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

接下來的一個月,是錢進一生最爲專注的時光。安排好四合院的事情後,他索性住到了鐵坊,與田力一同精研燧發槍工藝。

金臺明已經帶着另外一柄短火槍回觀海城去了,如今還沒有音訊;信也帶給王有財了,裡面詳細交代了仿造燧發槍的事情。若是時間充足,一年兩年後錢進相信王有財能夠琢磨出燧發槍的整個工藝。

可錢進等不起了。客星降世在別人眼裡那是異象,可錢進總覺得那是一聲發令槍響。至於誰是參賽的選手,錢進不得而知,反正可以確定賽道上必有他的一席。等開了春之後,他便準備前往南方了。

六眼火銃的圖紙早已有了,錢進給它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六轉神機;燧發槍的整個加工工藝,錢進也已經在腦海裡理清了思路。只需把槍管打造出來,不論是六轉神機還是燧發槍都成了一半。

對於槍管的材質,錢進選擇了鐵而不用銅。據傳弗朗基國鑄造大炮喜歡用銅,錢進聽了之後忍不住牙酸,那可都是鑄造銅幣的原料啊。可沒辦法,鐵炮雖然鑄造便宜,卻容易炸膛,兵將們不敢用。錢進如今還沒奢侈到用銅來打造槍管的程度,再者,用銅造出來的火槍還能叫槍嗎?只有鋼槍才值得擁有。

生鐵,因爲含碳和雜質太高,雖然獲得了一定的剛性,但極容易脆斷;陳國用炒鐵法出產的熟鐵,因爲含碳量較之生鐵少了許多,可以滿足反覆鍛打和加工的需要。可熟鐵性柔,這就決定了它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同時,還需要藉助一定的方法提升強度。

在陳國,用得最多的便是滲碳法。既然是滲,就說明加工出來的器件含碳量並不均勻。可即便這樣,所打造出來的器件表面含碳量已經獲得提升,實際上已經部分獲得了高碳鋼。這其實是一種表面硬化技術。

至於熱處理技術,正火、退火、回火、淬火技術在陳國都已經使用,只是火候全憑經驗掌握。

令錢進欣慰的是,田力已經能夠熟練地將鐵板捲成槍管雛形了。若是偷點懶,只需將槍管裡面鑽通磨光,再在槍管外壁鑽出一個眼用來插火繩,火繩槍的雛形便出來了,只需將六根火銃固定,一柄六轉神機便成了。

可錢進要的不止這些,田力也不甘心於此。

自從拿了錢進那柄燧發短火槍去鑽研後,田力驚歎於異人制造工藝的同時,已經將其構造及所有的零件熟記在心裡。他覺得拆了那把槍可惜,後來又送還給了錢進,並坦言以目前的手藝他還仿造不出。

錢進也知道燧發槍難造,不然早都在歐羅巴大規模使用了。

燧發槍難造,主要原因便是擊發裝置形狀過於複雜,需要極高的鍛打技術,光憑手工就能加工出各種粗胚件。另外,需要用到銼刀、鋼鋸、鑽頭、絲轉等金屬加工工具。各種槍械零件加工出來後還要鍍銅,不然容易生鏽。

最難莫過於彈簧片,因爲要承受無數次形變,最好用鋼片打造,而且還需要烤藍防鏽蝕。

對於這些,錢進也只知道個大概,並沒親手操作過。

磨刀不誤砍柴工,錢進首先學的便是製造坩堝。工坊裡面的陶匠會燒製陶罐、陶碗、酒壺,對於坩堝卻一無所知。錢進親自上陣,將篩選出來的石墨礦精研成細粉,再與白粘土加水攪拌和勻。

坩堝雖然帶一個“鍋”字,其實更像個罈子。第一個坩堝成形陰乾之後,燒的時候卻碎了。錢進想了一下,覺得還是火候沒掌握好。石墨粉雖然導熱快,可要做成一個罈子形狀,關鍵還得靠白粘土裡面的氧化鋁燒結塑形。

後來,坩堝粗胚入了爐膛之後,錢進吩咐一開始溫度不要太高,不然粗胚表裡溫度不一容易開裂;粗胚硬化固形後,錢進吩咐工匠鼓風,慢慢提高爐膛內溫度,燒了約有半個時辰後才加大火。

失敗了四五次之後,錢進已經基本掌握了燒製規律,併成功製得了第一個石墨坩堝。等坩堝冷卻之後,丁偉提着坩堝邊上的提手輕輕敲了幾下,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於是奇道:“老爺這是打算用這個罈子醃酸菜嗎?”

“你家老爺琢磨了兩三天才搗鼓出這東西,你居然用它去裝酸菜?”錢進笑罵道。

“這天下估計也只有老爺會用石墨礦燒製罈子了。”丁偉憨憨的笑了下,問道:“老爺打算用它做什麼?”

“有沒有用還難說。田力那裡的粗胚打出來了沒?”

“已經準備妥當了。”

“那行。剩下還有三個罈子要燒,你也來練練手。”

錢進提着那個燒製的坩堝出了陶坊,來到了田力的鐵坊。

這裡佔地約有一畝多,牆以青磚砌成,並開了一些通風眼,裡面空間極大。正中間是一個磚砌的火爐,上方一根菸囪直通屋頂排煙,火爐用的是木製風箱,以畜力帶動;緊挨着的是一個水池,可用來給燒紅的鐵器淬火,若是不小心失火,水池裡面的水還可以救火;靠大門一側是加工坊,是鐵器加工成形的地方,鐵砧、鐵錘等器具一應俱全;靠裡邊則是堆放材料的區域,中間以磚牆隔開,一邊堆放煤塊,一邊堆放生鐵疙瘩。

此時,田力手裡正拿着一根筷子粗的鐵棍對着空中端詳着,看有沒有直。

“田大師,東西都齊備了嗎?”錢進一邊打趣着,將手上的坩堝小心擱地上。

田力瞄了一眼地上那個新奇物件,回道:“都好了,只等老爺示下。”

錢進走到跟前,一一檢視桌上那些各式形狀的細鐵棍、銼刀、刮刀、長條細鐵片等物件。之前他已將需要打造的鐵器形狀、尺寸等一一說明,沒想到田力領會的快,這些粗胚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他忍不住讚了一句:“不錯,等這些工具造出來之後,你上哪裡都可以有飯吃了。”

“老爺說笑了。看到老爺想出來的這些物件,外面的天地我已經不稀罕。”田力正色說道。

“說這些還太早了。”錢進笑了笑,吩咐道:“先打造一把銼刀吧。”

“好呢。”

田力拾起桌上一鐵片交給錢進。錢進接過細細端詳了一下,這塊長方形鐵片長約二寸多,寬約一寸多,厚約半寸,只是鐵片末端被手搖砂輪齊根磨成了楔形切口的斷面。這便是鑿刀的粗胚了。

他吩咐田力將石墨坩堝放到爐膛裡,自己則將打磨光亮的鑿刀粗胚用木炭粉糊住,外面再包一層白粘土,並密封好。一切準備妥當,他把手上這個疙瘩放到石墨坩堝裡面立好,蓋好厚厚的陶蓋。

“拉風箱,開大火。”錢進吩咐道。

旁邊一名幫工的夥計開始驅策拉風箱的騾子。半個時辰後,錢進用鉤子揭開陶蓋,只見石墨坩堝裡面已經通紅一片。他找來鉗子夾出那塊被粘土和木炭粉包裹的粗胚,扔到地上敲開,撥開外面發紅的陶土,從裡面撿出鑿刀粗胚扔進旁邊的水桶裡。

只聽嗤的一聲,木桶裡面升騰起了一陣水霧。

錢進將鐵片從水中撈起來洗淨。表面看那塊鐵片除了髒一些,並無多大變化。可實際上,經過滲碳處理,這件粗胚的硬度已經極高,不過它的脆性也提高了,還需要回火。不過,在此之前他還得繼續將鑿刀的刃口用手搖砂輪細細打磨,作用便是開刃。

沒有高速砂輪,這道工序真是費時又費力,好在田力接了這個活。等鑿刀的刃口已經極爲鋒利,且刀身被打磨得雪白光亮,錢進吩咐田力可以停下了。

緊接着,錢進吩咐工匠另外起了個爐子,裡面燒的是木炭。錢進將鑿刀扔進炭火中燒了一刻多鐘,再夾出來讓它自行慢慢冷卻。這一道工序便是回火,主要是提高鑿刀的韌性,不會脆斷。之所以不用煤火,原因便是煤裡面硫等雜質太多,影響鑿刀性能。

回火完畢後,依然是打磨,確保刀面乾淨,刃口鋒利,同時爲下一步烤藍做準備。之所以叫烤藍,是因爲刀具在加熱的時候表面會長出一層肉眼可見的藍色薄膜。

田力準備了一些“酒頭”裝在薄鐵皮盒子裡。這種酒頭度數有八九十度,極易燃燒。錢進吩咐田力將酒頭點燃,自己則夾着鑿刀刀身在火苗上小心烘烤。這道工序極爲講究,若是烤藍不均勻,則需要重新將刀身打磨乾淨再重新烘烤。當然,刃口是不需烤藍的,會影響刃口的鋒利程度。

不多時,鑿刀一側肉眼可見地“長”一層藍色薄膜。等一側佈滿鐵藍,他又將刀身翻過來烘烤另一側。此時,錢進的額頭上已經佈滿了一層細密的汗珠。田力在旁邊大氣都不敢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鑿刀上發生的變化。

盞茶功夫後,錢進將第一件作品放好,同時擦了把汗水,說道:“幸不辱命,第一件刀具製作成功。有了這把鑿刀,便可以在銼刀粗胚上銘刻紋理了。”

鑿刀已成,銼刀出世也不遠了。

說白了,銼刀是用來磨削的,刀身上需要用鑿刀切出細細的齒紋。用途不同,齒紋的紋路也不同。有單向紋理的,只需用鑿刀切出等間距細密的齒紋便可;也有交叉紋理的,斜切了之後還要縱切。

道理很簡單,可這活需要耐心。

錢進將銼刀固定在木板上,用鑿刀在銼刀刀面上比劃好,按住,然後揮動小鐵錘敲在鑿刀頂端。只聽“叮”地一聲,銼刀刀身上出來一道切口。因爲銼刀的刀身也是用熟鐵製成,所以加工起來也比較方便。

田力抹了些蓖麻油在銼刀刀面上,爲的是增加潤滑度。

銼刀刀身約有七寸長,接下來,錢進需要做的就是在銼刀每一面上用鑿刀切出一百多道密集的切口,且每一道切口與銼刀刀身成直角。

這活比姑娘繡花還累。就這道工序,差不多花了錢進半個多時辰。完了之後,他將銼刀用碳粉糊好,外面再裹了一層白粘土扔到石墨坩堝裡面加熱,淬火之後再去除刀身上的污漬。

第一把刀具大功告成。

第二十章 丹桂飄香月第二章 冬至團圓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八章 閱兵典禮第十三章 鬥訟(一)第二十九章 北首輔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嗎?第六章 遇史華德第四十六章 海運之爭(一)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第四十三章 入宮第三十一章 楊梅詩會(一)第十七章 結青絲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八章 閱兵典禮第三十五章 花間坊第三十九章 旖旎第十八章 議修炮樓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四十四章 隱秘第五十五章 刺隱第七十二章 好一頓板子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六十八章 應劫之說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八十章 徐寶祿抵京第六十五章 徐寶祿升官第四十九章 另一位穿越者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十四章 紅夷大炮第七十六章 一地狼藉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七十九章 人頭滾滾第六十八章 應劫之說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四十九章 另一位穿越者第八十四章 艾米莉尋夫第三十七章 有間酒坊第十一章 提司尋親(一)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二十六章 元寶的誘惑第八十五章 給太后的信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嗎?第七十五章 又現黑衣人第六十四章 擦屁股的事第八十章 徐寶祿抵京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二十九章 北望京都第十九章 金臺明的選擇第三十六章 第一桶金第六十三章 襲殺第一章 故人來訪第十三章 鬥訟(一)第五十五章 刺隱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九十四章 你們可還好?第八十一章 首輔殯天第六十七章 高遠現身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四章 寶兒裹足第三十七章 有間酒坊第一百零三章 帶我走吧第八章 倭亂根源第六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十六章 海運之爭(一)第九十二章 激辯(三)第十四章 紅夷大炮第十章 夜出居庸關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五十章 靜公主第八十章 徐寶祿抵京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十九章 初臨臨海府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四十四章 隱秘第七十九章 人頭滾滾第九章 到京都第一百零六章 韃靼騎兵現第一章 故人來訪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十六章 洪治帝崩第十九章 金臺明的選擇第三十章 秉燭夜談第二十八章 算命先生第二章 冬至團圓
第二十章 丹桂飄香月第二章 冬至團圓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八章 閱兵典禮第十三章 鬥訟(一)第二十九章 北首輔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嗎?第六章 遇史華德第四十六章 海運之爭(一)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第四十三章 入宮第三十一章 楊梅詩會(一)第十七章 結青絲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八章 閱兵典禮第三十五章 花間坊第三十九章 旖旎第十八章 議修炮樓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四十四章 隱秘第五十五章 刺隱第七十二章 好一頓板子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六十八章 應劫之說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八十章 徐寶祿抵京第六十五章 徐寶祿升官第四十九章 另一位穿越者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十四章 紅夷大炮第七十六章 一地狼藉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七十九章 人頭滾滾第六十八章 應劫之說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四十九章 另一位穿越者第八十四章 艾米莉尋夫第三十七章 有間酒坊第十一章 提司尋親(一)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二十六章 元寶的誘惑第八十五章 給太后的信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嗎?第七十五章 又現黑衣人第六十四章 擦屁股的事第八十章 徐寶祿抵京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二十九章 北望京都第十九章 金臺明的選擇第三十六章 第一桶金第六十三章 襲殺第一章 故人來訪第十三章 鬥訟(一)第五十五章 刺隱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九十四章 你們可還好?第八十一章 首輔殯天第六十七章 高遠現身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號了第四章 寶兒裹足第三十七章 有間酒坊第一百零三章 帶我走吧第八章 倭亂根源第六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十六章 海運之爭(一)第九十二章 激辯(三)第十四章 紅夷大炮第十章 夜出居庸關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五十章 靜公主第八十章 徐寶祿抵京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十九章 初臨臨海府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四十四章 隱秘第七十九章 人頭滾滾第九章 到京都第一百零六章 韃靼騎兵現第一章 故人來訪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十六章 洪治帝崩第十九章 金臺明的選擇第三十章 秉燭夜談第二十八章 算命先生第二章 冬至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