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七夕節

姜恆仍有點擔心, 觀察耿曙的神色,耿曙所謂計策,俱是根據鄭、雍二國的兵力作出的初步判斷,要制定完整的計劃, 還須慎密分析。這是生死關頭的一戰, 容不得半點大意。

畢紹又道:“兩年前, 我常聽鄭王提起你。”

姜恆淡淡道:“想來沒有什麼好話。”

太子靈打趣道:“你又知道沒有好話?”

畢紹說:“中原有個傳聞, 是得到了姜大人, 可以得天下。”

姜恆哭笑不得, 說:“那是因爲, 我身上帶着金璽。”

金璽從姬珣手中到姜恆手中,歸根到底, 正因洛陽那場大火, 說來說去,勢必又要回到諸侯弒天子一戰上,翻舊案實屬找沒趣, 必須打住。

姜恆對此實在很頭疼, 他們無論扯什麼話題,底下都暗流洶涌, 非常不愉快。

畢紹對姜恆彷彿很好奇,又問:“您曾經在海閣學藝麼?”

姜恆點了點頭,忽然想起那個從未出現的最後一名刺客,既然不是孫英, 那麼又是誰呢?但這個念頭只在心裡轉瞬即逝,只因畢紹又問:“我對海閣一直很好奇。”

太子靈說:“龍於將軍在許多年前, 見過鬼先生一面,得他指點數招, 纔有今日武藝。”

畢紹道:“那麼若修煉多幾年,不就天下第一了?”

姜恆笑道:“海閣的目標,或者說理想罷,其實不在於武藝,何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海閣武功雖精妙,又怎麼能說‘天下第一’四字呢?”

這點他倒是一直相信,只因耿曙從未得海閣所授,如今亦以一己之力,窺得武道巔峰之境,可見千百年來,世上武學,從來就不曾有過絕對的權威。

“那麼,目標又是什麼呢?”畢紹又問。

“消弭大爭之世,”姜恆答道,“讓天下重歸一段時間的昇平。然而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誰也無法保證,這昇平將持續幾千年,有個四五百年,就很不錯了。”

畢紹點了點頭,姜恆忽然想起,距離自己下山那年,許多雄心壯志,確實已如隔世,理想雖未曾被真正地磨滅,自己所認識的現實,卻有了極大的不同。

如果汁琮最終取得了全盤勝利,或許也算另一條路的結束罷,哪怕與自己最初計劃天差地別,但神州依舊能完成統一。

太子靈朝畢紹說:“姜先生第一次來濟州的話,我都記得。”

姜恆笑道:“那是不知天高地厚所言,如今都拋到腦後去了。”

耿曙說:“是因爲遇見了我,全是因爲我。”

耿曙合上兵冊,拿了支筆,對照器械冊,開始計算鄭軍之器。

“不是。”姜恆笑道。

“是的,”耿曙說,“因爲我,姜恆才投身雍國,扶起這個心腹大患。若當初沒有我,如今你早就是天子了,趙靈。”

姜恆說:“算你的賬,別說了。”

耿曙那話卻是事實,設若當初沒有他,姜恆會留在鄭國,那時的鄭雖不如雍鐵血而強盛,卻亦未來可期,只需三年時間,掃除國內障礙,聯合樑國,定能稱霸中原。

“要沒有你,”姜恆說,“我早就死在玉璧關了。”

“造化弄人。”太子靈最後道,“一切都是命中註定,是你們的命數,也是中原的命數,唯此而已。”

姜恆點了點頭,不禁唏噓,朝太子靈道:“你說我一個文人,原本抱着讓天下止戰的目的,也不曾去蓄意害過誰,怎麼到得最後,就成了五國人人共討之的惡賊了呢?”

畢紹道:“這個道理我知道。古往今來,大抵如此。唯庸者無咎無譽,既然肩負這責任,你也沒有辦法。”

姜恆沒想到自己被一個十二歲的小孩給安慰了,點了點頭。這時,耿曙翻完了所有文書與軍報,抱着胳膊,沉吟片刻,說:“有初步的戰術了,但我需要一個陷阱。”

這話卻是對姜恆說的,耿曙轉頭看着他,說:“我要將汁琮誘進來,留出一個最佳的時機。”

“所以說來說去,”姜恆哭笑不得道,“最後還是要刺殺他麼?”

“不全是。”耿曙答道,“你能給我單獨與汁琮見面的機會麼?”

姜恆聽耿曙所言,知道他已下定決心,要與汁琮不死不休了,親手殺死義父的罪名,一定會在天下掀起軒然大波,但他也知道,耿曙不在乎。

他只要下了決定,就比自己更堅決。

姜恆看了眼太子靈,想了想,又看耿曙,說:“如果說,王陛下將我處死,你再殺了鄭王,爲我復仇,帶着鄭王的頭顱,復投雍國,汁琮會相信麼?”

太子靈說:“我爲什麼要殺你?這不合理。”

姜恆道:“咱們本來也有仇。”

畢紹聽這兩人輕描淡寫,討論着如何殺對方的話,簡直不寒而慄,彼此都絲毫不將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

太子靈說:“可以,我想汁琮見到我腦袋的時候,說不定也不太懷疑……只可惜我不能親眼看着汁琮死了。”

“不妥,”耿曙說,“這麼一來,我就必須離開你身邊了。”

姜恆答道:“我可以躲藏起來,時間不會太長,只要你能全身而退。你能平安離開的罷?”

他必須再三確認,畢竟這次去執行刺殺任務的人是耿曙。

“我再想想罷。”耿曙十分猶豫。

畢紹道:“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聶將軍,這裡只有咱們四人。”

於是衆人開始商量,姜恆聽了個開頭,便心道耿曙的膽子實在是太大了,簡直滿背冷汗。太子靈與畢紹亦聽得瞠目結舌。

“不行不行。”姜恆只覺實在太冒險了,耿曙要提着太子靈的人頭,到萬軍之中刺殺汁琮!他武藝再強,依舊是肉身,亂箭之下,稍有不慎就要死在當場!

太子靈說:“汁琮死在你的手裡,你們也勢必成爲雍國死敵。誰來收拾剩下的爛攤子?”

耿曙:“與現在有區別?”

畢紹說:“我以爲淼……聶將軍屆時將回國,只有這樣,才能止戰。”

太子靈與畢紹都抱着一樣的想法,耿曙在雍國聲望極高,更關鍵的是,汁琮從未對外宣揚耿曙有背叛之心,仍以英雄之禮將“汁淼”下葬。假設汁琮始終不改口,在他死後,耿曙回到國內,便可接管剩餘的大軍,影響朝廷力量,停下侵略的腳步。

否則哪怕汁琮死去,雍軍總會捲土重來。

姜恆在殿內踱步,片刻後說:“設若汁琮死了,你能統帥雍國軍隊麼?”

“我不知道。”耿曙淡淡答道,“你希望我這麼做?”

姜恆與耿曙注視彼此,回到了最初的問題上來,但他沒有讓太子靈與畢紹知道。

“修改一下計劃,”姜恆說,“也許我們還有機會。”

耿曙示意姜恆說就是,姜恆的計劃卻更行險,太子靈聽過後反而道:“可以,我能接受。”

畢紹看了眼太子靈,太子靈點頭,以示安慰,說:“就按你說的這麼辦罷。”

天色過午,雨不知不覺已停了。

殿內靜謐,末了,太子靈說:“那麼,恕我這些天裡,要好好享受一下死前的時光了。”

姜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罷,時間不多,別再操心朝廷的事了。”

“我們能將鄭國與樑國,交給你倆麼?”太子靈認真地說,“姜恆,你不會辜負我的,對罷?”

“我盡力而爲罷。”姜恆低聲道,“當年天子也將天下託付給了我,說來慚愧,人力有窮。”

畢紹說:“但你始終在努力,這就夠了。”

太子靈笑了笑,說:“我得好好爲自己活一回,這麼多年中,我實在是受夠了。”

姜恆:“……”

汁琮率軍殺到,最慢不過三個月,快則二十天。這麼說來,太子靈已作好了爲國犧牲的決心,他必須先安排好後事,包括鄭國的未來。

“今天是七夕,”太子靈朝耿曙道,“我讓人帶二位在城中逛逛罷。”

午後,耿曙剛坐下,趙慧便興沖沖地來了。

姜恆朝耿曙說:“這是我徒弟。”

“那就切磋幾下吧。”耿曙懶懶起身,正好活動筋骨,吩咐道,“你叫趙慧,是罷?去替我拿根樹枝來。”

趙慧則充滿興奮,又充滿警惕,畢竟耿曙的名頭實在太響。結果是註定的,她根本挨不到耿曙身前,無論怎麼靠近,結果都是被一根樹枝點中喉頭。

“不打了,”趙慧說,“我苦練五年,還不敵你一招!你手裡要是劍,我早就死啦!”

“我說過什麼?”姜恆笑道,“習武是爲了爭強好勝地去殺人麼?”

趙慧不說話了,彷彿有點賭氣。

耿曙卻忽然有點疑惑,問:“你的功夫,是誰教的?”

趙慧看看姜恆,又看耿曙,遲疑片刻後,說:“是龍將軍。”

“龍於嗎?”耿曙說,“看不出來。”

“看不出來他這麼沒用嗎?”趙慧反問道。

“看不出來,他武功居然還可以。”耿曙道。

姜恆有點驚訝,在耿曙嘴裡說出“還可以”,當真是極高的評價了。

“我授你一套劍法,”耿曙說,“你一定想學。”

“你教我什麼我都想學。”趙慧又黯然道,“可是我明天,就回越地去啦。”

“我寫下來給你。”耿曙回到房中,在案前坐下,姜恆便將筆遞給他,耿曙在硯上蘸了墨,寫下武功心訣。

“你還記得?”姜恆輕聲問。

耿曙點頭,趙慧在一旁好奇問:“這是什麼?”

“天月劍訣。”耿曙說,“我沒有授你碎玉心法,因爲也沒有人教過我。你按着劍訣,儘量練就是,不練碎玉心法,只有劍訣,不能成爲絕世高手,但你也不必當刺客,學着玩就是了。”

趙慧頓時大喜,接過劍訣,如獲至寶,朝兩人道過謝。姜恆卻明白,耿曙不知道他們未來命運如何,不想這武藝就此失傳,便擇人授予。

至於黑劍的心法與山河劍式,前者是耿家所有,他可隨意處置,失傳了也算不上可惜。後者則是他自創,更無所謂了。

“保護好你弟弟,”姜恆說,“有緣我們會再回。”

趙慧已十四歲了,多少知道他們面臨的險境,此時噙着淚,朝兩人再一次道別。離開後,姜恆想到這輩子唯一的徒弟,竟是十分唏噓,他既沒有授予她文韜,更未教她武略,甚至每一次相聚,都如此短暫,一身才學,後繼無人。

“都是過眼雲煙,”耿曙朝姜恆道,“不必太在乎。”

“也是。”姜恆點了點頭,說,“走,咱們出去過節罷。”

連續數日大雨之後,濟州城終於涼快下來,黃昏晚霞如火,耿曙與姜恆換上了越服,走出宮去。

“兩位公子都是越人。”流花在前帶路,笑道。

“唔。”耿曙想起年初在郢宮時,熊耒還試探過他們,是否有光復越國之心,沒想到時過境遷,姜恆的身份已有所改變。

有流花在,姜恆不便討論太多戰事,索性決定今天好好歇息下,朝耿曙道:“上一次來濟州,我還沒好好玩過。”

耿曙說:“你喜歡這兒麼?”

七夕夜星河如瀑,流花將二人帶到集市前,便安靜地站在姜恆身後。城中雖籠罩着山雨欲來的壓抑與緊張,卻因連日暴雨後,百姓總算有了出門的機會,集市中仍舊喧譁熱鬧。

集市上掛滿了七夕夜的星燈,星燈以竹紙所糊就,呈大大小小的球形,猶如一個個的小光點,在長街與濟水橋的兩側微風中載浮載沉。

“哪兒都喜歡,”姜恆看了遠方一眼,再看耿曙,笑道,“只要與你在一起,在哪兒都是很好的。”

耿曙倚在橋欄上,朝水中望去。

流花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端詳二人,她今天也穿得很美,太子靈特地讓她換上越女服飾,跟在姜恆身邊爲他當嚮導。姜恆本想單獨與耿曙待着,但流花既然來了,就帶着她玩罷,讓她現在回宮去,也是孤零零的一人。

兩男一女,那場面總感覺有點奇怪,姜恆只得沒話找話來說,不想冷落了她。

“你什麼時候來濟州的?”姜恆問,“在這兒出生嗎?”

“好些年了,”流花說,“自打懂事開始,就在濟州城,八歲進的宮。”

姜恆朝耿曙說:“流花的琴彈得很好的。”

“嗯。”耿曙漫不經心道,視線卻落在橋下水邊的一名少年身上,那少年於水邊徘徊,像是在等人。

姜恆知道有外人在,耿曙便不太說話了,又朝流花說:“我哥向來是這樣,不愛說話。”

“我沒有不愛說話,”耿曙說,“我朝你說的話還少了?天天說。”

流花笑了起來,說:“聶將軍只不習慣與生人相處。”

“你在看什麼?”姜恆與流花閒聊多了,又怕令耿曙無趣,伸出手想搭他。耿曙卻沒有過來,拉着他的手,讓他把手按在橋欄上。

“看那孩子。”耿曙說。

“他想尋短見嗎?”姜恆看了眼水邊徘徊的少年,總覺得他的身影透露着一股焦急不安。

“不,”耿曙說,“他在等人。”

耿曙一眼就看出來了,那少年身穿越服,不知爲何,他總對越人有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三人被橋下之人吸引了注意力,不久後,另一個人影出現了,是名成年男子。

“果然是在等人,”姜恆笑道,“你怎麼知道?”

“等人的時候就這樣,”耿曙說,“有許多小心思。”

接着,那成年男子與少年在橋下相遇了,把少年摟進了懷裡,還親吻了他一下。

姜恆:“……”

姜恆忽覺好笑,沒有多看,耿曙卻道:“那不是孫英麼?”

“啊?”姜恆定神一看,還真的是孫英!

孫英拉着那少年的手,從橋下離開,朝高處還吹了聲口哨。

“姜大人!左擁右抱,快活得很啊!”

姜恆:“………………”

4.逃生子149.車輪斬60.梅園碑62.不速客116.固城牆114.桃花殿24.鬼先生96.奉劍閣125.江州城15.天子宴19.叵測心137.教坊司96.奉劍閣79.金璽印29.落雁城195.反叛軍31.入世道86.眼中釘26.楓林村31.入世道189.太史威197.金玉簪38.繞指柔48.階下囚117.肉中刺168.赴死策120.狂歡會88.摔跤戲52.述職卷4.逃生子188.神州徽66.攻心計93.凍羊羹125.江州城172.神秘客76.雍國律21.黃布包27.飼馬奴40.埋骨地35.海東青114.桃花殿43.對弈局81.風戎人143.踏夜蹄6.枕下玉171.東來屍52.述職卷165.染鬢霜160.清明心23.透骨釘199.隱世居55.蜀錦袍70.梅花鏢109.三胡旗22.洛陽焰180.秋葉環181.迎貴客34.紅塵路186.歸山虎169.七夕節196.世間情44.和談議44.和談議144.漫山樹34.紅塵路21.黃布包86.眼中釘166.榻下禮47.迴天丹190.五國會58.將軍府181.迎貴客36.南征軍124.沉江舟152.鐵招幡79.金璽印198.江山圖84.林胡謠11.火灼痕9.染血琴92.衛氏兵10.入室賊139.容身處155.不眠夜139.容身處136.塵封事90.賣貨郎21.黃布包8.百家書157.乘風煙126.琉璃席106.兵家術10.入室賊160.清明心112.碎玉訣4.逃生子103.沙畔燈111.銀面具89.禁酒令
4.逃生子149.車輪斬60.梅園碑62.不速客116.固城牆114.桃花殿24.鬼先生96.奉劍閣125.江州城15.天子宴19.叵測心137.教坊司96.奉劍閣79.金璽印29.落雁城195.反叛軍31.入世道86.眼中釘26.楓林村31.入世道189.太史威197.金玉簪38.繞指柔48.階下囚117.肉中刺168.赴死策120.狂歡會88.摔跤戲52.述職卷4.逃生子188.神州徽66.攻心計93.凍羊羹125.江州城172.神秘客76.雍國律21.黃布包27.飼馬奴40.埋骨地35.海東青114.桃花殿43.對弈局81.風戎人143.踏夜蹄6.枕下玉171.東來屍52.述職卷165.染鬢霜160.清明心23.透骨釘199.隱世居55.蜀錦袍70.梅花鏢109.三胡旗22.洛陽焰180.秋葉環181.迎貴客34.紅塵路186.歸山虎169.七夕節196.世間情44.和談議44.和談議144.漫山樹34.紅塵路21.黃布包86.眼中釘166.榻下禮47.迴天丹190.五國會58.將軍府181.迎貴客36.南征軍124.沉江舟152.鐵招幡79.金璽印198.江山圖84.林胡謠11.火灼痕9.染血琴92.衛氏兵10.入室賊139.容身處155.不眠夜139.容身處136.塵封事90.賣貨郎21.黃布包8.百家書157.乘風煙126.琉璃席106.兵家術10.入室賊160.清明心112.碎玉訣4.逃生子103.沙畔燈111.銀面具89.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