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

武義侯叛國,對於衆官吏來說是一個無比震驚的消息。

之前武義侯失蹤,順朝北征軍的軍權經過變動,武義侯的部屬擁立了花集安成爲三軍主帥,在開始這些老奸巨猾的朝臣們認爲,這是大患已除,武義侯那羣擁躉擁立了個傀儡出來,當不了大事。但後來花集安的所作所爲向人證明了一個三軍主帥的權威能有多大,簡直可以威懾到皇權的穩固。這幾個月來花集安的所爲已經讓人夠頭疼的了,現在武義侯又突然冒出來,武義侯並未去跟花集安爭搶軍權鬥個你死我活,而是直接投靠了突厥?

武義侯那是誰?一個瘋子!一人抵得過十萬大軍。沒有這瘋子何來現如今皇帝皇位的穩固?沒有這瘋子怎會讓順朝軍隊所向披靡?

本來坐在那安安靜靜的四公主蘇碧坐不住了,勸慰道:“皇上,此事事關重大,若只是單憑這樣一封沒有署名僅僅是字體相近的國書,就斷定武義侯叛國,恐怕爲時尚早。”

如果換做以前,武義侯出了事,文官們落井下石的多,此時卻沒有那樣的心情,紛紛附合道:“信竹君殿下說的有理。”

有的說:“單憑字體判定太過武斷。”

倒不是他們想幫劉愈,是因爲在他們心裡,也不希望那瘋子投靠突厥是事實。

雖然劉愈專權,是文官們咬牙切齒危害到皇權穩固的元兇,但怎麼說他也算爲大順朝保衛疆土另外又開疆拓土的功臣,沒了他大順朝上下已經夠混亂的。他手下那一羣瘋子。加上個突然冒起來的花集安。如果瘋子的頭領再投敵。那就可是心腹大患。沒人願意見到劉愈投敵這樣一件事情的出現。

官員紛紛爲劉愈說項。袁博朗不太樂意了,黑着張老臉道:“你們說那姓劉的沒叛國,那他人在哪?”

蘇碧冷笑着嗆了袁博朗一句:“袁相說的有意思,武義侯叛國你有證據嗎?”

“這就是證據!”

袁博朗將地上的國書撿起來,展現給衆人看,“這姓劉的字特立獨行,號稱是鐵畫銀鉤,字體乾瘦像是沒吃飽飯。天下間誰會用這種另類的字體寫字?除了他,你們還見過別人這麼寫?”

官員們一看,也都紛紛不語,的確這字體太好認了。他們再想想,突厥一日之內發生兩次政變,如果沒有一個操控大局膽大心細的人做支撐,他們能這麼輕鬆叛變成功?那個得勢的達爾多部族,很可能也是武義侯幕後操縱的。

若然事情屬實,現在的劉文嚴就好像突厥的太上皇。控制了突厥的大局,正準備反攻?

再聯想一下。事情又屬實的話,花集安那就不是戰略性撤軍。而是潰敗。也許過幾天突厥大軍就用重新壓境,長驅直入攻入關中。

官吏們從來都是爲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事情也都不會盲目樂觀,會往壞的方面看。只要從武義侯叛國這件事聯想開,事情的結果令他們感覺到大事不妙。

對於字體,四公主蘇碧也沒話可說,嘆口氣,一旁的柴錦傻愣愣問道:“劉兄,他爲何要叛國?”

本來雅前殿的氣氛已經很壓抑,柴錦這聲音更讓人覺得鬱悶,商量大事的時候一個傻子插嘴並不是令人很痛快的事。但再仔細想一下,官吏卻又覺得柴錦這問題問的很好。

劉文嚴爲何要叛國?

袁博朗嘆口氣道:“姓劉的在戰場上被人圍困,後來姓花的聲稱是閔少頃所爲,姓劉的當然會以爲這是皇上授意閔少頃要加害於他。他流落草原,帥位又被姓花的佔了,他歸來無路就會鋌而走險!此人狼子野心,投靠突厥對抗我大順朝又有何奇怪?他這分明是要報復!”

袁博朗說完,突然傳來一聲啜泣聲,袁博朗正詫異誰這麼窩囊沒用,突然發覺聲音是從新皇那傳來的。所有人目光都看過去,新皇蘇彥竟然右手捂着臉,嗚嗚咽咽地痛哭起來,這一哭一發不可收拾。

袁博朗沒想到自己說這番話有這麼大的震懾力,竟然把皇帝都給惹哭了,趕緊勸慰道:“皇上,龍體爲重。那姓劉的叛國投敵並非您本意,您也不值得爲這樣一個無恥的狼子野心之人惋惜。”

其他大臣紛紛下跪勸說,有的也隨着皇帝哭泣起來。

蘇彥哭了一會,面含淚擡頭莫名其妙看了正跪在地上隨他一起哭的大臣,道:“朕並非爲師傅惋惜,朕是想,師傅以前幫朕,是覺得朕有可爲。現在他不肯幫朕了,一定是覺得朕已經無可救藥。朕就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裡做錯了,讓師傅這般惱恨,寧願去幫那羣蠻夷?”

蘇彥說完,下面正在哭的大臣一時僵在當場,紛紛自覺哭的有些浪費感情。

人家師徒情深,皇帝正在檢討過失呢,哭一哭那也是表現對師傅的敬重,他們在下面哭的什麼勁?

他們紛紛感覺不值之時,也意識到一個問題,雖說武義侯是新皇的恩師,但那也是未正式冊封過的,自古以來太傅說白了就是皇家的臣子,皇家對其好臉色也是礙於尊師重道的面子。爲何新皇待那武義侯卻有這麼深的感情?

這也源於朝中大臣對新皇流落民間那段時期生活的不瞭解,他不知道當時蘇彥跟劉愈之間到底有什麼交情。但蘇碧和袁博朗,畢竟是知根知底的。

當初新皇流落街頭,吃了上頓沒下頓,若非劉文嚴接濟新皇早就餓死街頭。之後劉文嚴又助他一步步崛起,幫他掃平登基路上的所有障礙。就算是拋去師徒的情感,在新皇心中,那劉文嚴也是神一樣的存在,隨時會顛覆了他的皇位再讓他去街上乞討。

蘇碧道:“皇上,此事尚未查明,您還無須自責。”

袁博朗還是堅持己見,道:“公主殿下,您不會認爲這是無中生有吧?早前就收到風聲,說是姓劉的還沒死,現在就出現這樣一份國書,他這可是代表的突厥來下國書,那還不代表他投敵叛國?依老臣看,馬上派兵將那逆賊的府邸查抄!”

蘇碧不屑撇撇嘴,曬道:“袁相還真是不怕長安城雞犬不寧!”

連蘇彥也在一旁道:“這不可,袁相說的不可。就算是師傅覺得朕不上進,朕也不能作出背師的忤逆之事。”

袁博朗其實也就是一時氣憤說說,他還真沒那膽子。

誰都知道這次出征沒女兒軍的事,女軍徵募新兵之後又長期訓練,到現在兩萬多女軍還駐紮在長安城周圍,在長安城大軍抽調過半的情況下,是京畿戍衛的最重要一支部隊,要是真去查抄前鋒將軍府,就真如蘇碧所言“不怕長安城雞犬不寧”。

“那就先去查!”袁博朗怒氣衝衝道,“查明瞭,真是那姓劉的叛國投敵,案子成爲鐵案,就不信他還能翻了天不成?”

蘇彥無可奈何,只好點點頭,擺擺手讓大臣退下。關於突厥的國書問題也就壓根沒商議,看起來皇帝對跟突厥和談並無太大的興趣。

之後蘇彥又留下蘇碧和柴錦夫婦,加上左右兩相,以及吏部工部兩部尚書,商議了一些事情。主要是針對新政中對將帥統兵調用之事,及商貿司少監更換問題。

之前蘇彥還痛哭不止,顯的很窩囊。但之後的表現又不得不讓蘇碧和袁博朗等老臣歎服,新皇已經不是一個任人耍弄的傀儡,他已經能意識到若真是劉文嚴叛國,那朝廷必須拿出合理的措施來應對“後劉愈時代”的政治和軍事大局的控制,首先就是女軍主帥問題。將帥非戰不統兵,一直是順朝軍政的一個弊端,也是順朝內部一個不安定因素。

再就是商貿司,畢竟商貿司是劉文嚴親手所建,現在商貿司在六部中的地位愈發突顯,全國的商販要經商必須要在商貿司註冊,這就讓商貿司少監的權力出奇的大。而本身少貌似少監是大商賈出身的隋妤,令商人放心,若是換掉她,如何才能讓全國商業不會發生大的動盪,這也是令新皇頭疼之事。

商議完,新皇又說起了最近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實行新政。

等一切都說完,已經過了兩個多時辰,袁博朗感覺身心疲憊從雅前殿出來。

在左右兩相當中是,雖然以右相爲尊,但右相袁博朗畢竟是禮部出身,重禮節而輕社稷,在處理政事方面他不及以前右相徐翰的股肱之臣藍和。藍和一介左相,卻隱隱有統六部匡扶社稷的架勢,不過在表面上他還是對袁博朗很恭敬。

袁博朗不耐煩出來,天色漸黯。四公主蘇碧急趕幾步追過來。

“袁相請留步。”蘇碧難得對袁博朗很客氣。

“公主殿下,您這是……”

袁博朗也是朝中大臣中少有不稱呼蘇碧爲“信竹君”的,袁博朗記恨當初蘇碧聯合劉文嚴來打壓他。

“袁相,有些話皇上沒說,但你我應該心知肚明。”

袁博朗微微皺眉,似乎聽不明白蘇碧所所言。

“公主此話何意?”

“若國書真爲劉文嚴代筆,那他既然選擇與順朝和談拜順朝爲上邦,就證明他有歸朝之心。而並非像皇上所言他是投敵。”

袁博朗冷聲道:“公主是讓老臣不計較此事?”

“非也!此子如袁相所言,狼子野心。現下他流落草原,軍權又被花集安所竊奪,若他此時歸朝,不趁機除他,那日後再無機會。本宮來找袁相商議的就是此事!”

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623章 通氣第71章 徐菜花打虎記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272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下)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483章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第506章 不急不慢第519章 國賊,奸賊,淫賊(九)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120章 內奸問題很嚴重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234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下)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379章 癡情種第535章 北越族(上)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430章 自作自受的女人第387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下)第212章 徐州之戰(上)第659章 滅佛滅道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306章 家事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134章 朝堂徵調第231章 大殺器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320章 疑兵第323章 戰前假象第440章 天羅地網(下)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71章 徐菜花打虎記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265章 皇家秘辛第342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下)第172章 從戎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32章 公主的小心眼第425章 災雪第395章 我班師,你回朝上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485章 遠方來信第25章 勞軍使第265章 皇家秘辛第501章 極品貪官(下)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20章 我們本就是路過第320章 疑兵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519章 國賊,奸賊,淫賊(九)第151章 宮闕之亂(3)第22章 戰場外的看客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154章 宮闕之亂(6)第96章 君子之論(上)第324章 不戰自亂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376章 喪權辱國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320章 疑兵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409章 功臣不容社稷(上)第306章 家事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80章 夫妻同心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157章 亂中之局(中)第148章 撒酒瘋(下)第626章 朝議天下事(中)第375章 正朔之爭(三)第329章 各方角力第567章 陣營危機(下)第31章 射覆贏芳身第64章 定計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173章 會商第64章 定計第53章 留一線第623章 通氣第648章 順風不順水(下)第527章 南下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509章 未判先定罪(上)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374章 勝利在望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299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上)第379章 新的遠途(下)第501章 極品貪官(下)
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623章 通氣第71章 徐菜花打虎記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272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下)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483章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第506章 不急不慢第519章 國賊,奸賊,淫賊(九)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120章 內奸問題很嚴重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234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下)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379章 癡情種第535章 北越族(上)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430章 自作自受的女人第387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下)第212章 徐州之戰(上)第659章 滅佛滅道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306章 家事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134章 朝堂徵調第231章 大殺器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320章 疑兵第323章 戰前假象第440章 天羅地網(下)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71章 徐菜花打虎記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265章 皇家秘辛第342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下)第172章 從戎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32章 公主的小心眼第425章 災雪第395章 我班師,你回朝上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485章 遠方來信第25章 勞軍使第265章 皇家秘辛第501章 極品貪官(下)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20章 我們本就是路過第320章 疑兵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519章 國賊,奸賊,淫賊(九)第151章 宮闕之亂(3)第22章 戰場外的看客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154章 宮闕之亂(6)第96章 君子之論(上)第324章 不戰自亂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376章 喪權辱國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320章 疑兵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409章 功臣不容社稷(上)第306章 家事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80章 夫妻同心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157章 亂中之局(中)第148章 撒酒瘋(下)第626章 朝議天下事(中)第375章 正朔之爭(三)第329章 各方角力第567章 陣營危機(下)第31章 射覆贏芳身第64章 定計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173章 會商第64章 定計第53章 留一線第623章 通氣第648章 順風不順水(下)第527章 南下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509章 未判先定罪(上)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374章 勝利在望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299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上)第379章 新的遠途(下)第501章 極品貪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