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映窗絲柳嫋煙青

周軍自拿下楚州之後,南唐在淮河沿岸的四個戰略要地壽州、濠州、泗州、楚州盡數歸入後周版圖,南唐失去了淮水這條天然屏障,淮南地區再難扼守,周軍勢如破竹,取雄州,佔揚州,拔泰州,陷瓜洲,大軍所至,唐城或破或降,榮哥取江北之地真如探囊取物一般,短短數月間,淮右粗平,只有廬、舒、蘄、黃四州未下,不過以目前的形勢,這四州早晚也是榮哥的囊中之物。

轉眼已到了八月,榮哥親至迎鑾鎮,率軍進攻江南,他派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釗領步騎,右神武統軍宋延渥將水軍,水陸並進,沿江直下,至東氵布州,大破唐兵,江南大震,而後他命李重進進兵廬州,眼見廬州難保。

唐主李聽到周軍已至長江邊,他既怕大軍南渡,廟社傾覆,又恥於降號稱藩,納貢稱臣,就想傳位給皇太弟李景遂,讓他出面求和,或許他覺得這樣自己多少能存些顏面。不過李景遂不願接這個皇位,他上表請辭,表示以己之纔不足扶危,自願出就外藩。李的另一個弟弟,齊王李景達,就是紫金山戰役兵敗逃回來的那位,因爲出師敗還,人望更低,於是南唐儲位就落到了燕王李弘冀的身上。

李弘冀是李的嫡長子,李煜爲李第六子,由於李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各個早死,所以李弘冀爲皇太子時,李煜爲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喜歡兄弟遠勝過兒子。幾乎想要兄終弟及,李弘冀這儲位得來實在不易,再加上他“爲人猜忌嚴刻”,屬於心理不健康、性格有嚴重缺陷的那種人,當他坐上太子之位後。一面要防叔叔李景遂。一面要防弟弟李煜,自己過得不開心。也把別人折騰得夠嗆。

李煜本無爭位地野心,按理這皇位確實也輪不到他。在這種非常時期更是借詩書避禍,甚至被逼到給哥哥太子李弘冀寫保證書以明真心的份上,才總算沒遭李弘冀的毒手,但皇叔李景遂就沒這好運氣了,他畢竟當了十年皇太弟。李弘冀忌之頗深,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他,暗中派人把他毒殺,而黑色幽默的是,李弘冀在毒死親叔叔後沒多久,自己也趕着去閻羅處報到了,這類情節落到史家筆下不免又是冤鬼索命天網恢恢的好例證,機關算盡到頭來還是兩手空空地奔赴黃泉,總之最終皇位落到了對政治絲毫不感興趣地李煜頭上。實在令人忍不住嘆一聲命運弄人。

李煜一心只想做富貴閒人。風流名士,後來地事實也證明了他只是吟風弄月的好手。並不是治國安邦地行家,本來淮南產鹽區被後周佔去就已經使南唐經濟遭受沉重打擊了,何況向中原的歲貢也是個不小地數目,偏偏他又生活奢靡,不知節儉,爲維持“小資情調”對百姓橫徵暴斂,據說南唐百姓連鵝生雙黃蛋、柳樹開花都要交稅,南唐在他手裡越衰敗,而他的人生在國破之後也迅速轉向悲劇的方向,或許,從他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地悲劇便已註定。

這些都是後話。

且說李生怕周軍南渡,自己連江南的地盤也保不住,趕緊派兵部侍郎陳覺來周營獻表,請求傳位於太子李弘冀,並表示願意聽命於中原,又獻廬、舒、蘄、黃四州之地,畫江爲境,以求息兵。

陳覺本就是奸佞小人,南唐五鬼之一,看到後周的軍威,戰船如林,兵戈如蟻,大有一口吞下江南的氣勢,想必他暗中對比了一下南唐的軍力,不免奴顏婢膝,曲辭媚,脅肩媚悅之態着實可鄙。

榮哥在人前從來深沉,並不把鄙厭寫在臉上,他看了南唐表章,道:“朕本興師止取江北,今爾主能舉國內附,朕復何求!”至於傳位一事,榮哥回覆“儘可不必”,只讓李繼續做他的國主。

唐主李得了回書,乃去帝號,自稱國主,“國主”二字,便**了藩屬的意思,又改用周顯德年號,一切儀制,皆從降損;又因爲周信祖,即郭威高祖,廟諱爲,所以特將本名除去偏旁,易名爲景;南唐獻江北四州,歲輸貢物數十萬,於是榮哥罷兵,淮南悉平,後周得南唐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共十四州,六十縣,人口二十二萬戶。

十幾日後,周軍凱捷班師,王樸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聖駕,城中淨水潑街黃土墊道,滿城百姓食壺漿夾道歡迎他們英武的君主還朝。

我見到了我名義上的舅父,許久未曾露面地王樸。

此次榮哥親征,王樸奉命留守京城,掌管朝中大小事務。他從來深得榮哥器重,從我剛穿來,那時還是郭威大叔當政,榮哥任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奉旨鎮守澶州,王樸就是他地節度掌書記,隨其左右處理一應細故。節度使府掌書記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因爲節度使府公務繁重,所謂“文辭之事,皆出書記,非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後來榮哥爲開封尹,拜王樸右拾遺,爲推官,榮哥即位後,遷之爲比部郎中,而後一路升遷,歷任端明殿學士、左散騎常侍、尚書戶部侍郎、樞密副使,都是皇上身邊最親近、最得信任、近水樓臺方便說話地位置。在榮哥第一次伐南唐時他營繕京城,規劃街道,增築城牆,爲使城牆堅固還專門從虎牢關取土,至今他已升爲樞密使,這次榮哥南征又是由他留守汴京。

文武朝臣道旁接駕少不得一番繁文縟節。不過得勝而歸,回到久違的京城,我心情愉快,情不自禁就把微笑噙在了嘴角,眼波無意中掃到王樸。正對上他含笑的目光。他微微點頭,看一眼榮哥又看看我。眼中含着嘉許之意。

шωш★tt kan★C○

怎麼是這種眼神,真是地……

不過我對這位名義上的舅父一直頗有好感。這莫名的好感從一見他就有,來自直覺,就如同直覺讓我在初見他的老婆女兒時就沒好感一樣,更何況我知道他是大周的股肱之臣,榮哥地左膀右臂。所謂國家棟梁。

這些年我們同在京城卻並無來往,當初因爲澶州軟香閣地事,榮哥不許他老婆女兒出現在我跟前,而他大約也主動避嫌了,這次實在是難得的見面。

看他,儀容風度不減當年,仍是蠶眉星目,三綹長髯,端莊儒雅中帶着些剛正之氣。只是畢竟歲月如刀。鬢邊已略略現了霜痕。

暗歎,操勞國事倒底是累心地。他又是一介文臣,體質也未見得有多好。

忽然心中一動,想起了一件事…纔到我住的汴河大街地街口,遙遙就見府門前人頭攢動,定睛細看,居然是闔府上下迎在門外,嚇一跳,幹嘛搞得這麼隆重,虧得我拒絕了榮哥先隨他進宮的提議直接回來了----我承認,我是怕有去無回……咳,否則他們豈不是要一直站下去?

回到府中,一切如故,乾淨整潔,所有的東西都在舊位,如我離開前一般無二,據說在我消失的第二天榮哥就吩咐下來,務必一切保持原貌,等我回來……

碧溪流雲喜極而泣,幾乎沒規矩的撲上來,不過倒底忍住,可有人就沒這好自制力了,我剛進二門就聽身後一聲喊:“姐!!你可回來了!想殺我也隨即一片黑影遮天蔽日地撲下來,我條件反射地一閃,那黑影PIA地平攤在地上。

笑,果然一切如故呀。

小彌撅着嘴,爬起來揉揉身上,貓眼裡閃着淚花,“嗚嗚,姐姐學壞了……怎麼似乎功夫有長進了呢……”

“哦呵呵呵,上次不是和你說了不許這麼撲我嗎,我那不盈一握的小腰哪受得了你這麼撲啊!”我擡手摸摸他的頭,這孩子似乎又長高了點,“不容易,終於有人看出我功夫長進了,榮哥那傢伙就沒誇過我一次!這虎髓熊膽丸也不是白吃的了,想知道我怎麼學壞了嗎?我見到你師傅啦!”

小彌臉上那可以亂真的哀怨表情嗖一下就消失了,嘿嘿,我就知道他是裝的,真是一點沒變呢。他興奮地跳過來,拉住我,“師傅他老人家身子可還好嗎?”忽然臉色又是一變,“姐姐莫非去了蝴蝶谷?姐你好生無情!居然揹我自己去了蝴蝶谷!居然不帶我一起去!”

我看着他那變化多端的表情,失笑道:“你輕車熟路的,想回去還用我帶着?還不是自己想回就回去了嘛。”

小彌委屈的眨眨眼,用頭找我地肩膀,“自己回去有什麼趣味,師傅怕是還要說我耗費谷中錢糧呢。”他現在比我高出恐怕有十公分了,過去做慣地動作現在做着極不順手,最終只側頭頂住我的額角。

我推開他地頭,忍不住笑起來。

旁邊碧溪笑道:“瞧小彌歡喜的,拉着小姐就說個沒完,小姐這一路上想必辛苦,趕緊進屋歇歇,婢子這就去備香湯,您看可好?”

微笑點頭,隨他們進屋,轟走要圍觀的小彌,我跳進木桶洗個放鬆身體的香草浴。沐浴後,換了柔軟的居家便服,在牀上打兩個滾,不禁感慨,還是回家好啊飯後,在園子裡吃水果乘涼,講講一路的見聞趣事,其樂融融。正是仲秋時節,天高氣爽,玉露金風,我坐在書案前,望着窗外的婆娑柳枝,思維散。

“隔戶楊柳弱嫋嫋,恰似十五女兒腰”。憂國憂民的老杜居然也能寫出這樣香豔地句子,對了,“香霧雲鬢溼,清輝玉臂寒”也是老杜的手筆呢,婉約派李清照不也寫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樣豪邁的詩句嗎。可見無論是誰都可能有“RP爆”的時候呀。

正自神馳天外,就見碧樹掩映的甬道上現出一抹青影。微笑,我把手中地玉管紫毫支在翠玉筆架上。站起身走到書房門

榮哥南征初歸,想來有大把地國事等着他處理,所以,回京三天他才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面前並不讓我感到吃驚。

如同在軍中我受到地待遇,他出現在我的宅子裡也從不見通傳。不過這可不是我吩咐地……當然這省去了我很多麻煩,他隨時可能出現在我的客廳書房花園工作室等處,而我只須象對待普通朋友那樣和他打個招呼就好了,這種相處方式我早就習以爲常,只偶爾在別人對他大禮參拜時纔想起,哦,對了,這廝是個皇上,我又“忘了”施禮呢。

他步伐沉穩。柔和明亮的目光落在我臉上。片刻不離,我摸摸微燙的面頰。“怎麼,我臉上弄上墨了?”

他走到近前,搖頭笑嘆道:“回來反倒不及在軍中……”

嗯?什麼?

“在軍中倒還能日日見着……”他目中的溫度猶如分別許久地離人,深幽而熾烈,眼波逡巡在我的面頰、鬢上,而後視線一路滑下,灼熱地盤桓在我腰間,我笑笑,拉他進屋,岔開話道:“如何,我新做的衣服,好看吧?你看我專門用淺碧暗紋抱腰配這素白的曲裾深衣,領口袖口和下襬露一些嫩柳色的中衣邊緣,再繫上淺妃色絲帶,局部用一點對比色搭配,這樣整體不至於太靠色,比較符合我的配色口味,”說起服裝設計不覺話多起來,“這款還有一種變化,是用翡翠雕的竹葉形飾物做腰部裝飾,不過那個目前還在外面的作坊裡製作呢……這裙服就是有一點不好,這種漢朝深衣風格的袍子走路太費勁了,害我不得不小碎步裝淑女,想踢人都擡不起腿呢,”笑……誒,他怎麼還目不轉睛地樣子,“喂,你不要總盯着我地抱腰看嘛,我會不好意思的……對了,我打算把這個創意延展出一個系列,你說取名爲煙綠好還是何可一日無此君好?”

他點點頭,那神情讓我嚴重懷疑他根本沒在聽,他忽然伸出手,扣住我地腰,低聲道:“看了就想握住……”

一下子紅了臉。他手上加力,把我拉進懷裡,若有若無地一嘆。

他的衣襟上有我熟悉的木香,我放鬆靠在他身上,閉上眼,輕輕環住他的腰。

秋聲颯颯,清涼滿袖。

良久,耳邊傳來他低低的聲音:“你……難道不願日日見到我麼?”

“嗯?什麼?”

“讓我日日見到你,可好?”

“啊……你有空就來看我嘛,沒人攔着你呀……”掙扎,他居然不放手……“對了,榮哥哥,丁尋能下地了嗎?你哪天方便,帶我去看看他好嗎?”

他嗯了一聲,屋裡又陷入沉默。

“咳,這位仁兄,我已經奮力想出丁尋的話題了,你是不是也該聊聊流雲什麼的?”

他低笑,胸膛微震,“原本有許多話要與你說的,現下見了你,卻又不想講了。”

“呀,差點忘了正經事!”我拉他到書案旁,“我畫了這個,準備給你看呢!”

他目光掃過案上宣紙,詫道:“拋車?”

“你再仔細看看,這和你們用的拋車一樣嗎?”

他伸指點在拋車梢端,我畫的懸垂重物的位置,“此物是?”

我得意笑,“這是改良的拋石機,我注意到你們用的拋石機都是純手動的,需要很多人拉拽,既浪費人力,使用的炮彈……石塊的重量也有限,這個半自動的拋石機就不同了,你看,這頭綁個重物,在炮架上安裝鐵鉤。鉤住炮杆,開炮時,只要把鉤拉開,這邊重物迅速下墜,另一邊的石彈就能拋出。也就是說。只要安排兩個人拉開鉤子就可以了,這樣的設計。既節省了人力,使用方便。而且可以裝更重地石彈,和你們過去用的相比,嘿嘿,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呀!”

他雙手捧着圖紙,細細看了半晌。轉過頭來,目中光芒閃爍,“這主意可是你想出來的?”

“哈哈,你不會又現我有經天緯地之才了吧?”厚顏無恥的笑,眨眨眼。

拋車也就是拋石機,這種重型武器古來有之,它是利用槓桿原理拋出大石,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威力巨大,地位堪比現代社會地洲際導彈。只不過這個時代用地仍是純手動拋車。重型多梢拋車固然可以射很重的石頭,但拉索地士兵居然要上百人。實在是太不方便了,我好歹也算是去過前線的,見過周軍使用這笨重地機器,當時沒想起來,今天忽然想起曾經看過的資料,就有了改良武器的興致。這種半自動拋車次出現是在日後元軍攻打襄陽的戰役中,以這時代的眼光看,這自然是空前地重大改革,難怪他看到圖紙是那種眼神,這傢伙倒是識貨,不過要和他解釋出處實在麻煩,所以容我無恥一下。

記得穿來前看CCTV的軍事科技節目,裡面的文職講師曾說過一句“軍事科技強則國強“,這話我一直記得。

他大約把我模棱兩可的回答當做了承認,鳳目中滿是毫不掩飾的欣賞,忽然俯身在我臉上迅雷不及掩耳地親了一下,迎着我驚愕的注視中,笑道:“這般聰慧,豈可不賞。”

“呸!這算什麼獎賞!我虧大了!”擡手在臉上擦擦,掩飾羞澀。

他笑,一手攬住我,看着那圖紙道:“有了此物,日後我大周健兒攻城略地必將事半功倍!此次伐唐頗有幾回苦戰,若彼時便有此……好在我軍上下盡是大好男兒,鐵血奮勇,各個爭前,倒底平了淮南之地。”

我點頭,“所以先進的武器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你最是憐才恤將的,即便是征戰中也希望把將士地傷亡降到最低,果然是明君呀。”呵呵,這句頗有拍馬之嫌。

他莞爾,“我大周將士殺敵致果,竭忠盡智,確非唐人可敵,便說元朗,此番就帶了十數處傷回來。

“元朗?”

“元朗乃是趙匡胤地表字。”

又是趙匡胤……

我撇嘴,“傷那麼多處說明他身手不夠好,打法魯莽……我看他無論是功夫韜略還是忠君之心都未必比得過李重進和張永德吧,怎麼你好象格外喜歡他呢……”

榮哥含笑瞥我一眼,抱我在椅子上坐下,“去年我次親討逆唐,元朗奉旨進攻滁州城,占城之後,正逢其父趙弘殷----其父爲馬軍副指揮使----東取揚州,道經滁城,其時已值昏夜,趙弘殷便欲入城休息,即至城下叩門,卻爲元朗擋曰:父子雖系至親,但城門乃是王事,深夜不便開城,請父親權宿城外,俟詰旦出迎便了!趙弘殷只好依言在城外留宿一宵,待到次日天明,方得入城。”

……嘿嘿,不愧是趙匡胤,這種招數也使得出,這貌似是效顰周亞夫吧……

周亞夫是前漢開國功臣周勃之子,素以治軍嚴謹著稱,他駐紮細柳時,漢文帝親去勞軍,至細柳營前,因無軍令而不得入,直到讓使持節給周亞夫看,他才傳令打開營門,放皇帝入營,於是細柳營就成爲軍紀嚴明的代名詞了,被後人廣爲贊詠。

不過趙匡胤地舉動明顯更勝一籌,連親生老爹來都不買賬,不僅顯得治軍嚴明,更說明把“君臣大義”看得重於“父子之情”呢。

不知這麼精彩的舉動是有預謀的雙簧演出還是個人的即興揮?

心中翻了幾番,我勾起淺笑,“榮哥哥,有個典故我要請教一下……”他溫言道:“可是周亞夫的細柳營?”

眨眨眼,作純潔無辜狀,“不是啊,關細柳營什麼事,我就是忽然想起個典故,卻又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管仲臨終諫桓公,你還記得嗎?”

他本是面上含笑,聽了我這話略一沉吟,忽地笑容一凝,張了鳳目看我,眼中隱然有精光熾現。

我從他腿上跳下來,笑道:“我居然忘了,今天打算做個新研究出來的菜式呢,我要去廚房看看他們準備的如何了,榮哥哥你既然趕上了,那麼恭喜你有口福啦,不如留下來一起用晚飯吧

回眸一笑,走出門去。

前面提到過,我把柴榮第2、3次親征南唐合併了,所以這章裡的時間是不作數的,不過一不小心居然和某些野史記述的時間暗合了。。只是時間相合,親征次數還是不同的,對正史所記時間有興趣的同學請看“有考證癖的同好請進----後周攻南唐之戰”。

另,最近看到一條新聞,說某男演員和女友口角後把她獨自扔在治安不好的地方,結果導致悲劇。。如果這新聞屬實,這簡直就是張知謹和青鸞情節的翻版啊!只不過那女孩比青鸞更不幸。。我知道這是個缺乏紳士教育的時代,但仍請各位男士,作爲真正的男人,和女友吵架後還是把她留在安全的地方再離開吧。。或許這舉手之勞將使你未來的人生不至陷入自責的痛苦。

書頁上。

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4章 萸房暗綻紅珠朵第13章 藕疊盤冰翠嚼寒第6章 水殿風來暗香滿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2章 淨淘紅粒罯香飯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20章 卻話巴山夜雨時第4章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第1章 亂紅飛過鞦韆去第17章 山明水淨夜來霜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20章 憑君自解黃金鎖第11章 新豐美酒鬥十千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19章 緗裙羅襪桃花岸第8章 芳心猶卷怯春寒第10章 露將花影到衣裳第11章 海棠紅近綠闌干第9章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第1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15章 卻恨青蛾誤少年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第35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8章 殘月板橋霜第19章 緗裙羅襪桃花岸第32章 誰將綠鬢鬥霜華第8章 驚起醉怡容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24章 錦帳凝寒覺春淺第31章 只應含恨向斜陽第21章 凝雲飛處洞天開第9章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第20章 憑君自解黃金鎖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4章 四邊伐鼓雪海涌第15章 春來微徑總堪行第3章 傅粉何郎不解愁第3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5章 歌響行雲止第24章 私語口脂香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5章 深秋簾幕千家雨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8章 羅屏繡幕圍香風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10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2章 朝來寒雨晚來風第3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7章 衣渡得荷香第4章 桃李不禁風第17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11章 新豐美酒鬥十千第4章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29章 風引漏聲過枕上第3章 白鳥驚飛,菰蒲葉亂第16章 瀟瀟細雨聞孤館第16章 月如無恨月長圓第7章 手挼梅蕊打肩頭第15章 春來微徑總堪行第14章 白雲一片去悠悠第12章 兔毫花淪小龍團第26章 吹角鳴弦開玉壺第31章 只應含恨向斜陽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7章 手挼梅蕊打肩頭第1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5章 歌響行雲止第13章 藕疊盤冰翠嚼寒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14章 驚風亂颭芙蓉水第25章 虜騎千重只似無第9章 白雲回望合第2章 翠被曉寒輕
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4章 萸房暗綻紅珠朵第13章 藕疊盤冰翠嚼寒第6章 水殿風來暗香滿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2章 淨淘紅粒罯香飯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20章 卻話巴山夜雨時第4章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第1章 亂紅飛過鞦韆去第17章 山明水淨夜來霜第14章 山青一點橫雲破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20章 憑君自解黃金鎖第11章 新豐美酒鬥十千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19章 緗裙羅襪桃花岸第8章 芳心猶卷怯春寒第10章 露將花影到衣裳第11章 海棠紅近綠闌干第9章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第1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15章 卻恨青蛾誤少年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第35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8章 殘月板橋霜第19章 緗裙羅襪桃花岸第32章 誰將綠鬢鬥霜華第8章 驚起醉怡容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24章 錦帳凝寒覺春淺第31章 只應含恨向斜陽第21章 凝雲飛處洞天開第9章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第20章 憑君自解黃金鎖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4章 四邊伐鼓雪海涌第15章 春來微徑總堪行第3章 傅粉何郎不解愁第3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5章 歌響行雲止第24章 私語口脂香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5章 深秋簾幕千家雨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8章 羅屏繡幕圍香風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10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2章 朝來寒雨晚來風第3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7章 衣渡得荷香第4章 桃李不禁風第17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11章 新豐美酒鬥十千第4章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29章 風引漏聲過枕上第3章 白鳥驚飛,菰蒲葉亂第16章 瀟瀟細雨聞孤館第16章 月如無恨月長圓第7章 手挼梅蕊打肩頭第15章 春來微徑總堪行第14章 白雲一片去悠悠第12章 兔毫花淪小龍團第26章 吹角鳴弦開玉壺第31章 只應含恨向斜陽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7章 手挼梅蕊打肩頭第1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2章 日日樓中到夕陽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17章 翠穿珠落索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5章 歌響行雲止第13章 藕疊盤冰翠嚼寒第1章 飛紅萬點愁如海第14章 驚風亂颭芙蓉水第25章 虜騎千重只似無第9章 白雲回望合第2章 翠被曉寒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