因爲鹽司一事來過,當時還並未粉飾的這般華麗,看來是近幾日公子琰爲了招賢試趕了一些工,大致樣子韓悝看了看,並沒有改變,當下笑着點了點頭說道:“正是新秦宮!”

秦公四下看了看,更是踩了踩黑色的地面,用手撫摸了一些粉刷過的牆面,更是感慨着說道:“孤這一生,可是從未見過這般的宮室,孤能夠想的宮室之美抵不過如此,那齊國的王宮抵不過如此吧!”

韓悝曾經求學稷下學宮,自然是知曉齊王的宮殿,齊王的宮殿,瓊樓玉宇,高樓大廈,眼下的新秦宮比起來的確是不如,但是韓悝看上來,齊王的宮殿乃是齊人數百年的修建,代代都是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齊王宮殿,而秦國這新宮殿,卻是隻是用了半年的時間!

不只是韓悝,那些往日勞煩於案牘的朝堂官僚,以及前來參加招賢試的諸侯士子,亦是被眼前這座新秦宮驚詫住了,萬萬沒有想到,秦人在擴張四郡之餘居然能夠修建這般規模的宮殿。

尤其是近來宛城傳言,大秦能夠調動鬼神之力相助,有數丈巨龜揹負巨石,玄鳥口攜林木相助秦人建造宮室,原本還是不相信的,但是這些諸侯士子半年前可是來過鄂地的,這裡還是一片荒涼。

但是如今,一座座宮殿拔地而起……

難不成秦人真的有鬼神之力相助?

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五百六十五章 藍田大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二百九十二章 隴東之戰(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六十九章 應城大捷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國謀算第六百三十九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貴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六百二十二章 震驚老秦(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歸秦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秦韓對比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七百三十四章 變局第六百八十八章 範離歸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見面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魯陽(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七百三十八章 奇天大陣第七十五章 決戰(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六百五十章 郿縣事變第八百二十三章 趙國之亡第五百零五章 齊魏真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荊密盟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議大策(下)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盡意現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十等功爵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血詔第六百八十章 吳國奇兵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國反應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協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一百六十章 變法圖強第一百九十章 荊奴貿易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談(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一百八十章 商議大策(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三百四十章 到達武關第一百零九章 壽王歸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陽山反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丹水之戰(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七十六章 憤然離開第二百五十四章 隴西密事(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勢態終止?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議大策(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
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五百六十五章 藍田大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二百九十二章 隴東之戰(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六十九章 應城大捷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國謀算第六百三十九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貴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六百二十二章 震驚老秦(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歸秦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秦韓對比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七百三十四章 變局第六百八十八章 範離歸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見面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魯陽(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七百三十八章 奇天大陣第七十五章 決戰(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六百五十章 郿縣事變第八百二十三章 趙國之亡第五百零五章 齊魏真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荊密盟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議大策(下)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盡意現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十等功爵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血詔第六百八十章 吳國奇兵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國反應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協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一百六十章 變法圖強第一百九十章 荊奴貿易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談(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一百八十章 商議大策(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三百四十章 到達武關第一百零九章 壽王歸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陽山反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丹水之戰(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七十六章 憤然離開第二百五十四章 隴西密事(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勢態終止?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議大策(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