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龍尾陂

公元881年正月,唐僖宗的車駕自興元出發,準備前往成都,陳敬瑄獲知消息後,趕到鹿頭關(德陽市境內)迎接唐僖宗。唐僖宗出發十幾天後,到達綿州,東川節度使楊師立前來拜見,寒暄一番後,唐僖宗繼續前進。

直到正月二十八日,唐僖宗的車駕到達成都,由於成都沒有宮殿,就在節度使府住下,組成臨時小朝廷。

唐僖宗在成都安頓下來後,開始大規模的調動兵力,準備反攻長安。他賜詔書給鄭畋:“凡軍隊將士赴難討賊有功者,可以先行賞賜官職,再後報朝廷。”

這個放權給鄭畋授予的官職沒限制級別,實際上是沒有限制,是代替皇上任免官員。

唐僖宗還寄希望於廣陵的淮南節度使高駢,多次派遣使者催促他出兵討伐黃巢,但這個高駢不知道是此前被嚇破了膽子,還是想繼續觀望,始終不肯奉命出兵。

唐僖宗加封淮南節度使高駢爲東面討賊都統,也頒詔書給高駢:“凡轄區內的刺史及諸將,討賊有功者,有權可先授予自監察御史到散騎常侍級別的官爵,再向朝廷奏報。”大致相當於從正八品到從三品的官職。

唐僖宗加封的人還不少,樞密使楊復光被任命爲京城西南面行營都監。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也加封兼侍中,屬宰相級。

鳳翔節度使鄭畋積極拉攏人,他勸以前的朔方節度使唐弘夫、涇原節度使程宗楚,共同討伐黃巢,二人也想亂世中分一杯羹,都帶兵前來。鄭畋奏請以程宗楚爲副都統、唐弘夫爲行軍司馬。

此時的唐僖宗毫不吝嗇官職,大力封賞,鄭畋被重新封爲同平章事,再列宰相之列。

此前因江陵兵敗被貶爲太子少師的王鐸,也被加封爲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西川節度使陳敬瑄也加封同平章事。這宰相級別的官員可真多。

河東監軍陳景思此前剛被任命爲山西代北監軍使,奉命徵兵,結果還不錯。

陳景思也率領沙陀族酋長李友金,以及薩葛部落、安慶部落、吐谷渾部落的兵馬,前來支援攻打長安。

當他們走到絳州,正要渡過汾河時,絳州(新絳縣)刺史瞿稹對陳景思說:“草賊勢頭正盛,不可冒進,不如先回代北招募更多的兵前來。”陳景思同意了,瞿稹就與陳景思一起回去招兵,竟然十幾天就在代州一帶招募了三萬人。

這時的黃巢也逐漸看清形勢的變化,準備向唐軍發起主動進攻,不能讓軍隊在長安“享福”了。但他既要阻擋山西、陝西的官兵,還要防止湖北荊州、襄州地區的官兵前來增援。

於是,黃巢分兩條線部署作戰。第一條線,派大將朱溫領軍隊前往河南鄧州一帶。三月初三,朱溫攻陷鄧州城,活捉鄧州刺史趙戒,隨後留駐在鄧州,阻截南方的增援官兵。

第二條線,黃巢派尚讓、王播率五萬人前往鳳翔,攻打鄭畋,這裡是官軍暫時的大本營。此時的農民軍打進了長安城,驕傲情緒瀰漫,尚讓認爲鄭畋是文人不懂軍事,因此沒有太當回事。

尚讓的大意輕敵帶來了什麼後果呢?先看看鄭畋是真麼佈陣的,鄭畋既然要與農民軍死戰,必然也做了充分準備,因此,他知道此戰對唐朝小朝廷是非常重要的。

鄭畋與此前召來的唐弘夫、程宗楚兩位節度使研究對策,決定以逸待勞,採用伏擊戰術。

岐山縣東有一個龍尾陂,是地勢較高的土坡,幾萬農民軍浩浩蕩蕩而來,前鋒張歸厚走在前面,遠遠就看見有幾千名官兵在龍尾陂的高岡上佈陣,但陣形散亂。

張歸厚一陣冷笑:“這書生果然不懂兵,讓一羣散兵遊勇在這裡等我們。”沒多久,這羣官兵從高岡上衝下來,還沒交戰就往後而逃,農民軍大膽追趕,後面的大隊人馬都進入溝裡,主帥尚讓在旌旗護衛下騎馬走在後面。

突然,兩邊戰鼓齊鳴,無數的官兵吶喊着從溝的前後殺出,堵住了農民軍的退路。尚讓一看不好,中了埋伏,馬上命令後隊變前隊,準備撤軍。

前有涇原節度使程宗楚,後有朔方節度使唐弘夫,山崗上有鄭畋率領的弓箭手,雙方展開激烈的廝殺。農民軍雖然人數衆多,但畢竟深入險境,進退兩難,將士都比較焦躁,紛紛奪路而退,自然處於下風。大批官兵守住溝口,農民軍多次衝擊,死傷慘重。

雙方激戰大半天,都打得精疲力盡,最終,農民軍保護着尚讓等主將衝出溝口,向長安撤退。官兵乘勝繼續一路追殺不停,農民軍死傷二萬多人,屍體丟棄在路上長達數十里,終於逃歸長安。

龍尾陂之敗的消息對農民軍的震撼很大,影響了士氣。

而長安城內百姓也並不是都歡迎農民軍,因爲農民軍曾經在城裡大肆搶劫和殺人。

有人在長安尚書省大門上塗寫詩句,嘲弄起義軍的此戰失敗,尚讓看見後勃然大怒,下令把當時在尚書省的官員和軍士全部挖去眼睛,把他們倒懸掛門前。又下令搜尋長安城中會寫詩的人,總共抓到三千餘人,全部處死,長安城內又一次哀鴻遍野。

龍尾陂之戰後,黃巢的形勢不利。各藩鎮雖然歸降黃巢了,但其實都還是由原官兵主將把守,換湯沒換藥。

很多唐朝的舊臣都跑到成都覲見唐僖宗,藩鎮們仍然向成都進貢,成都的勢力漸漸增強。

鄭畋趁機又傳檄天下各籓鎮,合兵討賊。一些表面上歸順農民軍的各鎮主帥本以爲唐朝就此完蛋了,現在見有人挑頭了,認爲有機可乘,紛紛反水,都想爭搶圍剿農民軍的功勞。

河陽節度使諸葛爽就是反水的官軍主將,他上表到成都,願意迴歸唐朝廷,唐僖宗大喜過望,詔令他仍然擔任河陽節度使。但黃巢沒精力征討他。

還有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打着勤王的旗號,蒐羅了党項、胡族數萬兵馬,來到鄜州(陝西富縣),與鄜延節度使李孝昌會盟,聲稱共同討伐農民軍。鄭畋爲了拉攏拓跋思恭,奏請他代理夏綏節度使。(宥州的治所在內蒙古鄂托克旗南境內。)

而奉天(陝西乾縣)鎮使齊克儉此前在潼關外被農民軍打敗,現在也派人到鄭畋這裡,表示效忠唐朝廷,找農民軍報仇雪恨。

20. 《檄黃巢書》15. 龍尾陂29.兩個皇帝23. 宰相王鐸19. 橫行西川19. 橫行西川18. 戰長安23. 宰相王鐸25. 戰陳州23. 宰相王鐸25. 戰陳州9. 廣州府10. 戰襄陽14. 反攻倒算14. 反攻倒算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30. 官軍的長安11. 衝破險境14. 反攻倒算23. 宰相王鐸3. 避實擊虛3. 避實擊虛9. 廣州府13. 黃巢當皇帝28. 倒黴的皇帝12.潼關大決戰3. 避實擊虛6. 二士爭功21. 鳳翔內亂16. 沙陀軍來了12.潼關大決戰26. 李克用告狀22. 朱溫投降25. 戰陳州6. 二士爭功9. 廣州府4. 南下之旅12.潼關大決戰15. 龍尾陂24. 長安易手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7. 永遠的王仙芝13. 黃巢當皇帝26. 李克用告狀19. 橫行西川27. 河中鎮之亂6. 二士爭功16. 沙陀軍來了31.秦宗權稱霸27. 河中鎮之亂3. 避實擊虛18. 戰長安11. 衝破險境19. 橫行西川30. 官軍的長安1. 後宮干政的大唐29.兩個皇帝5. 意見不和19. 橫行西川25. 戰陳州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20. 《檄黃巢書》16. 沙陀軍來了5. 意見不和31.秦宗權稱霸21. 鳳翔內亂29.兩個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4. 南下之旅14. 反攻倒算27. 河中鎮之亂17. 空長安30. 官軍的長安12.潼關大決戰10. 戰襄陽22. 朱溫投降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7. 永遠的王仙芝3. 避實擊虛27. 河中鎮之亂22. 朱溫投降5. 意見不和10. 戰襄陽31.秦宗權稱霸31.秦宗權稱霸4. 南下之旅3. 避實擊虛6. 二士爭功14. 反攻倒算6. 二士爭功17. 空長安28. 倒黴的皇帝3. 避實擊虛19. 橫行西川26. 李克用告狀13. 黃巢當皇帝
20. 《檄黃巢書》15. 龍尾陂29.兩個皇帝23. 宰相王鐸19. 橫行西川19. 橫行西川18. 戰長安23. 宰相王鐸25. 戰陳州23. 宰相王鐸25. 戰陳州9. 廣州府10. 戰襄陽14. 反攻倒算14. 反攻倒算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30. 官軍的長安11. 衝破險境14. 反攻倒算23. 宰相王鐸3. 避實擊虛3. 避實擊虛9. 廣州府13. 黃巢當皇帝28. 倒黴的皇帝12.潼關大決戰3. 避實擊虛6. 二士爭功21. 鳳翔內亂16. 沙陀軍來了12.潼關大決戰26. 李克用告狀22. 朱溫投降25. 戰陳州6. 二士爭功9. 廣州府4. 南下之旅12.潼關大決戰15. 龍尾陂24. 長安易手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7. 永遠的王仙芝13. 黃巢當皇帝26. 李克用告狀19. 橫行西川27. 河中鎮之亂6. 二士爭功16. 沙陀軍來了31.秦宗權稱霸27. 河中鎮之亂3. 避實擊虛18. 戰長安11. 衝破險境19. 橫行西川30. 官軍的長安1. 後宮干政的大唐29.兩個皇帝5. 意見不和19. 橫行西川25. 戰陳州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20. 《檄黃巢書》16. 沙陀軍來了5. 意見不和31.秦宗權稱霸21. 鳳翔內亂29.兩個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4. 南下之旅14. 反攻倒算27. 河中鎮之亂17. 空長安30. 官軍的長安12.潼關大決戰10. 戰襄陽22. 朱溫投降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7. 永遠的王仙芝3. 避實擊虛27. 河中鎮之亂22. 朱溫投降5. 意見不和10. 戰襄陽31.秦宗權稱霸31.秦宗權稱霸4. 南下之旅3. 避實擊虛6. 二士爭功14. 反攻倒算6. 二士爭功17. 空長安28. 倒黴的皇帝3. 避實擊虛19. 橫行西川26. 李克用告狀13. 黃巢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