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六)

當初蘇彥登基是趕鴨子上架,他在匆忙無措間便當了皇帝,之後他這皇帝乾的也風生水起。豈料新元未及兩載,天子再度更迭,而始作俑者依舊是當初推蘇彥上位的劉文嚴。

上次劉愈推的是徒弟登位,這次直接將妻子扶上龍椅。

琪兒立在龍椅之前,面對着下面的文臣武將倒也淡定自若,其實她內心還是很慌張的。

昨日她在劉愈進宮之後等的焦急,一直到快黎明時才朦朧睡去。也就在此時,徐軒築帶着女兵回到家,將琪兒從睡夢中叫醒,匆忙爲她換上一身寬大的袞衣,連妝容都來不及仔細收拾,便將她接來皇宮。因爲時間倉促,關於一些帝王之禮徐軒築又不甚瞭解,只好求助於宮中女官,也就是曲寧,曲寧雖對劉愈一向橫眉冷對,但她倒也識相,知道琪兒即將會被擁立爲帝,配合着跟琪兒講解帝王之禮。

琪兒本來焦躁不安的,但在見到劉愈之後,她也就安定下來。之後也就是在劉愈和徐軒築相陪之下來峰翠宮這面走個過場,真正的登基大典並不會在當日舉行。

此時玉階之上,一旁的蘇彥恭敬地低下頭,雙手奉上了以硃砂寫就的丹書,下面的大臣不用猜就知道這是一份禪位詔書,自古相傳,只有皇帝退位詔書或者是勤王詔纔會以硃砂紅字寫就。

這也代表,從今日起蘇彥將不再是皇帝,而十四公主蘇琪將會成爲天下之主。

琪兒接過詔書,蘇彥退到一邊。而琪兒看了劉愈一眼像是在請示劉愈下一步如何做。劉愈用目光看了一邊啼啼哭哭不止的吳公公一眼。琪兒這纔好奇打量着吳公公,將詔書遞過去,用的還是雙手。

吳公公哪裡敢接,匆忙跪在地上磕頭不止,劉愈嘆口氣,看來曲寧在講解這些細節方面做的不是很完善,他也只好做一個“中轉站”,接過琪兒手上的詔書。再轉遞給吳公公,吳公公這纔拿着詔書從地上爬起來,當中宣讀。

“予聞皇天之命不於常,惟歸於德。故天授予堯,時其宜而尊於常。丕無道,不尊天常而民共憤之,天年歸秦……朕自登基以來,上愧於天授,下愧於民離,外不能平夷狄。內不能安社稷。予雖不明,敢弗龔天命。格有德哉。今便祗順天命,出遜別宮,皇天當有德者居之。今宣佈天下,以時施行。”

吳公公讀到最後,早已是老淚縱橫,本想嚎啕大哭,但當他回身想將禪位詔書歸還給劉愈見到劉愈一臉的兇相,他便將淚給收住。劉愈一把將禪位詔書抓了回來,再瞪着下面的文臣武將,神色中多有威脅之意。

蘇彥退下玉階,跟蘇碧夫婦站在一起,三人先是下拜,其餘文武大臣豈會不識相?昨日一宿的不安寧,最後卻是皇家人內部和平解決,或許這也正是皆大歡喜的結果,順朝宗廟祭祀不斷,劉文嚴再怎麼渾,但也不至於造自己妻子的反。文臣和武將想到這些紛紛一同跪拜新皇,口呼萬歲不止。

在擁戴聲中,琪兒坐上了龍椅,而劉愈則立在她身旁像一尊門神。

這是一個簡單的登位儀式,並非登基大典,按照皇帝登基的禮節,登基大典基本要準備好才能進行,其中還包括喪孝等內容,但這次新皇登基不同於以往,是禪位,在大禮上很多步驟可以省略,但也馬虎不得。

琪兒坐上龍椅,劉愈馬上從懷中拿出另一份詔書,這是新皇登基後的“安民詔”,琪兒接過,轉遞給一邊的曲寧,吳公公因爲是蘇彥的擁躉,新皇登基後也確定他將會“告老還鄉”。

曲寧相比於吳公公就要有儀態的多,她就好像是新女皇的發聲筒一樣,一開口便讓人感覺到語氣的不卑不亢,劉愈甚至都覺得,既然琪兒要當女皇,身邊有幾個女官輔佐也不失爲一件美事,至少琪兒不會那麼牴觸,也更容易適應當皇帝。

“安民詔”內容很多,但總結起來卻不麻煩。

朝廷文臣方面沒有調動,舊朝的大小舊制依然不便,等於是一個平穩的過渡,沒有提出什麼新皇登基三把火的大舉措,至於在安長安城及四海之民方面,在安民詔中確立了輕徭減賦的休養生息舉措,這也是向順朝國民傳達一些信息,在平定了突厥之後短時間內朝廷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戰爭來消耗民生。

舊制不變,而蘇彥的新政也就等於是胎死腹中,原本朝廷籌備的以少壯派爲主的一個改革部門等於是就地解散。而對於此次軍事政變的論功請賞,因爲場合特殊不宜立刻作出,安民詔中只是以“有功者賞,論罪當罰”一筆帶過,光是這句話,就足以引起長安城官場的一次軒然大波,新皇登基,只要看誰不順眼,總能給他歸到“罪人”行列中。

雖然在人事方面沒有做太多具體的安排,但在蘇彥的身份上,卻是在安民詔中有提及。蘇彥不再是皇帝,本來要被囚禁到死,以後不再有見天日的機會,但新皇卻“格外開恩”,只是將蘇彥降格爲“南王”,至於封地和俸祿雖然在詔書中沒有提及,但至少也是郡王級別,光是此安排便讓人感覺到新皇對蘇彥的禮待。其他人還不知道劉愈已經準備好將蘇彥送出長安城,讓他到自己的藩地老此一生。

在安民詔的最後,提及的是登基大典的具體時間及準備工作安排,以左相藍和爲總領事,禮部尚書黃程爲副手,着手安排這次的登基大典事宜。聰明人也很容易從這道命令中察覺到,藍和應該要失勢了,讓他統籌登基大典正是準備將他賦閒,爲日後罷他的相位做準備。

右相韓升,搖身一變恢復了獨相的殊榮,朝廷大小事情都將出自他手,地位不同於前。

安民詔宣讀完畢,百官跪地接旨,其實這也是一種向新皇宣誓效忠的姿態。而隨着簡單登基儀式的結束,百官要撤出峰翠宮,新皇會逐次召見各部各衙門的大臣,盤問各衙門的具體情況。這是新皇對朝政瞭解的一種方式。

沒單獨照對過新皇的,還要繼續在皇宮裡等候。而被皇帝召見過的,則可以回家,雖然此時的長安城依舊處在戒嚴當中。)

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289章 牆不透風就戳個洞第184章 禍起蕭牆(中)第378章 正朔之爭(六)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81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659章 滅佛滅道第186章 商貿司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151章 宮闕之亂(3)第571章 藍平之戰(下)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567章 陣營危機(下)第34章 公主下青樓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144章 司令駕到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443章 第三回合(上)第254章 神兵第117章 山村尋訪(下)第644章 以舞會友(上)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646章 叛逃與叛軍第528章 水土不服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262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上)第373章 正朔之爭(一)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472章 天色將變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453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六)第527章 南下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276章 綠葉襯花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135章 造反狂熱分子第19章 軍事會議第355章 火中取栗(下)第47章 宮廷御宴(上)第291章 作弊的倒黴鬼第148章 撒酒瘋(下)第184章 禍起蕭牆(中)第203章 老帥過河(上)第351章 由愛生恨的女人第298章 小妞哪裡逃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289章 牆不透風就戳個洞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497章 爬不出的坑第111章 人脈爲先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96章 獵手與獵物(中)第499章 極品貪官(上)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456章 蘇彥的最後逍遙時光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391章 風雪長安城(中)第286章 迎親使第125章 空手套白狼第50章 神棍山天文臺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77章 局中局(下)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497章 爬不出的坑第586章 找敵人當內應第209章 溝通問題第537章 北越族(下)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155章 趕鴨子上架第378章 新的遠途(上)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第357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652章 無功而返第53章 留一線第627章 朝議天下事(下)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82章 私鬥第541章 溫馴的小馬駒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323章 戰前假象
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289章 牆不透風就戳個洞第184章 禍起蕭牆(中)第378章 正朔之爭(六)第563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上)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81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322章 計將安出第659章 滅佛滅道第186章 商貿司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151章 宮闕之亂(3)第571章 藍平之戰(下)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567章 陣營危機(下)第34章 公主下青樓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144章 司令駕到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443章 第三回合(上)第254章 神兵第117章 山村尋訪(下)第644章 以舞會友(上)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646章 叛逃與叛軍第528章 水土不服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262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上)第373章 正朔之爭(一)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472章 天色將變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453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六)第527章 南下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276章 綠葉襯花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135章 造反狂熱分子第19章 軍事會議第355章 火中取栗(下)第47章 宮廷御宴(上)第291章 作弊的倒黴鬼第148章 撒酒瘋(下)第184章 禍起蕭牆(中)第203章 老帥過河(上)第351章 由愛生恨的女人第298章 小妞哪裡逃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289章 牆不透風就戳個洞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497章 爬不出的坑第111章 人脈爲先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96章 獵手與獵物(中)第499章 極品貪官(上)第208章 伐逆王檄(下)第456章 蘇彥的最後逍遙時光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391章 風雪長安城(中)第286章 迎親使第125章 空手套白狼第50章 神棍山天文臺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77章 局中局(下)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497章 爬不出的坑第586章 找敵人當內應第209章 溝通問題第537章 北越族(下)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155章 趕鴨子上架第378章 新的遠途(上)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第357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652章 無功而返第53章 留一線第627章 朝議天下事(下)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382章 私鬥第541章 溫馴的小馬駒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323章 戰前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