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風波再起 (2)

“裘書記,我在石楊幹了那麼多年,幹來幹去還是個副縣級。”

裘耀和看着汪益鶴,頭腦裡產生了許多聯想,想到當年他到石楊不久,汪益鶴就到石楊縣擔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在他開創局面的關鍵時刻,汪益鶴確實也充當了一名先鋒,後來調整爲縣委副書記,在上河村事件中,汪益鶴爲他分擔了擔子,爲了平息當時的事態奔波勞碌。他沒有忘記,無論與公與私,他當上市委書記了,都應該對當年風雨同舟並肩戰鬥過的同志有一個交代。然而,裘耀和知道,在後來的那些時間裡,汪益鶴不光是居功自傲,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違反幹部廉潔自律的規定,有幾次裘耀和甚至想把他繩之以法。當時縣委班子裡像陳其美這樣的老同志對他都有看法,在羣衆中影響也不太好。所以裘耀和真的沒有辦法把他提拔到市裡來,雖然曾經找他談話,指出他的問題的嚴重性,可汪益鶴表面應承,實際上卻還是我行我素。裘耀和臨走時因爲事情太多,沒顧得上再提醒他,現在面對汪益鶴,他該怎麼說呢?

“老汪,你想到市裡來,我能理解。”裘耀和說,“只是你的年齡、文化……”

汪益鶴的臉一下子變了色,看着裘耀和,半天才說,“裘書記,你當市委書記後從石楊縣提拔了多少人到市裡來!他們的年齡、文化都……”汪益鶴紅着臉說,“我只想當市教育局局長,這不過分吧!”

裘耀和笑笑:“你以爲你適合當市教育局局長嗎?你沒有搞過教育,知道教育局局長怎麼當?”

“領導主要是管理,裘書記,有些人只不過是農民,半脫產,還不如我這個部隊的準師級。”汪益鶴拉長了臉,“難道我……”

“益鶴同志,恕我直言。”裘耀和說,“你雖然在石楊縣的改革中做了不少工作,但你有沒有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啊?你知道石楊縣的四套班子和幹部羣衆是怎麼評價你的嗎?”

“裘書記,你不會是像明朝朱元璋那樣‘炮打功臣樓’吧!”汪益鶴激動起來了。

裘耀和看着汪益鶴,覺得汪益鶴這個人確實有點兒不像話了,但他還是心平氣和地說:“你錯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根本就沒有搞什麼‘炮打功臣樓’。所謂的‘炮打功臣樓’之說,只不過是後人編造的故事而已。事實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后,那些當年的部下當上大臣之後,居功自傲,驕奢淫逸,而農民出身的朱元璋,深知農民的苦難,容忍不了大臣們如此放縱,不得不分期處治了一些人。你還是不懂歷史,道聽途說,想當然而已。”

汪益鶴當然知道,自己文化水平、知識、能力、語言表達豈能和裘耀和相比,一時有些尷尬。

“老汪啊,你看這樣好不好,你是古州縣人,自從調到石楊縣這麼多年,家一直沒有搬,還是回到古州去,解決正縣級,當個縣人大主任或者縣政協主席,工作也輕鬆些。”

汪益鶴一言不發,怏怏不樂地走了。裘耀和想留下汪益鶴,陪他吃箇中飯,可汪益鶴連頭也沒回。

裘耀和估計市委組織部的幾位部長已經來了。

說實話,裘耀和在石楊縣擔任縣委書記期間,開創了幹部任前公示的先河,而且被中央寫進《幹部任免條例》中去。但是對於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民主化進程,他思考得更多更深。

按照市委組織部的這份《公推公選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的實施意見》(草案),市委常委討論了整整一天,現在實施意見修改後將要具體操作,裘耀和還是要和組織部的幾位部長們認真分析一下。

市委組織部三位部長坐下後,裘耀和說:“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其實是最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可是,這些年來,各級黨委政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經濟體制改革上,爲什麼?主要是因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太敏感,觸及到每個幹部的切身利益。比如,我們即將進行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的公推公選,過去,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的選拔主要是組織部門和縣委主要領導說了算,這種選拔幹部的方法程序太片面,領導一個人的眼睛能有廣大羣衆千百雙眼睛看得準確?所以,我們在幹部選拔中要充分做到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

最後,裘耀和讓市委組織部在適當時候考慮一個方案,把石楊縣委副書記汪益鶴調回古州縣安排人大主任或者政協主席。

胥聯生說:“石楊縣的班子裡,幹部羣衆對他意見不小,可他還想到市裡當……”

裘耀和打斷了胥聯生的話:“那不適合。”

沂州市的這次公推公選鄉鎮黨委書記兩名、鄉鎮長兩名,與過去不同的是,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爲選拔幹部是領導的事,是絕對秘密的,而現在,市委組織部通過各種媒體將《公推公選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實施意見》一字不漏地公佈給羣衆。無論是參與公推公選的鄉鎮還是沒有參與公推公選的鄉鎮,都對“公推公選”這個十分敏感的話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分析。與此同時,市委組織部領導還發表了電視講話。

經過一週的宣傳發動,公推公選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工作開始了。

早上七點鐘,裘耀和和市委組織部一班人驅車來到離市區只有十多公里的志餘縣。

一進志餘縣境內,到處是橫幅、標語,今天是公推的第一輪,也是最廣泛地民主推薦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候選人的關鍵階段。志餘縣是一箇中等偏小的縣,人口七十多萬,基層黨員一千八百九十名。

裘耀和和市委組織部的幾位部長一到,早已等候在會議室的縣委書記沙永林就彙報了全縣各鄉鎮的準備情況。

沙永林說,縣裡抽調縣直機關大批工作人員,組成二十一個工作組,三天前已經進駐各鄉鎮,主要是做好第一階段的廣泛推薦的準備工作。

裘耀和說,這次在志餘公推公選兩名鄉鎮黨委書記和兩名鄉鎮長的工作,要爲今後的直選奠定基礎,取得經驗。我們一定要讓廣大羣衆感受到民主的真實含義,要讓他們相信,所有的候選人都是羣衆自己推薦出來的,沒有任何領導的授意。鄉鎮長的人選由全體村民在全縣範圍內任意挑選,凡是他們認爲符合條件的人,都可以推薦。而鄉鎮黨委書記的人選,除了全體村民推薦之外,還要單獨讓基層黨員再推薦一次。每人可以各推薦十名人選。讓大家大家看到雖然第一輪推薦沒什麼了不起,可是,只有在第一輪被推薦上的人,纔能有資格進入下一輪。

裘耀和在沙永林等人的陪同下,首先來到湯集鄉。此時,鄉政府大門口兩個大氣球高高地飄在在蔚藍色的天空裡,大門上方橫掛着巨幅標語,到處紅旗招展,彩旗飄飄。

這時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迎了上來,沙永林說:“裘書記,這位是湯集鄉黨委書記蘇墨美,南開大學經濟學研究生。”

裘耀和說:“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要通過公推公選產生,對你們有壓力吧!”

蘇墨美說:“裘書記,壓住的不是才,是才的壓不住,廣大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好,說得好!”裘耀和說,“鄉里的幹部情緒怎麼樣?”

“我們鄉政府裡有競爭實力的同志確實不少,但是誰的心裡也沒有數。”蘇墨美說,“首先,第一輪推薦可謂是‘海選’,只要第一輪推不上那就談不上第二輪了。”

這時,院外進來幾個人,蘇墨美說:“裘書記,那位瘦高個子的年輕人是全縣最年輕的鄉鎮黨委副書記華建平,二十七歲,華東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被省委組織部選爲選調生,安排到川楊縣三倉鄉鍛鍊,後到市建設局任政秘科副科長,去年年底又被選派到我們鄉掛職黨委副書記。”

裘耀和點點頭,看着這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

“華副書記,過來!”蘇墨美說,“這位是市委裘書記,你不是經常說最佩服的領導就是裘書記嗎!”

華建平大步走上前,臉色紅潤還有幾分靦腆。

華建平朝裘耀和和沙永林點點頭,說:“裘書記、沙書記好!”

裘耀和說:“小華同志,你的條件不錯啊,有沒有信心啊!”

華建平邊點頭邊微微一笑,此時此刻,他的心裡確實很激動,心想,若是在過去,僅憑這短暫的接觸,說不定他還真的能提拔爲鄉鎮黨委書記呢,即使現在提拔不了,只要他努力,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當上鄉鎮黨委書記的。然而,現在不同了,第一輪的推薦誰都心中無數,只要第一輪推薦不上,那就沒希望了。

裘耀和似乎看出了華建平的心思,說:“這種公推公選是對民主的一種嘗試,雖然也有侷限性,但是克服了過去那種權力選拔幹部的主觀、片面。我們的這種廣泛推薦同時克服了少數人推薦的弊端,任何領導,絕不準搞任何形式的‘授意’。”

“裘書記,老百姓都認爲這種方法好。”華建平說,“無論我能不能被推薦上,我都真心實意地擁護這樣的公推公選。”

隨後,裘耀和在沙永林、蘇墨美的陪同下進村了。

出了鄉政府,漸漸地,鑼鼓聲越來越響,蘇墨美說:“裘書記,前塘村是我們全鄉最大的村,由原來的三個村合併,人口達一萬多,村支書和村委主任都是大學生,知識分子年輕人就是不一樣,你看,這聲勢,這場面。”

來到村委會,已是人山人海,除了鑼鼓喧天之外,喇叭裡還響着輕音樂。

“他們正在投票!”蘇墨美說。

裘耀和停住腳步,說:“不要驚動他們,等投完票再說。”

投票終於結束了,只見臨時塔起的主席臺上,高高地架起大黑板,一位年輕的姑娘手握話筒,手裡拿着推薦選票,大聲讀着名字,身邊站着三個監票的青年,黑板上寫着人名,名字下方畫着一筆一畫的“正”字。這些名字不要說對於裘耀和來說是陌生的,就連沙永林,甚至是蘇墨美都是從未聽說過的。

下午,裘耀和返回縣裡,他們直接去了縣電視臺,轉播大廳的巨大屏幕上正在直播工作人員彙總選票的現場。縣委組織部三名部長正在指揮彙總工作。下午六點鐘時,沙永林接過全縣推薦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的結果。

沙永林看了看,對裘耀和說:“裘書記,你看看?”

裘耀和說:“我就不看了,這上面的名字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

沙永林將名單交給縣委組織部部長薛尚說:“通過電視向全縣公佈結果,馬上對這些名單進行資格審查,凡是資格審查不合格者,要向大家說明不合格的理由。”

這天晚上,裘耀和就住在志餘縣。

第二天早上五點半,裘耀和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沙永林匆匆地跑到裘耀和跟前。

“裘書記,昨天夜裡工作人員對第一輪推薦出來的二百三十八名鄉鎮黨委書記人選和三百二十七名鄉鎮長人選進行了審查,將有八十名鄉鎮黨委書記人選和九十名鄉鎮長人選進入第二輪。”沙永林說,“早上七點整將在電視裡向全縣通報這個結果。”

“好,馬上回賓館收看。”

“上午八點半,在縣政府禮堂裡召開全縣鄉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大會,將初審合格的名單提交全縣三百二十九名鄉科級以上幹部進行第二輪推薦。”沙永林一邊說一邊打開電視機。

“永林同志,咱們都是過來之人。”裘耀和說,“不過我們都未經歷過如此驚心動魄的過程。”

“對於當事人來說,還沒到激動人心的時刻。”

這時電視屏幕上切換了鏡頭,接着出現男女主持人畫面。

男主持人:“志餘縣電視臺!”

女主持人:“志餘縣電視臺!”

“現在播出縣公推公選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三號公告。”

“昨天,經過全縣七十萬人民和二千一百零九名黨員的推薦,共推薦鄉鎮黨委書記人選二百三十八名,鄉鎮長人選三百二十七名。經過公推公選領導小組辦公室連夜資格審查,共有八十名鄉鎮黨委書記和九十名鄉鎮長初審合格人選。現在向大家公佈名單。”

“那個華建平被推薦進去了!”沙永林自言自語道。

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6章 如履薄冰 (3)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45章 別開生面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35章 依依惜別 (2)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48章 “治湖”“治官” (3)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8章 撥雲見日 (3)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46章 “治湖”“治官” (1)第50章 打破規則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35章 依依惜別 (2)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51章 打破規則 (3)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1章 溫柔風暴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
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6章 如履薄冰 (3)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14章 塵埃落定 (2)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45章 別開生面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35章 依依惜別 (2)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48章 “治湖”“治官” (3)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39章 永不停歇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8章 撥雲見日 (3)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44章 別開生面 (2)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46章 “治湖”“治官” (1)第50章 打破規則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53章 “海推”“公推” (2)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35章 依依惜別 (2)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51章 打破規則 (3)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1章 溫柔風暴 (2)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章 人命關天 (1)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10章 命懸一線 (1)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