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招生問題

第272章 招生問題

朱標因爲朱棣與朱樉的不和而苦惱,對此李節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勸他給朱棣兩人寫封信勸和一下,不過光靠書信的話,恐怕不會有什麼效果。

朱標也知道除非自己親自去,否則別想讓朱棣與朱樉和好,但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最後也只能分別給朱棣和朱樉寫了信,勸他們要多顧念一下兄弟之情,不要發生太大的爭執之類的,至於有沒有效果那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李節對此不抱太大的希望。

上元佳剛過去沒幾天,早已經準備多時的求真書院也終於開始正式招生,李節的兩個堂弟也從江浦來到京城,臨安公主送他們來京城後馬上就回去了,因爲最近李祺的身體又有些不舒服,需要她親自照顧。

對於自己那位五叔的身體情況,李節也十分擔心,可又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是希望日後李芳他們兄弟二人爭點氣,在書院學出個樣子來,這樣也能緩解一下李祺心中的鬱結。

書院開始招生,暫時還沒有開學,李節也趁着這個時間帶着兩個堂弟來堂堂參觀一下,主要是讓他們熟悉一下學院的環境,便於更快的融入到學院。

新的學院並不在京城,畢竟京城的地價實在太貴了,哪怕是租也需要一大筆支出,雖然李節承擔了學院的大部分費用,但郭監正和解縉他們還是不願意大手大腳,畢竟學院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有些不必要的花費也是能省就省。

新學院在外郭城的江東門旁邊,也就是莫愁湖的西側,這裡雖然偏遠了一些,但地價比較便宜,剛巧這裡本來有一座富商的別院要出售,於是李節就做主買了下來,然後修繕了一下後做爲書院之用。

李節帶着李芳和李茂兄弟來到這座新書院,只見書院的大門上已經掛上“求真書院”的匾額,門前也有幾個老師擺開桌子,有想要求學的人報名就需要在他們這裡登記。

李節和門口的幾人打了個招呼,然後又把李芳和李茂的名字登記了一下,這才帶着他們進到書院。

相比原來那座老書院,新書院的面積擴大了近十倍,畢竟這座別院的規模相當不小,特別是原來前院的位置,更是修建了花園、流水、假山,這些景觀也沒有被拆除,顯得書院也更加別緻。

李節帶着李芳與李茂先來到教室轉了轉,新的教室比前更加寬敞,黑板也已經掛了上去,說起來黑板與粉筆雖然不起眼,但絕對是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因爲有了這兩樣東西,老師就可以更加直白的將所教的內容講解出來,而不是像大部分私塾那樣,老師念一句學生念一句,頂多就是再解釋一下句中的意思,能否聽懂學會全看學生的記憶力。

除了教室外,還有食堂、寢室和學生活動的操場,一切都是按照後世的學校來規劃了,這也是李節之前獨力出資的原因,因爲他平時不參與書院的管理,但又以想讓新學院按照自己所想的來規劃,所以就只能出錢了。

李節最後帶着李芳和李茂來到老師們的辦公區,以前書院的老師大都是兼職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官員,他們只是在有空的時候纔會來書院講上幾節課,不過現在書院正式招生後,老師的情況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首先是有人開始把老師當做自己的正職,甚至解縉還帶頭辭了官,當然主要也是因爲解縉在官場上得罪了太多的人,早在去年他就被人逼的想要辭官,後來還是李節護着他,才讓他暫時安穩下來,不過他在官場上也難有什麼太大的作爲,索性今年就辭官來學院教書。

老朱雖然感覺有些可惜,但也看出解縉身上的缺點太明顯,再留他在官場上也沒什麼用,反而可能會害瞭解縉,所以也沒有挽留。

除了解縉外,書院也大力招收了一些非官員出身的老師,這些人以前大都是科舉不順,因興趣來到求真書院後,感覺像是打開了一道新的窗口,在各自的學業上也表現十分出色,通過書院的考覈後,他們也正式成爲書院的老師。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願意辭去官職,但也不想放棄書院,於是書院就將他們聘爲特約講師,他們只會在有時間時纔會來書院上幾節課,李節其實就屬於這一類。

現在解縉成爲了書院的副院長,袁監正雖然是院長,但他也有官職在身,所以平時書院的管理大都交由解縉來負責。

李節剛來到辦公區,解縉就立刻找上了他,只見他一臉焦急的將李節拉到一旁低聲道:“李兄,招生出了點問題!”

“什麼問題?”李節聞言也驚訝的問道。

“本來我們計劃的很好,今年招生一百二十人,分爲四個班級,可是從開始報名到現在,卻只有六十多人報名,勉強只招了一半,而且大部分都是書院以前的學員,以及老師的子侄之類的,照這麼下去的話,恐怕咱們根本招不滿名額啊!”解縉說到最後也露出沮喪的神色。

求真書院本來只是一個閒散的學術交流組織,後來因爲名聲漸起,所以才決定正式招收學生,本來在解縉他們看來,招收一百二十人應該並不難,卻沒想到報名的人竟然這麼少,甚至許多以前聽課的人也並沒有報名,這讓解縉也大受打擊,甚至懷疑書院是否還能開下去?

李節聞言卻是毫不意外,只見他淡定的一笑道:“這很正常,畢竟咱們書院教的並不是科舉之道,就算吸引了一些感興趣的讀書人,但他們的重心依然在科舉上,如果真進了書院,恐怕他們就無法將全部精力放在科舉上,這肯定會影響到他們的前途。”

“這倒也是!”解縉聞言愣了一下卻又贊同的點了點頭,做爲一個科舉出身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讀書人的想法,如果換做是自己還沒有中進士時,恐怕也不願意把精力分到其它事情上。

“如果真是這樣,那豈不是意味着我們真的招不滿學生了嗎?”解縉這時忽然反應過來,當即再次沮喪的開口道。

“未必,其實我倒是有解決的辦法!”李節再次一笑道,當初解縉他們商量招生的事情時,他就考慮到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只不過當時他不想打擊解縉等人的熱情,所以也沒有多說,只是提前想好了應對的辦法。

“李兄你快說,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招生的問題?”解縉聞言也大喜過望的道,他對李節的能力可是心服口服,只要李節說有辦法,他的心也一下子放了下來。

“確切的說是有兩個辦法,其一是擴大招生的範圍!”李節再次一笑道。

“擴大招生範圍?”解縉聞言再次一愣,但隨即他就苦笑一聲道,“可是我們之前就已經把招生的消息散佈了出去,整個京城中的讀書人幾乎無人不知,這還怎麼擴大,總不能派人到其它城市招生吧?先不說其它,光是時間上也來不及啊。”

“不用去其它城市,光是京城一地就行了,我說的擴大招生範圍,其實主要就是一條,那就是減免學生的束脩費用,讓那些願意前來讀書,卻又家境貧寒的學生也能有機會來書院。”李節再次笑道。

書院的招生也不是白收學生,而是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而且這個費用還不低,至少也要家境中上的人家纔拿得出來,這也將許多窮苦的學生排除在外。

要知道當初在老求真書院時,前去聽課的學生可是絡繹不絕,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家境貧寒的學生,他們對知識更加渴望,平時卻連買書的錢都沒有,只能厚着臉皮找別人借書抄寫,更沒有老師可以指點他們,一切只能靠自己,現在有免費的課聽,雖然課的內容與科舉無關,但也能增長他們的眼界,所以當時去聽課的學生中,有大半都是家境貧困。

“減免費用?不行,這絕對不行!”解縉聞言卻立刻搖頭拒絕,隨即他又有些無奈的解釋,“我知道李兄你是一片好意,以前我也不把錢財這些阿堵物放在眼裡,可當我真的掌管書院才發現,錢財真的是不可缺少的東西,要不是李兄你慷慨解囊,恐怕我們現在都辦不了這座新書院。”

解縉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又道:“但書院不能總是靠着李兄你的資助,想要讓書院正常的運轉下去,就必須有收入,而這個收入也只有學生交的費用,如果免去了學生的費用,那日後學院吃什麼、喝什麼,甚至可能撐不了多久,書院就要關門了。”

看到解縉的反應如此強烈,李節也暗自一笑,因爲解縉能想到這些,已經比當初強多了,不過解縉說的也有道理,如果光靠減免學生的費用的確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學院減免了貧困學生的費用,那家境富裕的學生是不是也要跟着一起減免?如果不減的話,會造成學生心理的不平衡,恐怕日後還會醞釀出新的問題。

(本章完)

第626章 鋼鐵第218章 李節的懷疑第32章 敲打(求推薦收藏)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250章 扶桑王朱樉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88章 天威之下第300章 倭國的戰爭第134章 沈家送禮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431章 親兄弟就要一起倒黴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683章 求和?第90章 魯王死了第748章 燕京港第252章 約見蔣瓛第95章 萬夫不擋之勇第242章 金陵城外龍王廟第596章 句容縣衙(上)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426章 瘴氣第93章 倭寇來襲第675章 大戰前夕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164章 朱棣發威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499章 結案第684章 埋伏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522章 尋找朱允炆(上)第553章 削藩(下)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581章 證據第200章 所謂宗族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648章 逃亡(下)第626章 鋼鐵第678章 決戰(上)第794章 皇帝的請柬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547章 缺口第211章 朱樉的十大罪第760章 背後的王爺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7章 送命的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251章 錦衣衛的消息第483章 相親(下)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490章 剋扣第277章 朱家子孫怎能不行?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340章 葉落歸根第639章 槍管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454章 封賞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818章 帶孩子第532章 爲天下人的利益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158章 攻破對馬島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03章 蒸汽機第367章 盜墓賊第114章 殺手鐗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525章 京城中的暗流第701章 送禮第396章 土地兼併第21章 胡家有女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196章 太子出巡(上)第609章 又見方孝儒第447章 歸程(上)第23章 火器局第571章 突破口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485章 流水無情第252章 約見蔣瓛第774章 迎接朱棣第439章 暫代左宗正第230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4章 上陣父子兵第477章 處罰第539章 事發了第673章 打敗你的人第7章 送命的
第626章 鋼鐵第218章 李節的懷疑第32章 敲打(求推薦收藏)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250章 扶桑王朱樉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88章 天威之下第300章 倭國的戰爭第134章 沈家送禮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431章 親兄弟就要一起倒黴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683章 求和?第90章 魯王死了第748章 燕京港第252章 約見蔣瓛第95章 萬夫不擋之勇第242章 金陵城外龍王廟第596章 句容縣衙(上)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426章 瘴氣第93章 倭寇來襲第675章 大戰前夕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164章 朱棣發威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499章 結案第684章 埋伏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522章 尋找朱允炆(上)第553章 削藩(下)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581章 證據第200章 所謂宗族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648章 逃亡(下)第626章 鋼鐵第678章 決戰(上)第794章 皇帝的請柬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547章 缺口第211章 朱樉的十大罪第760章 背後的王爺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7章 送命的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251章 錦衣衛的消息第483章 相親(下)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490章 剋扣第277章 朱家子孫怎能不行?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340章 葉落歸根第639章 槍管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454章 封賞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818章 帶孩子第532章 爲天下人的利益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158章 攻破對馬島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03章 蒸汽機第367章 盜墓賊第114章 殺手鐗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525章 京城中的暗流第701章 送禮第396章 土地兼併第21章 胡家有女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196章 太子出巡(上)第609章 又見方孝儒第447章 歸程(上)第23章 火器局第571章 突破口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485章 流水無情第252章 約見蔣瓛第774章 迎接朱棣第439章 暫代左宗正第230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4章 上陣父子兵第477章 處罰第539章 事發了第673章 打敗你的人第7章 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