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困境

最終陳憲不得不放棄了報復行動,因爲這類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多的他根本就報復不過來,而且這種密集的報復,幾乎快要摧毀東海國的情報系統!

陳憲開始想辦法在規模和效率上去和敵人拉開距離。

但陳憲知道,水力機械其實並不能拉開和人力手工業的絕對差距,更何況,水力機械本身也不是什麼太複雜的東西,也很難保密。

陳憲不得不意識到,過去那種以技術碾壓對手的時代已經快要過去了,他也許能在組織和技術上保持一定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再也不會是以前那種碾壓式,代差式的了。

這讓陳憲陷入了焦慮當中,工業技術發展到目前這一步,再向前,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在武器上,要想再進一步,就更加困難了,無論是後裝槍還是後裝炮,以陳憲目前的工藝手段,都還有遙遠的路需要走。

陳憲也曾經嘗試過製造米尼彈和線膛槍,試圖用這種在前世的穿越小說中,被吹的神乎其神的技術改進,來增強步槍的射程和精度。

陳憲發現,線膛槍倒不難解決,他現有的技術加一點小技巧就能解決給槍管拉膛線的問題,米尼彈也不難製造,鉛的精鑄並不困難。

難就難在子彈和槍管的配合,要讓前裝槍使用米尼彈,雙方的加工精度都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否則,不是裝彈困難,掛鉛嚴重,就是間隙太大,子彈的膨脹率難以卡在槍管和膛線上。

特別是掛鉛問題,讓這種使用米尼彈的線膛槍,需要頻繁和細緻的清理,否則就有炸膛的危險。

要徹底解決掛鉛問題,就必須更改子彈的合金成分,增加子彈的硬度和強度,而隨着子彈硬度和強度則增加,米尼彈的膨脹率就必然減小,這又導致了米尼彈對槍管和自身精度的進一步提高!

而以陳憲目前的工藝水準,他的工廠所製造的步槍槍管的精度能控制到毫米級別就已經算不錯了,距離使用米尼彈十分之一毫米的精度要求,還差了整整一個數量級。

一個數量級的公差,往往需要幾代人去慢慢積累和克服。

……

當陳憲在京兆府的情報站輾轉送來的情報顯示,蒙古人似乎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的十斤野戰炮,而且已經開始裝備的時候。

蒙古人在京兆府的那座有着數萬來自陝西,西域,西夏的工匠的大型匠作營裡,已經能夠批量生產燧發槍的時候。

陳憲焦慮的甚至從夢中驚醒!

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一下子扼住了陳憲的喉嚨!

他甚至想不管國內政治改革還未完成,就不顧一切的和蒙古人來一場生死決戰。

但最終理智戰勝了恐懼,因爲陳憲相信,時間永遠站在他的一邊。

……

攻克了技術難關的蒙古人一邊驅使各地百姓開採銅礦,一邊四處收集銅料和銅錢,大肆鑄造銅炮。

經過一年多的積累,蒙古人就擁有了上百門十斤野戰炮,數百門五斤和七斤的野戰炮。

情報顯示,蒙古人不但掌握了燧發槍的製造方法,他們很可能還掌握了陳憲發明的槍管鑽牀的製造技術,羅絲的製造技術,甚至是刺刀的鍛造技術!在蒙古的怯薛軍中甚至開始出現板甲!

這些年,木華黎攢了不少的火繩槍。

從零開始製造一把燧發槍並不容易,就算有槍管鑽,製造一根槍管也需要三天時間,但如果有現成的火繩槍,用來改造成燧發槍,那工期至少能縮短兩倍!

木華黎這些年積攢的數萬把火繩槍,正在被成吉思汗那龐大的匠作營改造成粗糙的燧發槍……

除了工人,那些來自河北的地主豪強們,還通過他們殘留在河北的關係,從真定府俘虜了不少陳軍的低級軍官回來,讓成吉思汗和木華黎他們瞭解到了陳憲軍中最新的變化。

木華黎學着陳憲的方式,建立了一支純粹由燧發槍手組成的步兵方陣。

在演練當中,木華黎和鐵木真他們發現,這種純燧發槍手組成的步兵,在對抗由長槍手和燧發槍手混編的莫里斯方陣時,有着極大的優勢,但在對抗騎兵時,則沒有太大進步。

得到這個結論之後,鐵木真立即從原本漢軍的火槍手中,抽調出數萬人,配發帶刺刀的燧發槍,按照陳軍組織形式組建,訓練方式訓練。

在一些變節的陳軍軍官的幫助下,蒙古漢軍中的線性整列部隊迅速擴大。

成吉思汗和他的將軍們,通過演練研究陳軍的結構和戰法,對手下的漢軍做了一些讓人吃驚的改變。

首先,在反覆驗證了燧發槍的威力之後,成吉思汗下令去除掉了漢軍身上的布面甲。

布面甲這東西還是木華黎從完顏平濤那裡強要來的。

當初木華黎派去幫助耶律留哥和完顏平濤作戰的千戶在戰鬥中發現,崛起時間不長的完顏平濤竟然能做到全軍都披掛一種古怪的盔甲。

等到完顏平濤爲了對抗陳憲而不得不投降蒙古人的時候,木華黎就要求完顏平濤將布面甲和能夠製造布面甲的工匠進獻給他。

權衡利弊之下,完顏平濤只能將這種低成本的戰甲和技術獻給了蒙古人。

……

通過反覆演練和觀察,成吉思汗將莫里斯方陣中,長槍手的數量消減到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並對莫里斯方陣的組成方式進行了改變。

他取消了莫里斯方陣中長槍手和火槍手分別列陣的方式,將長槍手和火槍手編在了一個隊伍裡,新的方陣採取六排橫隊的排列方式,前兩排橫隊爲長槍手,負責保護身後的火槍手,後面四排則全是燧發槍手。

當戰鬥開始時,長槍手在前排以蹲姿組成拒馬槍,保護身後的燧發槍手不受騎兵衝擊。

因爲燧發槍的產能問題,蒙古漢軍的改變是漸變式的,這就導致當陳憲的情報站注意到這種改變的時候,蒙古漢軍的改變已經完成了一小半,而當這個消息送到陳憲手裡的時候,又耽擱了好幾個月時間。

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五十五章:羞愧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六十七章:楊安國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六十九章:激勵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五十二章:重弩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五零章:說服,試槍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三一五章:九斤炮,重蹈覆轍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一九二章:擴軍一二七章:白世傑一二七章:白世傑九十二章:劉二祖十三:吳三郎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一六七章:換馬,擴張,消化九十五章:新建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第一章:穿不逢時三十九章:報紙三一七章:大勝九十一章:治療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一五七章:刺刀,板甲,鬥騎兵第七章:思考未來一五二章:伺機,結親一三六章:勝負翻轉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三十三章:暗流涌動五十章:開工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一一八章:戰後第九章:獻甲十二章:鍊鋼法一四九章:發展,麻煩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三二三章:梟雄一五二章:伺機,結親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九十七章:人口三四一章:笨辦法一四四章:設伏四十二章:配甲八十八章:生意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一六一章:棄城七十三章:訓練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四十五章:入侵七十章:敵至九十章:忙碌一零七章:竣工五十四章:搬家,襲擊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一七七章:大勝,霸道九十四章:何長青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五十五章:羞愧三十三章:暗流涌動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第四章:突破束縛十三:吳三郎六十七章:楊安國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九十七章:人口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七十六章:潰散一三零章:哨所一六一章:棄城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十九章:XI腦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一四三章:武裝遊行十六章:紮根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八十七章:建設三一七章:大勝一八零章:修路,臨朐二十一章:鍛刀(下)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一三九章:清理一三九章:清理一五四章:騎兵一八八章:造船
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五十五章:羞愧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六十七章:楊安國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六十九章:激勵一五八章:誘敵,伏擊五十二章:重弩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五零章:說服,試槍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三一五章:九斤炮,重蹈覆轍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一九二章:擴軍一二七章:白世傑一二七章:白世傑九十二章:劉二祖十三:吳三郎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一六七章:換馬,擴張,消化九十五章:新建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第一章:穿不逢時三十九章:報紙三一七章:大勝九十一章:治療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一五七章:刺刀,板甲,鬥騎兵第七章:思考未來一五二章:伺機,結親一三六章:勝負翻轉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三十三章:暗流涌動五十章:開工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一一八章:戰後第九章:獻甲十二章:鍊鋼法一四九章:發展,麻煩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三二三章:梟雄一五二章:伺機,結親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九十七章:人口三四一章:笨辦法一四四章:設伏四十二章:配甲八十八章:生意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一六一章:棄城七十三章:訓練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四十五章:入侵七十章:敵至九十章:忙碌一零七章:竣工五十四章:搬家,襲擊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一七七章:大勝,霸道九十四章:何長青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五十五章:羞愧三十三章:暗流涌動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第四章:突破束縛十三:吳三郎六十七章:楊安國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九十七章:人口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七十六章:潰散一三零章:哨所一六一章:棄城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十九章:XI腦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一四三章:武裝遊行十六章:紮根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八十七章:建設三一七章:大勝一八零章:修路,臨朐二十一章:鍛刀(下)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一三九章:清理一三九章:清理一五四章:騎兵一八八章: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