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

回南京之前,關於北海之人是穿越者的事情,朱棣和劉斌他們商量的結果是,不宣揚,不隱瞞。

意思就是說,不主動告訴別人,有人問起就說北海科技發達,風俗迥異。

不隱瞞也很簡單,因爲隨着北海和大明的融合,會有越來越多的事情,古人根本沒法理解。

如果有心人打聽到了穿越的真相,他們也不會否認,這麼多東西現於世間,想瞞也瞞不住,除非不接觸。

告訴你穿越了,至於信不信就是你的事了。

不過作爲大明的中樞,太子朱高熾和六部重臣自然是有資格知道的。

但是關於後世六百年的歷史,朱棣和劉斌他們根本提都不提。

或者說,主要是永樂朝之後近百年的歷史不能提,因爲這一段歷史涉及到皇位傳承,這在古代是個大坑!

告訴朱高熾登基十個月就死了?朱高熾怎麼想?

告訴朱高煦他後來造反了,還被自己侄子打敗了?朱高煦又會怎麼想?

所以根本不提,之前看過那段歷史的紀綱和內閣等人,也被朱棣下了封口令。

至於明朝後期,還有清朝和近現代的歷史,那就無所謂了,別人知道了反而可以瞭解後世犯的錯誤,儘量避坑。

因此這次北海與大明中樞的會面,直接跳過了看歷史紀錄片的環節,從那份五年計劃開始討論。

在場的有太子和漢王,六部裡除了刑部,其他五部的尚書都到齊了。

至於刑部,刑部是個特殊的部門,因爲除了管查案和砍腦袋之外,其他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都沒他們的份,這種會議不參加也無所謂。

朱高熾和夏元吉他們,每人拿着一份修改過的五年計劃在那裡仔細閱讀,連朱高煦這會兒也老老實實的拿了一份看了起來。

衆人時而面露驚訝,時而疑惑不解,還時不時地擡頭看劉斌和鄭德江一眼。

正好內閣的幾人也跟着回來了,於是這些已經詳細瞭解過五年計劃,並且親自到北海蔘觀過的內閣大臣,就成了最好的解說員。

衆人有看不懂的地方的時候,楊榮他們就會在旁邊解說,甚至還拿出了一份地圖和地球儀,告訴他們計劃裡提到的地方都在何處。

朱高煦看着地球儀,靠近倭國北邊的那個小島,原來那裡就是淇國公被流放的蝦夷島啊,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肯定是北海之人跟他爹提的,不然朱棣怎麼會知道蝦夷島在哪。

太子朱高熾則是對後世之人穿越明朝震驚不已,從前只聽說過爛柯人,有樵夫看仙人下棋,再回家已經過了數十年,家中早已物是人非。

可爛柯人那是到未來吧,這幫北海之人是回到了過去?!

等衆人都看完了那份計劃書,朱棣纔再次問道。

“好了,大家有什麼疑問,現在一併問清楚,問清楚了就好好做事,今後俺要是再下什麼政令,不許再推三阻四,給俺找藉口推諉!”

戶部尚書夏元吉,早就憋了一肚子問題了,這次第一個發言。

“陛下,之前邸報中所說,畝產數千斤的新糧食,可是真的嗎?”

朱棣大手一揮,“自然是真的,那幾種新糧俺親眼見過,也已經吃過,此乃國家大事,君無戲言,斷不會誆騙爾等。”

夏元吉聞言面露喜色,是真的就好啊,如果真有了高產的糧食,那他這個戶部尚書就不用那麼發愁了,於是他再次問道。

“陛下,這五年章程裡又說,

要用鋼錢取代銅錢和寶鈔,那這寶鈔提舉司,鈔紙局,印鈔局等機構,是否要全部裁撤,今後給百官發放俸祿,是否可用鋼錢?”

夏元吉此話一出,衆人聞言全都支楞起了耳朵。

臥槽,以後發工資不發胡椒,改發錢了?那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寶鈔提舉司和印鈔機構不必裁撤,但需遷至北海,今後負責鑄幣事宜。

“寶鈔廣惠庫暫留,負責回收寶鈔,兌換鋼錢,待寶鈔回收完畢,廣惠庫再做它用。

“至於百官俸祿,今後一律以鋼錢發放,以爲天下使用鋼錢之表率。”

在場的衆人聞言全都興奮了一把,以後終於有錢可以用了......

而裁撤寶鈔印製機構,也是朱棣早就想好的。

北海那邊現在鑄幣規模太小,歸根結底是工人太少,而大明這邊,負責印製寶鈔的機構就有一大堆,那乾脆全都打包送到北海得了。

錢糧的事情全都得到了解決,頓時就讓夏元吉鬆了口氣,但朝廷不必要的開支還有一大堆,所以還要開源節流,因此他又問道。

“陛下,以北海所煉的鋼鐵鑄造鋼錢,解大明的錢荒,在奴兒干開設農場,駐軍屯田,能解京師的糧荒,此爲開源。

“但朝廷的開支卻還有很多,是否可以精簡?

“臣看這章程上說,以後下西洋之事似乎有所變動,不知寶船是否還要繼續建造?下西洋要帶的貨物,是否還要繼續採買?已經採買的商貨又該如何處理,還請陛下裁決!”

下西洋,嗯,這事有點複雜,後世對於下西洋的認知,有人說這是朱棣好大喜功,向世界炫耀武力,彰顯自己萬國來朝的功績。

也有人說,朱棣殺了侄子朱允炆,但他不承認,畢竟他是去清君側,殺佞臣的嘛,燕王又不是去造反的,怎麼可能殺皇帝呢!

所以自導自演,靖難的時候打到南京,然後就宮中起火了,朱允炆下落不明,疑似出海避難,朱棣派鄭和下西洋追殺朱允炆......

這個說法,其實挺扯淡的。

不過不管下西洋最初的目的是什麼,朱棣從裡面賺到了很多錢卻是真的,實際上,什麼萬國來朝都只是附帶的,做生意纔是第一要務。

朱棣雖然是皇帝,但他剛登基的時候,自己的錢卻並不多,國庫的錢是朝廷的,要負責朝廷的各種開支,而皇帝想花錢,就只能用私庫的錢,也叫內帑。

下西洋,實際上就是,朱棣用國家的錢,國家的造船廠,造出來一堆船,然後派了個家奴出海,壟斷了整個東亞到南洋的海洋貿易。

而當時明朝是禁海的,也就是民間不得私自海貿,這個錢只能皇帝賺,這裡面的利潤該有多大?

這些利潤最後又都進了皇帝的私人小金庫,朝廷頂多能夠回本,比如朱棣會拿出一些花椒之類的玩意給官員發工資......

所以爲什麼一直有官員反對下西洋?甚至後來還有個劉大夏燒了寶船圖紙,文武百官竟然神奇的聯合在一起,全部反對下西洋?

很簡單,皇帝自己賺錢不帶他們......

朱棣下西洋到底賺了多少錢,不得而知,但他五徵蒙古,前兩次都是發兵五十萬,組織的後勤民夫也有近百萬,他哪來的那麼多軍費?

下西洋到底弄來了多少好東西,有個物價倒是可以參考一下。

別的朝代,官員進出皇宮,都會發一個腰牌或者令牌之類的通行證,這種令牌一般不是鐵的就是銅的,或者木頭的,玉石的。

而大明官員進出皇宮的門禁牌,是象牙雕刻而成的,叫牙牌。

當時在大明的民間,象牙的價格是五百文銅錢一斤!

那特麼可是象牙啊,簡直便宜的要死。

從這個物價,就能看出鄭和到底從外面弄回來多少象牙,更別提其他玩意了......

下西洋的整體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是造船,南京有個龍江寶船廠,是朱元璋當時爭天下時,爲了打造水師,專門設立的官方造船廠,打造戰船,巡防長江。

朱棣登基後接手船廠,就開始讓船廠製造寶船,這就有了船,造船的錢是朝廷花的。

鄭和是內官監的太監,平時負責大內採買,所以讓鄭和去民間採買各種貨物,裝在寶船上拉出去賣......

這個進貨的本錢,也有一部分是國庫的,所以等鄭和出海回來,國庫能分到一部分貨。

今年是永樂七年,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纔剛回來,本來打算把貨卸掉,再裝上從大明收購的各種貨物,就要第三次出海的,結果八月份的時候被叫停了。

但在這之前,造船,進貨,這兩件事是一直沒停過的,而這兩件事朝廷一直都得花錢,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夏元吉問的就是,既然不下西洋了,那這筆錢是不是可以省下來?

翻譯成人話就是,你特麼又要修北京紫禁城,又要修長陵,還要下西洋,咱能不能停一樣,讓戶部喘口氣?

“唔......”

一說到下西洋,關係到自己的錢袋子,朱棣就糾結了。

歷史上關於要不要繼續下西洋,朱棣其實也猶豫過,這點看鄭和出海的時間表就能看出來。

前三次的時候,都是每次出海三年左右,回來之後就是卸貨,裝貨,總共回來幾個月,都特麼不帶休息的,馬上拉着貨又出海了。

而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間, 船隊明顯在大明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其實那就是朱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下西洋的時候,可能是他那時候覺得賺的錢夠多了?

“咳!”

就在這時,見朱棣猶豫不決,劉斌突然咳嗽了一聲。

朱棣一咬牙,“下西洋的艦隊要改建海軍,此事涉及軍務,不如就讓朕的霄國公,劉賢侄來說吧。”

劉斌立刻站出來說道。

“按計劃書裡所說,下西洋的艦隊要改編成三支海軍,用於保衛大明海疆。

“下西洋的船隊,保留船況較好的大船編入海軍,其餘老船和小船,挑選一部分在民間發賣!賣與百姓。

“至於已經採買的貨物......大明即將廢除海禁,徹底開海,民間有想出海貿易者,可以原價接盤這些貨物,只要能帶着這些貨物出海,願意賣給誰就賣給誰。

“另外分別在松江府和廣州府、福州府開埠,設立市泊司,所有商船按船隻大小收取泊位稅和商稅,以及關稅,所有市泊司稅款歸朝廷所有。

“還有造船廠,福州沿岸船廠,精簡工匠,縮小規模,一部分遷去北海學習先進造船技藝,留下的負責造船賣給百姓。

“南京的龍江寶船廠,暫時與福州船廠同樣處理,同時也要負責打造新式海船,費用朝廷來出,負責以後的跨洋遠航。”

譁————

此言一出,衆人全都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

放開海禁,徹底開海,這可是天大的事情!

皇帝終於捨得把海貿這塊肥肉吐出來了?

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28章 北海的大霧結界快消散了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6章 全面接受五年計劃第33章 總排水量超萬噸的滅國艦隊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6章 全面接受五年計劃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13章 阿魯臺請求內附大明!第33章 總排水量超萬噸的滅國艦隊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15章 賢侄畫的餅太饞人了!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15章 賢侄畫的餅太饞人了!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28章 北海的大霧結界快消散了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13章 阿魯臺請求內附大明!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
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28章 北海的大霧結界快消散了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6章 全面接受五年計劃第33章 總排水量超萬噸的滅國艦隊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6章 全面接受五年計劃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13章 阿魯臺請求內附大明!第33章 總排水量超萬噸的滅國艦隊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15章 賢侄畫的餅太饞人了!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15章 賢侄畫的餅太饞人了!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28章 北海的大霧結界快消散了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13章 阿魯臺請求內附大明!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