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

孫承宗離開通州五日後,一隊錦衣衛緹騎來到通州。

錦衣衛副千戶見到了留守通州的方大任,便說奉了錦衣衛指揮室駱養性之令,前來通州提取通敵重犯,準備押往京師錦衣衛昭獄受審。

前一段時間被捕的糧店掌櫃、夥計以及城內抓到的一幫後金奸細,都被提出大牢,由錦衣衛押送京城。

掌櫃站在一輛囚車內,對於自己即將被押往京城,這掌櫃非但不害怕,反而心中寬慰:只要能夠到了京城,朝中那些人肯定會想辦法救出自己的,畢竟他們有把柄在我手裡!

錦衣衛押着囚車,沿着河邊大道行走。

就在此時,河邊樹林中突然響起一聲呼哨,十幾名騎士從樹林中衝出。

“結陣!”錦衣衛副千戶急得大喊道。

外圍幾十名頭戴尖頂八瓣鐵盔,身披玄色飛魚服的校尉圍成了一圈,中間是頭戴無翅烏紗帽,身披藍色紅色飛魚服的錦衣衛小旗總旗,兩邊還有頭戴無翅烏紗帽,身披紅色飛魚服的錦衣衛緹騎。

十幾名騎士人還未到,數支羽箭已經射來,五名躲閃不及的錦衣衛中箭,慘叫着倒下。

錦衣衛手中的弩機一陣急射,三名騎士中箭倒下。

幾名錦衣衛百戶和十幾名騎着馬的錦衣衛緹騎立即衝出,拔出繡春刀向衝過來的騎士殺了過去。

騎士見勢不妙,轉身就跑。

錦衣衛立即策馬追趕,跟在後面緊追不捨,轉眼之間便已經追出一里多地了。

倒在地上的一名騎士受傷未死,就在一羣錦衣衛圍上來的時候,那名騎士拔出刀,調轉刀鋒,往自己脖子上抹了下去,一道血箭噴起,噴了離得最近的錦衣衛一身都是血跡。

就在這時候,樹林中突然又衝出一騎,策馬向錦衣衛校尉衝去。

“快!攔住他!”錦衣衛副千戶大喊道。

此時錦衣衛剛剛衝出,想要抓落馬的騎士,一時來不及往囚車那邊回跑。十多名校尉們匆忙之間,紛紛挺起長槍,結成陣型,試圖攔住那名騎兵。誰知道那騎士衝到距離一輛囚車大約五十步遠之處,張弓搭箭,一支羽箭射入一輛囚車內,只聽到一聲慘叫。那名騎士立即調轉馬頭,拔馬離去。

錦衣衛向方纔中箭的那輛囚車圍了上去,發現一支利箭從掌櫃的左邊太陽穴射入,鋒利的箭鏃從右邊太陽穴穿出,滴下的血都是黑色的。

很明顯,那名掌櫃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這一箭射穿了整個頭顱,而且箭頭還是帶有見血封喉的劇毒,就算神仙來也救不了他。

而那些追趕十幾名騎士的錦衣衛也沒能追上對手,那些襲擊者都是一人雙馬,而且騎的都是最優秀的河曲馬,轉眼之間就跑得無影無蹤。

崇禎年間的錦衣衛,已經不像是萬曆、天啓年間的錦衣衛那麼厲害了,校尉和緹騎之中雖然仍有高手,可是計謀和佈局方面已經遠不如以前的錦衣衛,結果中了調虎離山計,導致最重要的證人被人滅了口。

最重要的掌櫃被人一箭射死,剩下的那些後金細作被送去京城,也審問不出什麼重要線索出來,最終崇禎皇帝只能下令,把那些後金細作全部處死。

雖說錦衣衛那邊出了一點小小的瑕疵,但不影響崇禎皇帝的好心情,孫承宗進京獻俘,獻上了真奴俘虜十三人,蒙古韃子俘虜一百零七人,漢人假韃子三百餘人,另帶上斬獲的建奴首級兩千餘級。

“建奴退兵,孫督師斬獲甚豐,好消息啊!好消息啊!”連日來,崇禎皇帝都笑容滿面,心情快美。

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三喜臨門,第一喜是孫承宗不負皇恩,大敗建奴,斬獲甚豐,還令曹文詔突襲了固安,救回被擄百姓衆多;第二喜是大皇子朱慈烺已滿週歲了,崇禎皇帝打算大皇子爲太子;第三喜是周皇后又有了身孕,這次生男生女,崇禎都無所謂了,他還更希望周皇后能給自己生個公主。

京師上下,也連日鞭炮雷響,士紳百姓已經慶祝數日。

百官各具吉服,待到宣捷之後,鴻臚寺官致詞,各官行五拜三叩頭禮,隨後翰林院撰文,太常寺理辦祭品,即遣官薦告郊廟,大行祭告慶禮。

崇禎皇帝端坐在奉天殿外屋檐下的龍椅上,羣臣們立於臺階下的廣場兩邊。

孫承宗趁着崇禎皇帝龍顏大悅,從百官行列中走出,上奏道:“陛下!通州大捷,固安奇襲建奴,兩場大捷,立功最大者爲塞外歸人李老二。此人在微臣麾下三月有餘,足智多謀,又爲大明改造火炮,鑄造新炮!無論是改進的火炮,還是鑄造新炮,皆威力無比!陛下,以微臣之見,當封此人爲參將,跟隨微臣共赴山海關抵禦建奴。”

崇禎皇帝正要點頭同意,誰知道前來此番進京勤王的宣大總督魏雲中卻站了出來:“陛下!不可令此人回關內!此人在塞外多年,心中早已無君無父!而且此人同蒙古韃子交往密切,還曾勾結蒙古韃子在西口外襲擊我漢人商隊,殺害三千漢人!此人罪大惡極,如今只是戴罪立功,萬萬不可使其入關!”

同魏雲中暗中關係密切的兵部右侍郎張宗衡也站了出來:“陛下三思啊,若是給一罪大惡極之人封賞,長此以往,我大明官兵紛紛效仿,勾結蒙韃,劫掠商隊,後患無窮啊!”

工部左侍郎程啓南也站了出來,堅決表示反對讓李老二回明:“陛下,萬萬不可讓此人回明!此人麾下騎兵裝備精良,皆爲濫殺無辜,劫掠無辜百姓所得!如此做法,又與建奴何異?倘若開了先例,我大明官兵紛紛效仿,從此天下生靈塗炭啊!”

其實魏雲中和程啓南,都和晉商關係密切,此二人在天啓年間,曾經被魏忠賢罷免,崇禎皇帝上來之後,又重用了此二人。

而張宗衡暗中也有得到晉商好處,自然也是幫晉商說話。

有三個人帶頭反對,朝臣們議論紛紛,大臣之中,曾經得過晉商好處的官員都紛紛阻止孫承宗讓李老二回明的奏報。

崇禎皇帝原本的好心情頓時大壞,他是接到過孫承宗的秘奏,說晉商通敵,只是苦於沒有證據。於是轉頭問駱養性:“駱愛卿,通州抓獲建奴細作都審過了嗎?”

駱養性連忙站出來,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道:“微臣罪該萬死!錦衣衛押解人犯途中,首犯被人滅口!”

孫承宗也已經知道了首犯被殺一事,他只能心中暗暗感嘆:賢侄,老夫能幫的都幫了,只是那駱養性實在無能,居然能讓人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截殺!

於是李老二回明一事,又是不了了之。

——今天加更,晚上23點還有一章

第764章 抄查高郵士紳第560章 大旱災(中)第831章 忠貞營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42章 城頭攻防第93章 科爾沁哨騎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159章 探賊窩第35章 伏擊哨騎第549章 清明上河圖第621章 戰賊騎(二)第183章 湖邊莊寨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719章 路遇災民(下)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162章 曹文詔施苦肉計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499章 被困賈莊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77章 關寧鐵騎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295章 海蘭珠第326章 艱難東歸路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723章 曹化淳來了第521章 夜襲嶽託(五)第678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395章 火燒草原(二)第220章 大汗見大汗第410章 清軍突圍(上)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520章 夜襲嶽託(四)第515章 有錢好辦事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541章 募捐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293章 反襲後金使團第177章 三邊總督洪承疇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303章 追殺喀爾喀使團第416章 蒙八旗漢八旗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417章 奔襲鎮安堡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763章 劉澤清之死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577章 福王世子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608章 上海縣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606章 拆遷戶第218章 林丹汗敗逃第670章 荊州大戰前夕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166章 坑死晉商第174章 範永鬥遭難第153章 虎大威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216章 鄭芝龍第405章 神兵對天兵(一)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667章 左良玉抗旨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404章 神戰士第931章 再施離間計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814章 積極備戰第283章 後金撤軍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307章 再襲科爾沁部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450章 攘外安內第52章 全力一擊
第764章 抄查高郵士紳第560章 大旱災(中)第831章 忠貞營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42章 城頭攻防第93章 科爾沁哨騎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159章 探賊窩第35章 伏擊哨騎第549章 清明上河圖第621章 戰賊騎(二)第183章 湖邊莊寨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719章 路遇災民(下)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162章 曹文詔施苦肉計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499章 被困賈莊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77章 關寧鐵騎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295章 海蘭珠第326章 艱難東歸路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723章 曹化淳來了第521章 夜襲嶽託(五)第678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395章 火燒草原(二)第220章 大汗見大汗第410章 清軍突圍(上)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520章 夜襲嶽託(四)第515章 有錢好辦事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541章 募捐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293章 反襲後金使團第177章 三邊總督洪承疇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303章 追殺喀爾喀使團第416章 蒙八旗漢八旗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417章 奔襲鎮安堡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763章 劉澤清之死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577章 福王世子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608章 上海縣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606章 拆遷戶第218章 林丹汗敗逃第670章 荊州大戰前夕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166章 坑死晉商第174章 範永鬥遭難第153章 虎大威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216章 鄭芝龍第405章 神兵對天兵(一)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667章 左良玉抗旨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404章 神戰士第931章 再施離間計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814章 積極備戰第283章 後金撤軍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307章 再襲科爾沁部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450章 攘外安內第52章 全力一擊