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

“你覺得突厥復國這步棋走的如何?”

“神來之筆。”

平康坊,衛國公府,太子太保李靖跟學生武懷玉對弈,棋盤邊李靖養的兩隻大老虎趴在那打着盹,溫馴似大貓。

即將離京回嶺南,武懷玉特意再來看看李靖。

如今的李靖很少出門,也不願見客,但武懷玉只要來還是能夠隨時見到的。

“突厥復國不會很順利,李思摩沒有威望難以服衆,而那些內遷或是當初留在原地的部落,也不願意越過陰山北上,”

李靖將一枚棋子落下,“突厥人想要河套,但朝廷不可能將河南地給他們,沒有河南地,突厥也難以真的復國,朝廷想要讓突厥牽制甚至抵禦薛延陀的計劃也難以實現。”

既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突厥人也不傻,哪裡看不出朝廷讓他們復國,其實就是把他們趕到磧南去堵薛延陀,

沒有幾個人願意去磧南吃沙子,更別說爲朝廷擋薛延陀人。

李思摩說的再好聽,什麼世爲一犬永守國門,那也不過是表表忠心喊喊口號。

武懷玉也落下一子。

“其實陛下並沒有真正指望突厥復國就能守禦國門,不過是做個誘餌而已,短則三五年,長期七八年,大唐肯定是要把薛延陀收拾了的,”

武懷玉知道皇帝李世民沒有那麼長的耐心,三五年內肯定要對薛延陀出手。

當年大唐既然能扶持薛延陀奪取漠北,如今他們桀驁不馴敢對大唐齜牙,那就揍他。

“要我說,其實可以精選一支騎兵,數萬騎足以,跟當初我們打頡利時一樣,直搗漠北薛延陀汗庭,擒賊擒王,重創其精銳,把薛延陀的脊樑打斷,然後可以再扶立個新的薛延陀汗,

再扶持回紇人,也封一個汗,把漠北分化,方是一牢永逸之法。”

李靖雖然現在如同一個不起眼的糟老頭子,但談起用兵打仗,眼神中卻依然是銳利無比。

他強調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雖然軍事上來說,薛延陀雄霸漠北,與大唐隔着大漠沙磧,大唐遠征困難重重,可對李靖來說,那些只是困難,並不是不可以。

此前不論是奇襲定襄、白道堵截,還是磧口追擊,李靖用兵都是大膽的。

雖然年紀大,但李靖用兵很有股冠軍侯的風範。

大膽卻又犀利。

之前打吐谷渾也是如此,精兵突襲,大範圍的運動殲敵戰,尤其是注重斬首戰術。

李靖不喜歡守,更喜歡攻,主動的進攻,能夠更好的調動敵人,尋找勝機。

“薛延陀如今的實力還是挺強的,二十萬兵,也不是吹噓誇大。我大唐如今確實兵甲強盛,可遠征漠北,這仗還是有些冒險,後勤的糧草軍械的補給也不易。”

武懷玉並不反對李靖的大膽進攻戰略,

皇帝以前也喜歡冒險用奇,但如今開始穩,也並沒有錯。

何況,大唐既然穩,也一樣能贏,那又何必冒險。

“薛延陀雖說有二十萬兵,但他們跟突厥人有很大不同,我瞭解過他們跟突厥人的戰鬥,這些人擅長步戰。”

薛延陀也是遊牧民,可他們居然擅長步戰,他們的作戰方式很奇特,騎馬行軍,到達戰場後下馬,一部份人看守馬匹,其餘人步下列陣對敵。

要是擊潰敵人,騎馬追擊,

要是戰事不利,一樣騎馬撤退。

機動性很強,

卻喜歡打呆仗。

不得不說,也算是草原上的一朵奇葩。

這或許跟他們鐵勒人原也稱爲高車族有關,他們原本生活在北海一帶,後來奴役於匈奴,南北朝開始逐鹿漠北,跟突厥還算是近親。

中原漢人因其俗多乘高輪車,而稱他們爲高車族。

從鐵勒九姓,到如今的鐵勒十五部,薛延陀也僅是鐵勒中一部,當初由薛部和延陀部聯合起來的,

這些人曾經西遷到金山一帶,唐初打不過西突厥人,又東遷到漠北。

他們保留着遊牧遷移的傳統,擅長造大車,也喜歡用這種高大車輪的車,連他們的戰鬥方式,都是喜歡步戰,甚至還有車陣。

在李靖看來,薛延陀人身爲草原遊牧民,居然騎馬步戰,這簡直離譜,這更是破綻。

兩人邊下棋邊聊天。

李靖人老心不老,只是他爲人較謹慎小心,所以雖然心中也渴望戰鬥,但還是請辭歸家閉門謝客,在家寫寫兵書,種種花養養老虎,門都很少出。

但他仍是柄鋒利的劍,只是如今劍入鞘中。

“其實若是陛下肯用你爲帥,我相信只要給你三年時間,你定能滅薛延陀,你有這能力。”說到這,李靖一聲輕輕嘆息。

武懷玉明明就是柄最鋒利的寶劍,可皇帝卻怕這劍傷到手,把這利劍一直藏着不用。 不論是此前的吐谷渾,還是戰吐蕃,又或如今的塞北,

武懷玉都是最合適的主將。

可皇帝卻用武懷義爲單于副大都護、豐州都督,用了張文瑾爲單于副大都護、雲州都督。

這兩員將領,李靖承認他們也挺優秀,有不錯的經驗,但他們不是那種能稱爲名將者,他們防守還行,但要說能夠掌握全局,就還差遠了。

“我相信朝廷的佈局。”武懷玉道。

李靖見學生這副樣子,也不再多說,曾經的武懷玉鋒利無比,鋒芒畢露,而這幾年卻是越來越內斂,論謹慎這塊,甚至已經不輸於他。

這麼年輕,卻能在嶺南沉的下心呆在那邊,甚至沒有怨言,還能做出那麼多成績,這真是非常不易了。

對比之下,國舅長孫無忌可就差遠了。

“李思摩還有大半年的時間,秋風起時,內地突厥各部,才正式北遷磧南復國。”

李靖有些走神,這盤棋讓武懷玉贏了。

他放下棋子,沒有心思再下。

“突厥復國,也許會是將來的一個隱患。”

“二十萬帳部落,這重新復國,若是把握不住,可就後患無窮。”李靖道,“朝廷要對付薛延陀,根本用不着突厥,直接把突厥再繼續分化,然後不斷內遷分期安置,總能同化掉的,就如同鮮卑一樣。”

武懷玉覺得不管哪種政策都有其好壞的地方,但既然現在已經選擇了一種策略,也就沒有繼續再爭的意義。

“你呂宋還缺人嗎?”李靖突然換了個話題。

“缺啊,”懷玉笑道。

呂宋人還是很多的,但問題是現在土人多,武家帶去的移民少,尤其是漢人少,而要想經營呂宋,並長久穩固,那基本盤只能是漢移民。

數量少了,這盤子就不穩。

“你可以招募一些突厥、党項等胡人過去,”

“有在嘗試,”

招些胡人過去,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想從大唐挖牆腳移民呂宋,可是非常不易的,現在大唐正是高速擴張發展期,這個階段朝廷也處處都缺人,

要不是武懷玉的地位和關係,呂宋現在根本不可能這般移民。

招不到足夠的人,武懷玉也只好連胡人都招,招去的胡人比當地的土人還是好用點的。

大家起碼都是外來移民。

再則,那些胡人移民,不是整部落過去的,還是較易控制,同時也容易同化的。

李靖沒多問呂宋的內情,但也表示如果他需要,李家這邊也可以支援,不論是人力還是物資、錢財,

這讓武懷玉挺感動的。

離開的時候,

李靖望着天空飄灑的雪花,“我倒是挺羨慕你的那塊呂宋自留地,這長安大雪紛飛,那裡卻終年是夏,我這腿一到冬天就疼,”

看的出,他是真羨慕武懷玉呂宋這樣一塊封地,甚至也想離開長安,在那樣的島上歸隱,

藍天白雲,大海沙灘,想想似乎很美好。

可惜他知道皇帝不會讓他讓開長安,就算他致仕了,也得呆在長安。

皇帝似乎從沒有真正完全信任他。

這一點,他還不如武懷玉。

武懷玉也很清楚這點,所以也沒說什麼邀請老師去呂宋的話,歷史上李世民活的挺久,跟李世民是前後腳走的。

甚至有野史說李世民很忌憚李靖,當年他御駕親征高句麗,李靖以年老不想去,結果皇帝跟他說了一句話,當年司馬懿病重垂危,七十高齡還能篡奪魏國,藥師,伱要自勉啊。

那時李靖已經七十四歲,可聽了皇帝這話,也是嚇出一身冷汗,立馬同意隨駕遼東了。

李世民徵完遼東後沒幾年去世,野史說李世民去世前,故意貶降了大將李績出京,還對太子說,此人接詔若馬上走,他日你繼位後便召回拜相,不走就殺。

然後他對軍中威望更重的李靖,卻是送了副藥,李靖沒病,可皇帝接連幾天都派人送藥,家人都說皇帝是關心李靖。但李靖卻說我豈能再活?李靖服下皇帝賜藥,幾天後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九。

七天後,李世民病逝,享年五十二。

武懷玉對這樣的野史傳聞並不太相信,他覺得這是後人杜撰,李靖這故事明顯是改編自楊素的。

楊素說來不是李靖的半個引路人,當年李靖年輕的時候,深得宰相楊素和吏部尚書牛弘的賞識,楊素甚至拍着自己坐榻,說李靖將來必然能坐到我這個位置,後來李靖還拐跑了楊素府中姬妾紅拂女。

楊素是隋朝名將,出將入相的厲害人物,他幫助楊廣奪儲稱帝,但楊廣稱帝后對楊素極爲忌憚,楊素生病,楊廣派人送藥,御醫回覆時,他總是詢問楊素病情,言談中希望楊素能早點病死。

楊素府上的人都覺得皇帝派醫賜藥,恩寵無比,可唯楊素明白皇帝心意,於是拒絕吃藥,就這樣病死家中。

武懷玉算了一下,

如果李靖按原歷史的壽命,那還能有十二年壽。

李靖今年六十七歲了,身體還很健朗,在長安再坐十二年牢嗎?

“老師,我回頭向聖人上書請求,派老師代天巡視嶺南一趟,也離開長安走動走動,”

李靖大笑,“你若真能讓陛下答應我出京巡視嶺南,那我肯定會去的。”

第784章 李靖的警告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878章 停封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912章 安平堡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79章 戰前約定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186章 不良少年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907章 他急了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203章 祥瑞第711章 人情債第623章 瓜分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635章 臣惶恐第401章 壓歲第32章 程咬金挑女婿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931章 皇長孫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463章 觀自在第269章 開國公第422章 黃金冊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7章 至寶丹藥第475章 孤臣路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224章 窮進士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785章 臣妾第7章 至寶丹藥第435章 桃園之盟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919章 捷報第84章 戰場種菜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344章 秦瓊李靖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12章 李三娘子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37章 小有身家第492章 逃人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769章 上一課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948章 三樹五鈿迎入宮第316章 烹殺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703章 擒虎第226章 俱樂部第703章 擒虎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347章 颯露紫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1095章 噩耗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714章 做嫁衣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
第784章 李靖的警告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878章 停封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912章 安平堡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79章 戰前約定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186章 不良少年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907章 他急了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203章 祥瑞第711章 人情債第623章 瓜分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635章 臣惶恐第401章 壓歲第32章 程咬金挑女婿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931章 皇長孫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463章 觀自在第269章 開國公第422章 黃金冊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7章 至寶丹藥第475章 孤臣路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224章 窮進士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785章 臣妾第7章 至寶丹藥第435章 桃園之盟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919章 捷報第84章 戰場種菜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344章 秦瓊李靖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12章 李三娘子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37章 小有身家第492章 逃人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769章 上一課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948章 三樹五鈿迎入宮第316章 烹殺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703章 擒虎第226章 俱樂部第703章 擒虎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347章 颯露紫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1095章 噩耗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714章 做嫁衣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