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白駒過隙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刻不停的在流逝着。

大秦歷五十三年、二世三年的這個七八兩月,整個大秦就在悲傷和忙碌的氣氛中匆匆流過。

令狐範在七月底被押解到咸陽,在宗正府監察司、刑部和御史府的會審中,令狐範和令狐沖父子兩人從會審到定罪不過用了三天時間而已。

令狐沖,意圖謀反,斬首示衆。五馬侯令狐範教子無方,縱子行兇,無視國法,本應同其子令狐沖一起授首並誅九族,然二世皇帝念其善秦之功,着削去侯爵和封地,貶爲庶人。令狐範一族,如無皇帝允許,任何人不得離開咸陽半步。違者視同謀反,誅九族。

嚴格來說,令狐沖當初說出的那些話其實是因爲太過得意忘形以至於根本沒有經過大腦。所以謀反的罪名,實在是欲加之罪了。

但是,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從對令狐範的嚴懲上胡亥告訴瞭如今大秦所有的世家貴族,平時犯了小錯沒什麼,但是一旦越過那道紅線,偌大的世家也能因一句話、一個人而頃刻從天堂墜入地獄。

令狐範的處置,讓天下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讓咸陽乃至各郡的世家豪門們無不心中凜然;讓因善秦之功得封侯爵的十餘位降臣,無不心中惴惴。

……

到了八月,隨着救災逐漸進入尾聲,戶部對受災各郡的統計結果也出來了。

上黨和太原、鉅鹿三郡因黃河改道和大陸澤氾濫受災的災民統計有六十餘萬之衆,這還是水患發生在人口本就不太多的上黨、太原和鉅鹿三郡,如果發生在黃河下游人口稠密的臨淄等郡,怕是將有百餘萬人遭災了。

而內史郡櫟陽和下邽兩縣也因爲渭水決堤早成了數萬人受災。其他關中數郡包括河內、潁川等被大雨覆蓋的地區,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澇。

太原和鉅鹿兩郡上等良田在這一場水災中近三分之二被毀,大批的房屋因爲被雨水浸泡而倒塌;至於直接面臨黃河改道的上黨郡,則基本上是毀於一旦,不僅所有開墾出來的土地盡皆成爲沼澤,而且全郡所有九成以上的房屋都在洪水的浸泡下倒塌。

上黨郡統共有三縣,長子、壺關、銅鞮。郡治長子(後世長治市區西南),神話故事中填海的精衛故土。

黃河改道最先衝擊的銅鞮縣城,包括縣城在內全部消失,損毀無法計算。全縣人口十有八九都死於洪水,剩餘壺關和郡治長子,也都深受洪水之害,城牆在洪水的浸泡中垮塌,無數民房倒塌。

三郡百姓傷亡統計超過二十萬之多,這是胡亥理政以來大秦遭受的第一次自然災害,同樣也是大秦數百年來罕見的水災。

當然,朝廷及時和有效的救援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災情,防止了大災之後最容易出現的瘟疫出現,讓許多的百姓逃過一劫。

不然,怕是這一次的水災對大秦造成的破壞會根本無法用數字來衡量了。

在鬼神之道大有市場的先秦,任何一種天災都必然會同鬼神扯上關係。

如果不是欽天監由太史令鄒宏掌管,而且胡亥甚少就國事詢問欽天監的一衆官吏,以至於如今大秦的欽天監根本就是一個擺設的話,怕是欽天監大大小小的“天師”們就要齊聚咸陽宮說是天降大禍了。

即便如此,種種上天因皇帝擅動兵戈而降下雷霆之怒以作懲罰的流言依然在水災之後開始迅速的流傳開來。

毋庸置疑這個時代,這些流言具有何等樣的殺傷力。

從胡亥回到咸陽、水災漸漸消去之後,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吏開始不斷向內閣遞上奏書,懇請皇帝陛下再次舉行祭天大典、熄兵戈。

作爲唯物論者,雖然知道自己能夠穿越回到這兩千前的大秦本身就用唯物論解釋不清楚,但是胡亥依然相信這個世界上本身並沒有諸神之說。

自然災害何其之多,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對這些陳情奏書內閣往往送上來,胡亥基本上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命龍冰拿去燒了。

救災之後,就是緊張的重建,胡亥沒有心思去管這些在他看來很無聊的事情。

大秦歷五十三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大秦歷史上的第一個中秋節,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去。不過,相對於咸陽和關中的平淡,上黨等地卻是熱鬧非常。

皇族宗正、內閣輔政大臣嬴騰代皇帝巡守受災數郡的百姓,並帶來了大量皇帝賞賜的御酒和吃食,與民同樂,讓上黨等地受災百姓安心的渡過了這中秋節。

輕裝北上的贏騰隨行的人並不多,也就是龍衛府兩百個死士親衛而已。在如今的大秦,除非遭遇遠超他們人數十倍以上的軍隊進攻,否則這兩百個龍衛府死士足可保護嬴騰安然無恙。

工部和尚坊遵照胡亥詔令,調派了足足多大百餘人的匠師前往上黨。

黃河中的淤泥覆蓋新河道兩岸,雖然毀壞了原本的農田,胡亥卻是知道,這些經過不知道多少年沖刷堆積起來的淤泥,可要比原本的土地要肥沃的太多。

水災過後,可以預料的是,最多三年,上黨必然會成爲大秦重要的產糧區。

更重要的是,如今十五萬江東降卒組成的工程軍團還在上黨,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將新形成的黃河河道進行加固和疏通,既然河道已經形成,至少在上黨這一塊的河道不能夠再發生變化了。

不然,一旦再次有暴雨來襲,這新形成的河道不穩定的話,怕是又要再次改道了。

工部和尚坊的墨家工匠正好也能趁着這個機會在上黨這一段的河道上學習和實踐如何加固和疏導河堤,爲將來大規模的治理黃河和長江河道打下基礎。

大秦歷五十三年、二世三年九月,皇后李嫉領先麗妃和虞姬爲胡亥再次誕下一子。一個月後,麗妃和虞姬分別爲胡亥再添一子一女。

至此,胡亥後宮的五位妃子,統共爲胡亥誕下三子兩女!

剛剛經過大災的大秦隨着連續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的誕生,而普天同慶。

同一時刻,在茫茫的東方大海上,一支龐大的、初生的艦隊跌跌撞撞的一路東行,經過重重險阻,終於快要接近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PS:感謝“愛在水一方”和“套利人”兩位兄弟的打賞!

第56章 處置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42章 鞭責之爭第15章 大秦足球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67章 登陸第225章 匯合第114章 王庚第126章 能戰否?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76章 江東亂(二)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137章 決堤第41章 哥們你好!第65章 蒙毅北上第221章 咸陽殤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39章 曆法成第78章 通信之法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87章 大朝會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45章 淮河兩岸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6章 夜宿何宮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78章 歸程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74章 刺殺第176章 活着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46章 范增第192章 展望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19章 九品官制第54章 賜姓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41章 勞役安置第26章 浜拓死第200章 成軍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20章 鳥獸散第26章 浜拓死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56章 處置第69章 聖天子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146章 俠客行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90章 雨夜第115章 國殤日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90章 雨夜第35章 變故生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9章 黃雀現(下)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40章 番禺城第108章 兩兄弟第35章 遭襲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33章 戰報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57章 灞上大營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14章 咸陽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115章 國殤日第九十五章第32章 敗亡第85章 堵不如疏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60章 困獸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30章 納妃第109章 偶遇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29章 所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7章 陳縣
第56章 處置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42章 鞭責之爭第15章 大秦足球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67章 登陸第225章 匯合第114章 王庚第126章 能戰否?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76章 江東亂(二)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137章 決堤第41章 哥們你好!第65章 蒙毅北上第221章 咸陽殤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39章 曆法成第78章 通信之法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87章 大朝會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45章 淮河兩岸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6章 夜宿何宮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78章 歸程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74章 刺殺第176章 活着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46章 范增第192章 展望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19章 九品官制第54章 賜姓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41章 勞役安置第26章 浜拓死第200章 成軍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20章 鳥獸散第26章 浜拓死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56章 處置第69章 聖天子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146章 俠客行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90章 雨夜第115章 國殤日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90章 雨夜第35章 變故生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9章 黃雀現(下)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40章 番禺城第108章 兩兄弟第35章 遭襲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33章 戰報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57章 灞上大營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14章 咸陽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115章 國殤日第九十五章第32章 敗亡第85章 堵不如疏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60章 困獸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30章 納妃第109章 偶遇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29章 所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7章 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