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驟起的殺機

蘇彥心寬,表面上看起來不會有什麼事想不開,但他感覺到悲的時候,那是大悲。從地牢裡出來,蘇彥像是要檢討前半生的得失,哭起來沒個完。

劉愈安慰幾句,實在聽不下去他的嘮叨話。這些話,雖然是在訴說,卻也好像是在控訴着什麼。

第二天,劉愈便動身回長安城,順帶也用馬車把蘇彥載上一起回去。蘇彥自從那一天的哭訴之後,話突然少了許多,對劉愈的態度也轉而變得生分。劉愈突然感到,兩人再見時,蘇彥對他的敬重和熱情是僞裝出來的,遭逢變故的蘇彥逐漸在成長,經歷從體貌到心理上的蛻變。

一天的路,劉愈分了兩天走,劉愈沒有太着急。不過一天下來,路卻走了八十多裡,第二天上午便也就回到長安城。

劉愈帶了南王回來,朝廷官員已經提前收到風聲,在得知蘇彥這一年來的遭遇後,朝臣自發出來迎接,最後韓升一合計,爲了不令劉愈爲難,以他自己爲首親自帶官員出來迎接,這樣迎劉愈和南王一起迎,外人也不會有什麼閒話。

劉愈回長安城走的是西門,遠遠的便看到城門口戒嚴,官員列隊在等候。這情景,讓劉愈感覺到幾分陌生,這些平日裡爲爭權逐利都快放棄原則的官員,竟然會爲蘇彥的歸來而迎接,這讓劉愈也頗爲意外。還沒到城門口,劉愈便感受到蘇彥在大順朝官員心目中的地位。

“一日爲君王,終身是君王。他錯的,只是信了我這個師傅而已。”劉愈騎在馬上嘆了一句,這句話,終究只被柳麗娘一個人聽見。柳麗娘看了劉愈一眼,很快又把注意力轉到長安城西門前的那些官員身上。

劉愈一行抵達城門下,韓升親自過來迎接。劉愈沒有擺架子,親自下馬還禮,順帶也讓蘇彥出來跟官員們會面。本來官員很擔心現在的蘇彥“不成人形”,但蘇彥從馬車上走下。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那些官員臉色反而更憂。

劉愈跟官員們寒暄幾句,劉愈也順帶說了天子鑾駕將在第二天回長安城的事。韓升明白劉愈的意思,劉愈送蘇彥回來,會馬上再出一趟城,去迎天子鑾駕,劉愈是想讓韓升照顧蘇彥,也是想讓他看緊蘇彥。

進了城,劉愈跟韓升同行,韓升道:“劉小兄。看你憂心忡忡。似有什麼憂慮。你放心去。一日工夫,城裡不會出什麼亂子。”

劉愈嘆口氣,把在朗縣裡的情況大致跟韓升說了。韓升本來以爲劉愈去一趟朗縣,不過是去追捕幾個“亂黨”。沒想到在朗縣裡居然有火藥庫,而且有大批的亂黨在內,甚至連官府也跟亂黨有勾結。朗縣地處長安城周圍,屬於天下腳下,天子腳下尚且如此,韓升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

劉愈道:“當初在嶺南,霍病被一批亂黨圍在山城裡,幾個月未有寸動。若這些亂黨爲禍於長安城,必將有一番亂事……”

韓升沒再說話。思索了很久,韓升才嘆了一句:“事情總有解決之法。”

雖然像是安慰的話,但劉愈的心卻沒有因此安下來。韓升現在主持朝政,他所瞭解的都是如何安邦定國,對於亂黨和陰謀的事。韓升從來都不過問。但劉愈知道,韓升能在先皇一朝屹立不倒,那是因爲他懂得如何抽身事外,也懂得如何靈活應變,不是韓升沒能力管,他是不去管,否則以韓升的本事,當個帝王都不爲過。

現在蘇彥回來,本身一潭水,在內部攪渾了。如果劉愈不能妥善處置蘇彥,那朝廷內部就會出現動盪,在大順朝百姓心中,什麼蘇哲他們不認識,但就是一個黃口小兒也知,蘇彥是皇帝,是被權臣劉愈趕下臺的。

送蘇彥回城,劉愈讓蘇彥直接往曾經的九皇子府而去,但蘇彥卻不去,心裡上好像有些不願回憶往事。踏足到內城門口,蘇彥突然一轉頭,對劉愈道:“師傅,我能呆在城外,等小魚他們母子過來嗎?”

劉愈策馬靠近馬車的方向,問道:“到了長安城,你不進去?”

蘇彥很堅定地搖搖頭,道:“師傅,我也想回去,但我到了這裡,突然覺得我還是不適合留在長安城。我留下,會給師傅帶來很多的不便……”

說出這番話,連一邊的柳麗娘都對蘇彥高看一眼,之前還嚷着回長安的蘇彥,到了家門口,居然不進去。

劉愈心想,難道是蘇彥剛纔見到官員列隊出來迎接他,突然感覺到危機,不敢進城?

“你不想進去,也由着你,爲師暫時把你安置在外城,小魚母子,很快出來跟你相會。”

蘇彥聽到劉愈這麼說,咧嘴一笑道:“謝師傅。”

劉愈一邊安排馬車把蘇彥送到外城的官所去休息,一邊卻也在憂慮着一些事情。這次初見蘇彥,讓劉愈感覺到蘇彥還是那麼個不成器的小子,但才兩天時間,他對蘇彥的印象便徹底改觀。蘇彥的成長之快,超出了劉愈的想象,蘇彥能忍着牢獄之苦,苦中作樂,然後盡付笑談跟他這個師傅兼仇人侃侃而談,也會情緒失控,哭訴一番。也能像今日這樣,識時務認大體,甚至過家而不回……

劉愈心中升起愧疚之感。蘇彥的改變,或許是一種成長,更是一種爲勢所迫被逼無奈的改變。正是外界給蘇彥的壓迫,讓讓他放棄心中所追求的生活,轉而去期冀另一種不切實際的生活。

蘇彥嚮往的是快樂而自由,但在被推上皇位之後,他被迫去學會承擔;在面對政治鬥爭的時候,他被迫去學會背叛;在面對師徒反目,被趕下皇位時,他又被迫去學着求全;在被囚禁之後,他又被迫去學着忍辱偷生。

如今他從地牢裡出來,身無牽掛事,總算不用再當皇帝,不用去忍辱偷生,他卻被迫去學着虛以委蛇,甚至連自己真實的想法都不敢表達。慢慢的,他自己都不知什麼是自己原本所追求的,曾經嚮往快樂的少年,居然會憧憬起寧靜的田園生活,這不是在被逼着做完太多不願做的事之後,心理疲憊,想去解脫?

劉愈突然感覺到自己是蘇彥失去本性的罪魁禍首,當初若不是他想保全自身,就不會篡改老皇帝遺願,把蘇彥送上皇位。蘇彥當他的閒散王爺,就不用經歷這麼多“被迫”。

想的事情太多,劉愈自己也有些疲累。再想想,他自己便也就想開了一些,畢竟,他自己也是爲勢所迫,很多事,也不是他自己所願。當他現在身處在這個位置,他甚至也不知道,自己該追求的是什麼。到底是寧靜而無憂的生活,還是轟轟烈烈的人生。

劉愈沒有親自送蘇彥到官所,而是先回了皇宮,處理了一些緊急的事務。

韓升爲相,很多事都能自己處置,只有韓升自己做不了主的,纔會交給劉愈來處理。在尚書檯,劉愈把一些公文批閱完,突然覺得治國安邦很簡單,只需要按照一種既定的步驟來做便可,就算是一些需要涉及到數字和論證的東西,也不需要自己操心,下面的人會處理的很好。

“韓老哥,下午我便會出城。城裡的事,還要麻煩你處置。”公文處理的差不多,劉愈起身要走,對韓升交待了一句。

韓升道:“放心。”

劉愈點點頭,走出門外,突然想起什麼事,想回去跟韓升說。再一想,又暫時先放下。

劉愈徑直去了內廷,見了剛接進宮的李遮兒和司馬璇兒。二女進宮之後便惶惶不安,劉愈回來,還沒等說一會話,劉愈便又要離開。

劉愈跟家裡的女眷聚少離多,而李遮兒和司馬璇兒能見着他的時候更少。此時劉愈回來,劉愈臉上似乎帶了很多感慨,言語間神色也顯得很凝重,李遮兒和司馬璇兒沒敢多問,直到午飯後,劉愈再次離開。

這次劉愈出城,是爲迎家裡的女眷。本來劉愈也操心過,怎麼跟家裡女眷說李遮兒和司馬璇兒的事,但現在更煩心的事一壓心,這點麻煩反而不算是麻煩。

自從蘇彥那一哭訴,劉愈心便沉了許多。這種感覺令他很壓抑。現在劉愈想想,可能是自己的負罪感作祟,覺得虧欠蘇彥太多,纔會有這樣的感覺。

可當他帶着人馬出城,往城東去迎接天子鑾駕的路上再想此事,覺得好像有一股念頭在他內心升起。

殺了蘇彥!

這念頭一起,騎在馬上的劉愈也不由一驚。

這不是劉愈第一次升起這念頭,當蘇彥被趕下皇位的時候,劉愈便想過殺了蘇彥。因爲當時是你死我活的地步,蘇彥對他下手,那他也沒什麼可留情。可當他知道曹怡的事以後,他才把怒火轉移到曹怡身上,認爲是這女人挑撥他們師徒的關係。

這次再見到蘇彥,劉愈想的是讓他安安穩穩過日子,也沒想過要殺他。但當蘇彥那一番質問,卻讓劉愈意識到,現在的蘇彥,如果再登上皇位,他不再是一個任由別人宰割的昏聵皇帝,他會成爲千古明君。

而恰恰,劉愈是不能讓這一切發生的。()

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129章 蘇彥的憂慮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551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下)第377章 正朔之爭(五)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530章 會耍蠱的巫醫(下)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416章 第二回合(二)第29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下)第484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87章 諱疾忌醫(下)第134章 朝堂徵調第170章 衆口鑠金第90章 情債難還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92章 新的任命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271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中)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275章 風起雲涌長安城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182章 博弈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227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中)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35章 自找的晦氣第304章 有婚無禮(中)第60章 似曾相識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第527章 南下第176章 大臉的媒婆第28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中)第172章 從戎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84章 迎妻娶妾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220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620章 驟起的殺機第375章 正朔之爭(三)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673章 血濺宮闈(三)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50章 信口雌黃與深藏不露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261章 霍小將軍的煩心事第194章 少年第454章 君臣之禮第94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上)第44章 外宅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323章 戰前假象第194章 少年第483章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第12章 還好小僧還有三個徒兒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16章 不尋常的形勢第560章 五場比試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267章 迅雷之勢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126章 不請自來柳麗娘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524章 被迫勞軍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84章 官場即戰場(下)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131章 大朝會(中)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618章 時移世易
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129章 蘇彥的憂慮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551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下)第377章 正朔之爭(五)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530章 會耍蠱的巫醫(下)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416章 第二回合(二)第29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下)第484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87章 諱疾忌醫(下)第134章 朝堂徵調第170章 衆口鑠金第90章 情債難還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92章 新的任命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271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中)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275章 風起雲涌長安城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182章 博弈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227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中)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35章 自找的晦氣第304章 有婚無禮(中)第60章 似曾相識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第527章 南下第176章 大臉的媒婆第28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中)第172章 從戎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84章 迎妻娶妾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220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620章 驟起的殺機第375章 正朔之爭(三)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673章 血濺宮闈(三)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50章 信口雌黃與深藏不露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261章 霍小將軍的煩心事第194章 少年第454章 君臣之禮第94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上)第44章 外宅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323章 戰前假象第194章 少年第483章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第12章 還好小僧還有三個徒兒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16章 不尋常的形勢第560章 五場比試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267章 迅雷之勢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42章 投敵的葫蘆第126章 不請自來柳麗娘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524章 被迫勞軍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84章 官場即戰場(下)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131章 大朝會(中)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618章 時移世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