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晉城別宗師,上黨劫胡商。可惡!

洪皓聞言,面色大變,將《齊民要術》放回案上,似要去端几上龍井,卻又縮回手來,拂袖而起,踱到窗邊,仰看青天上幾縷白雲:“楊大人,宋金和議已成,大人卻要策劃再起邊釁麼?”

楊再興見這麼一頂大帽子扣下來,也忙站起來凝神對付:“洪先生說哪裡話!宋金和議,不過天子休養生息之策,當今天下民力艱難,靖康年後南渡者何止千萬,萬民流動,朝綱不振,連年大戰之下,江南已是危若累卵,故天子暫屈己身以翼護萬民,只等國力漸復,必要北上燕雲,直搗黃龍,以雪靖康之恥!楊再興借晉城棲身,屯田練兵,也只等他年王師北上時接應罷了,豈敢壞了聖上大事?”

洪皓頭也不回,卻道:“大人欺我!若只是爲此,大人實乃我朝忠良!只怕大人之志,未必要等北伐旨意罷?洪某非知兵之輩,然觀乎晉城商號人手,不惟紀律嚴明,且身手了得,膽識過人,加上城中精兵,便是當年岳家軍威震上京時,也未必在晉城軍之上!如此精兵數萬,竟沒有北伐之力?”

楊再興當此時,雖室內幽然生風,也不覺背上汗出:“先生謬讚了,晉城軍將校,均自岳家軍中來,嶽二公子便親在晉城軍中訓導,雖全照足岳家軍規矩,仍力有未逮。‘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豈是易致?昔年岳家軍十萬之衆,以嶽帥之能,尚且不敢孤軍深入,晉城軍兩萬上下,便是守此一方之土也難,哪裡輒敢興兵北上?”

洪皓這才轉身,微笑道:“楊大人之意。非不欲矣,是不能矣?”

楊再興眼見躲不過去,咬咬牙道:“靖康之恥,凡我大宋將士,無不痛入骨髓!便想一日或忘,卻哪裡能夠?!若說不想北上燕雲,擒賊酋拜於闕下,誠爲虛言!然澤州府百里之地。實難伸展手腳,地窄人少,便練三萬精兵也難,如何遂某家報國之志?如今奉旨治州,又要練兵,府中官、財、人諸事煩多,於某家而言,實難於持槍破陣擒賊。請洪先生指點一條明路!”

洪皓此時才略略領會到楊再興話中的誠意,舉杯啜飲,放下杯時,直視楊再興:“江南宋民億兆之數,此非人乎?爲何楊大人舍易求難。竟要到這太行山中練兵?上京頗傳說大人威名,連兀朮亦不敢來捋虎鬚,何不多打幾個州縣,以廣州治?臨安城中。多的是經邦治國之才,大人既奉旨,如何不請聖上派遣些許幹吏到此間,以解大人之憂?”

楊再興一驚,這洪皓所言,句句都在理上,若按這話深入下去,只怕便是一個不堪的結論楊某有不臣之心!那時洪皓自然要代江南理學人士。以聖賢之道教訓楊再興了。但楊再興敢邀請洪皓到此間來,而不是泛泛接待,豈無對策?當下不答所問,反問洪皓道:“先生以爲,大宋當朝宰輔如何?”

洪皓一愕,隨即一個微笑從嘴角漾開:“老夫久滯上京,朝中之事,荒疏得狠了。倒要請教楊大人。秦相究竟是何許人?”

楊再興見這滑頭模樣,豈會不知洪皓在玩太極?只是當代大宗師當前。哪裡敢忤撞?只得轉過話頭:“楊某憑一柄鐵槍,昔年亦曾快意疆場,只道隨嶽大哥揮師北上,平定中原,迎還二聖,那時種兩頃附廓田,量晴較雨,與天下宋民同樂足矣!豈料一代豪傑,無敵勇帥,不曾馬革裹屍還,卻葬送於奸臣刀筆間,殞身於獄卒手中,楊某在偌大江南,求保全首領於牖下而不能,家中妻小几爲秦賊所害!”

說到此處,楊再興情難自抑,一掌擊在案上,震得筆筒傾倒,洪皓動容。

“嶽大哥之死,寒了江南河北義士之心,朝中諸人,只競相買賣官爵,佔良田美宅,全不以恢復爲念,某家避禍至此間時,見河北宋民翹首以盼王師,等來的卻是一紙和議!眼看河北故土難回,賊子卻逡巡山下不肯放過,太行山上父老心喪若死,雙眼淚乾,天不應地不靈,楊某空負一身力氣,焉得不救宋民?只是一雙手臂,一柄鐵槍,能夠救得幾人?若要多佔幾座城池,卻是治府無方,兵甲不足,打得下也守不得,守住了也治不得,豈能長久?若是交給臨安城中那班腐臣,只怕不出三日,便是獻城出降的局面,這等人臨安城中倒也多的是,只怕空費了將士性命,徒誤了抗金大業,後悔莫及矣!”

洪皓聞言,老淚涔涔而下:“老夫故意以言挑之,楊大人勿罪!嶽相與楊大人偃城、穎昌之戰,兀朮潰不成軍,上京震怖,謂嶽、楊不日必揮師北上,直搗黃龍府,城中一日數驚,聞楊鐵槍之名,可止小兒夜啼!而朝中自毀長城,以莫須有之罪誅國之幹臣,實中兀朮之計矣!嶽相死訊傳至上京,諸賊酋酹酒相賀,都道從此可以安枕。此非親者痛而仇者快耶?此番隨羅將軍來此,便要看大人是否寒了恢復之心,欲稱霸於區區百里之地,以保全家小爲念,因私怨而忘卻國仇。河北千里江山,天地變色,萬戶蕭疏,不復人間景象,此豈是天道之常?必有勇士明天理而順時節,積蓄兵甲糧草,還我大宋朗朗乾坤!觀當今之天下,尚有進取河北之心者,舍君其誰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人所學,非常人可致,何必妄自菲薄?夫術業有專攻,天下間文武全才者,萬世無一,大人威震天下,豈能困於刀筆吏之瑣事?晉城雖小,實系天下民望,若舉大事之時,吾料江南河北,應者影從,豪傑之士不絕於途,豈會缺乏人手?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太行千里之內,豈無一二貞節之士?大人只需廣納賢才。以助大業,必有賢者起於蓬蒿,爲大人襄助!”

言及此處,慷慨激昂之時,哪裡是先前地老態?書生意氣,揮拆方酋,此刻的洪皓,雖身材單薄。年齡老邁,卻仍令人感到不可侵犯的威嚴。怪不得上京城中,蠻夷之地,仍以氣節令金人不敢幹犯!楊再興雖來自後世,早經過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感到強烈的震憾:這老頭子的演說能力不是一般地強!畢竟是大金諸王子的教師,宗尹不是一點眼光也沒有,而在大金身居國師之位地韓昉。也深畏洪皓南返。河北地面上,真正的宗師中,倒是以此人的學識氣節,俱足以名動天下,餘子不及矣!

但楊再興費了偌多口水。便要的是這句話,當下躬身道:“先生教訓的是,楊某正要天下英才,與某共圖大業。只是州小城窄,恐留不得大賢,只怕便是張榜出去,不過徒增笑話罷了。”

洪皓聽得此話,哪裡不曉得楊再興用意,倒也頗費了一番思量,才答道:“洪某雖不畏生死,出使十五載。尤未竟王事,此番南來,便須回覆王命,亦藉此看覷家中妻小一番,只怕物是人非,多有變故。大人之意,洪皓豈不明白?面聖之時,必奏明大人一番忠義。以請聖命。只是聖意如何,還須赴臨安之後方知。若聖意不允。倒頗爲難,只是洪某若得便時,必舉薦英才至此間,爲大人襄助如何?”

楊再興愀然不樂,半晌方答道:“先生國事爲重,楊某豈會不知?只是此番江南之行,卻有不測之禍,楊某雖不敢留難先生,卻須言無不盡,以爲先生早早作自保之策,有所陴益先生在賊營中時,頗聞秦檜河北之事否?”

洪皓一凜,捋須道:“秦檜昔年在賊營中,曾爲撻賴掌書,南北之事,多與賊酋規劃,屈膝卑辭以事諸賊,洪某豈會不知?如今秦檜掌大宋樞密院,必要爲難洪某。只是歷年來在上京,於賊子動靜虛實,頗有所聞,若爲避一秦檜而不敢南歸,報與朝廷,以助恢復之計,實有負老夫忍辱求生,用心多年。大人好意,洪皓心領,苟利國家之事,豈因一己禍福而趨避之?此去只須不死,必有所報於大人!”

楊再興眼見又是一位不計禍福的義士,眼眶一紅:“先生高風亮節,楊某無話可說,若保全先生之命於晉城,恐怕壞了先生名節。只是有嶽大哥之例在前,楊某再不敢掉以輕心。此去面聖之後,若秦賊欲害忠良,楊某必有一番佈置,不令奸賊得逞,到時先生幸勿拒卻!”

洪皓見楊再興說得熱切,也深深感動,忙道:“老夫殘軀,值得甚麼?大人過慮了,料那秦檜尚不敢殺老夫以塞天下人之口,大人慎勿令晉城英雄犯險以救老夫!抗金大業,多一位好漢便多殺幾個賊子,老夫有何能爲哉?”

楊再興搖搖頭:“救先生卻未必要犯險,以時先生就明白了,此刻先不必計較。倒是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若先生所攜書稿典籍,若得便處,還請容楊某着人抄錄,日後江南路遠,便欲拜讀先生大作,只怕難以做到,未審先生之意如何?”

洪皓聽了,略一思忖,慨然應允,同時向楊再興進言:“當今金主,頗受韓昉之學,雖爲賊酋,略有漢家風範,上京城中,眼下倒缺聖賢之書,一書可賣數緡,楊大人既深究貨殖之學,何不以此輸往上京?一則可得數十倍利,二則可以移風化俗,教化夷狄?”

楊再興一聽,豁然開朗,心道:“老子不但要多賣些四書五經過去,便是是江南與西夏地奇玩珍玉,也可多貨賣些到上京,只盼數年之內,能夠‘移風化俗,教化夷狄’,上京城中多幾個女真夫子,兀朮手下多幾個富家翁,那時再打起來,豈不事半功倍?嘿嘿,大宋因何而敗,老子便讓金國也重蹈覆轍!”

次日大排宴席,衆將皆恭恭敬敬爲洪皓上壽,老夫子大悅,滿堂上諛詞如潮,說得老夫子直追孔孟,遠邁顏淵,曠古爍今,空前絕後,一代宗師,直聽得洪皓臉上頗有些掛不住了才罷。隨後擺開車駕,直送出離城二十里外,隨後自有商號大隊送過河往南而去。楊再興目送洪皓遠去,心頭一陣發寒:“還好老子當時看到《貨殖》篇,要是老夫子看到我昨天在研究《齊民要術》上的菜譜,不知如何評價!”

返城時還未坐定,聞報榷場中夏人、胡人皆已交易完畢,眼下不過在墟中休整,卻有幾名胡人搶着要求見城主,說是有要事相商。楊再興一時好奇,答應下來,豈知幾名身異服地胡人進了府衙,以手撫胸,躬身就道:“尊敬的國王陛下……”

堂上衆人面色大變,忙上前阻止,高林道:“客人錯了!這位大人是大宋澤州知府,卻不是什麼國王,大宋國主現在臨安,諸位記住了!”

胡人們嘀嘀咕咕,楊再興聽不真切,卻是背上汗出:若是給臨安城中一班理學宗師們聽見,自己這番謀逆大罪是坐得實了。稍過片刻,那爲首的胡人再次率衆人躬身道:“尊敬的大人,我等是從波斯、大食、于闐等國來的商人,在夏國已經買賣了七八年,卻一直沒有買到宋國地絲綢和瓷器,還有美味地茶葉,只有在您的城邦中,才見到了真正的宋國貨物。從今年起,我們將不再停留於夏國和金國地城池,直接到您的城中交易,還請大人允可。”

楊再興愕然道:“諸位到晉城之前,從未到過宋國麼?”

爲首地胡人身材高大,花白鬍子,年紀大約也在五十歲上下了,靖康年也不過才十餘年,那時往前,宋夏之間還有榷場呢,怎麼會買不到宋國貨?

卻見那胡人道:“在下自小便與遼國商人交易,十年前才知道有宋國,那時卻已經不能趕往宋國了,是以從來沒有到過宋國,大人這裡難道不是宋國麼?”

堂上衆人都是一笑:“是,這裡自然是宋國!”

當下楊再興自然允許了衆胡人之請,隨後數日內,夏國客商們纏着任之才,也要求不再赴太原府等地交易,往後直接過解州、太行陘到晉城,以免去太原府一路稅收,任之才見有財可發,無有不允。

榷場漸散後,大半夏商、胡商直接返回西夏,卻且隊三十餘人的夏商還不滿意,將採買的貨物寄放在晉城榷場,隨後往北,欲向金人多購些貨物回去。

數日後,三人縱馬逃回,道是商隊爲上黨金人所劫!

第二百二十章 完顏亮變節,嶽二爺破陣。意外!第二百七十一章 富貴傾天下,無愧舊袍澤。賊酋!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安城中,風雨如潮!第二百四十八章 右相返上京,若虛赴河東。變局!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九十二章 太行鎖鑰鎮中原。俠義社!第一百零七章 精忠報國,能奈奸人何?第一百二十八章 樑興妙策誘拔魯。克復舊城!第二十七章 螳螂捉蟬,黃雀在後!勝機?第八十三章 三軍駐黃連,趙榮心向漢!第一百章 身在書齋,揮拆方遒!嶽書。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急行軍,烏帶劫帥營。驚蟄!第六十二章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束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捷報震南北,晉城會羣英!籌謀。第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追!第六十章 不懼番賊,卻憐瓶兒。第二十六章 胡塵鐵騎今安在?餌軍!第九十五章 何日請纓提銳旅?風塵惡!第二百五十五章 酈瓊激血性,上京戮皇族。滅口!第八十三章 三軍駐黃連,趙榮心向漢!第六十四章 禍福隔一線,進退俱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恐懼襄陽路,仇家卻相護。難逃!第二百五十五章 酈瓊激血性,上京戮皇族。滅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撒離喝還錢,嶽二爺現身。滅口!第六十一章 哪來的沒毛大蟲!看打!第二百零五章 撒離喝思退,嶽二爺撫軍。雷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韋后返行在,晉城多煤鐵。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室隱秘諱,大汗起重兵。威逼!第二百四十七章 廷上殺漢臣,京中逐宰相。謀逆!第五十九章 與老秦鬥嘴,難過與老嶽鬥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襄陽退金軍,草原生奸謀。危局!第三十三章 全軍爲上,破軍次之!第一百六十五章 設港瓊州府,前倨而後恭!清瀾。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府尹苦戰,平陽府走水。城破!第二百七十章 劉錡論險局,趙桓知進退。無奈!第九十八章 可憐楚州無敵軍!肢解!第二百六十七章 蕭裕鎮鎖鑰,李琪論勝敗。燕京!第二十七章 螳螂捉蟬,黃雀在後!勝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殿帥發飈,視若無睹!第一百七十八章 草原起溝塹,南洋現海賊!用武。第八章 誰執大旗當風立?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府尹苦戰,平陽府走水。城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酈瓊將兵,未必要勝而後返!第二百三十七章 汾州辯真僞,相府斥欽差。高位!第三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三十章 困敵酋于堅城!穎昌大捷!第二十二章 千軍萬馬入伏來。重弩!第十七章 挾虜勢以要君!要害。第十七章 挾虜勢以要君!要害。第二百七十三章 兀朮果有後,岳飛豈無子?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有子如孛迭,教人如何放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克烈部縱屠,撒離喝闖禍。豎子!第七十七章 此楊非彼楊,此軍非昔軍!第二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一百七十一章 權知澤州府,小題大作否?天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榷場設晉城,郭氏出商賈。第四十五章 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第五十九章 與老秦鬥嘴,難過與老嶽鬥槍!第二百六十八章 金餌釣蛟龍,蔣幹過江東。來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二賊授首,稍慰嶽相英靈!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知府接旨,阿魯補發兵。急報!第一百六十章 大夏求生鐵,阮氏拒從軍。水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老子要做楊再興!重生!第九十九章 此心俯仰無愧怍!罷相!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二百三十三章 澤州楊鐵槍,建節又開府。封賞!第二百三十六章 澤州論大義,江南爭去留。畏途!第五十七章 嶽門家風,精忠兒郎!第一百九十章 潛虎入草原,老帥巡鄂州。時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潞州蠻勃堇,命殞嶽縣城。息兵!第六十七章 驅虎並狼,何如看家犬?良謀!第十章 行在誤戰,降將誤軍!第四十六章 寧爲宋民,勿附胡塵。安民!第九十章 淮西軍功,嶽爺身上罪?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二百一十五章 片紙破金營,雌威定朝綱。殺氣!第一百一十九章 鎮江樞密行府。元兇?!第一百三十八章 韋后返行在,晉城多煤鐵。第一百一十六章 殿前司右軍,目中無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行至險峰處,拔得雲霧開。換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買馬只兒斤,須求任得敬。第一百二十六章 二賊授首,稍慰嶽相英靈!第一百二十四章 若策萬全,須舍卻嶽雷!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如此借兵!第三章 還有最後一着?第一百一十五章 老子要做楊再興!重生!第三十六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六十一章 哪來的沒毛大蟲!看打!第二百三十一章 阿魯補南遁,劉錡過江東。羨慕!第一百六十章 大夏求生鐵,阮氏拒從軍。水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牛家村,藏龍臥虎!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酣戰處,老賊驚心否?渡河!第一百六十章 大夏求生鐵,阮氏拒從軍。水師!第一百零六章 無故戮將帥?此是上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克烈部縱屠,撒離喝闖禍。豎子!第九十四章 神采風流,罷兵安足起丘壑?!第一百八十一章 張俊做初一,秦檜做十五。誰黑!第二百一十六章 裴滿氏揚威,完顏亮入京。定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行軍中條山,決戰鹽湖畔。主帥!第一百零三章 亂臣賊子,不缺嶽某一個!
第二百二十章 完顏亮變節,嶽二爺破陣。意外!第二百七十一章 富貴傾天下,無愧舊袍澤。賊酋!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安城中,風雨如潮!第二百四十八章 右相返上京,若虛赴河東。變局!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九十二章 太行鎖鑰鎮中原。俠義社!第一百零七章 精忠報國,能奈奸人何?第一百二十八章 樑興妙策誘拔魯。克復舊城!第二十七章 螳螂捉蟬,黃雀在後!勝機?第八十三章 三軍駐黃連,趙榮心向漢!第一百章 身在書齋,揮拆方遒!嶽書。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急行軍,烏帶劫帥營。驚蟄!第六十二章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束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捷報震南北,晉城會羣英!籌謀。第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追!第六十章 不懼番賊,卻憐瓶兒。第二十六章 胡塵鐵騎今安在?餌軍!第九十五章 何日請纓提銳旅?風塵惡!第二百五十五章 酈瓊激血性,上京戮皇族。滅口!第八十三章 三軍駐黃連,趙榮心向漢!第六十四章 禍福隔一線,進退俱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恐懼襄陽路,仇家卻相護。難逃!第二百五十五章 酈瓊激血性,上京戮皇族。滅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撒離喝還錢,嶽二爺現身。滅口!第六十一章 哪來的沒毛大蟲!看打!第二百零五章 撒離喝思退,嶽二爺撫軍。雷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韋后返行在,晉城多煤鐵。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室隱秘諱,大汗起重兵。威逼!第二百四十七章 廷上殺漢臣,京中逐宰相。謀逆!第五十九章 與老秦鬥嘴,難過與老嶽鬥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襄陽退金軍,草原生奸謀。危局!第三十三章 全軍爲上,破軍次之!第一百六十五章 設港瓊州府,前倨而後恭!清瀾。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府尹苦戰,平陽府走水。城破!第二百七十章 劉錡論險局,趙桓知進退。無奈!第九十八章 可憐楚州無敵軍!肢解!第二百六十七章 蕭裕鎮鎖鑰,李琪論勝敗。燕京!第二十七章 螳螂捉蟬,黃雀在後!勝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殿帥發飈,視若無睹!第一百七十八章 草原起溝塹,南洋現海賊!用武。第八章 誰執大旗當風立?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府尹苦戰,平陽府走水。城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酈瓊將兵,未必要勝而後返!第二百三十七章 汾州辯真僞,相府斥欽差。高位!第三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三十章 困敵酋于堅城!穎昌大捷!第二十二章 千軍萬馬入伏來。重弩!第十七章 挾虜勢以要君!要害。第十七章 挾虜勢以要君!要害。第二百七十三章 兀朮果有後,岳飛豈無子?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有子如孛迭,教人如何放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克烈部縱屠,撒離喝闖禍。豎子!第七十七章 此楊非彼楊,此軍非昔軍!第二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一百七十一章 權知澤州府,小題大作否?天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榷場設晉城,郭氏出商賈。第四十五章 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第五十九章 與老秦鬥嘴,難過與老嶽鬥槍!第二百六十八章 金餌釣蛟龍,蔣幹過江東。來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二賊授首,稍慰嶽相英靈!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知府接旨,阿魯補發兵。急報!第一百六十章 大夏求生鐵,阮氏拒從軍。水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老子要做楊再興!重生!第九十九章 此心俯仰無愧怍!罷相!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二百三十三章 澤州楊鐵槍,建節又開府。封賞!第二百三十六章 澤州論大義,江南爭去留。畏途!第五十七章 嶽門家風,精忠兒郎!第一百九十章 潛虎入草原,老帥巡鄂州。時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潞州蠻勃堇,命殞嶽縣城。息兵!第六十七章 驅虎並狼,何如看家犬?良謀!第十章 行在誤戰,降將誤軍!第四十六章 寧爲宋民,勿附胡塵。安民!第九十章 淮西軍功,嶽爺身上罪?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二百一十五章 片紙破金營,雌威定朝綱。殺氣!第一百一十九章 鎮江樞密行府。元兇?!第一百三十八章 韋后返行在,晉城多煤鐵。第一百一十六章 殿前司右軍,目中無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行至險峰處,拔得雲霧開。換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買馬只兒斤,須求任得敬。第一百二十六章 二賊授首,稍慰嶽相英靈!第一百二十四章 若策萬全,須舍卻嶽雷!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如此借兵!第三章 還有最後一着?第一百一十五章 老子要做楊再興!重生!第三十六章 渡河!渡河!渡河!第六十一章 哪來的沒毛大蟲!看打!第二百三十一章 阿魯補南遁,劉錡過江東。羨慕!第一百六十章 大夏求生鐵,阮氏拒從軍。水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牛家村,藏龍臥虎!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酣戰處,老賊驚心否?渡河!第一百六十章 大夏求生鐵,阮氏拒從軍。水師!第一百零六章 無故戮將帥?此是上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克烈部縱屠,撒離喝闖禍。豎子!第九十四章 神采風流,罷兵安足起丘壑?!第一百八十一章 張俊做初一,秦檜做十五。誰黑!第二百一十六章 裴滿氏揚威,完顏亮入京。定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行軍中條山,決戰鹽湖畔。主帥!第一百零三章 亂臣賊子,不缺嶽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