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

大明君臣對於開海這件事的態度,大體上是複雜的。

朱棣當然不想開海,壟斷海貿,把錢都裝自己兜裡多爽啊!

只不過在看過世界地圖,知道地球有多大之後,朱棣的眼界就被打開了,不再只盯着東南亞那一小片地方看了。

至於錢袋子方面,北海能生產各種工業品,隨便拿出來一種皇室專營,都能賺得盆滿鉢滿。

而且他已經下了兩次西洋,實際上現在並不怎麼缺錢,這纔會下定決心開放海禁。

官員的心情就更復雜了,他們雖然反對皇帝下西洋,嘴上說皇帝勞民傷財,與民爭利,實際上他們更反對開海!

海禁管的越嚴越好,老百姓最好片板不得下海,這樣他們纔好搞走私,變相的壟斷海洋貿易。

但這種情況北海是絕不允許的,大搞工業就意味着會生產海量的工業品,同時又需要吞掉巨量的資源,所以大明就需要一個工業品的傾銷地。

大明國內的市場是消化不完這些工業產出的,那就只能對外出口,因此閉關鎖國什麼的根本不可能,北海要的是自由貿易!

夏元吉聽完這個安排後非常興奮。

因爲這個方案不僅節省掉了下西洋的一系列巨大開支,反而還能開海收稅,給國庫增加收入。

這可是既能開源,又能節流,一舉兩得的好主意。

此時,在激動之餘,這個爲了大明的錢袋子鞠躬盡瘁的尚書同志,對劉斌的好感也是噌噌的往上漲。

雖然不知道這位北海的國公是怎麼勸說皇帝開海的,但只要能往戶部送錢,那就肯定是他夏元吉的貴人。

夏元吉生怕朱棣會反悔似的,等劉斌說完船隊的改編方案,還不等朱棣表態,他就突然上前拱手來了一句“陛下聖明!”,一下就把朱棣想說的話給堵了回去。

朱棣見狀也只能不情不願的哼了一聲,然後囑咐道。

“此五年計劃,有關戶部事宜,還需儘快落實,趕緊組織寶鈔提舉司遷移北海之事,擴大鑄幣規模,儘快補足我大明的錢荒。”

“臣遵旨,定不負陛下所託。”

見戶部的事情終於說完了,工部尚書宋禮也緊跟着站了出來。

“陛下,臣剛纔聽幼孜所說,北海能修甚日行數千裡的鐵路,還說將來要修一條鐵路連通大明南北兩京,可確有此事嗎?”

“當然!”

一說到鐵路,朱棣就不由自主的換上了笑臉,在親眼見識過鐵路的運輸能力之後,朱棣已經在心裡把這玩意提升到了比運河還要高一個級別的運輸方式。

再說火車車廂並不比漕船要小,一列火車的運力簡直能比得上一列船隊,說是旱地行舟也不爲過。

然而宋禮卻突然說道。

“可臣看這計劃上只寫了北海至京師的鐵路修建規劃,並無兩京鐵路,是否這兩京鐵路十年內無望修通?”

朱棣聞言,臉一下就垮了,是啊,這鐵路好是好,就是修起來實在太慢,於是就見他板着臉道。

“這鐵路雖好,我大明卻無一人精通營建之法,要想修路,還要仰賴北海的鄭愛卿親自操持。

“但北海卻又工匠奇缺,目前人力有限,只能先以北海至京師的鐵路爲主,無暇同時顧及兩條線路,你有何想法就直接說出來便是,無需遮遮掩掩。”

咳——

宋禮被朱棣看穿了小心思,當即不好意思地說道。

“陛下,臣的意思是,

既然這兩京之間的鐵路十年之內通車無望,可我大明南北貨運卻不可斷絕,因此這運河還需繼續疏浚維護。

“臣剛纔聽幼孜說,北海有諸多工程器械,使用方便,力大無窮,能不能調派一些給工部修理運河河道使用?”

原來這個也是惦記北海好東西的!

朱棣當即點頭,“這自然沒問題。”說完又轉頭看向劉斌,“賢侄可有辦法運來一些工程機械嗎?”

劉斌倒是沒拒絕,但也趁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工程機械是有的,但沒有機場我運不過來,還請工部儘快組織人手,把祿口機場修好。

“另外北海的工匠實在缺的厲害,還請宋尚書援助我們一些工匠,只有北海的工匠夠多,將來才能給工部提供更多的工程營建利器!

“把工匠給我,再把南京的機場修好,我很快就能運一批適用的機器過來。”

朱棣聞言又頭疼起來,他是親自去過北海的,那邊現在除了少數幾個工廠,大街上根本看不到一個人影,可謂缺人缺到了極點,只能繼續加大遷移力度了。

於是朱棣又看向了宋禮。

“宋愛卿,你可聽到了,不修好機場,那些東西可是運不過來的,而且霄國公還找你用匠人換,你能給多少?”

工部雖然不管戶籍人口,但他們手中卻有大明‘匠戶’的名單,平時這些匠人每年都要抽出幾個月給官府免費服役,工部一有活幹就會召集他們,所以要說匠人,工部還真不缺。

想了想,宋禮乾脆直接問道,“不知霄國公都要些什麼樣的匠人?”

劉斌也不怎麼挑,這個年頭別說讀書識字了,能達到木匠那種會劃線,懂算數的都是高級人才,他也沒多少挑選餘地。

“鍊鐵打鐵的都行,會鑄鐵的更好,要是能多來點木匠,那便最好了。”

“要多少?”宋禮再問。

劉斌攤攤手,“一萬不嫌多,兩萬不嫌少,只要宋尚書願意給,有多少我要多少。

“哦對了,可以跟那些工匠說清楚,等到了北海,做工是有工錢的,不是免費服役,一天起碼二十文工錢打底,而且分房子住,每天管三頓飯,最好一家老小一起走。”

噗——

宋禮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你特麼倒是不客氣,上來就要一兩萬工匠,甚至連他們一家妻兒老小都不放過,兩萬工匠,加上掛件,怕不是最後要有十幾萬人。

這麼大規模的移民,你當是說着玩的嗎?

一兩萬在籍的工匠,工部倒是能拿出來,但是這事他卻不敢輕易答應,於是就把詢問的目光投向了朱棣。

朱棣看了他一眼,發現旁邊的吏部尚書蹇義也看了過來,幾個尚書全都是一副‘陛下,這事到底靠不靠譜?’的樣子,只有親自去過北海的內閣們顯得很是淡定。

朱棣迎着他們的目光,當即就拍了板。

“此事準了,工匠由工部挑選一批,不僅要去填補北海的工匠虧空,也要派遣能臣幹吏前去學習先進技藝。

“不過從南京千里運人頗爲不智,如今北京紫禁城營建現已暫停,而那裡聚集的工匠和民夫卻有上百萬,不如就從那裡招募願去的匠戶舉家遷移。

“另外,如此多的百姓涌入北海,無人治理怕是會引起混亂,但一般的官員又不通營造工匠之事,恐無法勝任,不如就調刑部的金純,去做北海布政使,總覽北海民政事宜。”

既然任命了民政長官,朱棣乾脆連軍事部署也一塊說完。

“即日起正式設立北海布政使司,轄北海21城,府治設在伊州,刑部侍郎金純,升任北海布政使,掌民政。

“在北海養傷的武城侯王聰,負責統帥鐵道兵第一師和第二師,協助鄭愛卿營建北海鐵路。

“另一個養傷的安平侯李遠,新編四個農墾師,交由他統帥,在北海屯田戍邊,保21城安全。”

說到這裡,朱棣掃視衆人,一字一頓的鄭重說道。

“鐵道與列車,如陸上運河,旱地行舟,運輸速度數倍於漕運,可日行千里,因其在陸上,裝卸貨物又比運河漕運便利數倍。

“雖造價不菲,但卻不如開鑿運河一般興師動衆,勞民傷財,以致於天怒民怨,數千裡的鐵路,所需工匠不過兩萬人而已。

“鐵路所用鋼鐵均爲官辦鋼廠所產,只需發放工匠俸祿即可,雖耗鐵無以計數,亦無甚不可。

“將來我大明定要大興鐵路,將這鐵路鋪的縱貫南北,從北海鋪到交趾,從京師鋪到西域,讓這蜿蜒的鋼鐵鑄成大明的龍脈,貫通大明兩京十五省,所修鐵路何止萬里?

“然我大明卻無一人懂得鐵路營建之法,幸得北海賢才鄭德江,願將鐵路營建之法傾囊相授,報效朝廷,爲我大明營建鐵路。

“朕,欲設鐵路部,與六部等同,拜鄭愛卿爲尚書,掌大明鐵道營建、運營事宜,衆愛卿以爲如何?”

朱棣終於當着滿朝衆臣的面,提出要成立第七個部,同時封鄭德江爲尚書了。

朱棣把修鐵路說的那麼鄭重其事,甚至還把鐵路比作大明龍脈,顯然是極爲重視的。

再加上鐵路和火車這個搭配確實是個好東西,運輸能力吊打現在的京杭運河,他們總不能睜着眼說瞎話。

而且就像朱棣說的,這玩意修幾千裡也只需要兩萬人的工程隊,不用像是挖運河那樣徵集數百萬民夫,最後惹得天怒人怨。

雖然把鋼鐵鋪在地上有浪費的嫌疑,但那些鐵也都是北海煉出來的,他們就出了點工匠,發了些工資和糧食,甚至連糧食和工資都是人家北海出的,等於都是白撿的鋼鐵,他們實在沒有理由反對。

最最關鍵的,大明沒一個人會修鐵路,這個時候朱棣說要封老鄭當鐵路部的尚書,問大家有啥意見,你說他們能有啥意見,難道還能反對不成?

所以最後六部和內閣都很痛快的答應了,反正這個鐵路部是個新興部門,和六部的傳統職權沒有任何交叉,那還有什麼好反對的。

於是這次的任命就這麼定了下來。

北海終於成爲了大明的一個布政司,也就是省級單位,配齊了文武兩個系統。

武城侯王忠帶鐵道兵師,安平侯李遠帶農墾師,一個修路,一個屯糧戍邊,而且這倆人早就在北海住習慣了,也熟悉那邊的環境,級別也正好夠,沒人比他們更合適了。

至於刑部侍郎金純,朱棣讓他去管理一個未來的工業省份,到處都是工廠和工匠,看似好像不怎麼對口,其實這個人還真是不論級別,還是能力,都是最合適的一個人。

金純雖然是刑部侍郎,但他跟着宋禮修過水利,建大壩,造水閘,疏通運河,還被朱棣派到四川,採辦用來建造紫禁城的木材,最後還到過北京,負責紫禁城兩座大殿的營造工作。

這個人是真的懂工程建設的,歷史上,再過幾年等宋禮老死之後,金純就直接成了新任的大明工部尚書,他在工程組織上的才能可想而知。

金純去當北海的布政使,簡直不要再合適。

然而就在衆人思索朱棣這系列任命有何深意的時候,兵部尚書金忠卻突然說話了。

“陛下,您之前在京師的時候,就下旨讓兵部裁撤衛所,組建二十個農墾師。如今這農墾師和衛所都已經有了固定的規劃,陛下突然又讓再組建四個農墾師,調往北海屯田。

“可這衛所已經精簡到了極致啊,再繼續精簡的話,恐會短時間內地方兵力空虛,目前已無衛所可以組建新的農墾師。

“敢問陛下是否可以從別處調動農墾師,比如那蝦夷島,派兩萬人去小島上開荒,實屬不智,臣完全看不出有何用意,難道此島上面有金子不成?還不如把這兩個師派往北海。

“如若不然,就只能從民間徵募青壯爲兵了。”

結果這次還不等朱棣說話,劉斌就直接皺眉問道。

“怎麼會沒兵可用呢?農墾師用的全是乙種師的編制,每個師才一萬人。

“就算你內地的衛所無處可裁,那沿海的二十萬備倭衛呢?這不是有的是兵,你怎麼能說沒兵用?”

金忠反駁,“沿海的備倭衛如何能夠裁撤,倭寇要是再來沿海搶掠怎麼辦?”

劉斌聞言頓時露出不屑的冷笑。

“倭寇哪還有時間來大明搶掠啊,你以爲我計劃裡一定要在蝦夷島放上兩個師是幹什麼的?

“虧你還是跟陛下一起靖難的功臣,竟然如此不通軍略。

“那蝦夷島四通八達,實乃四方海路之要衝,北距庫頁島只有八十里寬的海峽,南端距離倭國本島也只有八十里寬的海峽,在岸邊架起一門大炮都能直接轟到倭國本島。

“西接鯨海(本子海)與奴兒干隔海相望,東出太平洋,可以作爲跨洋的前哨基地。

“這樣的一個戰略要地,你居然說在這裡放兩個師不知道有什麼用?你是怎麼當上的兵部尚書?”

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4章 工業變法!第13章 阿魯臺請求內附大明!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36章 朱棣着急了!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24章 倭國/帶清:聽我說謝謝你......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4章 工業變法!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
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4章 工業變法!第13章 阿魯臺請求內附大明!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36章 朱棣着急了!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25章 劉斌的絕戶計!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幣!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24章 倭國/帶清:聽我說謝謝你......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12章 劉老公,此事切莫聲張!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34章 賢侄,你敢去打倭國嗎?第4章 工業變法!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32章 嚇死人的西洋船隊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