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

“在洛陽做參軍可還順當?”

武懷玉問自己的妹夫,也是他的學生魏二郎,他去年去洛州任兵曹。

“挺好的,不過如果有機會,我想跟老師去嶺南歷練。”

“洛陽適合養老,年輕人更適合去邊地。”武懷玉笑着說道,魏徵坐在旁邊沒答話,從他的角度,他當然希望兒子能留在長安,安排去洛陽也是爲兒子鋪路歷練,但說去嶺南去塞北,就有些捨不得了。

但如果兒子主動追求,魏徵也不好攔着,他畢竟也是堂堂宰相,思想跟妻子還是有些不同的。

骨子裡魏徵其實也希望兒子能夠走的更遠。

“你要真想去邊地歷練,只要魏公同意,我可以幫你安排,廣州或是豐州,任你挑,去幽州也行。”

魏二郎看了眼父親,

魏徵捻鬚,“要不你去幷州太原。”

“阿耶,如果去北邊,我希望去豐州或是單于臺,我想能夠真正做點事,而不是呆在太原這樣的後方。”

“要不隨我去嶺南吧,那裡是個歷練的好地方,呆上三五年,絕對大變樣。”

“好,那就去嶺南,不過我不想呆在廣州城,要去下面。”

“沒問題。”

魏徵張了張嘴,想反對,但最後還是沒說出來,他沒去過嶺南,但也知道嶺南這幾年變化巨大,而且有武懷玉在,總能關照二郎的。

這天在鄭國公府,武懷玉跟魏徵聊了不少,婉娘也留他在府中吃飯,裴氏特意取了魏徵珍藏多年的家釀招待,讓魏徵心疼不已。

這酒雖是自釀,但留存很少,喝一罈可就少一罈。這酒如今在長安多少人都求不到,都說黃金一斗,不如魏公一口。

當然武懷玉倒不覺得老魏這酒釀的有多了得,

事實上那句話這些年也是一直在變的,最早的時候叫魏公家釀一斗值十千。後來變成百千不換魏公酒一斗。

再後來又變成黃金一兩,魏公一口,再到如今黃金一斗,不如魏公一口。

這酒身價暴漲,

可背後也是魏徵官職地位的不斷上升,貞觀朝爲相多年,宰相里可是僅次於房玄齡的,

許多人重金買的不是魏徵的酒,而是魏相公的關係,是想搭上他的線。

就好比唐儉家在長安賣羊,他家的羊就很貴,但仍然買的人很多,實際很多人也是衝着唐儉的地位去的。

再比如程咬金大魔王,他現任幽州都督府長史,手握幽雲大權,聽說在那邊做邊貿的,都得拜程咬金的碼頭。想拜程家碼頭也簡單,幽燕那邊有不少程家經營的商號,跟他們做買賣就行。

而那些商號裡面,有招牌商品,就是斧頭,有金斧頭銀斧頭還有銅斧頭鐵斧頭,

想拜碼頭,想找老程辦事,就先去買斧頭,辦什麼事,就買什麼斧頭。

武懷玉當初聽說這事後,都很驚歎,老程辦事果然有一套,這不就跟後世有些領導家小舅子小姨子開的菸酒茶葉店一個套路嗎?

很多權貴豪門都幹這種事情,

別看他們一個個平時高高在上不染煙塵似的,實際上哪個貴族豪門不需要大量金錢、資源供養維持?

區別只不過是有些人吃相好看點,有些人吃相難看。

一些沒底蘊的新貴,尤其是一些武將,就比較簡單直接,據說有位從三品的將軍,他在外任都督,鎮守一地,他小舅子就讓人在城門口擺了個攤,賣江米糕。在他那裡買江米糕,帶的貨物可以不交稅入城,

甚至是沒有過所文書的人,也一樣可以進城,說到底,也不過是權力的尋租。

魏徵喜歡喝酒,也每年都會自釀一些酒,當了宰相依然不變,只是如今主要是她妻子裴氏負責了,

魏公家釀的身價十年暴增十倍不止,其實也都就那麼回事,就好比魏徵平時也會給人寫些墓誌什麼的,潤筆費就很貴。

而且沒點身份還請不到魏徵寫墓誌,魏徵出手的基本價是馬一匹並鞍銜,白玉腰帶一條,或是絹百匹。

但有錢並不一定能請到魏徵出手,還得能拉上關係,因此好多人就是通過搶購魏公家釀來接觸魏家拉上關係,再來請寫墓誌。

當然,好些人都既非真想買酒,也不是真爲求墓誌,而是跟魏徵拉關係,能跟一位宰相拉上關係,好處多多。

上次魏徵給一位江南士族家寫了篇墓誌,全篇才一千五百零五字,對方豪爽的給了五百匹絹潤筆,又從魏徵家買了些家釀珍藏。

五百匹絹如今值錢十萬,每個字潤筆費六十多錢,以如今長安糧價,魏徵一個字就能換一石大米。

一篇墓誌,只不過用了一個時辰而已,他賺了一千多石大米。

魏徵身爲正二品的特進、宰相,祿米一年不過五百石,考覈好加一季糧,這一年也才六百多石。

他這一篇墓誌是他三年祿,而這樣的墓誌根本不需要費什麼心神。

其實也有許多人向武懷玉求字求文章,給的潤筆費比魏徵的還高,武懷玉可是也有着當今四大書法宗師美譽,何況武懷玉詩書畫三絕,

但武懷玉哪看的上那點錢,

多少頂級勳戚都向武懷玉邀畫,可武懷玉根本沒空,給皇帝畫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等身像、秦王府十八學士像,當初都讓武懷玉累夠嗆。

“聽說楊相公也要罷相了?”武懷玉問。

魏徵也沒否認,楊師道是皇帝的姐夫,也是老相公楊恭仁的弟弟。楊師道這人喜歡寫詩,但做的詩只能算一般,不過楊師道是公認的老好人,人脈關係極好。 楊師道這次被罷,其實跟蕭瑀被罷也有些類似。

蕭瑀老糊塗,被李家的那個離譜案子坑了,觸怒皇帝被罷了。李家那個案子很離譜,尚書左丞的弟弟跟自己繼母私通不說,還敢把黑鍋扣到皇帝頭上,最後落得身死名裂下場。

因這案子,結果又引發另一樁案子。

有人秘密檢舉宰相楊師道兒子不法,而且是一次檢舉他兩個兒子,一個是楊師道妻子長廣公主與前夫趙慈景所生的兒子趙節,趙節父親唐初戰死沙場,給他留了個開化郡公爵位,然後公主改嫁給楊師道。

現在趙節年紀也不小了,在禁軍中任職,品級也不算低,五品,能穿上緋袍。可這小子嫌官職低,又覺得在長安被管束,想去地方,最好是能當個刺史。

於是乎,他就找公主和楊師道。

楊師道老好人,對妻子跟前夫生的這個兒子,也還是不錯的,找上門來相求,也就幫着一番運作,真給趙節安排了個下州刺史,

雖說是下州的刺史,可那也是一州刺史啊,這事違規之處太多。

如果僅是這個,倒也不至於讓李世民直接罷他相。

楊師道跟長廣公主婚後當然也生了兒女,其長子楊豫之,也才十七八歲,皇帝還挺喜歡這外甥的,特意作主,把元吉女兒壽春縣主嫁給他。

可是,

這次隨着李家那案子發生,有人一封信送到御前舉告楊豫之跟姨母永嘉公主私通,

這還得了。

李世民立即讓人暗中徹查,

結果讓人震驚,還真有此事,永嘉公主也就前兩年纔剛出嫁的,是李世民的妹妹,當初跟李世民女兒長樂公主一起置辦嫁妝,結果李世民給女兒的是妹妹的倍數,搞出許多風雨,也讓永嘉公主惱怒。

也不知怎麼回事,這永嘉公主跟外甥楊豫之私通,不過這兩人其實年紀差不多。

隨着調查深入,李世民知曉檢舉的人是永嘉公主的丈夫,酇國公、駙馬都尉竇奉節。

這竇駙馬父親是竇軌,李世民母親的族弟,曾任益州大都督。

竇奉節是李世民的表弟,竇取永嘉公主,那是表哥娶表妹,親上加親。

可想不到,永嘉公主居然跟親外甥私通,竇奉節知曉此事後哪裡能忍,藉着李氏一案,便把此事捅到皇帝面前。

永嘉公主生母就是竇皇后,她跟竇奉節那是親表兄妹,而趙節是公主姐姐的兒子,親外甥。而楊豫之娶元吉之女壽春縣主,壽春縣主喊永嘉公主親姑姑。

簡直就是亂套了。

據說,李世民查明此事後,把永嘉公主、長廣公主,還有駙馬楊師道、竇奉節都召入宮中,

又把楊豫之也叫去。

李世民踹了楊豫之兩腳,扇了永嘉公主兩巴掌,

本來皇帝想弄死楊豫之,但長廣公主跪地磕頭請求,腦袋都磕出血來了,

李世民最終不忍,於是父代子過。

罷免楊師道宰相之職,當然對外公開的理由是楊師道給趙節安排刺史之職循私,趙節也被罷官,不僅刺史沒當上,原來的五品武職也被免了。

而楊豫之,皇帝處罰是讓楊師道和公主帶回家禁閉反省。

對於妹妹永嘉公主,李世民也很無奈,總不能殺了吧,竇奉節想離婚,公主倒是願意,可李世民不能答應,這事傳出去,皇家的臉豈不丟光了,本來那些士族就瞧不起皇。

最終結果,公主被罰禁閉,竇奉節也只能把這頂綠油油的帽子繼續戴着。

這事李世民下旨嚴格保密,但哪有不透風的牆,總還是有些消息傳出的,尤其是這種緋色故事,最讓長安人激動了。

現在知曉的人還少,僅限最頂層的一小部份人知曉,但肯定會慢慢傳開來的。

楊師道挺倒黴的,這真是個好好先生,結果親兒子這麼混賬,這妻子跟前夫生的兒子也不靠譜。

當然,楊師道當初任侍中,其實也只是暫時頂一下魏徵而已,他宰相位置本就坐不穩。

但以這種方式罷相,還是讓人挺感慨的。

“那要恭喜魏公,將重新出任侍中了。”

魏徵倒沒什麼喜色,他現在知門下省事,跟侍中其實也差不了太多。

只能說長安上層圈子真亂,

魏徵甚至想說,這都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李世民跟弟媳婦,十年了,還生了個兒子,本就沒帶好頭。

而武懷玉倒不驚訝,不說什麼髒唐臭漢,其它哪朝哪代,這上層圈子不有許多這樣糜爛的人嘛,都是吃飽了撐的,

就應當把這些傢伙全都送到邊疆去開疆拓土,去海外殖民,起碼也還能發光發熱,留在長安,真是隻能把長安都搞髒搞臭了。

魏徵端着酒杯,真爲公主的放縱而震驚,他想到自家兒子也賜婚尚了一位公主,萬一將來這公主兒媳進門後也這樣,那可怎麼辦?

魏家那也是詩書士族之家啊,豈能被敗壞門風家聲。

要是能退婚就好了,

這皇家公主還真是有些不敢要!

倒是武家嫁來的兒媳婦挺不錯,孝順又禮貌,

對未來公主兒媳,魏徵深深擔憂。

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49章 仗內供奉第96章 玄符驚雷第221章 逼債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322章 山鹿第1091章 檢校庫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29章 母大蟲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135章 軍器少監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985章 嶺南亂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80章 李三娘子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615章 幽州軍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715章 嶺南王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276章 呂梁山第927章 老鄉第782章 玄武門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263章 江湖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224章 窮進士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72章 歡喜就好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972章 砸場子第463章 觀自在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25章 聯姻程家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83章 白袍總管第235章 使持節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703章 擒虎第1039章 復國第899章 海上花園第1107章 玄武門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924章 剝皮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83章 白袍總管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1章 朱衣黃衫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61章 涇陽狂儒第655章 背刺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697章 朕聽說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0章 捉錢令史
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49章 仗內供奉第96章 玄符驚雷第221章 逼債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322章 山鹿第1091章 檢校庫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29章 母大蟲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135章 軍器少監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985章 嶺南亂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80章 李三娘子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615章 幽州軍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715章 嶺南王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276章 呂梁山第927章 老鄉第782章 玄武門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263章 江湖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224章 窮進士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72章 歡喜就好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972章 砸場子第463章 觀自在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25章 聯姻程家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83章 白袍總管第235章 使持節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703章 擒虎第1039章 復國第899章 海上花園第1107章 玄武門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924章 剝皮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83章 白袍總管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1章 朱衣黃衫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61章 涇陽狂儒第655章 背刺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697章 朕聽說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0章 捉錢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