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查案

告別了匆匆離去的王赫,季雲滔穿越廣場,直奔北監指揮使。

監察院職責是監察百官,保護皇帝,所以稱爲御前衛,服飾繡猰貐圖。

監察院分南北監院,季雲滔所在的北監院主要負責皇帝的安全與京畿之地的衛所、各部衙署以及百姓的犯罪偵查、審訊、判決。北監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一名,指揮同知兩名,指揮僉事兩名,經歷兩名。外城每個正門設鎮撫使一名,僉事兩名,試百戶(副百戶)四名。內城每個正門設鎮撫使一名,僉事兩名,試百戶兩名。

皇城直接由北監院指揮使司負責。

南監院負責主管各地門閥世家及官員、秘密監視、收集情報、肅反肅貪,獨立偵訊、逮捕、判決、關押權力(詔獄)以及反間諜、收集敵國軍情、策反、暗殺事項。

而南監院纔是監察院的核心,大昭立國八百年,南監院的秘碟、特務早已經滲透了大昭的各層階級。

監察院直屬於皇帝管轄,使得讓歷朝歷代皇權頭痛的門閥世家能讓大昭國穩壓一籌。

一明,一暗,彷彿兩把散發寒芒的鋼刀架在大昭國人心中。

監察院與對街的六部衙署建造不同,佔地極廣,一座軍事棱堡居中,以五行八卦中的二十四節氣對應設立二十四位百戶堂口。南監院處於城堡的主樓,整個五行八卦圖除了居中的棱堡屬於南監控,其餘都是北監控的地盤

步入監察院指揮使司大廳,北監院指揮使張公公端坐在太師椅上,低頭夢寐。消瘦的臉龐捲起一層層褶皺,一身寶石藍鬥牛長袍,案上拂塵須。大案前一盆熊熊燃燒的無煙碳散發着陣陣溫熱,兩名指揮同知正在默默品茶。

季雲滔作輯行禮:“卑職參見公公,各位大人”

張指揮使眼皮動了動,並未睜開眼,喉嚨滾動,乾澀尖銳的聲音說道:“靈均來了啊,自個兒去找點事做,最近城裡不太安生,自個兒多上點心。”

“是,公公”

季雲滔行禮準備退出大廳,一旁的指揮同知叫住了他,從案板上翻出一疊卷宗:“季百戶,這裡剛好有一樁匪徒殺人劫財的案子還在積壓着,因爲是發生在城外的,一直沒空審查,剛好你帶人處理一下”

季雲滔雙手從指揮同知手中接過卷宗,再次作輯行禮道:“卑職領命”

季雲滔邊走邊翻閱着卷宗,兩月前,城外的一戶王姓地主遭到流民洗劫,一家十幾口人全部被殺。經五城兵馬司的捕快初步審查,洗劫地主一家的並非普通的流民。這夥人殺人乾淨利落,行動迅速,是一夥有組織有紀律的匪寇。

因此案多方審查都無疾而終,最終被移到監察院,一直積壓到現在。

回到了自己的春分堂……也稱季承堂,所謂季承堂,意思就是季氏長子繼承父親堂口之意。一進屋,季雲滔就看到自己的兩位助手在悠閒的嗑着瓜子,打着牌。

這時季雲滔才從記憶裡知道,監察院百戶並不是麾下有一百位小弟。所謂的百戶,只是一個職稱,每一位百戶手下只有兩名協助自己的心腹。

在查案或者執行任務時,理論上可以無限制無條件調動除皇宮值守的御前衛外,京城外四正門、內四正門、二十四位式百戶以及數千御前衛 。

所以,監察院的百戶除了極少數幾位,是像季雲滔父親這種半路加入的升爲百戶的,其餘都是正兒八經,根正苗紅的從大昭立國至今,世襲罔替的軍戶,對皇帝絕對的忠誠。

季雲滔合上卷宗咳嗽兩聲,“咳咳,挺閒啊你倆”

兩人聞言望向門口,驚喜的叫出聲:“頭,您回來了”

季雲滔將卷宗扔到桌子上,對着其中一人說道:“六子,去點十名弟兄集合待命,幹活了”

轉頭對另一人說道:“小伍,去庫房取我的裝備來”

季雲滔坐在椅子上翻開卷宗仔細推敲案件細節,發現了幾處奇怪之處。

季雲滔摸着下巴,翻閱着卷宗吶吶自語:“死者全部爲一刀致命,能有這樣高超殺人手法的除了訓練有素的軍隊,就只有身懷絕技的江湖高手。能在不驚動衆多佃戶與五城兵馬司官兵監視,偷偷潛入地主家悄無聲息的殺死十幾人後全身而退,絕對不是一般人能辦到。劫匪只是掠走了值錢的財物,藏在地窖裡的糧食卻是一粒未少,正常人在這個時候首選的肯定是挖地三尺也要找糧食,但劫匪卻是拿走了金銀財務……”

這是季雲滔第一次辦案,有些苦惱,別人穿越,一種起點高的都是自帶無敵系統,各種吊炸天的家勢。

遇到穿灰衣的老者幹掉!

會桀桀笑的也……幹掉!

話多的……反正幹掉就對了!

腳踩各種天才,拳滅各種家族。

另一種就是穿越成爲廢柴庶子,被族人各種凌辱,一朝覺醒,背幾首古詩就聲名遠揚,各種花魁良家爲之瘋狂。

不僅成爲詩愧,且各種超強無敵的發明。如火藥、大炮、等等。

然後打堂哥,殺族長,以一人之力把自家宗族踩在腳下。

各種牛逼哄哄的奇遇。

偏偏他季雲滔就沒按劇本走,穿越到了這個監察院百戶的身上。

說他地位低吧,他還是位連二品大員都避之不及的監察院百戶。

說他地位高吧,家裡是經商的。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追逐利益的商人地位是最低的。

苦惱!

“哎?等一下,火藥?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火藥口訣什麼來着?一硝二硫三木炭。”

季雲滔兩眼放光,摸着下巴:“親公主,燒皇宮,我又行了,啊哈哈哈哈……”

就在季雲滔意淫冥想時,去而復返的小伍推門而來。

季雲滔咳嗽一聲,連忙假裝在看卷宗。

小伍把領來的裝備一一陳列在桌上,一套金黃色的扎甲,三棱形狀的甲片互相交錯,因甲片呈山字形,故此得名山文甲。作戰時佩戴兜鍪,就是一位刀槍不入的金甲戰士。

一塊厚一寸、長四寸、寬三寸,長方形精鋼打造的臂盾,佩戴在左手腕,對敵時當做小型盾牌防守刀劍。

最後一樣是一把小型手弩,配五支箭矢,有效射程三丈,最遠可射六仗。

季雲滔拍了拍盔甲,沒有打錯穿,盔甲雖然防禦力強,但太重,除了上戰爭和殿前值守,平時幾乎都不會穿戴。

戴好臂盾,手弩別在右側腰間,大手一揮:“在家中憋了兩月,今天帶你們出城兜兜風,走。”

出了季承堂,六子以及聚集的十名御前衛已經嚴陣以待,五名手持圓盾的刀盾兵,五名持長槍的長槍兵。裡衣外套着一件鎖子甲,再穿上一件藏青色的猰貐棉襖。財大氣粗的監察院給每名御前衛都配備了一套鎖子甲。

即使不穿重甲外出查案,遇到兇徒反水時,對御前衛的生命有了極大的保障。

十三騎快馬奔出皇城,順着京城三百米寬的中軸線,一路暢通無阻。

出了京城,在無數難民的目光中,十三騎馬不停蹄的奔向二十里外的楊家堡。

名字看似是一個小山村,其實不然。京城所在的東南神洲,水系交錯,漕運發達,楊家堡就是京城最繁華的港口之一。

王府並不在楊家堡內,而是在楊家堡東部,兩裡外便是運河,身後是綿延百里的皇家苑囿,南苑。

在當地官員的帶領下,季雲滔一行人來到了王府,典型的園林雅苑。

帶領季雲滔衆人進入王府的,是維持堡內治安的一位張姓把總,從他的口中季雲滔大抵了解了事件的更多詳情。

季雲滔翻閱着張把總帶來的楊家堡地理志,詳細的記錄了楊家堡一百年來戶籍更換。

季雲滔問道:“所有人被殺之人,全部都是死在死者的房間內?”

張把總立即行禮道:“稟大人,王府中所有死者全部死於各自房間內,並且卑職並未發現王府中人有反抗跡象”

熟人作案?季雲滔腦中唯有這一個解釋。

要知道,像這種地主家中,都養得有許多護院。要想神不知鬼不覺的無聲殺完所有人,正常的劫匪作案根本辦不到。

季雲滔站在庭院中,左手拇指輕輕摩梭着刀柄,對着身旁的把總問道:“張把總,帶我去存糧的地窖看看”

轉身對着大廳內喊道:“小武,準備火把”

地窖入口在王府後院,一處假山林裡,季雲滔點燃火把,跟在張把總身後下了地窖。

地窖內部寬闊,半個王府的地底都被掏空。

季雲滔揮動着火把,看着空無一物的地窖問道:“當時地窖裡儲存了多少糧食?”

“稟大人,有小麥兩百石,稻米兩百石,其餘各類五十石,現已全部運往賑災。”

季雲滔在心裡默默地換算了一下,按照大昭國一石一百五十斤的換算。那就是小麥稻米各三萬斤,其餘七千五百斤。

一道閃光在季雲滔腦中徘徊,但季雲滔失蹤就是抓不住要領。

這種感覺就像在網上查找資料時,屏幕上突然彈出個窗口……朋友的妻子……善良的小姨……妹妹的閨蜜……然後滿載好奇心點進去,界面轉啊轉,當滿懷期待時,界面突然跳出:404!

殺人,劫掠,劫匪。

乾淨利落,悄無聲息的殺人。

在大災年劫財棄糧的劫掠。

個個身手不凡的神秘劫匪。

又在王府巡視一遍後,毫無收穫的季雲滔也覺得破案希望渺茫。

季雲滔心裡清楚,本來案子積壓了兩月,第一現場也全被破壞,再加上如今混亂的局面,監察院也根本沒有必破此案的想法,奈何一家十幾口被滅門影響太大,不得不讓他來走一遭。

“穿越來第一次辦事,失敗!”

季雲滔在心裡無奈嘆息,準備以流氓洗劫結案。

衆人離開王府,重新貼好封條,此時楊家堡的捕頭才匆匆來遲。

氣喘吁吁的捕頭右手杵着後腰,左手壓在大腿上,喘着粗氣。見門口牽着馬的十數人,小跑着來到季雲滔身旁告罪道:“卑職楊家堡總捕頭劉一,請大人恕罪”

季雲滔瞟了一眼劉捕頭說道:“無礙,此案本官已有定奪。”

與張把總和劉捕頭告別後,一行人沿着運河往楊家堡行進,已經被冰雪封凍的運河上,一行官兵正拖動着爬犁,爬犁上滿載着還在滴水的糧食。

一位伍長髮現了岸上駐足的騎士,定眼一望,猰貐服!

伍長立即一路小跑,到達季雲滔馬前行禮:“五城兵馬司,南城衝鋒營,伍長趙應參見大人”

季雲滔頷首問道:“這些糧食怎麼回事?”

趙應抱拳回到道:“稟大人,一個時辰前,幾位災民在河道里破冰網魚,結果漁網在河道下澇出了糧食,卑職奉命將這些糧食運回。”

季雲滔疑問道:“哦~?河低發現糧食?在何處?”

伍長剛要回答,衆人身後就傳來了幾聲呼喊:“大人……請留步……”

季雲滔回首望去,是起初姍姍來遲的捕頭。

季雲滔對伍長說道:“沒事了,你們繼續忙”

劉一幾步跑到季雲滔馬前,稟報着:“大人,卑職方纔來遲,就是去查看從水中打撈上來的糧食。”

季雲滔握着繮繩問道:“有什麼發現嗎?”

劉一說道:“大人,從河低打撈上來的這批糧食,卑職做過對比,這批糧食與王地主家地窖裡的糧食是同一批”

季雲滔說道:“帶我去發現沉糧的地方看看”

劉一牽着季雲滔的馬在前帶路,季雲滔在馬背上問道:“劉捕頭如何斷定河低發現的沉糧與王地主家的一致”

難道這個時代已經有了生產標誌?

“大人有所不知,我大昭共有三座天下糧倉,第一便是京城所在的東南神洲,其次是慘遭澇災的東陽洲,最後則是大昭與西胡接壤的西弇洲。東陽洲與神洲所盛產的稻米皆爲顆粒飽滿,呈橢圓形。西弇洲所盛產的則是呈長條狀。”

劉捕頭思索了一下繼續說道:“在河低發現的糧食,雖然被河水浸泡發脹,但卑職依舊能看出是西弇洲盛產的稻米。因爲,這批稻米都屬於軍糧,而且還是去年原本隨北伐軍出征了的軍糧。”

季雲滔愣了一下,旋即有些興奮,原以爲會空手而回,沒想到,案件竟然有了一絲進展。

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六十四章試試就逝世第二十九章南國商會第八章脫身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二十一章一段話第十三章初見大BOSS第三十六章事.理第十三章初見大BOSS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三十一章預防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四十九章假死第五十一章身世第五十七章商討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三十五章山匪第六十二章攻上城樓第五十六章刺繡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六十章出兵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十六章季兄,我手好像不聽使喚了第八章脫身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四十五章手鍊第五十九章箭在弦上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四十章出證的少年郎第十六章季兄,我手好像不聽使喚了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三十八章危機第六十七章破關第二章春分第二十四章翻滾的蘿莉第六十九章迎戰第十一章審問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五十六章刺繡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十二章好好看,好好學,要考的!第五十七章商討第二十九章南國商會第三十一章預防第三十二章BOSS召見第三十一章預防第四章查案第三十七章不講武德第八章脫身第三十六章事.理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三十六章事.理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三十一章預防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十一章審問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十四章命中註定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二十九章南國商會第六十四章試試就逝世第六十八章圍城第十三章初見大BOSS第六十五章如此取錢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五十章談話第三十六章事.理第二章春分第五章進展第二十三章老天爺顯靈了第四十六章南宮柔的求救第五十九章箭在弦上第六十九章迎戰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六十三章破敵第四章查案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十九章你相信光嗎?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二十四章翻滾的蘿莉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四十八章你身體不舒服嗎?第十八章大俠李慕第三十六章事.理第二十五章臨安公主
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六十四章試試就逝世第二十九章南國商會第八章脫身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二十一章一段話第十三章初見大BOSS第三十六章事.理第十三章初見大BOSS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三十一章預防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四十九章假死第五十一章身世第五十七章商討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三十五章山匪第六十二章攻上城樓第五十六章刺繡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六十章出兵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十六章季兄,我手好像不聽使喚了第八章脫身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四十五章手鍊第五十九章箭在弦上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四十章出證的少年郎第十六章季兄,我手好像不聽使喚了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三十八章危機第六十七章破關第二章春分第二十四章翻滾的蘿莉第六十九章迎戰第十一章審問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五十六章刺繡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十二章好好看,好好學,要考的!第五十七章商討第二十九章南國商會第三十一章預防第三十二章BOSS召見第三十一章預防第四章查案第三十七章不講武德第八章脫身第三十六章事.理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三十六章事.理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三十一章預防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十一章審問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十四章命中註定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二十九章南國商會第六十四章試試就逝世第六十八章圍城第十三章初見大BOSS第六十五章如此取錢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五十章談話第三十六章事.理第二章春分第五章進展第二十三章老天爺顯靈了第四十六章南宮柔的求救第五十九章箭在弦上第六十九章迎戰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六十三章破敵第四章查案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十九章你相信光嗎?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二十四章翻滾的蘿莉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四十八章你身體不舒服嗎?第十八章大俠李慕第三十六章事.理第二十五章臨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