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溝通問題

劉愈不是不想寫這檄文,只是他對古文行文不甚精,他沒能寫出令世人感覺逆王罪行令人髮指文章的底氣。

如果要照搬他也沒現成的,隱約只記得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云云。不適合今日的局面。

劉愈笑道:“若是袁相不願寫,倒還有個人選,他或許能勝任。”

不但蘇彥提起興致,連袁博朗也是一詫,原本他認爲寫檄文之任非他莫屬,便在這裡倚老賣老。

“何人?”袁博朗問。

“就是柴駙馬嘍。他可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大文豪,本將軍見過他的文章,真是……令人驚歎。較袁相的文采也是不遑多讓。”

說別人都好,偏說的是那個人所盡知的榆木疙瘩。而且拿他來跟袁博朗這樣的老學究相比,袁博朗心中的氣不打一處來。

“你叫他來,老夫跟他比比!”

“既然如此,那就請皇上傳召柴駙馬過來,當衆與袁相比試一下誰寫的檄文更好。”

柴錦聽到傳召過來,還一臉茫然,當得知是要他跟右相比試文采,登時臉上少有的露出笑容。

“要比試文采,那是很好的。”柴錦說的話袁博朗也沒聽懂,大致覺得他是在自誇文采好,這更令他氣惱。

“劉兄,這是比什麼?”柴錦看着劉愈。

“比寫檄文。”

“檄文?”

柴錦想了想,點點頭。道:“應該沒問題吧。”

袁博朗聞言也不禁驚訝,難道這柴錦平日是深藏不露之輩?否則他哪來這麼大自信說“贏右相沒問題”?其實柴錦所說的和袁博朗所想的根本並非一回事。

柴錦說的是“檄文是什麼我大概知道。寫一篇對付對付應該沒問題”。

然後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試檄文便在朝廷的幾個政要的面前展開了,旁觀的人不多,但純粹是看熱鬧的,包括劉愈在內也自信寫不出好的檄文出來。

只見袁博朗似有成竹在心,運筆如飛,而柴錦那邊便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對面的袁博朗,提着筆,本來想好的幾個詞也寫不出來了。

“葫蘆。趕緊寫,不然你就輸了。”劉愈在旁低聲提醒。

柴錦看到袁博朗那沉着鎮定的模樣,心理上已經認輸了,撓撓頭,將筆一甩道:“還是不寫了,沒必要。”

那邊的袁博朗本來正憋着一股勁要跟柴錦比個高低,聽到柴錦說“沒必要”。還以爲柴錦是看不起他,覺得跟他比實在無所必要,不比也贏定了。

實際上柴錦想說“右相這麼厲害,還是沒必要寫了,反正輸定了”。

這就是跟一個笨人溝通不便所產生的誤會。

袁博朗當場發怒,指着柴錦道:“姓柴的。別以爲你後面有信竹君給你撐腰老夫就不敢罵你,若是你不寫,老夫連信竹君也一塊罵!趕緊寫,讓衆人品評!”

柴錦見袁博朗怒氣衝衝的模樣有些膽顫,平日裡袁博朗待他還算和氣。今天也不知吃錯了什麼藥竟然對他大吼大叫。看了似笑非笑的劉愈一眼,柴錦無奈提起筆。端着筆遲疑了半晌,一個字都憋不出來。

而那邊袁博朗的檄文已近尾聲,洋洋灑灑一大篇,袁博朗也真是被柴錦逼出了全部的實力。劉愈看看也差不多了,對柴錦道:“葫蘆,隨便寫點意思意思,考試也不能空着考卷不是?”

柴錦聽到劉愈的話,心裡便覺得舒服很多,微笑點點頭,提着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然後比袁博朗還要早的交卷了。

袁博朗寫完最後一個字,放下筆,看到自己的文章也覺得神清氣爽,再一看便又覺得氣憤異常,被自己的文字所感染,無端對那“逆天而爲的逆王”產生一股恨意。這也正是這篇檄文要達到的效果。

擡起頭,卻發現柴錦已經寫好“交卷”了。心下一駭,柴錦剛纔還一個字沒寫,這麼快便成文,難道他真有鬼神莫測的本事。

此時新皇正在端着柴錦的“卷子”看的認真,邊看還邊笑着點頭讚歎:“挺好的。”

提着檄文走過來的袁博朗更加懷疑,作爲皇上,通常是不會輕易讚美臣下,這是帝王的御臣之術,不能讓臣子產生驕傲之心。現在這般讚美,那一定是發自由衷的,也就說明柴錦的檄文寫的不錯。

當然那只是對一般的帝王來說,蘇彥完全不懂這個,看到檄文上有幾個字,他還全都認識,便由衷感慨“挺好的”,其實他是想說“能寫出來,字我還都認得,已經挺好的了”。

蘇彥一擡頭髮現袁博朗已經走過來,此時袁博朗還想探頭看看柴錦寫的文字,蘇彥將手中的檄文一合,道:“袁相也寫好了?”

袁博朗恭謹道:“正是。”

說着便將自己寫好的檄文遞了上去。

剛纔柴錦的檄文蘇彥還能說聲“挺好的”,現在看到袁博朗的檄文,蘇彥只能瞪大了眼,上面基本上每一句都有他不認得的字,連讀都讀不通的文字,他也難以斷定好壞,看了不到一半,只好面帶尷尬和求助的目光望着身旁侍立的劉愈。

新皇的這舉動完全落在袁博朗的嚴重,袁博朗自己博學多才,也就理所當然認爲自己的文字別人能看懂,剛纔新皇還讚歎柴錦的檄文寫的好,怎麼輪到他這就這麼一副吃了苦瓜的表情?

“還是袁相寫的好。”劉愈大致看了一下便下了定語。

蘇彥馬上附合道:“劉將軍所言極是,還是袁相國寫的好,你看這……字字珠璣,寫的好,寫的好。”

寫的多好,他也形容不出來,只是順着劉愈的意思說。

袁博朗此時已經收起了傲慢之心,他認爲是新皇不想打擊他這個老臣才敷衍於他,否則也不用等到劉愈的意見之後新皇才贊他一句好。他更想知道柴錦寫的是什麼。

“請皇上將柴駙馬的檄文交由老臣一觀,老臣也當學習一下。”

蘇彥再看劉愈一眼,劉愈已經將袁博朗的檄文拿給徐軒築看,沒理會。蘇彥覺得也沒什麼,便將柴錦的檄文拿起來道:“袁相要看,那就看吧。”

袁博朗恭謹地結果柴錦的檄文,打開一看,登時倒吸一口涼氣,上面只有八個大字——

“逆王無道,臣必討之。”

如果換做以前袁博朗看到這樣的檄文,一定會破口大罵其不學無術。但今日再觀,便覺得這八個字好像有一股魔力,逆王無道,交待了事情的起因,而“臣”一字也深含意味,事君者爲臣,有不臣之心的,當然要討伐之。

八個字,多一個則顯累贅,少一個便不達其意。真是自古檄文的典範。

而他的檄文,洋洋灑灑的一大堆,對於博學多才者也最多隻是會讚一聲寫的好,對於普通百姓,寫的是什麼都未必知道,更提不起那股百姓反抗奸佞的決心。

袁博朗再看柴錦,也覺得他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愚不可及,頭上也好似帶着光環。

“皇上,臣請將這兩份檄文同時公告天下,讓天下人共討逆王!”袁博朗請旨道。

蘇彥有點莫名其妙,點點頭道:“那……行吧。劉將軍認爲如何?”

“不如皇上就依袁相所請。”

劉愈也沒想到柴錦的檄文對袁博朗會形成那麼大的影響,他只是認爲袁博朗有意賣弄,要讓天下人來點評一下兩份檄文的好壞。畢竟人家也出了力,就趁他一回心意也無不可。

…………

檄文發往各地,也就意味着朝廷正式展開了對逆王的討伐。

寫“逆王”而非指名道姓,雖然會讓人摸不着頭腦,但現下但凡明理之人都能看出,這逆王說的就是四大藩王,其中又以淮王爲首。

本來朝廷要伐逆,而反叛者必然第一時間迴應,舉起“清君側”之類的大旗。而這次卻讓那些藩王們很爲難,朝廷的先下手爲強也定下一個基調,那就是誰露頭誰就是“逆王”,他們在沒有達成共識之前,還是怕盟友會反水。

因而在朝廷發佈檄文之後,藩王那邊短時間內也沒回應。

天下間好險暫時陷入了寧靜,但戰場上卻一刻都未休。

淮軍作爲出頭鳥,在經過幾次整頓之後,已經發起了對江北地區的下一輪狂攻,從潼關到前線的十六座郡城都好似搖搖欲墜一般,戰火隨時會蔓延到潼關之下。

此時潼關內,劉愈的心思卻不在遙遠千里之外的江水之畔的戰場,他們首先要面對的,還是那支神秘的先鋒軍,從御林軍密探情報顯示,這支先鋒軍距離潼關已不到百里。

因爲敏郡主等使節並未返回與他們接頭,而潼關內又是風平浪靜沒有最新消息傳出。這支先鋒軍也搞不清楚現如今潼關內的狀況,檄文雖然是來自潼關,卻是從長安城發往的各地,因而他們也並不知新皇的鑾駕是否如消息所言就在潼關內。

騎兵畢竟不似步兵,來的快去的也快,這支先鋒軍雖然在逐漸逼近潼關,劉愈還是不敢打草驚蛇。以潼關內現有騎兵的數量和實力,想要全殲這支先鋒軍近乎天方夜譚。指望這支先鋒軍來強攻潼關也是不可能。

想捕獲身姿矯健的獵鷹,唯一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設下誘餌。

而劉愈已經早前一步,讓瞿竹率五百御林軍迂迴埋伏,準備在這支先鋒軍回撤的路上設下埋伏,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第197章 軍令狀第586章 找敵人當內應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380章 一出一進自己人第56章 情報局特工署東西廠錦衣衛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522章 山中無老虎(上)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421章 身在漢營心在曹的葫蘆第318章 水來泥巴掩第610章 一巫降一巫(下)第95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下)第603章 新宗教的外衣第105章 “小舅子”的惡果第434章 自編自導自演(上)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126章 不請自來柳麗娘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370章 如魚得水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654章 人貴清閒第529章 會耍蠱的巫醫(上)第525章 明修棧道(上)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203章 老帥過河(上)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269章 女眷的擔憂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319章 頭狼第132章 大朝會(下)第40章 毒如蛇蠍柳麗娘第535章 北越族(上)第522章 山中無老虎(上)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164章 半成品第85章 轉移目標第514章 國賊,奸賊,淫賊(四)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64章 定計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248章 決戰江右(下)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615章 貪婪的西洋人(下)第272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下)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327章 奪權四人組第178章 人月兩團圓第100章 長安古惑仔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68章 山賊綁票案第240章 劫富濟貧第557章 蘆笙節大陰謀(二)第671章 血濺宮闈(一)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372章 要強的女人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456章 蘇彥的最後逍遙時光第439章 天羅地網(上)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26章 長安悶騷男第212章 徐州之戰(上)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144章 司令駕到第548章 越族人的無奈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158章 亂中之局(下)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304章 有婚無禮(中)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484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281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上)第75章 局中局(上)第40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68章 山賊綁票案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639章 軍事高壓第534章 會疼人的劉愈第648章 順風不順水(下)第21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63章 暗中查訪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198章 一戰未休一戰又起第188章 添丁
第197章 軍令狀第586章 找敵人當內應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380章 一出一進自己人第56章 情報局特工署東西廠錦衣衛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522章 山中無老虎(上)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421章 身在漢營心在曹的葫蘆第318章 水來泥巴掩第610章 一巫降一巫(下)第95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下)第603章 新宗教的外衣第105章 “小舅子”的惡果第434章 自編自導自演(上)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126章 不請自來柳麗娘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370章 如魚得水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654章 人貴清閒第529章 會耍蠱的巫醫(上)第525章 明修棧道(上)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203章 老帥過河(上)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269章 女眷的擔憂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319章 頭狼第132章 大朝會(下)第40章 毒如蛇蠍柳麗娘第535章 北越族(上)第522章 山中無老虎(上)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164章 半成品第85章 轉移目標第514章 國賊,奸賊,淫賊(四)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64章 定計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248章 決戰江右(下)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615章 貪婪的西洋人(下)第272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下)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327章 奪權四人組第178章 人月兩團圓第100章 長安古惑仔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68章 山賊綁票案第240章 劫富濟貧第557章 蘆笙節大陰謀(二)第671章 血濺宮闈(一)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372章 要強的女人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456章 蘇彥的最後逍遙時光第439章 天羅地網(上)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26章 長安悶騷男第212章 徐州之戰(上)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144章 司令駕到第548章 越族人的無奈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158章 亂中之局(下)第256章 滿城烽火(下)第304章 有婚無禮(中)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484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281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上)第75章 局中局(上)第40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68章 山賊綁票案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639章 軍事高壓第534章 會疼人的劉愈第648章 順風不順水(下)第21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63章 暗中查訪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198章 一戰未休一戰又起第188章 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