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

嘉春二十五年。

六月下旬。

夏至。

大昭國泲洲北境。

“嘭”!

一名斥候摔落戰馬,一隻箭簇深深地扎入胸腔。

兩隊斥候在荒野追逐,一追一逃,腥紅破裂的盔甲表示斥候發生過一場激烈的遭遇戰,時而有斥候被箭簇刺穿跌落戰馬。

逃命的一隊斥候似乎在大聲討論着。

俄頃,一名斥候脫離馬隊,一人雙馬奔襲而去。剩餘數人勒馬轉身,長時間奔跑的戰馬,發出濃厚的鼻音,鼻孔微顫,吐着濁氣。

“殺~”

伍長一聲令下,倖存的數名斥候抽刀迎向數倍於己的敵人。

喊殺聲隨着微風在荒原上飄蕩開來。

……

大昭北伐軍,中軍大營。

北伐總兵羅幬,右手握拳輕輕的敲着案板,盯着眼前的沙盤。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指點着沙盤,佈置兵馬。

此次北伐,五軍都督府各自從九洲抽調五萬精銳,中軍是羅幬從京師抽調的五城兵馬司、羽林衛、以及監察院的數百名高手,加上泲洲本土八萬百戰之兵,總計三十萬大軍。

此戰,必勝!

嘉春帝的聖旨只有一句話:蕩平北晉駐軍,收復泲洲北境。

羅幬心中隱隱有些不安,自從大軍攻入北境,遇到的抵抗都不太激烈,似乎有些太順利了。

爲了穩妥起見,羅幬只得步步紮營,穩打穩進,斥候撒出數十里,五軍始終搖搖相望,徐徐向泲洲舊首府幷州城推進。

副將撩開帳篷走進,甲片碰撞發出莎莎聲響,走到羅幬身旁低聲道:“羅總兵,後勤糧草遲遲不見,滿打滿算,大軍所剩糧草只夠十日”

羅幬一愣,沉吟道:“你親自帶隊去看看怎麼回事,若有膽敢阻攔運糧者,斬”

副將抱拳領命而去。

此刻,羅幬內心的不安漸漸凸顯,多年帶兵經驗告訴他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

就在他沉思時,親兵帶着一名斥候快步走進大帳,羅幬“篤篤”的瞧着案板,道:“何事”

斥候單膝下跪抱拳行禮,喘着粗氣稟報:“稟報將軍,大軍右後方出現大量晉國騎兵,正往大軍後方迂迴”

羅幬停下手中動作,問道:“大致有多少人?”

“稟將軍,按照軍陣推算,大致有十萬騎兵,軍旗爲虎豹騎”

羅幬停止呆滯片刻,突然起了一件往事,掃視着沙盤上的地形圖,最終落在一處埡口上。那裡原本是一座小型關隘,是荒原上一處險峻的丘陵,現在已經被修建成一座堅固的堡壘,若晉國騎兵想包抄大昭軍隊,必須攻破那一處關隘。

埡口關,如今駐紮了兩萬守軍,除非晉國出動十幾萬大軍繞道,配合重型攻城器械進攻埡口,否則,堅如磐石。

即使如此,少則半旬多則半月,兩萬守軍依舊能堅守。

但是現在,晉國騎兵是如何攻破的?

按壓住心中的震驚,道“傳我軍令,全軍停止前進,全軍備戰”

五位大都督面面相覷,十萬虎豹騎傾巢而出,斷大軍後路,這是要全殲大昭這三十萬精銳嗎?

“報~”

一名傳令兵奪營而入,“稟將軍,前軍先鋒遇到北晉大軍伏擊,全軍覆沒”

待傳令兵退去。

羅幬掃視着大帳內衆將士,深呼了口空氣,說道:“諸位,十七年前的舊事可能要重演了。”

羅幬看着驚訝的衆人,指着沙盤下達撤退命令。

“右軍都督,後軍都督聽令”

“末將在”

“右軍與後軍立即開拔,擋住北晉虎豹騎,爲大軍後側掃平阻礙”

“末將領命”

“前軍都督聽令”

“末將在”

“前軍半個時辰後往開陽府撤軍”

“末將領命”

“左軍都督聽令”

“末將在”

“左軍騎兵出擊,阻斷北晉追兵,掩護前軍撤軍”

“末將領命”

羅幬已經想像到,三十萬大軍被北晉騎兵收割的慘烈戰場,沉聲道:“諸將,切勿戀戰,北晉十萬鐵騎瞬息就會到來,到了開陽府,本將軍再與諸將喝酒”

“羅總兵,羅總兵,你是在幹什麼?幷州城就在眼前,你爲何撤兵?”

衆將剛離開大帳,帳外一聲高亢尖銳的聲音傳進來,監軍太監人未到聲先至。

監軍太監怒氣衝衝站着羅幬身前,質問着:

“羅總兵,幷州城就在眼前,你爲何私自撤軍,就差一步,北境皆收復我大昭”

羅幬只得耐心解釋,道:“公公有所不知,我軍如今陷入了北晉大軍重圍,糧草不足,若不即使退兵,恐遭全軍覆沒”

聽到羅幬解釋,監軍太監瞬間炸毛,指着鼻子大罵:“羅總兵,咱家日夜在各軍巡察,各軍節節勝利,北晉殘兵敗將早就被我大昭大軍嚇得屁滾尿流。如今哪來的的伏兵?咱家看你就是畏戰不前,再不發兵收復幷州,咱家就到陛下身前參你。”

羅幬無奈道:“公公去巡營自然不知剛長探馬來報,北晉十萬虎豹騎正在截斷我軍退路,北晉國師親率四十萬大軍正趕來欲合圍分割我軍,公公要以大局爲重”

監軍太監怒道:“羅幬,你當咱家是瞎子嗎?幷州城就在眼前,哪來的四十萬大軍?哪來的十萬虎豹騎?咱家實話告訴你,潛伏在北晉的密探根本就沒有探查到北晉大規模調兵,羅幬,你畏戰不前,咱家要向陛下彈劾你貪生怕死,貽誤戰機!”

看着蹬鼻子上臉的監軍,羅幬忍無可忍,一個太監仗着陛下龍威,就敢對着自己指手畫腳。泥菩薩都有三分火氣,更何況一位位高權重的總兵。

一把掐住趾高氣昂的監軍脖子,死死的盯着,怒道:“死太監,再膽敢給臉不要臉,老子一刀砍了你”

隨手就將礙事的太監扔在地上。

監軍太監使勁呼吸着空氣,因缺氧變得紅裡發紫的臉難看至極。

一邊往大帳外逃去,一邊怒吼:“羅幬,你有負聖恩,畏戰不前,咱家要彈劾你,要彈劾你”

……

北晉大軍

國師濯纓端坐在一塊大青石板上,品嚐着茶水,入口苦澀,回味甘甜。

腳下十幾萬大軍捲起塵煙,鐵甲互相碰撞聲聲作響。身旁的弟子輕揮衣袖,不讓灰塵靠近。

“師傅,這次弟子也要陷陣殺敵,待本王手刃南昭總兵羅幬,回去了看誰還笑本王寸功未力”

濯纓聽着少年弟子的豪言,不置可否,淡淡一笑,道:“善兵者伐謀,善勇者陷陣,善言者未必賢,善謀者未必報國”

小年摸着頭,這都什麼跟什麼,在他眼裡,直接派大軍攻破南昭皇帝皇宮,一刀砍了就完事。

少年掃視着一望無際的軍隊,並未發現騎兵,疑問道:“師傅,我二哥呢?”

國師抿了一口杯中茶,青石板上的螞蟻井然有序的排隊行進着,茶水在石板上盪開,被茶水衝散的螞蟻瞬間散開四處奔逃。

少年看着師傅的舉動,一拍大腿,有些悶氣說道:“這種好事,應該帶我一起去。這下頭功被二哥攬住了,唉~師傅,南昭朝廷難道就沒人能人了嗎?一個坑能讓南昭跌進來兩次”

國師瞟了一眼弟子,說道:“爲師已經告知與你”

少年楞楞,有些不明所以,疑問道:“師傅以爲羅幬算帥才嗎?”

“有小謀,無大觀,將才足矣”

統領三十萬大軍的都不算帥才?……師傅說笑呢!自問自答道:“既然羅幬無大帥之才,南昭皇帝爲何讓此人領軍,哦~弟子明白了,南昭已經無帥纔可用,只能拉出羅幬來當這個總兵”

對,就是這樣,本王簡直就是大聰明!

國師隨即的話讓少年篤定的結論破碎。

“南昭此次出兵北伐,抽調的都是南昭九洲最精銳的將士,需要的不是足智多謀的總兵,需要的的是穩紮穩打的將領,羅幬雖無帥才,但此人用兵極爲謹慎,只要按部就班攻城奪寨,一步步蠶食我大晉在泲洲北境的駐軍,就能勝券在握”

少年有些不服氣,再次發出疑問:“既然能看似穩贏的局面,爲何會是五軍都督府領各路兵馬?那些皇親國戚,世家貴胄,不是穩拿的軍功?”

國師擡頭看了會萬里無雲的天空,似嘲似笑着說道:“他們的皇帝不希望臣子有收復泲洲北境的潑天戰功,他們的臣子不希望皇帝獨攬大權”

少年閉着一隻眼,撓撓臉,有些傷腦,道:“既然他們的臣子不希望皇帝,爲什麼不直接造反?一刀把皇帝颳了自己當!”

濯纓不在理會這個愚蠢的槓精,自顧自的品嚐着茶水,嗯,此茶不錯,回頭得收好了,莫要被“賊人”偷去。

少年突然起身,以拳擊掌,眼前一亮,道:“善謀者未必報國,未必報國,哈哈,師傅師傅,我想明白了”

國師端茶的手抖了抖,抽了抽嘴角,這弟子真真是……大聰明!

一騎快馬疾馳而來,恭敬的向青石板上的衆人行禮:

“稟國師,小王爺,南昭大軍一個時辰前突然撤離,南昭騎兵突襲干擾我軍各路先鋒,現南昭大軍已大部脫離我軍追擊”

少年揮了揮手,:“繼續探查”

國師濯纓呵呵一笑:“呵呵...羅幬此人帶兵謹慎,難以引誘此人孤軍深入,如今及時退兵乃上策,可惜,晚了”

話音剛落,一騎快馬卷塵而來。

“稟國師,小王爺,埡口關已破”

少年眉頭一挑,頓時興高采烈,咧嘴問道:“王參將,我二哥...我王兄是不是已經切斷南昭軍後路了?”

王參將如實回答道:“稟小王爺,埡口關攻破後末將就趕來稟明軍情,想必這會懷陽王已經截斷南昭軍退路”

少年以拳擊掌,“好,好,好,繼續探查”

“是”

“傳令,前軍,全力壓上,中軍,後軍左右合圍,圍而不打,輕騎突入,不惜一切代價焚燬南昭軍糧草”

少年疑問道:“師傅,爲何不借機圍殲,此時南昭軍正式丟盔卸甲,戰力底下之時。”

濯纓淡淡一笑,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

埡口關外。

北晉懷陽王面無表情的看着從城門魚貫而入的騎兵,這座荒原上的關隘,爲了提防騎兵的機動,城門只能單騎通行,半個時辰也纔不足萬騎精騎入關。

城堡裡殘餘的南昭守軍還在藉助複雜的通道抵擋,慘叫聲、武器的碰撞聲在城堡內不絕於耳,北晉騎兵並未全力清剿殘餘勢力,他們的目標是南昭北伐大軍的後軍。

三個時辰前周邵收到軍令,從埡口關抽調一萬五千人前去北方增援,當一萬五千步兵剛離開埡口關不足二十里時,埡口關突然狼煙四起。

恍然大悟的周邵知道自己中了調虎離山之計,憤怒的周邵幾抓撕碎了軍令,指揮軍隊回援埡口關,當大軍抵擋埡口關下時,迎接他們的是列陣以待的北晉精騎。

周邵看着源源不斷從城門飛奔而出的北晉騎兵,緊握着長橫刀,全身顫抖。作爲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深知埡口關的失守代表着什麼。

長刀揮舞,周邵下達軍令:“全軍突進,把他們堵回去”

“咚咚咚~”

戰鼓擂鳴,將士聞鼓則進。

“喝~”

倉促列陣的步兵開始推進,一列列長槍兵拖舉仗餘長的長槍在前,弓弩兵隨後,刀盾兵再次之。

懷陽王站在城頭,審視着這一隻趕回來支援的軍隊,點頭予以肯定,道:“不愧是南昭的精銳之師,短時間內竟能列陣反擊,可惜了。”

大手一揮,城下騎兵開始策馬慢跑……

距離埡口關二十多裡的荒原上,南昭國一隻萬餘步兵正在向埡口關前行。一匹匹騾馬馱着重甲,陽光反射下發出明晃晃的銀光。隊伍中央,一位雙鬢斑白的老將看着遠處的狼煙鄒着眉頭。在老將的周圍,金光閃閃,一列列披着金甲的士兵,足有數百人。

要知道,在大昭國,只有天子親軍才能着金色甲冑。

這隻軍隊,正是從開陽府休整而來的一部分京軍,周邵從京師抽掉五城兵馬司、羽林衛、以及監察院的數百名一等一高手。總計兩萬人,被周邵一分爲二,一部留在身邊充當護衛,一部分調到前軍廝殺,而現在出現在埡口關外的這一部分,正是爲北伐軍破城數座的先鋒,北伐大軍出兵幷州時留在開陽府休整。

老侯爺宋朝淵爲大昭征戰西域二十年,從一名世襲白戶,通過一場場血戰,從青絲到銀髮。戎馬一生,榮封鎮西侯。

因爲起於微末,在朝廷與各大勢力並無糾纏,成爲了此次北伐唯一一位領兵的貴胄。

此刻的宋朝淵策馬站在一處土坡上,瞭望着狼煙滾滾的遠方。撒出去的斥候還未歸,前方戰況不明。

老侯爺眼皮直跳,心中惴惴不安,多年征戰的直覺告訴他,埡口關怕是有了大麻煩!剛想招來副將催促行軍速度,撒出去的斥候在遠處揮舞着旗幟,預示着有大敵遭遇。

“埡口關有兩萬精銳,這麼快就被攻陷了,守關將領是頭豬嗎?”老侯爺破口大罵。

隨即高聲下令,“全軍停止前進,擺陣~”

傳令兵與各將領騎着快馬重複着軍令“全軍停止前進~擺陣~擺陣~”

宋朝淵握着劍柄下令,道:“立刻派出傳令兵,向總兵稟報”

一套套重甲從騾馬卸下,手握丈餘長槍的士兵開始互相披甲。

隨即鼓聲大作,號角哀鳴。

“咚~咚~咚~咚~”

戰鼓有節奏的敲響,以送朝淵所在的土坡爲中心,各營士兵隨着鼓點開始移動,大盾兵在前形成一道人牆,弓弩兵隨後,組成三道長方形方陣,長槍兵方陣緊隨其後,刀盾兵方陣、檢察院高手護在老侯爺腳下。

第二隊斥候出現在視線內,大力揮舞着旗幟。

宋朝淵令旗揮動,身旁將領立刻喊道:“是騎兵,換陣~”

“嗚~嗚~”

悽慘的號角響起,隨着戰鼓鼓點,弓弩方陣向後推移,大盾兵從一排人牆轉換爲一個個交叉的小型方陣。長槍兵挺進,在大盾後方組成一道槍林。弓弩方陣在槍林後屹立,繼而是刀盾兵。

鼓聲停止,全軍嚴陣以待。

除了偶爾有馬匹發出鼻音,整個戰場陷入死寂,暖風拂過荒原,發出“嗚嗚”的哀嚎聲。

宋朝淵眼角餘光撇見土坡上的一顆碎石在輕微抖動,俄頃,抖動愈發強烈。

“轟隆隆~”

遠處黑壓壓一片騎兵出現在方陣視野。

那片“黑森林”在距離方陣五里外駐足,後方源源不斷的騎兵把“黑森林”擴大。

“嗚嗚~”

沙啞的號角在“黑森林”中響起,五千騎兵脫離“黑森林”,戰馬開始慢跑起來。

方陣前的各個大盾小方陣龜縮,一杆杆長槍從盾牌縫隙伸出。後方的重甲槍林,前兩排下蹲,槍尾深深的刺入地面,後三排站立,槍身按角度傾斜,腳底死死抵住槍尾,其餘舉槍彎腰,做防撞擊姿勢。

“吱~”

弓弩上弦,弓弩營指揮使高舉令旗,喊道:“第一列,定位箭,放~”

一輪定位箭射出,第一列重新上弦。

指揮使死盯着漸漸加速的騎兵,三裡、兩裡、500步(一步按1.3米算)。

“放箭~”

指揮使旗幟揮動,雨點般的箭只破空而出。

頓時人仰馬翻,黑壓壓的騎兵出現了一片真空地帶。

高速奔跑的戰馬遇到大盾兵的一個個小方陣,戰馬下意識的朝着無阻礙的窄路奔跑。後方的戰馬視線被前方擋住看不到前方的盾牌,狠狠的撞了上去。

原本高速衝刺的戰馬被一道道封開減速,衝到重甲槍林時已是強弩之末,戰馬畏懼的在槍林前打轉,發出寒芒的槍尖帶着死亡的氣息。

騎士們揮舞着手中的長刀劈砍,隔檔,失去動力的騎兵大量聚集在重甲槍林前,不斷被長槍連馬帶人刺穿落地。

哀嚎聲、慘叫聲、喊殺聲,充斥着整個戰場。

很快,北晉一千騎兵開始退散,丟下數百具屍體,漸漸退出戰場。宋朝淵跳下戰馬,雙手杵劍,試探結束,真正的戰鬥即將展開。

懷陽王盯着前方莫名出現的一支重甲步兵,眼裡閃過一絲憤怒,剛屠殺完萬餘不知死活的軍隊,現在又從哪冒出來的重甲兵擋路。天黑前趕不到北伐軍後方斷路,數年來對南昭所有的謀劃就要落空。

擡頭看了看天空,冷冷的下令:“重騎營聽令,鑿穿”

玄鐵重甲騎兵無視呼嘯而來的箭雨,一頭扎進如龜搬蜷縮的大盾防禦中。一路橫衝直撞,衝破大盾方陣,與槍林相撞。

血肉橫飛,猶如人間煉獄。

“轟隆隆”

倖存的將士門已經記不清這是北晉騎兵第幾次衝擊,原本一萬多人的方陣,現在聚集在一起的防禦的不超過兩百。老侯爺宋朝淵躺在土坡上,胸口一杆長槍貫穿,手中依然緊握着重劍,劍身血跡斑斑,死也不退縮!

北晉騎兵主力在半個時辰前,已經朝後方遠去,剩下千餘騎兵掃尾,越來越多的將士永遠倒下。

又一次衝擊,只剩下十幾人相互攙扶着靠在小土坡上。

一位頭盔掉落,披頭散髮的士兵,鮮血覆蓋住他的面容,全身鐵甲佈滿溝壑。彎腰撿起自己的右手茫然的站在屍海中,一名騎士催動戰馬揮舞着鐵骨朵,結束了他的生命,騎士用鐵骨朵在鐵甲上蹭掉濺射的腦漿。

盯着不遠處還在負隅頑抗的敵軍。

策馬挺近,鐵骨朵扛在肩上,俯視着眼前已經脫力的敵軍說道:

“作爲士卒,你們已經證明了對南昭皇帝的忠誠,我們將軍很讚賞諸位的英勇,允許你們投降”

“呸”

已經被鮮血覆蓋,看不清面目的士兵用力朝騎士吐口水,奈何體力不支,口水吐到了自己殷紅的鐵甲上。

“哈哈哈~”

其餘人見狀大笑了起來。

騎士手持鐵骨朵豎在胸腔,表達了自己對正真戰士的尊敬。

看着騎士離開,辛存的將士互相攙扶着站起,高舉着刃口蹦裂的長刀,迎戰!

“不降~”

“大昭軍,萬勝~”

“萬勝~”

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六章激戰第五章進展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五十九章箭在弦上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五十一章身世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三十九章援軍與最後的殺招第十一章審問第三章復職第十七章我……真有那麼厲害?第四十章出證的少年郎第六十一章入關第六十章出兵第五十六章刺繡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六十四章試試就逝世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四十六章南宮柔的求救第十八章大俠李慕第二十章負心漢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五十三章火槍第十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下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十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下第六十三章破敵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六十一章入關第三十四章離京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四十五章手鍊第三十一章預防第五十章談話第三十六章事.理第四十九章假死第四十八章你身體不舒服嗎?第四十章出證的少年郎第三十三章新任務第三十一章預防第十二章好好看,好好學,要考的!第五十一章身世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六十章出兵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十七章我……真有那麼厲害?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二章春分第十六章季兄,我手好像不聽使喚了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六十一章入關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五十三章火槍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五十四章你是不是喜歡我?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五十七章商討第二章春分第八章脫身第七章綁架第五十五章到達戎洲第二章春分第三十八章危機第六十五章如此取錢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二章春分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五十一章身世第三十八章危機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五章進展第三十八章危機第二章春分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三十五章山匪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四章查案第五十七章商討第三十五章山匪第十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下第六十三章破敵
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六章激戰第五章進展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五十九章箭在弦上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五十一章身世第六十六章最後的堡壘第三十九章援軍與最後的殺招第十一章審問第三章復職第十七章我……真有那麼厲害?第四十章出證的少年郎第六十一章入關第六十章出兵第五十六章刺繡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四十四章監察院,季雲滔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六十四章試試就逝世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四十六章南宮柔的求救第十八章大俠李慕第二十章負心漢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一章夏至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五十三章火槍第十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下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十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下第六十三章破敵第二十七章李慕來尋第五十二章西南戎洲第六十一章入關第三十四章離京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四十五章手鍊第三十一章預防第五十章談話第三十六章事.理第四十九章假死第四十八章你身體不舒服嗎?第四十章出證的少年郎第三十三章新任務第三十一章預防第十二章好好看,好好學,要考的!第五十一章身世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五十八章陰謀的味道第六十章出兵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二十二章以雷霆擊碎黑暗第十七章我……真有那麼厲害?第四十一章哭泣的紅裝第二章春分第十六章季兄,我手好像不聽使喚了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六十一章入關第四十七章出劍第六十八章圍城第五十三章火槍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五十四章你是不是喜歡我?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四十二章來得正好第五十七章商討第二章春分第八章脫身第七章綁架第五十五章到達戎洲第二章春分第三十八章危機第六十五章如此取錢第九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上第二章春分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五十一章身世第三十八章危機第四十七章出劍第五章進展第三十八章危機第二章春分第二十六章八卦的臨安公主第三十五章山匪第六十九章迎戰第二十八章今日休沐第四章查案第五十七章商討第三十五章山匪第十章一座城,一封信,一些人。下第六十三章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