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關鍵時刻 (1)

“濱海電視臺!”女主持人說。

“濱海電視臺!”男主持人重複着。

“現在向廣大觀衆報告濱海市公開選拔茜山區區委書記等十一名正處級領導幹部第一輪‘海推’的投票結果,每個職位均按照得票多少從高到低排名。”

“一、茜山區區委書記:第一名,宋林,55票;第二名,尤曉華,46票;第三名,莊士虎,42票……”

“出鬼了,士虎才得42票!”汪玉梅憤憤地說。

“有些人他們投票的根據是什麼?既不瞭解又不熟悉,僅憑耳朵聽來的消息,也太片面了。”

“這只不過纔是第一道程序,後面還早着呢!”汪玉蘭說,“這樣選幹部好是好,可還不把人搞死啦!”

“是啊,馬上得進行文化考試。”汪玉梅說,“士虎,你還要抓緊時間理一理,大學畢業都那麼多年了,工作上的事這幾天放一放,誰都能理解的。”

“沒用,這又不像高考有教材、有老師。”莊士虎說,“全憑平時自己掌握的知識,隨他去吧。”

第一輪“海推”的結果一公佈,濱海市六百多萬人民如同開了鍋似的。其實,老百姓從來都不關心官場上誰升了,誰提拔了,然而,這一次不同了,連日來從機關到農村,從辦公室到公共汽車,以至家庭飯桌上,幾乎都在圍繞‘公推公選’這個話題。

“海推”的第二天晚上,濱海電視臺播出記者採訪市委書記裘耀和的專題節目。

裘耀和說:“爲了推進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我們提出在選拔領導幹部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建立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確保羣衆公認、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的優秀幹部脫穎而出。”

從“海推”到文化考試,這期間只有一週的準備時間,市委組織“海推”榜上有名的各個職位的前十名同志進行基本知識的輔導,目的是希望大家能考出好成績。

每天晚上,莊士虎都到十點多才回來,眼看考試的時間就要到了,汪玉梅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她不僅託朋友找到市委黨校老師,還跑了濱海幾所名大學。

這天晚飯後,汪玉梅悄悄地出發了,當她敲開葛雨軒家的門時,葛雨軒正在接電話,她向葛雨軒揮揮手,就跟着葛雨軒的妻子進了房間。

汪玉梅和葛雨軒夫妻並不陌生,莊士虎還在市委組織部的時候,兩家常有走動,只是後來葛雨軒當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了,兩家的走動漸漸地少了。

現在汪玉梅主動上門了,女主人朱怡芳便熱情地迎了上去。

葛雨軒匆匆掛了電話,便過來向汪玉梅打招呼。

見到葛雨軒,汪玉梅不像過去那麼隨便,便站起來,“葛部長,你現在忙啊!”

“小汪啊,怎麼好久不見你了。”葛雨軒說,“士虎不錯嘛,還是很有人氣的呀!”

汪玉梅的心裡一動,其實,她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揹着莊士虎來到葛雨軒家,她也不知道自己此行到底要幹什麼,雖然也知道這次“公推公選”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推公選”了,可是在她心裡,組織部就是管幹部的,無論怎麼“公推公選”,作爲分管幹部的副部長,起碼掌握信息也會多一些的。這麼長時間沒有和葛雨軒夫妻倆聯絡了,正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哪裡想到葛雨軒把話題引上主題了。

“不瞞你們倆說,”汪玉梅說,“按照市委公佈的那個實施細則,真正憑條件的,我們家莊士虎誰也比不上,可怎麼才排第三名呢?葛部長,你說那些黨代表、人民代表,還有羣衆,都是怎麼選出來的,他們連認都不認識,推薦也算數?”

“玉梅,”葛雨軒笑笑,“這一點兒你不要有任何懷疑,從第一輪的‘海推’情況看,我認爲還是公正而合理的,儘管有些人對被推薦的人不瞭解,或者說不熟悉,但是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更何況,在第一輪的‘海推’中關鍵是能否進入‘海推’範圍之內。”

“葛部長,你是最瞭解士虎的,你們倆是校友不說,在組織部時又在一個科裡那麼多年,你比誰都瞭解他,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叫他來找找你,聽聽你的意見,可他說,這事他沒法和你說。”

“玉梅啊!”葛雨軒說,“其實,我對你說真心話,士虎和你來不來,都一樣,他的事就是我的事。只要有機會,只要能說上話的時候我當然會說的。可是,這一次……”

葛雨軒看着汪玉梅,沒有說下去。

朱怡芳拉着汪玉梅說:“走,到客廳裡去,坐下慢慢說。”

三人坐下之後,葛雨軒說:“玉梅,這次是真正的‘三公開’,公開、公平、公正。老實說我們市委組織部幾個部長的心中連一點兒數都沒有,不像過去,即使是領導交辦,或者是個別領導推薦,市委組織部的部長,或者像我這個分管幹部的副部長的心中還是有底的。現在筆拿在大家手裡,就在當時一剎那,他們會把票投給誰,別人誰也不知道。”

“這個裘耀和真的不是凡人啊!”汪玉梅說:“我開始還以爲他是做做樣子的呢,再怎麼,他也不會把幹部管理的權力放掉的呀!”

“他這個人不是那種庸俗的人,他所有的舉動都和常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葛雨軒說,“你以爲我一開始就能想到的呀!你知道這次‘公推公選’的辦法他親自改了多少稿?而我們的認識也是不斷提高、完善的。所以,玉梅啊,你千萬不要怪我不幫士虎的忙,讓他一定以平和的心態對待這次的‘公推公選’。而且,就是到了最後,兩個候選人中有他,那麼在差額選舉時也很難預料是什麼結果,因爲兩選一,必然要有一個人要落選。”

“葛部長,那麼以後還能都這樣選領導幹部嗎?”汪玉梅說。

葛雨軒笑笑,說:“這就難說了,那就要看裘書記的了。”

汪玉梅有些失望地走了。儘管他來找葛雨軒時也是忐忑不安的,可是當她聽了葛雨軒的一番話,她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其實她這次鼓足勇氣來登葛雨軒的門,原來還想探探葛副部長對文化考試的底的,可是自己只顧說裘耀和的事,卻把要說的事忘了。

回到家裡,莊士虎已經坐在電腦旁了。

“你今天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汪玉梅說。

“天天灌鴨子,也得給大家消化消化呀!你幹什麼去了?”

“我?”汪玉梅猶豫了一下,“我去和朱怡芳聊聊天了。”

“你去葛雨軒家了?”

“是啊!怎麼了?”

“哎呀,你這不是幫倒忙嗎?”莊士虎看着妻子,“老葛會怎麼想,他不會認爲我連這樣的形勢都看不清,還要讓老婆跑官!”

“你別說得那麼難聽好不好。”汪玉梅提高了聲音,“不信你給葛雨軒打個電話,我們都講了些什麼?”

“玉梅,你一定要清楚,現在是裘耀和當市委書記。”莊士虎說,“他這個人只要他想幹的事,不可能‘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何況他現在正處在風口浪尖上,他的一舉一動都有千萬雙眼睛在盯着他,他必須這樣做。”

接到市委辦公室的電話,葛雨軒放下手中所有事情,趕往市委大樓,他一邊走一邊想,市委書記裘耀和單獨找他有什麼事呢?從裘耀和上任市委書記以來,他雖然在小範圍內見過裘耀和幾次,或者說裘書記對他也並不陌生,可是市委佈置工作都是通過部長的,有時候彙報工作,大多數是幾個部長共同參加的,今天裘耀和單獨召見他,還是第一次,葛雨軒越想越覺得奇怪。

上了市委大樓,整個大樓靜悄悄的,走廊裡連一個人也沒有。到了裘耀和辦公室門口,門是半開着的,葛雨軒輕輕地敲了兩下門。

室內傳來裘耀和的聲音:“請進!”

葛雨軒推開門,見裘耀和正擡起頭看着他,他急忙笑着說:“裘書記!”

“請坐,老葛!”裘耀和離開座位,見葛雨軒還站在哪裡,又說,“坐啊,站着幹嗎?我讓姚秘書給你倒水。”

“不,裘書記,不喝水。”

“老葛啊,怎麼樣,你是市委組織部分管幹部的副部長,對這樣選拔領導幹部的方法,有什麼想法?”

“裘書記,其實關於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問題,中央組織部早已發出了許多文件,”葛雨軒說,“只是各地自行在小範圍內搞一些‘公推公選’,但那種‘公推公選’都還在一定權力下運行的。”

“是啊,”裘耀和說,“十五大以後,中央曾於2000年6月頒佈了《深化幹部人事制改革綱要》,2002年2月頒發了《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2004年又集中發了五個文件,同時又和中紀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對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進行清理的通知》,統稱爲‘5+1’文件。”

葛雨軒沒想到裘書記對中央組織部這些文件的發交時間、內容那麼熟悉。

裘耀和又說:“2004年關於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五個法規性文件,是經*****審議通過的,五個文件主要是《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暫行規定》、《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黨政領導幹部辭職暫行規定》、《地方黨委全委會對下一級黨政正職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表決辦法》和《黨政領導幹部辭職從事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意見》。中央集中出臺‘5+1’文件,說明中央充分認識到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問題的緊迫性。”

“所以,”葛雨軒說,“雖然這次市委決定公開選拔十一名市管重要崗位的一把手,在幹部隊伍當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但是大家都認爲這樣做才真正地體現了民主,體現羣衆的意願。我們提出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受到廣大羣衆的擁護。”

“老葛,”裘耀和說,“你知道我爲什麼要主張差額選舉和擴大‘代表’的範圍嗎?”

“裘書記,這不難理解。”葛雨軒說,“其實對代表選舉就有了新的舉措,其中第一條就是擴大差額選舉的比例。”

“比如茜山區區委書記的最後選舉問題,不僅要讓全縣的黨代表進行投票差額選舉,”裘耀和說,“還增加了按照各鄉鎮人口的十分之一比例產生羣衆代表,也同時參與投票,爲什麼要這樣做?理由很簡單,縣委書記、區委書記,他不光是黨員的書記,也是全體人民的書記,書記領導的不只是那隻佔當地人口二三十分之一的黨員,而是全體人民羣衆。人民羣衆同樣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書記。”

可是,葛雨軒感到越來越糊塗了,這樣重要的理論問題,裘書記爲什麼只和他這個市委組織部一個副部長談呢!按說應該在市委常委會上,或者把市委政工副書記和市委組織部部長找來。

“雨軒同志,”裘耀和突然改了稱呼,“你在市委組織部不少年了吧!”

“中途調出去幾年,後來又回到組織部的。”

“莊士虎和你在市委組織部同過事吧!”

“對,我在組織部當幹部一科科長時,他當副科長,我走了之後,他接任幹部一科科長。”

“你認爲他這次怎麼樣?”

“裘書記,你肯定知道春秋時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故事。”葛雨軒說,“當然我說不上什麼舉賢任能之事,我也不是在薦舉誰。只是你問起莊士虎這個人,我還是要實事求是地說的。”

“當然,我也瞭解一些。”裘耀和說,“如果按照過去選拔領導幹部的辦法,可能常委和組織部一定會推薦莊士虎擔任茜山區區委書記的,可是現在決定他能否當茜山區區委書記的已經不是市委常委和組織部幾個掌權的人。他在文化考試和‘海推’兩道程序中綜合排名第二,但以後卻是未知數。”

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50章 打破規則 (2)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22章 大膽地試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49章 打破規則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1章 溫柔風暴 (2)第55章 關鍵時刻 (1)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45章 別開生面 (3)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35章 依依惜別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38章 永不停歇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22章 大膽地試 (1)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30章 有口皆碑 (2)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41章 溫柔風暴 (2)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48章 “治湖”“治官” (3)第32章 還在爭議 (1)
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50章 打破規則 (2)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22章 大膽地試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49章 打破規則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1章 溫柔風暴 (2)第55章 關鍵時刻 (1)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45章 別開生面 (3)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35章 依依惜別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38章 永不停歇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22章 大膽地試 (1)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30章 有口皆碑 (2)第12章 命懸一線 (3)第41章 溫柔風暴 (2)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48章 “治湖”“治官” (3)第32章 還在爭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