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節 南線窗口

當北線的老蔣正全力進攻日軍的時候,南方的範哈兒,已經將自己的指揮部,從海南島轉移到了廈門

自從北線戰事打開後,在南線不甘寂寞的麥克阿瑟,就一直鼓動範哈兒要有所行動

這位6軍上將也非常明白,如果在中國大6的戰事,讓北線的史迪威佔據了主導權,那自己這個美軍太平洋6軍最高指揮官,就很有可能要易職他並不相信史迪威他們會取得成功,但也不得不以防萬一

所以鼓動範哈兒有所行動,起碼讓自己的部隊,看起來不是在中國乾坐着吃白飯,那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在幾天前,範哈兒集中兵力,發起了收復廈門的戰役

廈門之戰結束的非常快,日軍根本沒有佔據該地進行堅決死守的意思,但是最後戰鬥結束後,卻是讓範哈兒的臉上很不好看

事實證明,面對狗急跳牆的日軍,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有所放鬆

這一次日軍雖然沒有留守大量兵力和範哈兒的部隊決戰,但是他們埋下了大量的地雷、破壞了絕大部分城市基礎設施,甚至在最後,還縱火焚燒了廈門的幾個街區如果不是因爲此時日軍的戰力對比範哈兒盟軍不佔優勢,範哈兒相信,日軍甚至可能會在撤離前搞一次大屠殺

在範哈兒空中力量的持續監視下,最後日軍僅僅是搜刮了廈門及周邊城市的大量財富,帶着部分親日漢奸,對於剩下的華人市民,僅僅是採取了裹挾掩護他們撤退,並沒有規模的屠戮行動

當範哈兒的部隊,好不容易排除了大量地雷,佔據這個城市的時候,卻是發現,如今的廈門已經稱不上是一個城市了,不要說港口了

所有城市基礎設施,大部分完全損壞,剩下的也不能直接使用,而港口是被有意的爆破摧毀,即便是馬上進行修復重建,也不可能在一兩個月內完工

這樣一來,範哈兒付出了巨大損失,最後得到的卻等於是一座廢城而且還不得不因爲城市剩下的那些難民,而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他們進行救災

這對於即將展開的登6臺灣行動,自然是極爲不利的即便是他們馬上選擇另外一個地方興建臨時軍營及港口,也會拖延大量時間

範哈兒和麥克阿瑟,對此都深感煩惱

“範司令,昨天北面的攻勢突然加強,到目前爲止,你們中隊已經突破多出日軍要點,在這樣下去,不出兩天,北線的日軍防禦必然全面崩潰,而我們……卻只有繼續在這該死的廈門繼續給你們中國平民搭建帳篷?”馬克阿瑟委婉的向範哈兒抱怨

如果不是認清北線的戰事即便順利,也不可能動搖參謀長聯席會議對南線的重視,麥克阿瑟恐怕早就直接要求範哈兒出兵登6臺灣了

“將軍,你難道願意承擔現在登6臺灣所要付出的損失?”範哈兒很是隨意的反問了一句

雖然他也對北線的戰事進展感到憂慮,但此時選擇登6臺灣,恐怕第一個不同意的應該還是美國人因爲貿然登6別說不一定會成功,就算成功了,需要付出的傷亡,也絕對會讓美軍和範哈兒部感覺承受不起

他畢竟和麥克阿瑟需要考慮的要點不同,老麥只要國內繼續尊重他在西太平洋6戰的絕對指揮權,就基本不會對後繼發展太過心急而範哈兒卻是要考慮老蔣,以及老蔣這一派系對自己的反撲

範哈兒雖然沒有主動奪權,以及驅趕老蔣的計劃,但是如果機會擺在面前,讓自己可以“順應民意”的接管老蔣的權勢和地位,他還是不會拒絕的當然,他對於這種接收可能引起的敵對派系反撲,也必然有所心理準備

在北線戰事膠着的時候,範哈兒已經接受了南京不少人士的輸成,昨天薛嶽的突然發力,範哈兒這邊還沒着急,那些主動投誠的人士,卻是通過各種途徑,對範哈兒表達了他們對於前線形勢的關注

範哈兒雖然不齒部分人士的言行,但是既然在之前接受了他們的投靠,那他就不能放任這些人的抱怨不管,以免引來後來投效者的忌憚,所以在認真考慮,並且對現在形勢做了一晚的研究後,終於決定做出行動

其實這個時候,北線的形式並不像外界所看到的那樣樂觀,範哈兒早已經通過北平等地的情報機關得到消息,日軍已經給華北的僑民分發武器,並且緊急調集了一個師團的關東軍進駐山海關,隨時準備應對山東沿線的突發況

而最爲危急的是,在山西方向,日軍已經擊潰了閻錫山的牽制部隊,此時隨時可以根據山東的戰事發展,做出支援華北日軍或是順勢奪取太原的作戰

所謂山東的突破,僅僅單線的利好消息罷了華北的戰局,實際此時已經進入了最危急的關頭這樣的態勢,在外界只關注山東進展,而忽視了山西太原一線的重要性時,顯得尤爲重要

範哈兒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現象告訴外界所有人

只是因爲山西的形勢,涉及的方面衆多,不僅和張學良、楊虎城是範哈兒的盟友,同時蘇聯和美國方面,在當地也有一定的涉足,所以範哈兒最終還是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來和各方協調

就在當天下午,與各方協調達成共識後南京的中央通訊社,突然在廣播中播報了閻錫山部大敗,太原危在旦夕,中原隨時會被日軍的突破的電訊

隨後,國內各大電臺、報紙都出了緊急節目,通報這一消息

不久,華北前線是傳來消息,日軍緊急動員的關東軍駐山海關師團,已經應寺內毅的要求,南下天津,進駐津浦路,以應對山東一線的突破

再後來,日軍決定調集東三省的轟炸機出動,轟炸山東一線薛嶽部的消息,也隨即傳來

而關於朝鮮駐日部隊,隨時可能渡海在山東登6,抄手薛嶽部後路的消息,是在各地瘋傳

如此種種,各種對華北戰事不利的消息,在短短半天時間裡,就迅的在中國傳播開來

其實裡面的很多消息,有被誇大的,也有的是被誤傳的,只是在和大量確切消息一起出現的時候,讓人很難去區分其中的真假罷了

這些消息一出,別說那本來只是有意力挺老蔣的支持者,就算是老蔣本人,也不得不緊急召開前指會議,商討現在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繼續不計代價的突破山東一線了

山東一戰,空耗了大量人力財力,很有可能面臨虎頭蛇尾結束的結果

不過這些事情,已經要看以後的發展,此時的範哈兒和麥克阿瑟,卻是齊齊將目光,看向了臺灣

因爲此時的臺灣島上,出現了一個對於登6來說,難得的絕佳窗口

1944年7月,一場沒有被日本氣象機構及時預測到的颱風,突然在西太平上空形成,並且在日軍剛發出颱風預警後三個小時,就突然在臺灣東海岸登6,隨後慢慢橫穿整個臺灣島,轉化爲熱帶氣團後,繼續朝着福建浙江沿岸前進

這個突如起來的颱風,自身風力並不大,但對於反應不及的日軍來說,造成的損失卻極爲龐大

大量準備用來應對中美盟軍登6的物資,都被狂風和驟雨損壞,爲重要的是,因爲颱風帶來的強降水,導致濁水溪暴漲,竟然還淹沒了附近了日軍最大的裝甲軍營,整整三十輛的坦克,完全被溪水淹沒,附近的軍營也被大批摧毀,士兵人數自然損失不低

而這兒,本來正是範哈兒和麥克阿瑟考慮的備選登6地點之一

濁水溪附近地帶突兀,並不是一個合適的登6地點,之前只是因爲當地的日軍防守並不如其他幾處有利登6地點那麼密集,才被範哈兒和麥克阿瑟列入了登6備選之一

之前綜合比較利弊,它作爲選擇還是比較靠後的,但是這一場颱風過後突然出現的日軍兵力空缺,卻是讓它作爲登6的選擇,變得加有利起來

而且受颱風影響,就算日軍想要對該地進行補充,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同時因爲福建此時也還是颱風影響範圍之內,以戰術合理性的考慮,此時日軍應該不會預料到盟軍膽敢冒着颱風過後海浪極大的風險,在這個發起登6攻勢,完全可以在戰術上,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唯一的問題,就是颱風過後搶渡海峽需要承受的風險,是不是盟國兩軍所能承受的

範哈兒這邊,在和鄧錫侯等高參商議後,都同意冒這個風險搶渡,認爲損失肯定會比正面強攻要小

而美軍方面,對於這件事情的討論,就稍微有點長了

這一次颱風,美軍和中國的氣象機構合作,卻是提前預測到,只是颱風期糟糕的天氣,加上部分遠程電臺天線和設備在大風中損壞,還是讓通訊變得極爲不便

麥克阿瑟關於利用颱風過後搶渡海峽的計劃,遲遲沒有送到華盛頓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手中

作戰計劃要得到批准,自然也加緩慢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48節 歷史重演第67節 告狀的縣長第59節 敢敲詐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第71節 以槍換兵第188節 作戰會議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248節 輕鬆應對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52節 沙遜第343節 美國特遣隊第340節 又一次勝利第104節 連下兩城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139節 失敗就是契機第357節 開羅第1節 我是師長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28節 購軍火第21節 分配第337節 確定第289節 虛假和平第369節 登陸目標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11節 轟擊末鬆師團第303節 合作誠意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140節 約會第113節 聯英抑日第128節 顧問第155節 派系第120節 借道第139節 失敗就是契機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80節 花錢也快第191節 上海開戰第258節 激戰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71節 以槍換兵第93節 找油氣去第123節 紅軍突圍第174節 我要一支艦隊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364節 讓印度赤化吧第85節 賑災善後第157節 從美國第262節 殲滅第291節 最後一次陣營調整第221節 全城大撤離第333節 大戰形勢第197節 雷擊第112節 華人迴歸投資第29節 初步敲定第224節 救援雨花臺第298節 美日之戰的必然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371節 海南光復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158節 飛行大王休斯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88節 盧作孚第316節 太平洋戰區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71節 以槍換兵第131節 協防第165節 聽演講和感受第191節 上海開戰第183節 兩線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35節 福特卡車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234節 勳章第355節 兩廣第311節 海戰後的吞併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358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35節 福特卡車第250節 組建暹羅反獨裁聯軍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243節 鬆井的暗棋第96節 聯合調查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126節 中運一號第335節 東南亞開始緊繃第155節 派系第62節 整軍訓練第25節 誤會第35節 福特卡車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24節 人選第24節 人選第297節 不相關的戰爭第98節 得償所願第173節 援助要求
第348節 歷史重演第67節 告狀的縣長第59節 敢敲詐第132節 提前培養日奸第71節 以槍換兵第188節 作戰會議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248節 輕鬆應對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52節 沙遜第343節 美國特遣隊第340節 又一次勝利第104節 連下兩城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139節 失敗就是契機第357節 開羅第1節 我是師長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28節 購軍火第21節 分配第337節 確定第289節 虛假和平第369節 登陸目標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11節 轟擊末鬆師團第303節 合作誠意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140節 約會第113節 聯英抑日第128節 顧問第155節 派系第120節 借道第139節 失敗就是契機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80節 花錢也快第191節 上海開戰第258節 激戰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71節 以槍換兵第93節 找油氣去第123節 紅軍突圍第174節 我要一支艦隊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364節 讓印度赤化吧第85節 賑災善後第157節 從美國第262節 殲滅第291節 最後一次陣營調整第221節 全城大撤離第333節 大戰形勢第197節 雷擊第112節 華人迴歸投資第29節 初步敲定第224節 救援雨花臺第298節 美日之戰的必然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371節 海南光復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158節 飛行大王休斯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88節 盧作孚第316節 太平洋戰區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71節 以槍換兵第131節 協防第165節 聽演講和感受第191節 上海開戰第183節 兩線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35節 福特卡車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234節 勳章第355節 兩廣第311節 海戰後的吞併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358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35節 福特卡車第250節 組建暹羅反獨裁聯軍第306節 遠東艦隊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243節 鬆井的暗棋第96節 聯合調查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126節 中運一號第335節 東南亞開始緊繃第155節 派系第62節 整軍訓練第25節 誤會第35節 福特卡車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24節 人選第24節 人選第297節 不相關的戰爭第98節 得償所願第173節 援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