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石頭”中的鐵牌

第265章 “石頭”中的鐵牌

這個年李節也過的十分忙碌,年前胡江一家的事就不說了,過年時他還抽空去了江浦一趟,給五叔李祺拜了年,順帶送了不少的年貨。

前段時間臨安公主帶着李節的兩個堂弟回了一趟京城,一來她去探望了一下老朱,二來也是帶兩個孩子去看了一下求真書院。

之前李節就和他們說好了,要讓李茂和李芳兩個孩子去求真書院上學,不過因爲求真書院要大規模招生,於是李節就建議讓兩個表弟年後再來上學,到時與其它招收的學生一起,畢竟他們年紀小,跟着同齡人也更容易融入。

另外在過年之前,老朱還把遷都北平的事公佈出來,雖然李節不用參與到具體的事務中去,但有些事情老朱還會把他和朱標叫去詢問一下他們的意見,畢竟他們是實地考察過北平的人。

也就在過年的時候,老朱把遷都的計劃也定了下來,按照他的計劃,需要經過兩年的準備,也就是說,正式遷都要等到兩年之後,而在這兩年裡,北平府那邊會經過一系列的改建,比如皇城就需要重新修建起來。

本來北平曾經是元朝的大都,城中也有蒙元的皇城,但已經被廢棄了,更何況老朱也不願意住蒙元的皇城,所以老朱下令以金陵的紫禁城爲藍本,重新在北平建造一座紫禁城。

當然了,兩年的時間根本不足以建造成一座紫禁城,歷史上的朱棣從準備到正式遷都,足足用了十年時間,紫禁城的建造則是花費了十四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朱棣遷都的時候,紫禁城還沒有建好。

不過老朱卻等不了十年,他的年紀大了,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這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遷都的準備時間太長,萬一沒等遷都他就死了,到時朱標再想遷都就要面臨極大的阻力,所以老朱才把時間定的這麼緊。

至於皇城的修建,兩年內肯定完不成,但也沒有關係,只需要將核心的建築完工就行了,剩下的可以慢慢修建,老朱對這一點並不怎麼在乎,畢竟當初他打下金陵城時,城中的情況比現在的北平差多了,不也一點點走到現在嗎?

李節也只是在除夕那天休息了一下,陪着暫住在家中的胡江夫婦過了個年,然後第二天就又跑沒影了,這段時間他在忙着一件事情,所以整天不着家,甚至連宮裡都很少去了。

朱允熥倒是知道李節在忙些什麼,因爲兩人經常往玻璃作坊那邊跑,玻璃作坊和望遠鏡作坊都是當初他們兩人建造起來的,現在朱允熥還兼管着兩座作坊的管理,當然他平時比較忙,一般都是由下面的官員打理。

李節和朱允熥每天往作坊裡跑,等到天快黑了纔出來,而且每次回家都是灰頭土臉的,但兩人卻似乎是樂此不疲。

終於在快要到上元節時,李節和朱允熥也終於一臉興奮的從作坊裡衝了出來,然後馬不停蹄的來到皇宮求見老朱。

老朱與朱標剛巧正在商量着遷都的事,聽到李節和朱允熥求見,老朱也立刻讓他們進來,結果只見李節和朱允熥都是一臉的灰,但臉上卻帶着燦爛的笑容,似乎是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

“你們兩個在搞什麼,怎麼連臉都不洗就來了?”朱標見到李節與朱允熥也忍不住訓斥道,皇帝身邊可是有專管大臣儀容的官員,有些大臣因爲儀容不整還會被廷杖,所以官員的儀容也不是一件小事。

“父親,我們是來給皇爺爺報喜的,哪有時間洗臉?”朱允熥一臉笑嘻嘻的道。

“報喜?你們有什麼喜事?”這時老朱也笑着插嘴道。

這段時間他的心情也很好,自從廢除了一些過於嚴苛的律法後,老朱在大臣中的威望再次上升,以前大臣對他是畏大於敬,現在則是敬畏並重,甚至老朱宣佈遷都時,大臣們反對的聲浪都比預計的要小許多。

“啓稟陛下,臣與殿下知道您爲了遷都一事殫精竭慮,我們也想爲陛下分憂,所以就聯手搞出一樣奇物獻給陛下!”李節說着就向朱允熥使了個眼色,對方也立刻會意,當即從袖子中拿出一樣沉甸甸的東西,外面用紅布包着,也看不出是什麼?

朱允熥把這樣“奇物”放在老朱面前的桌子上,然後這才親手打開,等到露出裡面的東西時,老朱和朱標也全都愣住了,因爲這塊紅布時麪包着的竟然是一塊石頭,方方正正的看起來像是建造城牆的城磚。

“這不就是塊石頭嗎,難道這就是你們說的奇物?”朱標上前打量了半天,最後這才一臉不解的擡頭問道。

“父親您再仔細看看!”朱允熥這時卻一臉神秘的再次道。

沒等朱標再開口,老朱這時已經把所謂的石頭拿在手中,然後上下仔細的端詳了許久,然後又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這纔有些不悅的看着李節兩人道:“你們兩個不要胡鬧,這不就是塊石頭嗎?”

聽到老朱的話,李節和朱允熥卻是相視一笑,隨即只見李節上前一步道:“陛下息怒,這可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它裡面可是藏着一樣好東西,陛下將它打碎一看便知!”

“好東西?”老朱聞言再次一皺眉,不過還是吩咐外面的大漢將軍取來金瓜錘,所謂金瓜錘,其實就是一個長柄頂上帶着一個鐵球,只是將鐵球做成瓜的形狀,外面塗上金粉,屬於皇帝身邊禁衛的一種特製武器,有資格手持這種武器的也叫金瓜武士。

那塊方形的石頭放在地上,然後金瓜武士用力砸下去,結果砸了三四下才把石頭砸開,這讓老朱和朱標也更加篤定之前的猜測,這就是一塊比較堅硬的石頭!

看到石頭被砸碎,李節和朱允熥快步上前,結果在老朱和朱標的親眼見證下,竟然從碎開的石頭中取出一枚不大的鐵牌,這讓老朱父子也一下子站了起來,石頭中怎麼可能會有鐵牌存在?剛纔他們可是仔細看過,石頭上沒有任何的縫隙,不可能是被人故意放進去的。

“請陛下御覽!”李節雙手將鐵牌呈上道。

老朱伸手將鐵牌接過,結果只見鐵牌上還沾着不少的石頭碎塊,而且石頭與鐵牌結合的十分結實,根本取不下來,顯然之前鐵牌的確是藏在石頭之中,而在鐵牌上還雕着兩個大字。

“水泥?”看着鐵牌上的這兩個字,老朱與朱標也露出不解的神色,雖然這兩個字他們都認識,但合在一起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總不會又是水又是泥吧?

“等一下,這兩個字好像是李節你的筆跡吧?”老朱這時忽然十分敏銳的發現道,因爲李節的破字實在太好認了,很少有大臣會把字寫的這麼醜。

“陛下英明,這兩個字正是臣親手所寫,鐵牌也是我們事先藏在這水泥之中的!”李節笑着解釋道,他送給老朱的並不是什麼石頭,而是一塊水泥板。

“水泥?你說這東西叫水泥不是石頭?”朱標聞言也露出一臉驚訝的問道。

“不錯,這就是水泥,是我和李伴讀一同研究了好久,好不容易纔燒製出來的!”朱允熥這時也一臉驕傲的上前道,這幾天他們泡在玻璃作坊裡,爲的就是把水泥研製出來,今天終於成功了。

“胡鬧,這種東西除了裝神弄鬼還有什麼用?”老朱這時卻忽然露出惱火的表情道,因爲他忽然想到,如果石頭中藏的鐵牌上寫的不是水泥,而是什麼“大楚興、陳勝王”之類的話,豈不是會鼓動一批愚民造反?

“皇爺爺,這可不是什麼裝神弄鬼的東西,而是一種用來築城的利器!”朱允熥看到老朱生氣,當即也爲自己和李節辯解道。

李節這時也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包,然後雙手呈上道:“陛下請看,這就是水泥!”

朱標伸手把小包接過,打開後卻發現裡面包着一種灰色的粉末,帶着一股嗆人的味道,這讓他也再次一愣道:“不對啊,剛纔那個石頭是水泥,怎麼現在又變成這種粉末了?”

“父親有所不知,這水泥燒製出來就是粉末,加水與沙石混合之後,只需要過上一兩天就會凝固成石頭狀,剛纔您也看見了,這種水泥極爲堅硬,絲毫不比石頭差,如果用它來築城的話,簡直是堅固無比,哪怕是用火炮轟也難以攻破!”朱允熥再次興奮的解釋道。

老朱和朱標都是聰明絕頂的人,聞言也立刻醒悟過來,其中老朱更是一把搶過朱標手中的水泥,伸手抹了一點在手指間,結果發現這種水泥果然如同麪粉一樣細膩,再想想剛纔見到水泥凝結後的堅固,更讓老朱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這水泥果真像你們所說的那樣?”老朱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

“陛下,這種大事我們哪敢撒謊?”李節無奈的一笑道。

“皇爺爺,您若是不信的話,現在就可以一試,不過需要等一兩天等它凝固!”朱允熥這時也信心十足的道。

(本章完)

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617章 儒家最大的威脅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401章 態度第346章 出遊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329章 災民吳三七第140章 砸不碎的玻璃第528章 一個圈套第599章 吵翻了天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29章 陽謀第765章 經濟殖民第47章 渾天說與地心說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47章 渾天說與地心說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646章 逃亡(上)第575章 大辦還是小辦第102章 海禁之惡第388章 缺水危機第225章 條約達成第456章 利益分配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94章 沐講大師第483章 相親(下)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545章 戰果第211章 朱樉的十大罪第633章 要建城了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397章 要實在的第670章 哈里勒的質疑第561章 實用第303章 玻璃溫室第475章 心照不宣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662章 總兵宋晟第499章 結案第395章 一舉多得的好事第523章 尋找朱允炆(下)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34章 太子家事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272章 招生問題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418章 術無對錯第629章 利益衝突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779章 隱情第413章 醫科(上)第332章 處罰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632章 面對面的談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540章 家事第114章 殺手鐗第679章 決戰(中)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82章 這個李節不對勁第795章 周王朱橚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520章 朱允炆不見了第334章 被坑死的朱允炆第412章 朱孟熜快死了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368章 補救措施第624章 首航(中)第760章 背後的王爺第653章 互相牽制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651章 拿捏不定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681章 退兵?第30章 釣來了大朱第239章 捐資助學
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617章 儒家最大的威脅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401章 態度第346章 出遊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329章 災民吳三七第140章 砸不碎的玻璃第528章 一個圈套第599章 吵翻了天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29章 陽謀第765章 經濟殖民第47章 渾天說與地心說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47章 渾天說與地心說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646章 逃亡(上)第575章 大辦還是小辦第102章 海禁之惡第388章 缺水危機第225章 條約達成第456章 利益分配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94章 沐講大師第483章 相親(下)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545章 戰果第211章 朱樉的十大罪第633章 要建城了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397章 要實在的第670章 哈里勒的質疑第561章 實用第303章 玻璃溫室第475章 心照不宣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662章 總兵宋晟第499章 結案第395章 一舉多得的好事第523章 尋找朱允炆(下)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34章 太子家事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272章 招生問題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418章 術無對錯第629章 利益衝突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779章 隱情第413章 醫科(上)第332章 處罰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106章 擊掌爲誓第632章 面對面的談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540章 家事第114章 殺手鐗第679章 決戰(中)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82章 這個李節不對勁第795章 周王朱橚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520章 朱允炆不見了第334章 被坑死的朱允炆第412章 朱孟熜快死了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368章 補救措施第624章 首航(中)第760章 背後的王爺第653章 互相牽制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651章 拿捏不定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681章 退兵?第30章 釣來了大朱第239章 捐資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