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銃刺

鉅鹿賈莊的流民大營內,流民護衛進行殘酷訓練的時候,不遠處的襄陵大營,李國棟的新兵也在進行緊張的訓練。

襄陵兵營,除了李國棟從塞外帶回的一萬精銳之外,另有原本在襄陵練出來的五千步兵。李國棟回大明後,又從流民之中招募了一萬新兵。

“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

早晨辰時,汾河邊的校場上傳來一陣操練聲。

校場上站立着數千名新兵,以隊爲單位分成一百多個個方陣,正在隊官的口令下練習轉向,但是其中很多人分不清左右,每次轉向都會亂作一團,引來圍觀衆人的一陣嘲笑。

“真看不懂了,這些當兵的,整天練站立,走路,又有什麼用?”

“整天就轉來轉去的,這上了戰場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可別說,站得還算挺整齊的,就是不知道站得整齊和打仗有什麼關係?”

周圍已經圍滿了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

李國棟當然知道,隊列練習是列陣的基礎,以長槍兵和鳥銃兵結合的步兵,排列成整齊的隊形,清軍很難突破。

鳥銃的有效射程爲五十步,一般的清軍弓箭手,直射重箭的時候,也就是五十步的射程。以鳥銃兵和弓箭手對射,重箭在五十步的距離上未必能夠破甲,而鳥銃在五十步的距離上絕對可以撕開清兵的重甲,這就抵消了鳥銃裝填慢的劣勢。若是以一名鳥銃手換一名清軍弓箭手,怎麼說都是划算的事情,訓練一名弓箭手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而訓練一名鳥銃手只需要一年。

清軍之中雖然也有一些百步穿楊的神箭手,能把重箭射出百步之遠,可是那些弓箭手不是白甲巴牙喇就是紅甲巴牙喇,或是噶布什賢超哈,那種精銳,清軍之中都沒有幾個人,他們是可以在鳥銃手的射程之外射殺鳥銃手,可是李國棟手裡有射程超過百步的九頭鳥重火銃、輕型佛郎機炮等火器,若是清軍狠了狠心把神箭手頂上來同自己的鳥銃兵對射,那麼九頭鳥重火銃和輕型佛郎機就能射殺那些神箭手。以一名巴牙喇兵或噶布什賢超哈兵換一名鳥銃手,那生意絕對是血虧。

外圍圍觀的老百姓還在議論紛紛。

“看這些兵每日一操,那得多少東西給他們吃啊?”

“聽說這些當兵的一人三餐啊!白米白麪管飽,每三天還能吃到一頓葷腥呢!”

“一日三餐?三天能吃到一頓葷腥?這是養兵還是養少爺?”

“聽說他們沒有軍餉,但是給他們分了田地,能讓家裡人好好種地。”

“這也很不錯了,如果能讓我們每日三餐,米飯饅頭管飽,還能讓家人有地可種,我也願意來當這兵。”

“不知道他們還招人不?要不然我們去問一下。”

突然對當兵感興趣的百姓們躍躍欲試,去襄陵大營門口詢問,問晉陽軍是否還有招新兵。

外面放哨的哨兵站得筆直,任憑百姓如何詢問,就是一言不發,站得像雕塑一般。不過大營內就有人出來回答他們:“當然招兵了,但能不能當上兵,還得經過我們挑選,需要身強力壯,家世清白,淳樸憨厚的農人。”

老百姓們踊躍報名,只可惜淘汰率太高了,而且不是報名通過之後就成爲兵了,等他們住進了新兵營之後,才知道原來那些訓練的新兵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正式的兵,新兵訓練不過關的,一律淘汰。之前進來的那些新兵,都是流民之中挑選出來的。若是在三個月新兵訓練結束之後,無法通過訓練考覈,都會被送回去種田。

新兵的訓練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際,李國棟也在對他從塞外帶回來的老兵進行新的訓練。

大營內的校場上,一隊隊老兵手中拿着一把把不是太長的木棍,正對着稻草人進行突刺訓練,這些老兵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精銳火器兵。

按道理,火器兵的肉搏訓練,應該是訓練刀術,無論是鳥銃手還是九頭鳥重火銃手,每個人的近戰兵器都是一柄刀。但是李國棟卻對他們進行短槍的突刺訓練。

“大哥,爲何我們要對這些火器兵進行短槍突刺訓練?”張煒有些不解的問道。

“三弟,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數日之後,一種奇怪的短刀被送到李國棟面前。

李國棟把韓大山、何興和張煒等將領都召集到自己跟前,向他們介紹說:“這種刀,事實上是一種銃刺,末端帶有套筒,可以套在銃管上面,這樣鳥銃就變成了一杆短矛,九頭鳥重型火銃就變成一杆重長矛。”

銃刺有兩種,一種比較短,橫截面是十字形的,是用煉成熟鐵的鐵水直接澆鑄出來的銃刺,末端有一個套筒,套筒上還有一個鐵環,上面有螺栓。李國棟拿起一根短銃刺,把套筒套在銃管上面,再旋緊螺栓,鐵環就緊緊箍住銃管。然後他拿起鳥銃,這時候鳥銃就變成了一根短矛。

“看到沒有?就這樣,我們的鳥銃兵就能變成短矛兵,這種十字形的銃刺刺入人體,放血很快,哪怕刺中胳膊大腿,都是沒救了。”李國棟向將士們展示了短銃刺。

而另外一種銃刺,是長銃刺,長度較長,套筒的直徑也比較大,這種銃刺是套在九頭鳥重型火銃上使用的,二十斤重的九頭鳥重火銃,再套上銃刺,重量達到了二十五斤左右,是一種重型長矛,而且這種銃刺也不是十字形橫截面,而是像一根帶刃的矛頭,矛頭的兩側都開了血槽。而這種銃刺從九頭鳥重火銃上拔下來,可以當成刀在近戰中使用。

二十五斤重的長矛若是要揮舞起來自然十分吃力,但是李國棟要求不需要能夠舞動,只要能刺就好,火銃手的肉搏動作只有一個,就是突刺。

至於羅剎火槍,仍然採取斧頭槍架,遠距離射擊的時候,把斧頭放在地面當成槍架用來架槍,近戰的時候,能以斧頭迎戰。兩百多名羅剎火槍手每個人都人高馬大,身強力壯,能在近戰中使用破甲能力極強的斧頭砍殺重甲清兵。

“別小看這小小的銃刺,有了銃刺,我們的老兵就能完全淘汰長槍兵了!只需要留有少量刀牌手即可。”李國棟說道。

長槍兵的存在,減少了明軍的遠程輸出火力。而清軍的近程肉搏兵都攜帶弓箭,這樣明軍的遠程火力反而不如清軍。如今有了衝刺之後,每一名火銃兵都具有近戰能力。而刀牌手本來就有投擲武器,也具有遠程輸出攻擊的能力。

何興問道:“主公,我們的老兵都換上了銃刺,那麼鴛鴦陣以後豈不是也沒用了?”

“怎麼會沒用?又不是每個人都是火銃手,我們目前也沒有那麼多火銃,而且也沒那麼多老兵,新兵的長槍兵,就能編成鴛鴦陣。”

李國棟從塞外帶回來的七千步兵,其中火器兵只有三千五百,其中三千是火銃兵。目前火銃的生產能力暫時還無法滿足讓一萬多步兵和鉅鹿的一萬多流民護衛全部變成火器兵,還冷熱兵器對半。

第497章 詭異的村子(上)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741章 別讓昏君南下第316章 夜襲嶽託大營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127章 壯士斷腕第42章 城頭攻防第62章 慘勝如敗第15章 後金細作第772章 弘光僞帝第595章 開封之戰(上)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404章 神戰士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744章 保釋金第97章 毒火包第914章 離間計第346章 假煙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320章 多爾袞渡河(上)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670章 平定湖廣第496章 鉅鹿空城第468章 神騎兵再顯神威第563章 赤地千里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422章 分功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116章 通州之戰(二)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652章 安慶水陸大營第710章 夜闖吳府第578章 洛陽城內(上)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853章 火燒揚州(四)第739章 大清的決策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824章 奔襲睢州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539章 變賣家當第10章 爭奪糧食第141章 徐光啓孫元化第407章 神兵對天兵(三)第412章 清軍逃亡之路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602章 東林江南銀號(中)第355章 皮島第298章 賊軍攻城第893章 蛙人營奇襲(下)第901章 戎裝佳人來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159章 探賊窩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314章 古祿格大汗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811章 湖州豪強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189章 擊傷王自用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戶第585章 趁火打劫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283章 後金撤軍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204章 伏擊科爾沁人第518章 夜襲嶽託(二)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第871章 攻克贛州第207章 運河中都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435章 盧象升來訪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57章 殺俘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666章 收復漢陽武昌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122章 壕溝陷阱(中)第727章 又見士紳炮灰第354章 鰲拜夜襲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45章 艱難守城第199章 千里奔襲(四)第343章 排練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676章 賊軍棄城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58章 冤家路窄
第497章 詭異的村子(上)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741章 別讓昏君南下第316章 夜襲嶽託大營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127章 壯士斷腕第42章 城頭攻防第62章 慘勝如敗第15章 後金細作第772章 弘光僞帝第595章 開封之戰(上)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404章 神戰士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744章 保釋金第97章 毒火包第914章 離間計第346章 假煙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320章 多爾袞渡河(上)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670章 平定湖廣第496章 鉅鹿空城第468章 神騎兵再顯神威第563章 赤地千里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422章 分功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116章 通州之戰(二)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652章 安慶水陸大營第710章 夜闖吳府第578章 洛陽城內(上)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853章 火燒揚州(四)第739章 大清的決策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824章 奔襲睢州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539章 變賣家當第10章 爭奪糧食第141章 徐光啓孫元化第407章 神兵對天兵(三)第412章 清軍逃亡之路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602章 東林江南銀號(中)第355章 皮島第298章 賊軍攻城第893章 蛙人營奇襲(下)第901章 戎裝佳人來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159章 探賊窩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314章 古祿格大汗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811章 湖州豪強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189章 擊傷王自用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戶第585章 趁火打劫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283章 後金撤軍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204章 伏擊科爾沁人第518章 夜襲嶽託(二)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第871章 攻克贛州第207章 運河中都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435章 盧象升來訪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57章 殺俘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666章 收復漢陽武昌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122章 壕溝陷阱(中)第727章 又見士紳炮灰第354章 鰲拜夜襲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45章 艱難守城第199章 千里奔襲(四)第343章 排練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676章 賊軍棄城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58章 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