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前世苦逼大齡光棍的劉協,午夜夢迴的時候,也曾想過有個溫暖的小家。對成家立業這一人生規劃,有着平淡而熾烈的渴望。

剛來到三國的初期,他不可避免地帶着幾分前世對愛情婚姻失望的情緒,與大多數穿越者一樣都想着馭名將、收謀臣,當然,娶名女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當他終於娶到了大漢王朝的皇后時,才漸漸發現,原來,有了家,感覺真的是不一樣的。

河內幾番鬥智鬥勇下,他每夜不自然便想到了伏壽的身影,纔可以安然睡去。然後,再以充足的精力應對白日的刀光劍影、陰謀詭計。心中有了寄託,他做起事來,纔會有種莫名的底氣。

就如此刻,一進宣室殿,劉協便感到有些地方變得不一樣。但具體哪裡不一樣,卻一時也說不出來。等看到案几上的飯食後,劉協才忽然有些感覺。

案几上的飯食十分豐盛且貼心,主食有蒸小米飯、胡餅、蔬菜粥;菜是雞、鴨、魚、肉等一應俱全,還有冒着熱氣的炒菜;水果有桃、柿、葡萄、核桃等;飲品則是梅漿、羊乳、蜜水、葡萄酒……這一切,都是劉協平日喜歡吃的。

宣誓殿裡的東西沒變,但因爲有了伏壽,那氛圍卻變了。多了一層溫和柔美的亮色,讓人心頭不由一暖。

果然是有了女人照顧的男人啊。

劉協大咧咧的一屁股坐了下來,盛裝明豔的伏壽則盈盈淺笑着爲劉協執壺。早些時候,伏壽是十分不願穿這些繁瑣宮裝的。但隨着與劉協夫妻時日久後,她便發現劉協十分喜歡看自己穿着漢朝盛服的模樣。於是,這一次,她再準備好飯食後,又精心換上了這套其實令身體很不舒服的漢服。

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

冰涼的葡萄酒入喉,劉協不禁愜意地讚歎了一聲:“人生得意如此,夫復何求?”

伏壽甜甜一笑,覷了劉協一眼,卻也同樣忍不住欣喜不已,開口道:“陛下此番出兵河內,又是一番兵不血刃,奏歌凱旋。您不知道,長安如今的百姓們,都因爲這件事兒心氣高着呢。幾家新開的酒樓,都因此事打出了爲您慶功的噱頭,藉此招攬賓客呢。”

劉協一愣,三國時期酒家不是很多,酒樓就更少。大戶人家喜歡在自己家裡吃,窮人又吃不起,經商的有錢卻被人看不起,國家不重視商業,到了晚上還宵禁,種種因素,餐飲業很難發展起來。再加上漢末大亂,好多地方都達到人相食的地步。

可如今聽伏壽說長安竟還有新開的酒樓,可見關中的經濟的確漸漸發展了起來。只不過,整個大漢,或許也只有關中這一片地方,可以這般好似脫離了亂世般過着盛世民驕的生活。

不過,這總算是一個好的兆頭。

劉協得意地夾了一筷子酸辣土豆絲送入口中,顧盼驕矜道:“那是自然,也不看看你嫁了一個怎樣的好夫君。”

“是,臣妾命好。嫁的這個夫君不僅可上馬征戰,又可下馬理民,殊爲難得的是,指點江山之餘更不乏風流本色……”

劉協面容一虛,與伏壽生活了這麼長時間,他早已不是不知女人心思的直男。此刻,從伏壽那看似淡然卻欲蓋彌彰的神情,以及這微微上挑的語調,他察覺到一絲不祥的意味,小心翼翼地回道:“壽兒何出此言?”

“臣妾可是聽說了,在河內郡中,陛下巧施妙計佯裝被俘。大堂酒宴上,一代名姬捨身相救,陛下衝冠一怒爲紅顏,漢室龍威震懾羣宵……”

聽着伏壽這一腔明褒暗怨的語調,劉協有些懊惱地捂了捂自己的額頭:這事兒真的算劉協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河內一戰歸來前,他便讓人將期間戰事編爲了評書,在大街小巷四處傳頌。

毫無疑問,劉協這樣做完全出於政治緣故。但他同時也知道,百姓們可大多不會去、也懶得去理解此番宣傳的用意。在枯燥無聊的漢代生活中,他們更願聽一些戰場殺伐果斷、君王佳人共赴兇險這等噱頭十足的故事。

也由此,當劉協回到長安後,便發現長安市井坊間對於自己河內一戰的故事,已然不下幾十種版本。而最吃香、也最流行的,就是‘天子與貂蟬不得不說二三事’這一版本。

眼看着伏壽看似哀怨、實則隱怒的俏臉,劉協忽然覺得眼前豐盛的飯食一下沒了味道。他尷尬一笑,轉開話題道:“莫要聽外面人亂講,這都是些子虛烏有的事兒。對了,朕這些時日不在,長安可有什麼趣聞?”

“長安的趣聞倒不曾有,臣妾倒是聽說舊都雒陽當中,有番外沙門康孟詳譯佛經《四諦經》爲漢文。其先後所譯者,又有《太子本起瑞應經》、《興起行經》、《梵網經》、《舍利弗目連遊四衢經》、《報福經》等多種。百姓信者多達萬人,供經默誦……”伏壽看起來有些心不在焉,沒察覺劉協顧左右而言他,順着劉協的話便說出了此事。

身爲皇帝的直覺,劉協第一時間便皺了下眉頭:佛教自漢明帝時期,兩位天竺僧人帶着一尊佛像,四十二章佛經,用白馬馱到白馬寺後,便已然開始在大漢紮根生長。不過,佛教的傳播並不順利,外來意識面對着高度發達的中國文明,必須按照中國傳統意識形態調整自己的面貌。

然而,趕在天下大亂這一特定時期,佛教當中‘自度度人’的教義,還是很能吸引亂世中漢室百姓的。伏壽向劉協說這些時,語氣不自然帶上幾分擔憂。畢竟,黃巾起義覆轍還殷血未冷,大漢皇后自然生怕佛教再成爲第二個禍亂天下的教派。

不過,從前世穿越過來的劉協,緊皺了一下眉頭後旋又釋然了。因爲他知道,佛教在中華文明的土壤上,是掀不起什麼風浪的。

外國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在劉協看來,反而是一件好事。這恰恰證明國人都十分聰明且包容性特強,我們不論道教、佛教、基督什麼教都信,一旦發現這些信仰不能給自己帶來實際利益後,就只會當做一種修行或興趣而不會沉湎其中。

面對這樣功利的華夏文明,佛教在中國犧牲部分主張後,只留下了“自度度人”的弘通理想。這一點對漢代百姓來講,反倒是有益的。就算是魏晉時期的‘毀滅佛法’時期,其實根本矛盾也不是佛教教義,而是因爲僧人可不納稅、不參加徭役的特權動搖了封建統治的基礎。

只要不給予佛教僧人這等特權,本着不提倡也不阻止的態度,任由佛教自行發展。劉協覺得,雒陽那邊譯佛信佛之事,便會消弭於無形。

果然是有了女人的幸福男人啊,自己女人心裡想的,還是家裡的這一攤子。

想到這些,劉協心中不免升起濃濃的歉意,輕輕拉過伏壽的手,嘆道:“壽兒,真是苦了你了,想你當初也是心比天高的奇女子。可嫁給朕後,便只能這般守着皇宮,如三姑六婆般探聽點外界的消息……”

劉協不說這話還好,話一出口,伏壽當即感傷起來:“是啊,外人看來,臣妾乃堂堂大漢皇后,上面也無太后管縛,夫君更是萬中無一的人中龍鳳,本該是天底下最好命的女人了。可他們卻哪裡知道,偌大的皇宮,你一不在,臣妾就成了籠中的鳥雀。”

劉協憮然不語,不由更摟緊伏壽一分。伏壽輕輕靠在劉協肩頭後,又好似自言自語般開口道:“陛下,臣妾在這宮中確實苦悶,連個聊天的人都沒有。當初您拒絕了董承女兒立爲妃子之事,朝中已然有人傳出臣妾不賢善妒的言語。臣妾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您再立一妃子爲好……琰姐姐方方面面都挺不錯的,只可惜,她有過婚約……”

劉協聽着不由全身一怔,喜不自勝地看着自己的皇后:這幸福,來得也太突然了吧?

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32章 勾搭荀攸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771章 上句是啥?第258章 小孩子第49章 浩然正氣第96章 鍾繇解惑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136章 一時手誤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279章 捨生忘死的愛情第567章 神奇的望遠鏡第354章 假戲終究成真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682章 設計好的相遇第92章 皇帝人呢?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65章 會有這一天的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733章 爲何要用他?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354章 假戲終究成真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420章 西漢晁錯之事第3章  肉食者鄙第317章 西北決戰的前夕第355章 姜維到底還是不是那個維?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156章 漢室的罪人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333章 朕就是陰險的漢子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739章 途中驚聞第527章 因果的玄妙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299章 心有靈犀?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175章 搭班子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287章 他怎麼可能死了?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760章 出路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583章 那個人是張涼蓆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113章 兩件事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516章 怎麼能說‘不’!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84章 對呂布的殺機第508章 勝後的突變第741章 袁軍的戰術第32章 勾搭荀攸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412章 天子詔?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541章 又一場戰爭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323章 誰避開了誰?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124章 牛輔的末路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33章 倚天劍第521章 到底談不談了?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132章 撞牆頭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412章 天子詔?第270章 嘴賤啊第174章 朕,準了!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
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32章 勾搭荀攸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771章 上句是啥?第258章 小孩子第49章 浩然正氣第96章 鍾繇解惑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136章 一時手誤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279章 捨生忘死的愛情第567章 神奇的望遠鏡第354章 假戲終究成真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682章 設計好的相遇第92章 皇帝人呢?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65章 會有這一天的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733章 爲何要用他?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354章 假戲終究成真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420章 西漢晁錯之事第3章  肉食者鄙第317章 西北決戰的前夕第355章 姜維到底還是不是那個維?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156章 漢室的罪人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333章 朕就是陰險的漢子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739章 途中驚聞第527章 因果的玄妙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299章 心有靈犀?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175章 搭班子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287章 他怎麼可能死了?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760章 出路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583章 那個人是張涼蓆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113章 兩件事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516章 怎麼能說‘不’!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84章 對呂布的殺機第508章 勝後的突變第741章 袁軍的戰術第32章 勾搭荀攸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412章 天子詔?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541章 又一場戰爭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323章 誰避開了誰?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124章 牛輔的末路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33章 倚天劍第521章 到底談不談了?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132章 撞牆頭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412章 天子詔?第270章 嘴賤啊第174章 朕,準了!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