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未戰先怯

第148章 未戰先怯

李節的船順江而下,幾天後出海到達寧波港,早就得到消息的湯和也親自前來迎接,說起來其它的公侯全都被朱元璋趕回老家了,唯獨湯和卻依然在外手握大權,由此也可以看出老朱對他的信任。

“京城那邊怎麼樣了?”湯和把李節迎進水軍的軍營,隨即就立刻問道,從李節進京到現在,京城發生了太多的事,湯和雖然聽到一些風聲,但肯定不如李節知道的詳細。

“現在京城已經平靜下來了,不過前段時間卻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我們家與吉安侯等人的事您老肯定都知道了,後來六公十侯歸鄉,引得其它勳貴也紛紛跑回老家躲避,連我舅舅都害怕的準備回鳳陽老家,結果半路又被陛下召回去掌握鐵冊軍了。”李節大概的解釋了一下道。

“你祖父就是個老糊塗,當初那麼多機會他都沒有抓住,結果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湯和聞言也氣惱的道。

不過說這些話時,湯和也露出心痛的神色,因爲除了李善長外,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等人,全都是他的老兄弟,特別是陸仲亨,更是他的老部下,曾經隨他征戰多年,可現在這些人卻全都死了。

“湯爺爺節哀!”李節也明白湯和的心情,當即也開口勸道。

不過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李節並不認爲陸仲亨等人是無辜的,事實上老朱殺這些人並不是沒有理由,雖然這些人曾經戰功赫赫,但在功成之後,這些人卻腐化墮落了,不但在鄉間橫行不法,甚至還敢違抗皇令。

比如以陸仲亨爲例,當年老朱召他入京,結果他竟然沒有按照到達,這在軍中根本就是死罪,不過老朱只是免了他的官職,僅僅一年後就恢復了原職,甚至後來胡惟庸死的時候,陸仲亨就牽扯其中,只是老朱看在當年的情面上,再次放過他一馬。

然而陸仲亨並沒有醒悟,在逃過一劫後依然我行我素,最終讓老朱的容忍達到了極限,於是在胡惟庸死後十年,再次重啓胡惟庸案,而這次陸仲亨也難逃一死。

其它人也幾乎和陸仲亨大同小異,相比之下,李善長倒是其中最無辜的一個,但他卻貪戀權勢不肯放手,威脅到皇權而不自知,才終於落得如此下場。

其實以湯和的精明,當然知道陸仲亨這些人自有其取死之道,不過他年紀大了,眼睜睜的看着當年的老兄弟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朱元璋這個老兄弟的手中,他心中依然十分難受,一雙蒼老的眼睛中也溢滿了淚水。

“湯爺爺,人死不能復生,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啊!”李節見狀急忙上前扶着湯和坐下,老頭年紀大了,大喜大悲最傷身體,別再因爲這件事而氣出什麼病來。

湯和坐下來好一會兒這才平復了心情,最終長嘆一聲道:“命啊,這都是命,當初我早就勸過他們要收斂點,結果一個個都當老子的話是耳旁風,甚至還有人在背後笑老子膽小,現在都他孃的死球了!”

湯和最後越說越氣,甚至連髒話都罵出來了,但凡這些人能聽進他的一點建議,恐怕他們也不會落得屍首分離的下場。

李節這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只得一個勁的勸老頭消氣,最後湯和也終於冷靜下來,然後又詢問了一下京城的詳細情況,李節也一一做了回答,並且把自己此行的目的也講了出來。

“陛下竟然捨得讓你出海?”湯和聞言也露出驚訝的神色。

“有什麼捨得不捨得的,這件事本來就因我而起,我也想親眼看了看它的執行情況,另外我已經徵得陛下的同意,此行還要去高麗一趟,說不定會有個大收穫!”李節說到最後也再次一笑道,高麗也是此行的關鍵,除了他之外,別人還真不好把握。

“高麗現在國內不穩,雖然那個李成桂拼命與咱們大明交好,但他並不能徹底的掌握高麗,你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倭國,現在又去招惹高麗,會不會節外生枝?”湯和聞言卻有些擔心的問道。

“湯爺爺放心吧,陛下和我早就商議好了,高麗也只是順道去一趟,如果事不可行,我也會及時退走,到時絕不會耽誤了正事!”李節再次笑道。

聽李節這麼說,湯和也不再多問,雖然李節沒有過多解釋,但他相信老朱和李節的判斷。

“對了,九姓漁民那邊怎麼樣了,鄒普勝的安置沒有出亂子吧?”李節這時再次問道。

“沒有,鄒普勝好歹也是做過太師的人,掌控這麼點人也是小菜一碟,當然這也多虧了朝廷送來的錢糧及時,只要有吃有喝,他們就會老老實實的在島上呆着。”湯和當即回來道。

“那太好了,湯爺爺您應該見過他們操練的士卒吧,感覺怎麼樣,有沒有把握打下對馬島?”李節再次追問道。

“如果倭人都和之前的那幫倭寇差不多,應該沒什麼問題,畢竟倭寇雖然兇殘,但卻沒什麼戰法,基本就是一窩蜂的衝上去,彼此間也沒有配合,說不客氣的話,倭寇根本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也只能欺負一下百姓。”湯和提到倭寇也十分輕蔑的道。

可惜湯和並不知道,就是倭寇這羣烏合之衆,卻攪亂大明沿海上百年,甚至影響到大明國策的走向。

“倭寇的確是一羣烏合之衆,這些人本來就是一羣流浪的武士,倭國軍中也是以武士爲主,士卒也都是臨時徵召起來的農民,武器更是十分落後,所以真正的倭軍就算比倭寇強一些,但也強的有限!”李節很淡定的判斷道。

雖然後世的倭國將自己的歷史吹噓的十分厲害,但其實只要研究一下他們的史料就會發現,倭國在軍事方面相當落後,甚至連給士卒配備金屬武器都做不到,許多士卒乾脆以竹子爲武器,馬匹就更別提了,矮小的倭馬連蒙古馬都不如,也幸虧一場海難讓東征的蒙古人全軍覆沒,否則真讓蒙古人殺到倭國,恐怕倭國上下早就成爲蒙古人的附庸了。

“那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不過倭寇兇殘的名頭倒是嚇住了不少人,我聽說張定邊他們在宣佈出征倭國後,他們手下也有一些人竟然害怕了,甚至已經開始交待自己的後事了。”湯和說到最後也再次輕蔑的一笑道。

對於湯和來說,九姓漁民這些人都只是他們大明的手下敗將,如果不是大明不方便直接出兵的話,哪用得着這些手下敗將出手?

李節聞言卻是一皺眉,未戰先怯可不是什麼好兆頭,看來自己得想個辦法,幫着張定邊他們鼓舞一下士氣了。

說來也巧,就在這時,忽然有士卒前來稟報,張定邊與鄒普勝來了,估計他們也得到李節到來的消息,所以也親自前來迎接,當然主要還是想打聽一下朝廷出兵的安排。

李節當即親自出門迎接,然後請兩人進到客廳,不過張定邊與湯和依然不怎麼對付,兩人見面後都是冷着一張臉,倒是鄒普勝和湯和的關係不錯,兩人見面後也是談笑風聲,絲毫沒有一點敵對的樣子。

“沐講大師,您是什麼時候回來?”李節請張定邊坐下,然後這纔開口問道。

“我也剛回來沒幾天,聽說這次李伴讀你回來了,所以我們就立刻趕來,想問一下出海的細節。”張定邊笑着回答道。

“出海的事倒不復雜,朝廷送給你們一批船,到時你們自己乘船,朝廷的水師在外圍守衛,到時會一直將你們送到目的地,至於細節方面,還需要我與水軍商談,不過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李節也笑着解釋道。

鄒普勝與李洪手下本就居於海外,操控船隻對他們來說本就十分簡單,甚至他們自己也有一批船,再加上那些商人捐贈的船隻,足以將出徵的隊伍裝上船了。

“那些船我也正想問李伴讀,當初陛下似乎並沒有答應要送我們船隻吧?”張定邊再次追問道,他回來後才發現,朝廷給他們的支援,比當初老朱答應時還要豐厚,這讓他也感覺不對勁,這次找李節也是想問個清楚。

“這些船隻其實不是朝廷支援你們的,而是一些商人贈送,另外包括你們吃的糧食,穿的布匹等,其中有一部分也是這些商人所出,不過他們也有要求……”

李節也趁這個機會,把當初答應顧學文等人的條件講了一下,事實上顧學文等人早就來到寧波,就等着李節來到後,將他們介紹給張定邊等人,畢竟他們也要跟隨船隊一同去倭國。

“沒問題,條件我答應了!”張定邊也沒想到竟然還有商人蔘與其中,不過商人提的條件並不過分,無非就是想買他們手中的戰利品,以及日後的優先交易權,反正他們和誰交易都一樣,所以張定邊幾乎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李節就知道張定邊不會拒絕,這時也並不意外,隨即他就想到剛纔湯和提到的事,於是再次一笑道:“沐講大師,我聽說你們軍中聽說要出征倭國時,有些人心存畏懼?”

(本章完)

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244章 書中不知歲月第817章 太傅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644章 被扣押的使團(上)第529章 陽謀第224章 居庸關第295章 我姓朱第808章 楊士奇離開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545章 戰果第804章 子子孫孫第607章 自殺的守將第609章 又見方孝儒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143章 純火器部隊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96章 句容縣衙(上)第150章 出征第461章 缺官員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27章 紙包彈第48章 降維打擊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315章 朱允炆聽獄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128章 請假一天第93章 倭寇來襲第703章 探望(下)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130章 沈萬三的後人第579章 交易第51章 降落第27章 紙包彈第444章 臣很痛心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46章 色目官員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831章 大明的改革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477章 處罰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657章 病危第464章 辣椒第78章 老狗第842章 二十年後(上)第631章 新事物第747章 整治黃金港第324章 罪犯不值得同情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15章 十萬火急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686章 誘餌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375章 朱棣來信第738章 每個人都有秘密第130章 沈萬三的後人第36章 大將軍藍玉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123章 所謂美食第494章 最高級的作弊第463章 犯衆怒第560章 驚天大案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27章 紙包彈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185章 武學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272章 招生問題第465章 初雪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828章 大洋洲(上)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82章 這個李節不對勁第34章 太子家事
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244章 書中不知歲月第817章 太傅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644章 被扣押的使團(上)第529章 陽謀第224章 居庸關第295章 我姓朱第808章 楊士奇離開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545章 戰果第804章 子子孫孫第607章 自殺的守將第609章 又見方孝儒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143章 純火器部隊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96章 句容縣衙(上)第150章 出征第461章 缺官員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27章 紙包彈第48章 降維打擊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315章 朱允炆聽獄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128章 請假一天第93章 倭寇來襲第703章 探望(下)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130章 沈萬三的後人第579章 交易第51章 降落第27章 紙包彈第444章 臣很痛心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46章 色目官員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831章 大明的改革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477章 處罰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657章 病危第464章 辣椒第78章 老狗第842章 二十年後(上)第631章 新事物第747章 整治黃金港第324章 罪犯不值得同情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15章 十萬火急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686章 誘餌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375章 朱棣來信第738章 每個人都有秘密第130章 沈萬三的後人第36章 大將軍藍玉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123章 所謂美食第494章 最高級的作弊第463章 犯衆怒第560章 驚天大案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27章 紙包彈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185章 武學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272章 招生問題第465章 初雪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828章 大洋洲(上)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452章 遲到的壽禮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82章 這個李節不對勁第34章 太子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