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除夕夜

小說城手機版適合手機閱讀的免費站,點,點,通紅的爐火依然將整個淮河北岸天空映照的如同白晝一般。升騰而起的濃濃白霧將整個淮河北岸籠罩成一個如夢似幻之地。

&nb)請在百度搜索138看書,熱門小說搶先閱讀!嚴冬已至,淮河北岸的陳郡、碭郡等地卻是一番熱火朝天之景。

兩天前,在胡亥的命令下,壽春的十餘萬楚軍降卒在數萬白虎軍兵卒的監視中,離開壽春渡過淮河被分批轉移至淮河北岸的兩處秦軍大營中。 才渡過淮河到達壽春不到三天的白虎軍,則是再次回到了淮河北岸,連帶之前跟隨項梁渡河被俘虜的十餘萬楚軍兵卒,近九萬人的白虎軍成了看守這差不多三十萬楚軍降卒的地方部隊。而這聚集在一起的近三十萬楚軍降卒,將會被整編成一個巨大的建設兵團,他們將會趕在第一場雪降下之前,在已經成爲一片廢墟之地的陳郡和碭郡兩郡地面上,清理兩郡郡治和不多的縣城,建造起足夠數十萬百姓居住的簡易房舍,清理兩郡地面上隨處可見的屍首,讓即將回到故鄉之地的數十萬兩郡百姓能夠安然渡過這個冬天。

五大軍團,因爲採用了大量的新式兵械如鎧甲、弩機等等,所以在每個軍團中都安排了至少數百人的尚坊工匠隨軍。畢竟,這些新式的兵械雖然已經定型,但是在結構上要比以前秦軍所用的弩機和鎧甲要精貴和複雜的多,一旦損毀就必須要有專門的人才能修理。白虎軍和青龍軍兩大軍團中隨軍出征的尚坊工匠合計有近八百餘人。隨着楚地基本平定,他們也有了新的作用。無論是建造房舍還是清理兩郡城池內的廢墟修理城牆,都需要打量的鐵質專業工具。不然這三十萬楚軍降卒只能用手在被凍的僵硬的土地上生生刨挖了。

隨着胡亥的詔令,這近八百餘人的尚坊工匠紛紛由軍用直接就地轉爲民用。好在像鐵鍬、鋤頭之內的工具都極爲簡單。又有胡亥空運來的簡單圖紙,這些尚坊的工匠鑄造這些東西沒有任何困難。所有楚軍被收繳的武器和鎧甲兵械,尚坊工匠就在淮河北岸搭建了簡易的熔鍊鐵爐,將收繳的楚軍兵械投入熔爐之後熔鍊然後鑄造成一件件鐵鍬、鋤頭等各種各樣的物事給這些楚軍降卒使用。除掉這些鍊鐵爐之外,還有爲數衆多的千餘座磚窯出現在淮河北岸邊上。這些磚窯燒製各種各樣的磚瓦,用做修築城牆以及房屋的材料。

而這些磚瓦窯同時也是胡亥的一次實驗。如果燒製出來的磚塊耐久和耐磨性都夠的話,那麼顯然,在胡亥設想中的準備改造整個大秦道路的想法所面臨的困難就將大大減少。簡易水泥顯然不可能用於數千乃至數萬裡的道路使用。先不說出現在大秦的水泥黏度以及是否能夠經得起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僅僅是運輸以及燒製就是個問題。而如果在各處修建簡易的磚窯,直接用大小適中的磚石修路,不僅工序會簡易許多,而且速度也將大大加快。一旦某處路面損壞,就可以直接用新的磚石代替,這樣不論維護還是修築,都會方便許多。

與此同時,被項梁擄掠回九江的碭郡、陳郡兩地數十萬百姓,也開始在壽春造冊登記,準備回返故土。這其中有十餘萬青壯,將作爲第一批迴返淮河北岸的百姓。有這十幾萬百姓,再加上近三十萬的楚軍降卒,基本上陳郡和碭郡的重建就不會缺少人力了。關中各地無數的物資和糧食以及禦寒衣物源源不斷的順着魏韓故道南下,一道而行的還有數千遴選出來的各級官吏。在這些官吏離開咸陽不久,治黍內史鄭國以及三百餘人的水工也離開咸陽開始南下。嚴冬來臨,大秦衆多的水系都進入了枯水期,淮河也同樣如此。

以治黍內史鄭國爲首的數百水工以及墨家的數十個建築大師離開咸陽南下,正是胡亥的詔令。他們這數百水工在接下的數個月的時間,要完成的事情就是探討在淮河之上選擇一處或者兩處適於修築橋樑的地方,在淮河上修築起一架或者兩架跨越淮河鏈接楚地和中原腹地的橋樑。如果真的能夠在淮河之上修築起一架或者兩架連接淮河兩岸的大橋,這將是華夏曆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爲恢弘和偉大的建造奇蹟。同時也能極大的促進中原各地同楚地乃至百越蠻夷的交流,促進大秦的統治。

當然這只是胡亥的想法,以現在的條件到底能不能在淮河上建造起橋樑,還需要鄭國等水工調查和論證。不過,鄭國等數百水工以及墨家的建築師南下,除了探討在淮河修築大橋的可行性外,還有一件事情就是以淮河爲實驗對象,研究整治河道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整治淮河只是開始,只是讓鄭國等大秦水工積累經驗。有了足夠的技術儲備,胡亥就將開始整治和修繕幾乎縱貫整個華夏大地的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當然,長江和黃河兩大河流的地理環境和治理難度都要遠遠超過淮河。

如果淮河不夠鄭國等人積累經驗和技術,那麼沒關係。整個華夏大地有着無數如淮河這般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河流水網,胡亥還有時間等。不過萬事總歸有個開頭不是。被俘的近三十萬楚軍兵卒經過開始時的短暫驚慌之後,到如今也逐漸放下心來,不再擔心秦軍會如當初對付趙國兵卒那般將他們盡皆坑殺。至於熊心、項梁、昭通、吳芮等一大批楚國的大大小小官吏,則是盡皆被幽禁在壽春之中,有翁仲看守,等待大秦二世皇帝胡亥的到來。秦軍的嚴明軍紀,以及包括楚王熊心、大將軍項梁在內的楚國上上下下依然存活,讓有些躁動的楚地也逐漸在恢復平靜,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胡亥想要看到的方向發展。

……嚴冬,淮河下流很多河段的水位已經降至最低處,露出了一片片黑褐色的淺灘。一陣紛雜的馬蹄聲遙遙傳來,最終在一片淺灘上停下。這裡是東海郡廣陵縣(後世江蘇揚州附近)境內。看着寬不過數十米的淺淺淮河,鎧甲破爛、披頭散髮、幾乎成爲一個血人的項羽翻身下馬,幾步奔到河岸邊將頭埋入河中咕嚕嚕痛飲起來。在項羽下游,數百個人人帶傷的楚軍騎兵同樣如此。從三天前十萬大軍一戰而沒四處潰散,到如今,項羽麾下的一萬江東鐵騎僅僅剩下不到百人。

三天來,項羽的一萬鐵騎基本上就沒有好好吃過一口飯睡過一個囫圇覺。原本可以隨意馳騁的東海等地,如今似乎處處都可以碰到秦軍,又似乎處處都是秦軍。九月十六當天,項羽領着僅剩不到萬人的江東鐵騎衝出韓信包裝出來的看似密不透風實則空虛無比的包圍圈之後,就直接南下廣陵,準備從廣陵渡過淮河回到會稽郡,畢竟江東故地是項氏一族的老巢,在壽春前途未卜的時候,貌似只有會稽暫時還算安全。在輕易的衝破韓信用十萬大軍營造出來的虛假包圍圈之後,項羽就已經知道自己中計,秦軍其實最多也就不過比自己麾下的大軍多上那麼數萬人而已,楚軍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只是,兵敗如山倒,混亂的戰場之上,誤以爲已經被秦軍重重包圍的楚軍兵卒士氣已經衰落到了極點,項羽已經不可能再重整旗鼓催動大軍的再戰之心。倘若當時張良沒有先一步逃跑亦或是不是對楚項的結局如此悲觀的話,說不定項羽以及十萬楚軍還有一線生機。畢竟,有張良在後方統籌大軍,楚軍的斥候在韓信大軍出現在四周前就能夠發現。只要提前做出應對,探明秦軍虛實,楚軍放棄部分兵卒脫離同馮劫大軍的糾纏,就能很輕易的突破韓信的空虛包圍圈。

只是張良的逃跑,讓項羽的九萬大軍陷入羣龍無首之境。而項羽本人則是領着一萬江東鐵騎親自衝鋒陷陣,沒有主將存在即便斥候發現了秦軍出現也不能夠及時的做出應對,因爲他們沒有權利也沒有威信。衝出包圍圈之後的項羽,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痛恨過一個人。張良的背叛不僅導致楚軍的全線潰敗,更是等於在已經傷痕累累的項羽心頭之上再刺了那麼一刀。不過,項羽的憤恨也僅僅持續了片刻,因爲王喬的一萬材士營騎兵已經如跗骨之蛆般緊緊纏了上來。一番追逐之後,養精蓄銳士氣正旺的材士營騎兵對陣急切想要脫離戰場的項羽江東鐵騎,加上有項羽、龍且、英布三大猛將在,最終項羽的一萬江鐵騎在損失近半之後,突破材士營騎兵的阻截,倉惶逃離。

而王喬麾下的一萬材士營騎兵則是損失近三千人。對比損失,心高氣傲的材士營騎兵反而落在了下風。不過也因此激起了材士營騎兵的好勝之心,死死咬住項羽剩餘不到五千人的江東鐵騎一路跟隨南下,窮追不捨。雙方沿着盱臺到廣陵的道路打打停停留下一路糾纏在一起的兵卒屍體。這其中有材士營騎兵的也有江東鐵騎的。到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十七,馳援韓信馮劫的徐闖也領着數萬青龍軍輕騎兵趕到,並追隨兩軍廝殺的路線趕了上來。面對數萬龍精虎猛裝備有馬鞍、馬鐙和馬蹄鐵的青龍軍輕騎兵,如果不是徐闖青龍軍連日疾馳需要休息,而楚軍敗局已定,項羽根本不可能走到廣陵。

不過,聽着遠處越來越近越來越密的馬蹄轟鳴聲,看着空無一物滾滾東去的淮河水以及身邊這數百騎幾乎沒有人形的江東騎兵,項羽知道,今天自己是不可能再走的了了。

點閱讀原文

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145章 畜生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99章 疑慮生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161章 祭天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65章 對錯第158章 回返第121章 項羽呢?第245章 選擇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99章 隕玉珠第22章 教習第210章 鶡冠子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17章 一個不留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17章 黃縣第230章 如果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83章 鑄造第97章 號角鳴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233章 戰(二)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85章 見呂雉第35章 遭襲第113章 掌控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44章 神之一族第13章 潰敗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6章 大戰起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13章 疾行第268章 歸鄉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82章 兵至下邳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251章 恩怨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3章 毒計成第245章 選擇第216章 備戰第213章 太原郡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37章 決堤第138章 戰鼓起第49章 壽春易手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7章 隆隆戰鼓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164章 法治第166章 刑罰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42章 鞭責之爭第51章 灞宮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45章 冒頓來了第18章 韓信?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280章 終章第70章 嬴樂康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273章 呂雉第213章 太原郡第3章 毒計成第37章 玄武軍!第225章 匯合外篇二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24章 論策第43章 腄縣第216章 備戰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273章 西巡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46章 黑冰臺第19章 項字大旗第74章 亂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35章 遭襲第100章 其心可誅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
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145章 畜生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99章 疑慮生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161章 祭天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65章 對錯第158章 回返第121章 項羽呢?第245章 選擇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99章 隕玉珠第22章 教習第210章 鶡冠子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17章 一個不留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17章 黃縣第230章 如果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83章 鑄造第97章 號角鳴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233章 戰(二)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85章 見呂雉第35章 遭襲第113章 掌控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44章 神之一族第13章 潰敗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6章 大戰起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13章 疾行第268章 歸鄉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82章 兵至下邳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251章 恩怨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3章 毒計成第245章 選擇第216章 備戰第213章 太原郡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37章 決堤第138章 戰鼓起第49章 壽春易手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7章 隆隆戰鼓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164章 法治第166章 刑罰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42章 鞭責之爭第51章 灞宮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45章 冒頓來了第18章 韓信?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280章 終章第70章 嬴樂康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273章 呂雉第213章 太原郡第3章 毒計成第37章 玄武軍!第225章 匯合外篇二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24章 論策第43章 腄縣第216章 備戰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273章 西巡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46章 黑冰臺第19章 項字大旗第74章 亂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35章 遭襲第100章 其心可誅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